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生物实验拓展提高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科学生物实验拓展提高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5-23 12:0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生物实验拓展提高题
姓名
1.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核辐射损伤很敏感,主要表现在核辐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人白细胞介素18(IL-18)能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某科研小组开展了“IL-18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选取若干实验小鼠,随机分成三组:①组无辐射损伤;②组辐射损伤(60Co照射,下同);③组先辐射损伤,1天后注射IL-18.14天后分别取各组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了Oh、12h、24h、48h后,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得到的细胞凋亡相对值如下表:
组别 处理方法 0 h 12 h 24 h 48 h
① 无辐射损伤 0.046 0.056 0.048 0.038
② 辐射损伤 0.460 0.420 0.530 0.520
③ 辐射损伤+IL–18 0.239 0.265 0.279 0.269
选择脾细胞作为本实验材料,是因为脾脏是人体重要的_______器官。已知IL-18是一种淋巴因子,淋巴因子与______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自爆凋亡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死亡。从表中数据可知,细胞凋亡相对值越小,说明发生凋亡的脾细胞数目越______;从_______(组别)两组数据可知,IL-18能够抑制脾细胞凋亡。
科研小组还设置了第④组实验,方法是先注射IL-18,3天后进行辐射损伤,14天后的实验操作同前三组。与第③组相比,设置第④组的目的是______。
2.为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者设计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
①鲈鱼的驯养:将从海洋中捕获的鲈鱼鱼苗在浮式海水网箱中饲养14 d,用普通饲料投喂,备用。
②饲料的配制:在每千克普通饲料中添加200 mg植酸酶,配制成加酶饲料;并将普通饲料和加酶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烘干后储存。
③鲈鱼的饲养: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随机分组,放养于规格相同的浮式海水网箱中,放养密度为60尾/箱。给对照组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普通饲料,给实验组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加酶饲料。
④称重并记录:投喂8周后,从每个网箱中随机取20尾鲈鱼称重。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859.3% 、947. 2%。
⑤制备鲈鱼肠道中消化酶样品,并分别测定消化酶的活性,结果如下表。
蛋白酶活性( U/mg) 脂肪酶活性( U/mg) 淀粉酶活性( U/mg)
对照组 1.09 0.08 0.12
实验组 1.71 O.10 0.13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选用鲈鱼鱼苗而不是成体的主要原因是 ;实验前的驯养是为了 。
(2)步骤②中将配制好的饲料进行烘干要特别注意 ,其原因是 。
(3)步骤③中还应控制好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
(4)本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5)推测鲈鱼的食性并说明理由: 。
3.保水剂是一类高分子聚合物,可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及水肥利用率。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保水剂和氮肥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材料用具:相同土壤基质栽培的小麦幼苗若干,保水剂,氮肥等。
方法步骤:①选取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若干,平均分为A、B、C三组,分别施用适量的保水剂(60kg·hm-2)、氮肥(255kg·hm-2)、保水剂(60kg·hm-2)+氮肥(255kg·hm-2),置于相同的轻度干旱条件下培养,其它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②在小麦灌浆期选择晴朗无风的上午,于10:00-11:00从每组选取相同数量的叶片,进行CO2吸收量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均值)如下表:
组号 CO2吸收量/μmol·m-2·s-1 叶绿素含量/mg·g-1
A 10.66 3.07
B 13.04 3.02
C 15.91 3.05
实验结论:适量的保水剂与氮肥配施有利于提高小麦光合作用强度。
(1) 请指出上述方法步骤的缺陷并改正:步骤① ;步骤② 。
(2) 如不考虑方法步骤中的缺陷,从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分析,保水剂与氮肥配施提高了CO2吸收量的原因可能是 实验测得的CO2 吸收量 (大于、等于、小于)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实际消耗量,理由是 。光合作用强度可通过测定CO2吸收量,也可以通过测定 释放量计算。
4.有人通过实验探究某海藻的最佳培养条件,以获得最大生物量(注:生物量指单位体积的藻体干重)。
(1)在有光条件下培养海藻时,培养液中必须含有__________,还需定时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目的是提供 。海藻光合速率随着向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下图,图中B点表示最佳的________培养条件。
(2)该海藻的无光条件下仍能生长,但需在培养液中添加葡萄糖等有机物,目的是提供____________。
(3)向培养液中添加葡萄糖配成不同浓度的培养液,在一定光照条件下培养该海藻,测定海藻的生物量如下表:
要确定培养海藻的最佳葡萄糖浓度,还需设计_____________的实验。
(4)综合上述实验,获得该海藻最大生物量的培养条件是____________。
5.为探究不同条件对叶片中淀粉合成的影响,将某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耗尽叶片中的淀粉。然后取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平均分成8组,实验处理如下表所示。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中有无淀粉,结果如下表。
编号 组1 组2 组3 组4 组5 组6 组7 组8
处理 葡萄糖溶液浸泡溶液中通入空气 葡萄糖溶液浸泡溶液中通入CO2和N2 蒸馏水浸泡水中通入空气 蒸馏水浸泡水中通入CO2和N2
光照 黑暗 光照 黑暗 光照 黑暗 光照 黑暗
检测结果 有淀粉 有淀粉 有淀粉 无淀粉 有淀粉 无淀粉 有淀粉 无淀粉
回答问题:
(1)光照条件下,组5叶片通过__________作用产生淀粉。
(2)在黑暗条件下,叶片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组别是______。
(3)组2叶片中合成淀粉的原料是___________,后者是通过__________产生的。与组2相比,组4叶片无淀粉的原因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组7的蒸馏水中只通入N2,预期实验结果是叶片中________(有、无)淀粉。
6.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颜色会影响消费。小李同学拟研发“绿色”食用色素,他以生长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芦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I.提取叶绿素
II.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取一些叶绿素粗产品,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于室温(约25℃)下进行实验,方法和结果如下表。
实验组号 叶绿素溶液(mL) 调pH至 处理时间(min) 溶液颜色
① 3.0 Y 10 绿色
② 3.0 7.0 10 绿色
③ 3.0 6.0 10 黄绿色
④ 3.0 5.0 10 黄褐色
注:叶绿素被破坏后变成黄褐色。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结果,请回答:
(1)提取食用叶绿素的X为二氧化硅(SiO2)使研磨更加充分.
(2)表中Y应该为 ,原因是 。
(3)若用作食品色素,天然叶绿素色素不适用于 食品,否则 。
7.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和侧芽生长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__ 、 。
(2)由图1的结果 (填“能”或“不能”)判断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影响。
(3)已知甲为生长素类似物,图2为其X、Y和Z三种浓度下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则:
①X浓度的甲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 作用。
②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 。
8.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影响的实验,结果件下图。请回答:
(1)比较曲线1、2、3与4,可知__________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起作用的生长激素是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激素)能接触这种激素的抑制作用。在保留顶芽的情况下,除了曲线3所采用的措施外,还可通过喷施__________的化合物促进侧芽生长。
(2)比较曲线4与5,可知赤霉素能明显促进__________。而在完整豌豆植株的顶芽中,赤霉素产生于__________组织。
(3)分析上图,推测侧芽生长速度不同的原因是侧芽内__________浓度或比例的改变。
9.下列是缺碘与不缺碘的两类人群中,血液内与甲状腺活动密切相关的两种激素含量状况。
(1)表中A是促甲状腺激素B应 。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分泌激素A起 作用。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中,控制枢纽是 。
(2)长期缺碘,成年人会表现出:① 喜热、畏寒等体温偏低现象;② 少言寡语、反应迟钝及嗜睡等现象。现象①说明甲状腺激素的相关作用是 ;现象② 说明该激素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是 。通常,食用碘盐可以预防碘缺乏症。
10.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羔羊。第五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野兔种群爆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回答问题:
⑴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⑵画出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
⑶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竞争强度________(增加、减小、不变)。
⑷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________(增强、减弱、不变)。
11.人们使用含三丁基锡、三苯基锡等有机锡化合物的油漆涂于船只、海洋建筑物等的表面,有效防止了海洋生物附着生长,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油漆中的有机锡可释放入海,对多种生物造成毒害。有关该污染物的部分研究如下,请回答:
(1)较低浓度的有机锡即能抑制软体动物雌性个体的雌性激素合成,这些雌性个体的繁殖功能有何变化? 。小鼠在食用含较高剂量三丁基锡的食物后胸腺萎缩,请推测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各有何变化? 。该污染物通过 的富集可能对鱼类、鸟类甚至人类造成危害。
(2)有机锡污染导致某海域一种鱼的年龄组成发生改变(如图(2),请预测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
(3)某海域受有机锡污染后,部分海藻以及多种软体动物的生物量显著下降,个别物种消亡,而沙蚕等多毛纲动物变为优势类群。这是在 水平上研究的结果。
(4)以上资料表明,如果有机锡长期污染将会导致 下降,从而降低生态系统的 。
12、桐花树幼苗在盐度为1%-3%的环境中生长较好。
(1)该植物幼苗在盐度为1%-3%的环境中生长较好,说明正常生长情况下,它的根毛细胞液的质量分数大于 。
为探究其最适生长的盐度,某科学小组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实验步骤:
1、将5个培养瓶编号并分别加入浓度为1%、1.5%、2%、2.5%、3%的NaCl溶液。
2、在每个培养瓶中分别放入树龄、生长状况相近的幼苗5株。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装配好后置于适宜的温度和光照下进行培养。观察幼苗的生长状况。
实验结果:4天后幼苗全部死亡,实验失败。
(2)该实验的主要变量是 。
(3)从营养供给的角度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 。
从呼吸作用的角度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
13.随着网络的普及,QQ聊天已经成为很多人进行网上交流的工具。其中可爱的胖企鹅——“QQ宠物”以其可爱的形象,在网络这一虚拟世界中陪伴在许多QQ使用者左右,以其虚拟的形象替代生活中的猫、狗等现实动物宠物,为“领养者”带来另一种快乐。右图是小阳同学“领养”的小Q宠——“水晶”及其小档案。
(1)企鹅生活在南极,南极海面的冰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下面有关这面“镜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填序号)。
①这面“镜子”可以把太阳光折射到海水中,有利于海水对太阳能的吸收
②这面“镜子”可以将太阳能反射回大气,阻止其中的大部分被海水吸收
③随着全球变暖,海冰消融,“镜子”缩小,海水吸收的太阳能增加
(2)“水晶”也会感到“饥饿”,这时,小阳需要给她喂食;比照现实世界,用生态系统组成的有关知识来分析,“水晶”应该属于(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3)“水晶”也会 “生病”,听说春季很容易患上流行性感冒,小阳忙带“水晶”到“宠物医院”打“预防针”,这应属于预防传染病传播三环节中的   。
(4)“Q宠”的年龄是以上线时间来计算的。假设小阳同学使用的电脑功率为220W,每次打开电脑就让宠物上线,现在将这些消耗的电能用于生物实验室培养菌种,可以让如图所示的恒温箱里的电热丝在电源电压为220V的电路工作8800小时(假设没有其它地方的损耗),请问通过电热丝R的电流为多大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4.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手足口病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普通人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为了防止疾病流行,杭州市疾控中心提出以下预防措施(选摘):①托幼机构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②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③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1)从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来看,上述 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用编号回答); 
(2)如图表示将抗原注射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 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 ;若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以后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是曲线
15、植物幼苗在生长时,要进行呼吸作用。请用简单方法来测量菜豆幼苗有氧呼吸强度的大小(以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表示)。
实验材料:带塞的玻璃钟罩,大、小烧杯,10%NaOH溶液,带刻度的玻璃导管、清水、微型盆栽菜豆幼苗。本实验可用如右图装置,但该装置中还缺少某个必要的组成部分,利用所给的器具和试剂,则添加该组成部分的操作是    。增加该组成部分的目的是: 。
②本实验进行的原理是:幼苗在黑暗中只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消耗容器中的氧气并释放出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又被容器中的碱液所吸收,致使容器中的气压减少,使玻璃管内水柱上升。
③实验步骤:
Ⅰ.取两个上述装置,编号为甲、乙。对所用的盆栽菜豆幼苗,甲中放置正常生长的菜豆幼苗,乙中放置   。连接好玻璃导管后,调节水柱高度,使两装置一样高。
Ⅱ.             ,并开始计时。
Ⅲ.一段时间后,测量水柱上升高度 ,根据实验结果测算出幼苗在这段时间内的呼吸强度。
④本实验设计对照组的目的是:             。
16.请结合观察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一台显微镜(配置有目镜10×;物镜10×、40×),若要在视野中先找到要观察的细胞,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_____ _____。
(2)在对光完成后,观察玻片标本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
 ①将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正对通光孔
②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
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为止
④看到物像时,再轻微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
A 、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 ①--②--④--③ D、 ①--④--③--②
(3)小枫在显微镜视野中找到一个细胞(如图),如要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物台上的装片往__ __方向移动。(填“←↑→↓”)
(4)若观察到的物像较模糊,但视野亮度正常,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可略微转动显微镜___ 。
(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结构有所不同,图中最有可能是___ ______细胞。
(6)造成动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们细胞核中___ __上的基因不同。
17.为了提高日光温室的经济效益,需要调控好温室内的光照、温度、气体和湿度,这对作物的生长、产品的品质关系极大。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并回答问题:
(1)在冬季,温室密封,内外温差大,经常在温室内壁和薄膜(或玻璃)上结成一层水膜,致使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
(2)日光温室在严寒冬季密封时间长、通风少,易使温室内CO2严重缺乏,使蔬菜处于严重CO2饥饿状态,长期下去,植株长势弱,易早衰,产量低。因此温室内可利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定期施放CO2气体。请你写出一种利用化学的原理提高温室CO2含量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温室中进行无土栽培时,经常要几培养液中“通气”,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 (4)当阴雨连绵光照不足时,温室内温度应如何调整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温室中栽培的青菜,易受“菜青虫”蚕食,农民常喷洒农药杀灭“菜青虫”。但这样的青菜农药残留量高,有的在喷药后的三个月内被食用仍可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请你用所学知识给出一种解决“菜青虫”问题的方法,并说明其优点。__________________。
18..如图是未完成的实验装置。请利用A、B、C三支试管、新鲜叶片和必要的辅助材料,设计一个光合作用吸收CO2和呼吸作用放出CO2的实验,并预计实验结果。此实验中用到的一种酸碱指示剂,它的pH值为6.0~7.6,当有二氧化碳存在时,它的溶液呈黄色,没有二氧化碳存在时溶液呈蓝色。(实验开始前先在A、C试管插入玻璃管,用口向试管里呼气,至溶液呈黄色;B试管内的指示剂为蓝色)
(1)当A管用于证明光合作用吸收CO2时,需加入 ,光照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黄色随之消失,最后使指示剂呈蓝色。
(2)当B管用于证明呼吸作用释放CO2时,需加入叶片并 ,最后指示剂呈 。
(3)C管在实验中起 作用,指示剂依旧呈黄色。
(4)用数层纱布包住D管,实验结果表明指示剂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原因可能是 。
19.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切开的苹果放置不久,果肉上也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象是生了“锈”一样。某化学活动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 。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
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④: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锈”;
【查阅资料】 苹果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接触发生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实验探究】针对以上猜想,活动组对所有猜想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进行了验证,并观察到实验现象。
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 (填字母编号)试管中的苹果生锈。
【得出结论】苹果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氧气发生了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反思与评价】在验证猜想①时,同学们发现,如果水不与空气隔绝,果肉放在水中时间长了也会变色,其原因是 。
【应用】根据上述结论,要防止果汁变质,加工和保存果汁时可采取的措施是: 。
答案
1.Ⅰ(1)免疫 抗体(溶菌酶) (2) 少 ②③ (3)比较核辐射前后注射IL-18对抑制脾细胞凋亡的影响
2.(8分)(1)成体生长缓慢,实验效果不明显 让鲈鱼适应实验养殖环境 (2)温度不能过高 高温会使植酸酶变性而失去活性(3)水温、盐度和溶解氧等 (4)添加植酸酶的饲料促进鲈鱼幼体的生长;植酸酶能提高肠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而对肠道中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影响较小(5)肉食性,其肠道中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脂肪酶和淀粉酶
3.(1)缺少对照实验 相同部位(2)提高光合作用酶的数量和活性 (3)小于 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是光合作用过程中CO2消耗量与呼吸作CO2用释放量之差 ,O2。
解析:考察实验能力。实验中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所以步骤①应该增加正常生长,不做特殊处理的对照试验,步骤②要保证无关变量相同,所以取相同部位的叶片。
(2)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有色素和酶。根据题目表格信息,叶绿素含量几乎没有差别,所以是影响酶的数量和活性。
(3)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是光合作用过程中CO2消耗量与呼吸作CO2用释放量之差,实验测得的CO2 吸收量小于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实际消耗量。根据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式,光合作用强度可以是单位时间反应物CO2的消耗量或生成物O2的释放量。
4(9分)(1)各种必需矿质元素(1分) CO2(1分) 光照(1分)
(2)碳源和能源(2分)(3)在0.2~0.6g/L之间更细分的浓度梯度(2分)
(4)适宜光照,添加适宜浓度的葡萄糖(2分)
5.(1)光合 (2)组2和组 6 (3)葡萄糖 有氧呼吸 4组无氧气,不能进行有氧呼吸,(4)无
6.(2)8.0 以1.0作为pH梯度进行实验(3) pH小于6.0 叶绿素会由于酸性pH值而被破坏
7(1)促进生根 抑制生根(2)不能 (3)①抑制 ②X>Y,X>Z,Y与Z之间大小关系不确定
8.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对抗生长素(2)侧芽的伸长 分生(3)植物激素
9(1)促甲状腺激素 升高 抑制(反馈调节)
下丘脑 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兴奋性
10.⑴竞争和捕食 寄生⑵见上图 ⑶增加 ⑷减弱
11、(1)繁殖功能下降 失去细胞免疫以及部分体液免疫 食物链
(2)由增长型变成衰退型,种群数量下降(3)群落 (4)生物多样性 抵抗力稳定性
12.(1)3% (2)盐度
(3)幼苗缺少正常生长所需的其它无机盐 根部缺少氧气,不能保证根部正常呼吸
13. (1)2 3 (2分) (2) B (2分) (3) 保护易感人群 (2分)
(4)W=Pt=220W×500×3600S=3.96×108 J ∵W=UIt1 ∴3.96×108 J=220V×I×8800×3600S ∴I=0.06A
14.(1)② (2)C D
15. ①用小烧杯盛适量的10%NaOH溶液置于玻璃钟置内 (2分)
吸收幼苗呼吸作用释放出的CO2 (2分)
③ Ⅰ.死的相同的盆栽菜豆幼苗 (2分)
Ⅱ.将两装置都放在相同的黑暗环境中 (2分)
④排除外界温度、气压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16.(1)10ⅹ10ⅹ (2)B (3)← (4)细准焦螺旋 (5)植物 (6)染色体
17.(10分)(1)影响作物生长,因为水膜使光照强度减弱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方法
(3)增加培养液中氧气的浓度,增强根的呼吸作用,利于根对矿质营养的吸收。
(4)适当降低温度,这样可以降低呼吸作用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5)只要不污染环境答案合理均可。
18(1)新鲜叶片 (2)用数层纱布包住C管 (3)对照 (4) 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
19(1)苹果的“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2) BC
(3)氧气溶于水会慢慢氧化果肉 (4)使用保护气或真空密封等(各1分)
A B C 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