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八角楼上 课件+素材(4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5 八角楼上 课件+素材(4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29 09:34:30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2021年秋人教部编版语文精选课件
二年级上册
15
八角楼上
1.图上画的是谁?
毛主席
第一课时
2.毛主席在干什么?
桌子上有什么?
正在进行写作


稿





3.你知道图片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事情吗?
早在1927年,伟大领袖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湖南和江西两省交界处的井冈山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当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井冈山上有一个村子叫茅坪村,村子里有一座二层小楼。因为楼的屋顶是八角形的,所以叫八角楼。毛主席就住在这儿。
白天,毛主席和战友们一起紧张的工作,夜晚,毛主席就在八角楼上写文章,思考中国未来的道路。那么,当时是怎样的情景呢?我们到文中去看看吧。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初读课文










lóu
zhēng
dài
lín

zhāng

shì
chá
yóu
学认字
结合语境识字
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
楼房
高楼

两层和两层以上的房屋。
形声字
你能给“楼”组词吗?
结合语境识字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降临:到来;来临。

降临
来临
光临


lín
jiān
监督
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
结合字源识字

形声。从肉,巤(
liè)声。本义:年终祭祀。
蜡烛
腊月
注意区分
八角楼
斗争
年代
腊月
文章
握着
凝视
察觉
油灯
识字游戏






学写字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这篇文章描写的是在革命年代里,_______深夜在______上写文章的事。
默读课文,思考:
毛主席
八角楼
思考
一、下列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
A.年代
B.夜幕
C.楼房
D.降监
互动课堂
D
二、给下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dài
zhēng
chá

三、选一选。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具体来学习一下。
第二课时
看图,并说一说图中的情景。
互动课堂
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默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这段一共有几句话?
思考
3

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表层意思:每到天色暗下来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会亮起来。
每次到了这个时候
深层意思:毛主席每天都是这样办公的。
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每句话讲的是什么?
思考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指太阳下山以后,天色渐渐变黑,意味着夜晚的来临。
结合插图,思考“夜幕降临”是什么意思?
思考
联系上下文思考,作者介绍这个情节要表达什么意思呢?
毛主席这样工作是在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日夜操劳。
思考
例句: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每当见到这口井,我们就想起了挖井人。
用下面的关联词语说一句话。
每当妈妈累的时候,我就给妈妈洗脚。
语速要不紧不慢,读出讲故事的语气。
朗读指导
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看图,叙述图中毛主席的外貌、动作及神态。
再读课文
对照图意自读课文,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描写毛主席外貌、动作、神态的句子。


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察觉到。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
在寒冬腊月的夜晚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说明什么?
说明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条件十分艰苦。
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不厚


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察觉到。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例句: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
放学铃声响了,我把文具和书本放进书包里,拉上拉链(liàn),冲出教室,向家里跑去。
你也能这样说一说你是怎样放学回家的吗?


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察觉到。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察觉到。
指聚精会神地观看,不眨眼睛,神情专注。
认真、深入地思考。
发觉,看出来。
专注
从画出的这三处词语,你能感觉到毛主席此时的____?
思考
察觉
凝视
沉思
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察觉到。
星星之火是什么意思?
星星之火
A.灯光(小)
B.党的力量(弱)
拨亮
发展壮大
思考
联系上下文思考,毛主席凝视着星星之火,他在沉思什么?
思考
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察觉到。
从灯可以拨亮体会经过宣传,革命群众掌握了革命道理,就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样,革命的力量也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燎原之势,锐不可当。
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光明灿烂的。
为什么说是光辉的著作?
因为毛主席写的著作能指明革命的方向,使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这不是一般的著作,它好像放射着万道光芒,所以称之为“光辉著作”。
朗读指导
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察觉到。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语速要不紧不慢,对毛主席的尊敬。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多年前黑暗的旧中国,犹如这寒冬腊月的深夜,而毛主席就在那寒冷的沉沉黑夜,以忘我的工作精神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照亮了中国人民前进的方向。
八角楼上
人物:毛主席
地点:茅坪村
八角楼
星星之火
指明道路
做什么:写光辉著作
年代: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
结构梳理
这篇文章描写的是在井冈由斗争的艰苦年代里,_______不畏寒冷,深夜在______上写文章__________的动人情景。
毛主席
八角楼
指导革命
课文小结
一、如果你和同学们一起到八角楼进行游学,面对八角楼,你想对毛主席说些什么?
课堂演练
二、运用下面的词语说一句话。
凝视
察觉
我凝视着这只铅笔,陷入了沉思。
门开了,小明一点也没有察觉。
三、运用关联词说一句话。
每当……就……
每当下雨的时候,房顶就漏雨了。
搜集有关毛主席的小故事和同学分享。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