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刘胡兰 教案+课件+素材(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8 刘胡兰 教案+课件+素材(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29 19:28:16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2021年秋人教部编版语文名师课件
二年级上册
18.刘胡兰

liú
左宽右窄
左边文部最后的捺要变成点
电影赏析,导入新课
朗读课文,认读字词。
朗读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读出特点,读出情感。
敌人恼羞成怒,把她打得鲜血直流。
朗读指导
敌人指着血淋淋的铡刀。

鲜血 血压 血液 (多用于复音词及成语)
血淋淋 抽血 出血 (多用于口语)
xuè
xiě
年轻 村子 知道
广场 收买 出卖
qīng cūn
guǎng chǎng shōu mǎi mài
民兵
铡刀
词语积累
词语积累
出卖
收买
收买:他常以小恩小惠的手段收买人心。
出卖:由于叛徒的出卖,年轻的共产党员刘胡兰被捕了,被关在一座庙里。
1947年1月12日,天阴沉沉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包围了云周西村。由于叛徒的出卖,年轻的共产党员刘胡兰被捕了,被关在一座庙里。
朗读指导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起因
1947年1月12日
云周西村
国民党反动派、刘胡兰
由于叛徒的出卖,年轻的共产党员刘胡兰被捕了
圈点批注
感受危机
1.敌人之所以将刘胡兰关起来,其目的是什么?
2.敌人是怎样一步步逼问刘胡兰的呢?请大家边读边用括号标出敌人说话的内容。
朗读指导
敌人想收买刘胡兰,对她说:“告诉我,村子里谁是共产党员,说出一个,给你一百块钱。”
敌人又威胁她说:“不说就枪毙你!”
敌人指着血淋淋的铡刀说:“不说,也铡死你!”
凶狠 气急败坏
巩固基础,规范书写


左右结构
木字旁的第四笔是点
左右基本等宽

斜钩斜而不倒
竖提要挺直
刘胡兰 第二课时
年轻 刘胡兰 村子
关押 收买 威胁
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面对敌人的三次问话,刘胡兰又是如何做答的呢 用横线画出刘胡兰的回答。
朗读指导
刘胡兰大声回答:“我不知道!”
刘胡兰愤怒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刘胡兰挺起胸膛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
的不是共产党员!”
毫不屈服
  刘胡兰妹妹回忆说,她被敌人带走时,特意把奶奶生前留给她的指环摘下,取出手绢以及一个用完却没扔弃的万金油盒交给了母亲。母亲当时不解,事后才意识到,姐姐既已把最珍视的东西留给亲人,就是决意与敌人决战到底。
见证
朗读指导
敌人想收买刘胡兰,对她说:“告诉我,村子里谁是共产党员,说出一个,给你一百块钱。”
刘胡兰大声回答:“我不知道!”
敌人又威胁她说:“不说就枪毙你!”
刘胡兰愤怒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敌人指着血淋淋的铡刀说:“不说,也铡死你!”
刘胡兰挺起胸膛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的不是共产党员!”
挽词总结,情感升华
刘胡兰
随文练说,分享感动

注意“辶”笔顺
半包围结构
笔顺要先里后外
作业布置
搜集英雄故事,分享给朋友、亲人听,让革命烈士的故事永远传承下去!让革命者的精神代代相传!18 刘胡兰
【课前解析】
 《刘胡兰》一文主要记叙了刘胡兰严守党的机密,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最后壮烈牺牲的感人事迹,歌颂了刘胡兰忠于党、忠于人民,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借助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是本文教学重点之一,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其中的对话部分,既有助于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的落实,也是深入理解课文的需要。
关注课文:第1自然段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介绍了事件的起因-—刘胡兰被捕。
第2至3自然段,写了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刘胡兰坚贞不屈,死也不说出谁是共产党员,敌人将刘胡兰杀害。
第4自然段写了毛主席为刘胡兰写了挽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关注生字: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大多可在初读时随文识记。如“烈”字,可联系上下文,知道“烈士”一词指为正义、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人。本课需要掌握的多音字“血”,可以联系课文中出现的“血淋淋、鲜血”,引导学生发现:“xiě”音多用于口语,“xiè”音多用于复音词及成语。本课要写的字,字形比较简单,“反、道”都是半包围结构,但“道”字笔顺要先里后外。左右结构的字中,“村”字左窄右宽,“被”字左右基本等宽。“刘”的左边部分最后的捺要变成点,“村”的木字旁的第四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关注词语:年轻、村子、知道、广场、民兵、收买、威胁、牺牲。随文识记巩固“年轻、村子、知道、广场、民兵”,联系上下文理解“收买、威胁、牺牲”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教学目标】
1.认识“刘、兰”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血”,会写“刘、民”等8个字,会写“民兵、知道”等5个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收买、威胁”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关键词语了解刘胡兰面对凶残的敌人英勇不屈、光荣牺牲的悲壮事迹,感受革命先烈忠诚于党和人民、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
3.借助刘胡兰与敌人的三次对话,讲述故事。
【教学重点】
1.认识“刘、兰”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血”,会写“刘、民”等8个字,会写“民兵、知道”等5个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收买、威胁”等词语的意思。
2. 借助关键词语了解刘胡兰面对凶残的敌人英勇不屈、光荣牺牲的悲壮事迹,感受革命先烈忠诚于党和人民、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影《刘胡兰》片段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刘、兰”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血”,会写“刘、民、反、村、被、关”6个字,会写词语“年轻、村子”等5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收买、威胁”的意思,初步了解刘胡兰勇于斗争、顽强不屈的英雄事迹。
【教学过程】
一、电影赏析,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伟大领袖毛泽东,毛主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出示课件2:
引出课题: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是谁让毛主席如此动容?(板书:刘胡兰)
(设计意图:从题词入手,再读文,刘胡兰在学生们心中的形象会更加立体、鲜明。)
2.引导观察: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英雄故事——《刘胡兰》 ,“刘”作为左右结构的字,如何才能写得更美观?出示课件3:
师生交流写法:在书写时要注意左宽右窄,左右同高,左边“文”第四笔的捺变点。
3.导入新课:同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一样,为了新中国,为了我们能过上今天这样的幸福生活,刘胡兰牺牲了生命。时间来到了1947年,这一年又发生了怎样动人的故事呢?我们先来欣赏一段影视资料。出示电影片段我看到大家的意犹未尽,大家一定想知道刘胡兰最终的选择吧?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刘胡兰的故事。
(设计意图:电影片段的插入不仅可以让孩子更加直观地感受现场氛围,为理解文本做铺垫;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实现本课的情感价值观目标。)
二、朗读课文,认读字词
1.引导读文:接下来我们就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读得更出色。出示朗读要求。出示课件5:
(1)按照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2)开火车读课文,纠错正音:现在我们开火车来读课文,一人读一个自然段,同学之间进行点评、修正。
引导观察,区分读音:多音字“血”,可以联系课文中出现的“血淋淋、鲜血”,再观察生活中熟悉的词语,明确:“xiě”音多用于口语,“xiè”音多用于复音词及成语。 出示课件6:
随文识字:“烈”,可联系上下文,知道“烈士”一词指为正义、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人。
2.引导读词:从刚才的朗读中,我发现了几个大家不太熟悉的词语宝宝,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吧!出示课件7: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1)借助图片认识词语:民兵、铡刀 出示课件8:
(2)利用反义词理解词语:出卖 收买 出示课件9:
三、圈点批注,感受危机
1.出示第一自然段文本,引导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
2.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应用什么语气读?
3.学生齐读文本后,引导学生自主圈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教师明确。出示课件11:
4.引导思考:敌人之所以将刘胡兰关起来,其目的是什么?
生讨论,教师明确:敌人想从刘胡兰口中知道村子里谁是共产党员。
5.引导朗读:敌人是怎样一步步逼问刘胡兰的呢?请大家边读边用括号标出敌人说话的内容。
(1)从敌人对刘胡兰说的话,你悟出了什么?
预设回答:敌人:凶狠、气极败坏、想尽办法威胁刘胡兰。
用这样的语气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出示课件13:
敌人分别采用了哪些手段 (教师随机板书:收买 威胁 毒打 )
联系上下文理解“威胁”。当敌人发现用钱财不能达到目的时,于是变本加厉采用武力甚至是死亡胁迫,妄想让15岁的刘胡兰屈服。
四、巩固基础,规范书写
指导书写:在这里我们又遇到两个左右结构字:“村、被”,“村”字左窄右宽,“被”字左右基本等宽。在书写时还要注意,“村”的木字旁的第四笔是点,不要写成捺。书空后,指导书写。出示课件14: 
      
指导书写独体字“民”:注意横之间平行且等距,竖提要挺直,斜钩斜而不倒重心稳。出示课件15:
我们的故事刚刚开始,面对敌人的迫害,刘胡兰会做怎样的选择呢?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刘胡兰》的故事。
板书设计:
18. 刘胡兰
敌人 刘胡兰
收买     
           威胁
毒打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识记“刘、兰”等10个生字,规范书写“道、兵”2个字。
2.分角色朗读刘胡兰与敌人的三次对话,讲述故事。
3.联系上下文理解“牺牲”的意思,感受刘胡兰忠诚于党和人民、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回顾课文。出示课件17:
(1)认读词语:上节课我们开始学习《刘胡兰》的故事,这些词大家还记得吗?
开火车读词语
(2)引导表达:你能用上面的词语,串联出上节课我们所讲到的故事吗?
2.导入新课:是啊,为了让刘胡兰“自白”,敌人们可谓是百般刁难,那么刘胡兰是如何选择的呢?
预设:刘胡兰毫不屈服(板书:毫不屈服)
3.引导思考:你从哪里看出来刘胡兰的毫不屈服呢?用横线画出相关内容。
预设:刘胡兰面对敌人三次问话的回击。
二、再读课文,感受人物
引导朗读:读刘胡兰回答敌人的话。要怎样读?出示课件19:
引导发现感叹句,明确刘胡兰此时的决心与对敌人的愤慨。(教师随机板书:大声 愤怒 钢铁铸成)
(2)教师补充刘胡兰被带走的小细节:出示课件20:
(设计意图:小细节的补充,让刘胡兰那种无畏的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3)再读文本,读出刘胡兰的勇敢、视死如归,对敌人的仇恨。联系上下文理解“牺牲”。
预设:联系上文的铡死、烈士,下文的挽词理解“牺牲”就是为了正义事业而被害。
3.同桌分角色朗读三次对话。出示课件21:
4.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5.结合文中刘胡兰的动作描写与上课伊始的电影片段,指名学生上台进行三次对话的演示。同学之间进行点评(语气、表情、动作),再尝试。
(设计意图:通过读与找句,培养学生自主感悟课文的能力,并能通过交流培养学生与人合作沟通的能力,最后的课本再现环节,更是为了引起对人物理解的共鸣。)
三、挽词总结,情感升华
引导朗读:刘胡兰14岁被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她的誓言掷地有声:“我入党后,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坚决革命到底!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敌人面前不屈服!”入党时的誓言,她用青春的热血应答。刘胡兰牺牲时,年仅15岁,她的一生短暂而光辉,值得我们永远铭记……让我们齐声朗读毛主席为刘胡兰写的挽词,以表示我们对烈士的怀念。
师生齐颂: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出示课件22:
四、随文练说,分享感动
1.引导讲述:《刘胡兰》的故事讲完了,你能借助板书中关键词句的提示,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吗?出示课件23:
2.同桌练习,指名讲故事,同学进行点评、补充再讲。
2.引导思考:《刘胡兰》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生自由发言。
五、作业布置
教师总结:同学们,有千千万万像刘胡兰这样的先烈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他们的血不会白流,我们要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不辜负他们的希望,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课下让我们共同搜集英雄故事,把这些故事像今天一样分享给朋友听、分享给亲人听,让革命烈士的故事永远传承下去!让革命者的精神代代相传!
板书设计:
  18.刘胡兰
敌人      刘胡兰 (毫不屈服)
           收买      大声
           威胁      愤怒
           毒打      钢铁铸成
【教学反思】
《刘胡兰》是这篇课文记叙了刘胡兰严守党的机密,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最后壮烈牺牲的感人事迹,歌颂了刘胡兰忠于党,忠于人民,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这是多年后重新回到小学生视野的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学材,今天孩子会比较陌生,年代的久远使学生在感受革命烈士的伟大形象造成一些不便。因此,在课堂上我牢牢把握课文的主脉,推荐一些珍贵的影像材料拉近历史的距离,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生生、师生间的互动,让学生在角色朗读中对比人物的不同语气,进而淋漓尽致地感受刘胡兰的英雄形象。当然,由于课上时间比较短,日常朗读训练不够扎实,对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意思的重点突破还不够充分。在以后的每一节语文课上,都需要进行这方面的能力训练。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