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文本信息加工 第三课时文本的结构化和形象化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1 文本信息加工 第三课时文本的结构化和形象化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1-07-29 07:00: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目
信息技术
教材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课本
第四章4.1.3
课题
文本的结构化和形象化
课时
1课时
学情分析
本节课选自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中第一节文本信息加工的第三课时,也是本节内容的最后一个课时。在学习了文字处理技术的基础上,本节课进一步介绍文本信息的结构化和形象化。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有一定的信息表达能力,但在经验上只习惯于文字描述,较少采用结构化、形象化的表达方式;且通过初中信息技术课,已能较熟练地操作文字处理软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够将文字信息结构化形象化,实现文字表达形式的自由转化。
过程与方法:
掌握文本信息加工的方法,体验文本信息结构化、形象化的过程。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有效地重新组织文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关注文字信息结构化形象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创新思维学会评价各种方案的优劣,并形成反思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几种常见的文本结构化表达方式与形象化表达方式
难点: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有效地表达信息
教法学法
教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学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五分钟)
【情境小问题】
对比红楼梦人物关系文字描述和红楼梦人物关系结构图描述,哪个更容易找出贾敏和贾珠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红楼梦人物关系文字描述:贾代善有2个儿子1个女儿,长子贾赦,娶妻刑夫人也生了2个儿子1个女儿,长子贾琏,娶妻王熙凤生了个女儿贾巧姐,贾赦次子贾琮,贾赦女儿贾迎春,嫁孙绍祖。贾代善次子贾政,娶妻王夫人生了3个儿子2个女儿。贾政长子
贾珠,娶妻李纨生了儿子贾兰,贾政次子贾宝玉,贾政三子贾环(妾赵姨娘生),贾政长女贾元春(被封为贤德妃)贾政次女贾探春(妾赵姨娘生)贾代善女儿贾敏,嫁林如海生了一个女儿林黛玉。
红楼梦关系结构图描述:
观察、对比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思考并回答:哪一个更容易找出人物关系?为什么?
由于中学语文升学考试中的固定题目有四大名著考点,因此学生对于《红楼梦》是有所了解的,以此可以引起学生注意,通过两种表达方式的比较,让学生体验文本信息结构化的优点,增加学习兴趣
知识点1:文本信息结构化(项目式表达、表格表达、结构图表达)
文本信息结构化有哪几种方式呢?
教师:让学生阅读文本信息,思考怎么把它进行结构化表达,随后进行讲解和操作演示
文字(P67):在某个青乐网站上,将音乐分为中国音乐和外国音乐,在中国青乐里面分了港澳台音乐和大陆音乐两种,在外国音乐里分了欧美音乐和日韩音乐;大陆音乐里面又分了男歌手、女歌手和组合乐队,在女歌手里面有宋祖英、彭丽媛等歌手的作品。
方式1:项目式表达(P
67-68)
方式2:表格表达
方式3:结构图表达
学生练习
教师:请同学们应用今天学到的内容将桌面文档用结构化方式表现出来(建议同学们使用项目式表达和结构图表达,因为在word里面使用表格我们已经很熟悉了),完成之后我们将随机抽取一份作品展示,请一位同学来点评
学生:对抽取的作品进行点评,教师根据其意见进行完善和修正
学生思考并梳理信息
观看演示、识记
根据新授知识实践应用,互评
通过计算机操作让学生知道关于文字处理软件中各种形状的使用实现结构化,让学生学会更多关于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使用
反思
教师:所有信息都适合进行结构化表达吗?
通过课本节选资料P69《荷塘月色》辅助讲解,启发学生思考什么样的信息适合结构化表达
思考并回答
帮助学生明确结构化表达的适用范畴
知识点2:文本信息形象化
小结
导入:使用课本材料《荷塘月色》形象化表达
通过生活中的各种图标来表现文本信息形象化的效果
任务1: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课本P70的比较一,还有其他方式可以表达同样的信息吗?
任务:请同学们按小组讨论一下文本信息、信息结构化或形象化表达的优点和缺点,并进行汇总展示
总结:
文本信息:描述的比较详细有些信息用文字描述简便;优美的文字可以营造一种意境,无法用结构化取代;某些场合显得枯燥,有时意思表述不清楚
信息结构化或形象化:清晰;增加信息的可读性;图片可以吸引人的眼球,让人记忆深刻;快节奏、多元化的社会,使得精彩的图片信息更受欢迎;单纯的图像缺乏信息元素,需要配合文字信息;图形、图像的加工需要技术和时间的支撑。
文字表达比较枯燥乏味时就需要借助生动的图形,图像来强化表意效果,曾强文本信息的可读性。文本信息的形象化表达可以强化表意效果,增强文本信息的可读性并且可以突破文字表现更深刻的意义和实现更广泛的信息交流。
思考回答
看课本,思考回答
分组讨论
总结展示
做笔记
让学生体验文本信息形象化的优点
锻炼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学生自己深化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再次强化关于文本信息结构化和形象化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