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单元检测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最近,一档全新的原创文化类节目《上新了,故宫》成为现象级电视节目,引发全民关注。《上新了,故宫》打破了大众对故宫的刻板印象,让文物“活”了起来,既有内容,又有产品,“零距离”走进大众视野,以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年轻人传递文物的温度与文化的内涵。
节目将静默的文物转化为富含精神文化内涵的文艺产品。每期节目都有一个主题,明星嘉宾围绕主题探寻文物的前世与今生,挖掘文物背后的价值与精神内核;通过与国内设计师和高校设计专业学生合作,设计与时代接轨的“年轻化”文创产品,让“旧文物”焕发“新生机”,实现深层次的“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故”在探寻故宫未知领域,“新”在获得文化新认知;另一方面,“故”在感知文化记忆与历史内涵,“新”在打造全新文创产品。
节目实现故宫与创新的完美结合,打开了故宫文化的另一种解读方式。它通过将文物变为文创、文创变为产品的方式,让故宫文化以具象化的文化产品被更多年轻人“带回家”,打通了观众与传统文化双向互动的新通道。“故”与“新”、“旧文物”与“新创”的平衡实现了观众与古老文明的对话,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为优秀文化的弘扬开启了新纪元。
(摘编自滕华琳《从〈上新了,故宫〉看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材料二:
“超级网红”故宫又一次登顶热门话题。从故宫“紫禁城元宵灯会”的吸睛式宣传,到网友对活动质量的褒贬不一,再到网媒、专家对“故宫开发利用的边界”的广泛评论,一系列话题让我们意识到,当故宫顶着闪耀了600年的历史光环走到当下,变得可亲可近时,文物保护与文化创新的冲突正在悄然酝酿着。
不可否认,故宫作为皇家文化代表,在文创研发上,其占有的资源无可匹敌。故宫文创品类从朝珠耳机、书签等“小玩意”拓展到珠宝、美妆等多个领域,融入当下生活场景。显然,故宫文创自成一派,也带动了中国各地博物馆的文创之风。不过,对于以传承传统文化为责任的文物文创,再创作的尺度依据什么测量?是否需要建立行业标准?这些问题需要故宫作为“龙头”有所作为。一些文创产品同质化重、质量不够好等问题,也需高度重视。既然是文创产品,也应当符合商品价值的一般规律,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既要有适合普通大众所需的生活小玩意,也需要有追求高端品位的精致工艺品。供给以创意审美为底线,无论是趣味化还是高雅范,自内而外新生的力量才是艺术表达的本真诉求和创新方式。
故宫作为文创的先行者,在文创传播方式上常有突破。从“雍正卖萌图”开始,故宫的文物有了“深入民间”的温度和“与民同乐”的态度,故宫持续的“花式卖萌大法”成为年轻人热衷的流行表达。但当沉默的文物变得热闹起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关注时,是以突破传统保护的方式达到展示价值和传播需求,还是以更安全的方式爱惜羽毛般保存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一些过火的宣传提醒我们,过于迎合观众的设计可能非但不能达到目的,还会给人留下缺少自信的印象。如果说文物创新是一种对历史文化的现代创造,那么,文化顺应时代趋势被创造和利用的方式应当更加自信。
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活化都是一条被认为能激活文化价值生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呈现,开放的底线却难以衡量。对于故宫而言,关乎的是历史,是标志,“过去”的姿态固然重要,但现在以及未来更值得思考。在市场热闹、消费者追捧的背景下,引发争议的文创可能带来了传统文化的新生,但也让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文物保护陷入盲目发展态势。文创商品的复制雷同、传播方式的低俗献媚,都会丧失文化传承的根本需求。
相比于热度,文物资源的开发需要“保护和利用”的冷思考。无论是用受众喜欢的艺术方式来表达文化审美内涵,还是通过满足商业价值来实现文化创意的结果,文化遗产再创造的最终意义还是要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岑梅玲子《从故宫文创看文化遗产创意边界》)
材料三:
近年来故宫推出的文创产品多成了爆款,让“束之高阁”的文物走入寻常生活,收获市场美誉度的同时,也成功引领了国内博物馆做大做强文创产业的热潮。这已然说明,故宫的跨界正在让沉睡的历史博物馆迈向苏醒,不仅对激活内在丰富的文化价值、盘活传统文化和故宫超级IP(知识财产)做出了重要贡献,更为现代商业体系带来一股清流。
一项近40万人参与投票的调查显示,超半数投票者反对故宫取消年夜饭。在某种程度上,故宫火锅、故宫年夜饭等越来越接地气的载体,体现了现实中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其实,在不影响文物保护的前提下,类似的创新之举价值几何,没有具体的判定标准,最终还应取决于市场的效果导向。不管是此前被叫停的“故宫火锅”,还是此次被取消的“故宫年夜饭”,只要在保证文化传承、创意融合的同时,保持质量稳定,与民众生活贴近,得到大众认可,皆是可以接纳的。支持“故宫年夜饭”,并不是意味着鼓励高价消费,而是给予消费者选择的自由。
(摘编自孔德淇《“故宫年夜饭”该不该取消,让市场效果说话》)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一些故宫文创以具象化的文化产品打通观众与传统文化互动的新通道,在深层次上对文化“温故知新”。
B.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文物保护陷入盲目发展,导致文创产品复制雷同,让文物保护和文化创新存在冲突。
C.材料二认为,故宫作为行业领袖的应有担当是让文创融入当下生活场景,进而带动各地博物馆的文创之风。
D.材料三认为文创价值的大小没有具体判断标准,最终还应取决于市场效果,这与材料二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
解析:选A。B项,“导致文创产品复制雷同……”,因果关系不成立;C项,“故宫作为行业领袖的应有担当是让文创融入当下生活场景,进而带动各地博物馆的文创之风”判断错误;D项,“截然相反”错误。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上新了,故宫》引发人们关注,部分原因是节目在内容上让观众获得文化新认知的同时打造了全新的文创产品。
B.故宫为遗产活化探索出了不少有效方式,但在传播方式上,因为对开放的底线不够自信,也存在低俗献媚等非议。
C.在故宫文创掀起一波波网络热潮时,材料二站在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角度上进行冷思考,表现出了理性思维。
D.不管文创产品与商业应该保持何等的距离,通过创新激活文物内在的丰富文化价值、盘活传统文化应是基本共识。
解析:选B。“因为对开放的底线不够自信”因果关系错误。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文创产品作为博物馆文化的载体,正以不同的方式与形式履行公共教育的职能,进入寻常百姓的消费视野,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一定的影响和改变。
B.从某种程度来看,文创的底线思维和高线思维都是基于文化遗产的守候:不利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事儿坚决不做,有利于文化遗产传承的事儿都敢于推动。
C.火锅店以乾隆《紫光阁赐宴图》为主题,推出皇宫特色的“圣旨菜单”以及“万寿菊花锅”,让游客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宫廷文化,开张后一座难求。
D.一座博物馆的价值,不仅在于拥有悠久历史、丰富藏品,更在于应用这些文化资源为人们做些实实在在的贡献,在于将这些文化资源融入人们的现实生活。
解析:选B。材料二的观点是文创应该以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意义, B项支撑了材料二的观点。A项,强调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公共职能;C项说的不是博物馆文创,而是以市场为导向;D项说的是博物馆资源融入现实。这三项都没有支撑材料二的观点。
4.材料二是如何一步步地展开论述的?请结合材料内容具体分析。(4分)
答:
答案:①首先借现象明论题,即文物保护与文化创新的冲突。 ②然后分角度析问题,一是从文创研发的角度,提出要坚守供给底线;一是从传播方式的角度,提出文创要自信发展。③最后作总结亮观点,指出文创应以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意义。
5.随着社会的发展,原先家家都张贴的年画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某年画博物馆想就年画的传承与发展开展文创活动,请结合文本内容,为他们提三条建议。(6分)
答:
答案:①把握传承与创新的平衡。挖掘年画背后的价值与精神内核, 设计与时代接轨的文创产品。②创新传播方式。选用现代人喜欢的流行表达,让年画融入当下生活场景。③注重市场导向。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保证产品质量。( 意思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9题。
死 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6.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诗中“破铜烂铁”,变成了“翡翠”和“桃花”;“剩菜残羹”泛出了“罗绮”和“云霞”;“绝望的死水”成了“绿酒”。诗人善用很美丽的比喻来反衬绝顶的肮脏,表达尖锐的讽刺。
B.诗中还表现了死水的声音“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还有歌声“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作者以动衬静,使人想象这里可怕的死一般的沉寂。
C.作者反复强调“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体现了作者的战斗精神。
D.诗歌用语极为讲究,比如“绿成翡翠”“锈出几瓣桃花”“织一层罗绮”“蒸出些云霞”等,用词绝不重复,且突出了“鲜明”二字。
解析:选C。“体现了作者的战斗精神”错,体现了作者的厌恶和批判。
7.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本诗用字富于色彩感,尽管写的是丑恶,却也艳丽鲜明,更反衬出诗中有意营造出的病态美在否定现实中的力度和深度。
B.这是格律体新诗的代表作。每句九字,每节四句,排列整齐,节奏和谐,动听入耳。
C.全诗始于“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终于“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有问有答,增加了引人思考的魅力。
D.诗人以一沟绝望的死水比喻那个黏滞得流不动的、沤得发臭的、完全丧失了生命力的现实社会。
解析:选C。“有问有答”错,应为“问而不答”。
8.“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中“绝望”一词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4分)
答:
答案:含义:无可救药,没有出路,对社会不抱希望。作用:诗人对现实的坚决否定,表现了鲜明的批判精神。
9.诗歌分别从哪四个方面“吟唱”了“死水”?(6分)
答:
答案:①死水本身的腐败;②外力对死水的负面作用;③外面世界的虎视眈眈;④美好的期望与盼望。“死水”其实就是旧中国的写照,这首诗实际上在写旧中国自身的腐败,帝国主义的压迫和虎视眈眈,以及对中国未来美好的期望。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傅咸字长虞,刚简有大节。咸宁初,袭父爵,拜太子洗马,累迁尚书右丞。出为冀州刺史,继母杜氏不肯随咸之官,自表解职。三旬之间,迁司徒左长史。惠帝即位,杨骏辅政。时司隶荀恺从兄丧,自表赴哀,诏听之而未下,恺乃造骏。咸因奏曰:“死丧之戚,兄弟孔怀。同堂亡陨,方在信宿(两宿),圣恩矜悯,听使临丧。诏未下而便以行造,急谄媚之敬,无友于之情。宜加显贬,以隆风教。”帝以骏管朝政有诏下问骏甚惮之咸复与骏笺讽切之骏意稍折渐以不平由是欲出为京兆弘农太守骏甥李斌说骏不宜斥出正人乃止居无何,骏诛。咸转为太子中庶子,迁御史中丞。咸再为本郡中正,遭继母忧去官。顷之,起以议郎,长兼司隶校尉。咸前后固辞,不听,敕使者就拜,咸复送还印绶。公车不通,催使摄职。咸以身无兄弟,丧祭无主,重自陈乞,乃使于官舍设灵坐。咸又上表曰:“臣既驽弱,不胜重任。加在哀疚,假息日阕,陛下过意,授非所堪。披露丹款,归穷上闻,谬诏既往,终然无改。”时朝廷宽弛,豪右放恣,交私请托,朝野溷淆。咸奏免河南尹澹、左将军倩、廷尉高光、兼河南尹何攀等,京都肃然,贵戚慑伏。时仆射王戎兼吏部,咸奏:“戎备位台辅,兼掌选举,不能谧静风俗,以凝庶绩,至令人心倾动,开张浮竞。中郎李重、李义不相匡正。请免戎等官。”诏曰:“戎职在论道,吾所崇委,其解禁止。”御史中丞解结以咸劾戎为违典制,越局侵官,干非其分,奏免咸官。诏亦不许。元康四年卒官,时年五十六,谥曰贞。
(选自《晋书·傅咸传》,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帝以骏管朝政/有诏下问骏/甚惮之/咸复与骏笺讽切之/骏意稍折/渐以不平/由是欲出为京兆/弘农太守/骏甥李斌说骏不宜/斥出正人/乃止/
B.帝以骏管朝政/有诏下问/骏甚惮之/咸复与骏笺讽切之/骏意稍折/渐以不平/由是欲出为京兆/弘农太守/骏甥李斌说骏不宜/斥出正人/乃止/
C.帝以骏管朝政/有诏下问/骏甚惮之/咸复与骏笺讽切之/骏意稍折/渐以不平/由是欲出为京兆/弘农太守/骏甥李斌说骏/不宜斥出正人/乃止/
D.帝以骏管朝政/有诏下问骏/甚惮之/咸复与骏笺讽切之/骏意稍折/渐以不平/由是欲出为京兆/弘农太守/骏甥李斌说骏/不宜斥出正人/乃止/
解析:选C。句中,“甚惮之”的主语是“骏”,且“有诏下问”意思完整,因此应在“骏”前断开,排除A、D两项;“不宜斥出正人”的意思是说“不应该贬斥正直的人出任外官”,中间不应该断开,排除B项。故选C。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洗马,古代官名,是太子的侍从官。因在太子出行时作前导,故又称为“太子洗马”。
B.从兄,也称堂兄,是叔、伯之子中年纪长于自己的人。也泛指同族中同辈的男性。
C.印绶,印信和系印的绶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它也用来借指官爵。
D.豪右,封建社会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在汉代以右为上,所以称豪门大族为“豪右”。
解析:选B。B项,“也泛指同族中同辈的男性”表述范围扩大,应是同族中同辈人里岁数比自己大的男性。故选B。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傅咸注重孝道,尊重孝顺继母。傅咸出朝任冀州刺史,继母杜氏不肯随他前往,于是傅咸上表请求去职,在家侍奉继母;继母去世后,又离职为她守丧。
B.傅咸耿直狷介,痛恨势利小人。傅咸认为荀恺在诏书还没下达时就去辞行,拜访要人,急于表现谄媚逢迎的恭敬,就上书要求对他从重贬黜,以弘扬教化。
C.傅咸恪守礼制,拒不接受诏命。傅咸因继母去世离职,不久,被起用为议郎,兼司隶校尉,他前后多次推辞,都未获准,就派人去拜见皇上,并归还印绶。
D.傅咸不畏豪强,弹劾豪右重臣。豪强大族扰乱朝野,他上奏罢免许多高官,京城肃然;他认为王戎没有尽职使风俗淳朴,李重、李义也没能匡正,一并弹劾。
解析:选C。C项,“派人去拜见皇上,并归还印绶”曲解文意,原文是“敕使者就拜,咸复送还印绶”,意思是“朝廷让使者到家中授职,傅咸又送还印绶”。故选C。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咸以身无兄弟,丧祭无主,重自陈乞,乃使于官舍设灵坐。(4分)
译文:
(2)御史中丞解结以咸劾戎为违典制,越局侵官,干非其分,奏免咸官。(4分)
译文:
解析:(1)中的“以”,介词,由于、因为;“主”,动词,主持;“重”,副词,反复,再次;“乃使于官舍设灵坐”是省略句。(2)中的“以”,动词,认为;“为”,动词,是;“干”,动词,干涉;“分”,名词,职分、本分。
答案:(1)傅咸由于没有兄弟,丧祭无人主持,因此再次向朝廷请求(不去就职),于是朝廷让他在官舍设灵位。(2)御史中丞解结认为傅咸弹劾王戎是违背典制,越位侵权,干涉了非他职权之内的事,于是上奏罢免傅咸的官职。
14.傅咸给杨骏写信,劝其收敛,杨骏是否真正收敛?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答:
答案:没有真正收敛。只是表面上“意稍折”,但从后文其想赶傅咸出京及“骏诛”可以看出杨骏并没有真正收敛。
【参考译文】
傅咸字长虞,刚正率直很有气节。咸宁初年,傅咸继承他父亲的爵位,被任命为太子洗马,多次升迁任尚书右丞。他出朝任冀州刺史,继母杜氏不肯随傅咸前往,于是傅咸上表请求去职。三旬之后,改任为司徒左长史。惠帝继位,杨骏辅佐朝政。当时司隶荀恺的堂兄死了,自己上表请求赴丧,诏书同意但还没下达,荀恺便拜访杨骏。傅咸因此上奏说:“死丧是令人哀戚的,兄弟之丧更令人伤怀。荀恺堂兄去世,也才几天,天子怜悯,同意他赴丧。诏书还没下就去辞行,拜访要人,急于表现谄媚的恭敬,并无友爱兄弟的真情。应当从重贬黜,以弘扬风俗教化。”皇帝因为杨骏管理朝政,下诏询问此事,杨骏很害怕。傅咸又给杨骏写信,言辞恳切直率,劝他收敛,杨骏稍稍收敛,逐渐产生不满,便想让傅咸出任京兆、弘农太守,杨骏的外甥李斌劝说杨骏,不应该贬斥正直的人出任外官,才得以中止。过了不久,杨骏被诛杀。傅咸转任太子中庶子,升为御史中丞。傅咸第二次任本郡中正,时值继母去世离职。不久被起用为议郎,并兼任司隶校尉。傅咸前后推辞多次,都未获准,朝廷让使者到家中授职,傅咸又送还印绶。公车不为他通报,催促他就职理事。傅咸由于没有兄弟,丧祭无人主持,因此再次向朝廷请求(不去就职),于是朝廷让他在官舍设灵位。傅咸又上表说:“我既驽钝懦弱,不能担当重任。又加上居丧,请假休息多日,陛下过分厚意,授予我难以胜任之职。我表白赤诚之心,冒死上报,既已违诏,最终不会改变。”当时朝廷政治宽松,豪强大族放纵恣事,交私友托人情十分普遍,朝野混乱。傅咸上奏罢免河南尹澹、左将军倩、廷尉高光、兼河南尹何攀等,京都全都对他十分敬仰,贵戚也都慑于他的威势而伏服。当时的仆射王戎兼管吏部,傅咸上奏说:“王戎位在台辅,兼管选举之职,却没有使风俗淳朴,聚集功绩,致使人心倾侧不安,大开浮竞之风。中郎李重、李义也不加以匡正。我请求免除王戎等人的官职。”皇帝下诏说:“王戎的职责在于评议事理,是我所推崇委任的,禁止免职。”御史中丞解结认为傅咸弹劾王戎是违背典制,越位侵权,干涉了非他职权之内的事,于是上奏罢免傅咸的官职。皇帝也不同意。元康四年,傅咸死在任上,享年五十六岁,谥号贞。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忆江上吴处士[注]
贾 岛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注】 处士:指隐居不入仕的人。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中的“蟾蜍亏复圆”句,既表示友人离开已经很长时间了,又暗含怀念之意。
B.颔联写朋友离开长安后的情景:强劲的秋风从渭水那边吹来,长安落叶遍地,显出一派萧瑟的景象,借以表现友人离去后作者寂寞而凄冷的心情。
C.颈联回忆过去与朋友聚会的情景:在一个雷雨交加、寒气逼人的晚上,两人聚在一起,欢叙友情。尾联是希望从“海云端”那儿得到朋友的一些消息。
D.“兰桡”句中的“兰桡”,指用木兰树做的桨,这里代指船。“殊”是特殊、不一般的意思。
解析:选D。诗的最后两句是说,由于朋友坐的船还没见回来,只好遥望天尽头的海云,希望从那儿得到吴处士的一些消息。“殊”为“犹、还”的意思,所以D项错。
16.本诗颔联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名句,白朴在元杂剧《梧桐雨》中化用为:“西风渭水,落日长安。”你更欣赏哪句?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6分)
答:
答案:(示例1)原句好。“秋风”“落叶”描绘出深秋时节长安城萧瑟、冷落的氛围,意象开阔、疏朗。“生”“满”从动态反衬冷清、寂寞。
(示例2)改句好。“西风”“落日”点出时节惨淡,衬托作者悲愁的心境。去掉动词之后,诗句用列锦手法将意象叠加,增加了读者联想想象的空间。西风肃杀,落日笼罩全城,意境深沉、雄浑。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答案:(1)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2)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3)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搬来山屋,已非一朝一夕,渐渐爱上了它的幽静。傍山人家,是颇有情趣的。阳春三月,微微煦暖的天气,使你干什么都感到几分慵倦;再加整天的忙碌,到晚上你不会疲惫得像一只晒腻了太阳的猫么?一头栽到床上,打打舒身都嫌烦,___甲___。熟睡中,梦味儿都是淡淡的。寅卯时分,你的梦境不是忽然透出了一丝绿莹莹的微光么,①像东风吹过经冬的衰草似的,展眼就青到了天边。恍惚惚的,②屋前屋后有一片啾唧哳哳的闹声,像是竹乐嘈杂,像是姑娘们吵嘴,又像一群活泼泼的孩子在乱唱;兀的不知怎么一来,哪里“支幽”一响,你就醒了。立刻听到了满山满谷的鸟叫。你睁开了眼,不远处窗帘后一明亮,给了你一个透底的清醒。靠左边一点,石工们在叮咚的凿石声中,说着呜呜噜噜的话;稍偏右边,得得的马蹄声又仿佛一路轻的撒上了山去。一切带来的是个满心的欢笑啊。那时你还能躺在床上么?__乙__,③那窗外笑着的阳光一扑就扑了你个满怀,清冽甘甜的空气一下子就沁入了你的心脾。那阳光洒下一屋的愉快,你自己不是都几乎笑了么?那山上一抹嫩绿的颜色,使你深深地吸一口气,清爽是透到脚底的。④瞧着那窗外的一丛迎春花,你自己也仿佛变作了它的一枝。
18.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①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形象描摹出梦境之神奇,突出了梦中情境变幻之快。
B.②句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清晨山中鸟叫声音的清脆、热闹,情趣盎然。
C.③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阳光的明媚可爱、朝气蓬勃写得神态毕现,富有表现力。
D.④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地表现出对山中无限春光的喜爱之情,情感表达真挚。
解析:选D。D项没有运用比喻手法。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左边传来石工们边凿石边说话的声音,右边传来一匹马上山的声音。”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请联系语段说明原因。(3分)
答:
答案:①原句有生动恰当的描写, 更能体现事物特点, 表达效果更好。 ②原句句式灵活, 表达随性,符合人物恬然的心境。 ③原句表述偏口语化,亲切生动,与上下文语言风格一致。
20.请在文中画横线的甲、乙两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甲:
乙:
答案:甲:就蜷伏着昏昏入睡了 乙:跳下床来打开窗子
21.下面这则通知中有几处词语使用不够得体,请指出并修改。(5分)
通 知
全校师生:
我校将于9月20日与实验中学展开辩论赛,现万事俱备,急需母校师生找一找辩论时的背景音乐,希望广大师生不吝赐教。提供者请于明天下午2:00~5:00交到团委办公室,其他时间恕不接待。
校团委
8月10日
答:
答案:①“万事俱备”改为“准备工作基本就绪”;②“母校”改为“全校”;③“找一找”改为“提供”;④“不吝赐教”改为“大力支持”;⑤“其他时间恕不接待”删去。
22.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形势严峻。你作为高三学生,关注疫情,居家防疫,也参与到了这场不同寻常的全民抗疫战中。下面是社区发放的防疫宣传材料,请阅读后选取有效信息,向年迈的爷爷奶奶说明预防的注意事项。要求:要点明确、表达连贯、语言得体,不超过90字。(5分)
答:
答案:(示例)爷爷奶奶,最近病毒传播很厉害,千万不要出门;在家常开窗通风,多在屋里活动活动,早睡早起;勤洗手洗脸,咳嗽、打喷嚏时要遮挡一下;要是哪里不舒服赶紧告诉我们。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一项调查显示,近60%的95后选择在社交网络上屏蔽父母。这表现出95后的独立意识,也折射出网络时代亲子间的关系模式。
“屏蔽”一词很是微妙,是隔离也是保持距离,既显示出无形的界限,又留下了互相尊重的空间。
请你写一封信,给某95后,或某95后的父母,或某媒体,谈谈你对这种情况的看法。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对孩子:多与父母沟通交流,成长不是隔离。对父母:适当给孩子成长空间,正视两代人的代沟。对媒体:努力加强两代之间的沟通交流。注意书信格式。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