3 的 倍 数 的 特 征
教学内容:四年级数学上册 教材第 53~54 页。
教学目标: 倍数和因数 探索 3 的倍数的特征
1、通过观察、计算、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索 3 的倍数特征的过程。
2、知道 3 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3 的倍数。
3、在探索一个同时是 2、3、5 的倍数的数的特征的活动中,能有条理地进 行思考,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掌握 3 的倍数的特征,并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3 的倍数。
教学难点: 发现 3 的倍数规律,归纳出 3 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探索 3 的倍数的特征
师:我们已经学过 2、5 的倍数的特征,你知道 3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
1、组织活动。 (1)请学生写出几个 3 的倍数。如,6、9、12、18、21、24、42、45 的倍 数。 师:你能参照找 2、5 的倍数特征找出以上各数的特征吗?学生观察后,很 难发现其中的特征。
2、引导探索。
(1)出示表格,根据数位表中的小棒数,完成右面的表。
(2)、明白两个表格的关系和要求,再自己完成并交流。
(3)分析表中数字。问,你有什么发现,如果学生还难以发现其中的规律, 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小棒的根数是否是 3 的倍数,从而找出 3 的倍数的规律。
3、归纳规律。 ①让学生口述自己的发现。 教师归纳并板书。 一个数各数位上的数的和是 3 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 3 的倍数。
4、判断下面各数是不是 3 的倍数。 102、422、354、505 ①学生独立判断。②与同学交流③反馈结果,并选两个数进行验证。
二、议一议 1、一个数同时是 2、3 (1)、说一说 2 (2)、说一说 3 (3)你认为同时是 2、3 学生不难看出:同时是 2、3 的倍数,这个数必须:①偶数②各数位上数字 的和是 3 的倍数。 2、一个数同时是 3、5 (1)、5 (2)、3 (3)同时是 3、5 同样得出:①个位是 0 或 5 的数②各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 3 的倍数。 3、一个数同时是 2、3、5 的倍数,这个数有什 (1)由学生独立思考,找出特征。 (2)、与同学交流你的思维过程和结果。 (3)反馈结果。 板书:同时是 2、3、5 的倍数必须是①个位上的数是 0; ②满足 3 的倍数的条件。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中的“练一练”第 1 题。
四、课堂小结 一个数各数位上的数的和是 3 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 3 的倍数。
五、布置作业
54 页 2、3、4 题
板书设计:
探索 3 的倍数的特征
1、一个数各数位上的数的和是 3 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 3 的倍数。
2、同时是 2、3 的倍数,这个数必须:①偶数②各数位上数字的和是 3 的倍 数。
3、同时是 3、5 的倍数,这个数必须:①个位是 0 或 5 的数②各数位上的数 字的和是 3 的倍数。
4、 同时是 2、 3、 5 的倍数必须是①个位上的数是 0, ②满足 3 的倍数的
教学反思:
《3的倍数的特征》是学生在学习过2.5倍数特征之后的又一内容,因为2.5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容易理解。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断,必须把其他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为3的倍数来判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我决定在这节课中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使学生猜想——观察——再观察——动手试验的过程中,概括归纳出了3的倍数特征。
1、找准知识冲突激发探索愿望。
在第一环节中我先让学生复习2.5的倍数特征并对一些数据做出了判断而后我们“谁来猜测一下3的倍数特征”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由于学生刚刚复习了2.5倍数的特征,知道只要看一个数的个位,因此在学习3的倍数特征时,自然会把“看个位”这一方法迁移过来。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样,于是新旧知识间的矛盾冲突使学生产生了困惑,有了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就能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愿望,这样不反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有效的将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2、 激发学习中的困惑,让探究走向深入。
找准知识之间的冲突并巧妙激发出来,这是一节课的出彩之处,让学生用除法计算的方法找到3的倍数的特征,并观察这些数,这些数的个位分别从0到9都有,让学生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跟数的个位没有关系,然后从中又把像45和54,75和57,123和321等特殊的数单独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从中找出规律。
这节课结束后,我感觉最大的缺憾之处,最后总结3的倍数特征时,应放手让孩子们多说,说透,这样更有助于锻炼孩子的概括归纳能力。而练习题方面,也应形式多样化,课堂不是同步,学生的发展始终是教学的落脚点。我们的教学应着眼于学生对解决问题方法的感悟,这样才可获得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