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教学目标】
1.理解《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进一步提高怀古诗的阅读鉴赏能力。
2.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学习作者旷达豪放的胸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方法】
以读带赏,以赏促读,讨论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有这样的一位词人,他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柔情,也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气魄。畅游西湖,他吟咏“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夜赏明月,他歌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是??——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词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一生宦海沉浮,诗文词赋、绘画书法,皆臻化境。在工程建筑、农田水利、教育、音乐、烹饪等多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许多人认为苏轼堪称“中国古代第一全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的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板书课题】
我们看一下课题,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怀古是?(题目)从题材上来说属于咏史怀古诗。咏史怀古诗的特点?观眼前之景(临古地)写历史之人(怀古人)抒一己之怀(抒己志)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1.理解《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进一步提高怀古诗的阅读鉴赏能力。(重点)
2.
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学习作者旷达豪放的胸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学习诗词,重在朗读。(难点)
1、找学生读。要求①读准字音
②读出节奏(句读、停顿、诗与诗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停顿)师播放一段配乐朗诵的视频。感受本首词的情感基调(豪放)。宋词在风格上有豪放和婉约之分,这首词是豪放派的发轫之作,整首词如河水喷涌而出,因此我们读时要铿锵有力。
2、全体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出气势评价:读出了气势,朗读时如行云流水。但是对每一句话情感的的把握,我们还需通过品读内容细细体会。下面,我们就来品一品。
一、
诵读感知这首词的上下片内容侧重点有什么不同?【明确】上片——景
赤壁景下片——情
怀古情【板书】
二、
合作探究
(一)上阕
1、人说学士之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要唱苏轼的词都要高歌“大江东去”,可见开篇之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已然成了苏轼作品的象征,这是唯有苏轼能驾驭的大开大阖之典型。下面请同学们来品一品,你品味出了什么?
【明确】“大江”空间之广阔,“千古”时间之悠久,人物之众多。苏轼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它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非凡气概,并将我们带入历史的沉思之中,气势恢宏,笔大如椽,但苏轼挥起这如椽巨笔,只轻轻一句“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2、“三国周郎赤壁”交代了什么时代?(三国)什么地点?(赤壁)空间之阔大只聚焦于“赤壁”,时间之悠远只聚焦于“三国”,人物之众多只聚焦于“周郎”。接下来,词人浓墨重笔描写赤壁的景色。
【齐读】3、古人作词讲究炼字,留下许多炼字佳话。赏析描写赤壁之景的句子,说一说你喜欢哪几个字?赤壁之景有怎样的特点?(炼字、描写手法、角度)
【讨论】
【明确】“乱”:岩石山崖的奇形险怪。“穿”: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惊”:江水之汹涌。拍:惊涛骇浪力度之大。卷:波涛巨大的力量。角度:形、声、色
手法:夸张、对偶、比喻赤壁美景的特点是:雄奇有关赤壁之景描写的句子渲染了磅礴宏伟的气势,齐读,读出气势。点评:注意赏析的几个字的读音轻重
4.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人们面对美景时,总会心生感慨,作者苏轼面对着这如此雄奇的赤壁美景,内心有何感慨呢?
【学生齐读】“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思考:“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上下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既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也表达了对众多英雄人物的感慨。
(二)下阕
5、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你们的心中,可堪称英雄的有谁呢?(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的曹操,流行歌曲;驰马射虎的孙权{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隆中对策的诸葛亮{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一身是胆的赵子龙...)真是“一时多少豪杰”!
6、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层出不穷的时代,但在众多的英雄中,作者苏轼却对谁情有独钟?(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公瑾指的是周瑜)作者笔下的周瑜是什么样的形象?找出有关描写周瑜形象的句子并分析概括。
【思考】
①“遥想公瑾当年”,“当年”指何时?周瑜指挥赤壁大战时,24岁,正意气风发。
②“小乔初嫁了”,幸福美满,春风得意(美女衬英雄)
③“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羽扇纶巾,魏晋以来,上层人物以风度潇洒,举止雍容为美,这是儒将的行头)把周瑜描写成儒将,风度翩翩。英俊潇洒、儒雅倜傥
④“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指挥若定、非凡战绩。“樯橹”指船桅杆,船桨,这里泛指船。借代的修辞.明确:塑造了气宇轩昂、足智多谋、年轻有为、镇定自若的年轻将领的形象。苏轼为什么对周瑜情有独钟?写周瑜的目的何在?明确:表示对周瑜的赞美之情,和自身形成对比。
7、苏轼此时是什么样的形象呢?“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是个倒装句,词人形象和周瑜形象在诗中如何呈现?我们看大屏幕,填一下表格:【明确】
①年龄:方才我们说过周瑜指挥赤壁大战时
24岁。而苏轼这时候多大呢?引入背景:苏轼总结自己一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47岁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59岁被贬惠州、62岁被贬儋州、66岁卒于常州
②外表:周瑜外貌是雄姿英发,而词人是早生华发,雄姿英发的周瑜与早生华发的苏轼形成第二组对比。
③生活:周瑜有倾国倾城的江南美女小乔相伴,苏轼被告贬黄州之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远处话凄凉。”便已失去了相濡以沫的爱妻王弗,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克制自己的思念,却本来难忘。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东坡失去了这样一位爱侣,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
④事业上:周瑜功成名就,苏轼功业未成总结:周瑜: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苏轼:黄州、惠州、儋州,州州失意。在这里,苏轼写周瑜就是为了写自己,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8、最后词人,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下面大家【讨论】一下,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词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
【明确】“人生如梦”,写人生是短暂的,虚幻的。这是壮志难酬,人生无常的苦闷。苏轼的常人之处在于他总是旷达的,他怎样排解这种苦闷的呢?“一尊还酹江月。”向江月洒酒祭奠,引江月为知己,向江月寻求安慰。回归自然,融于自然,在恬淡幽静,气氛清新的明月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可以说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随遇而安的慰藉,但又何尝不是一种苦难后深悟的旷达、洒脱。
9、人生为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林语堂说:“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提起苏轼,旷达乐观是他的标签,不仅仅是在本词中,他的旷达乐观在他很多作品里都有体现。当你觉得生活实苦,不妨看看苏轼吧,不:
看他如何在凄风苦雨的黄州写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看他从翰林学士到狱中囚犯,再到东坡躬耕,却仍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气魄”。更重要的是,不曾有一日厌世逃避,而是能说服自己——扎根人间烟火气,从中探求快乐之道。心怀“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向往.苏轼的价值在于,他向我们证实了人生最重要的一项底层能力——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让自己快乐的能力。
10、所以这一樽酒不仅祭奠明月,而且祭奠古人,更是祭奠过去的自己——心灵得到升华。再读下片体会这种旷达乐观。
11、拓展延伸作者苏轼以乐观的姿态活出了自己的精彩,回顾漫漫历史长河,不仅仅只有苏轼,还有很多历史人物,他们以自己的姿态活的无可替代,大家能想到哪些人物呢?
(屈原、陶渊明、庄子、李白)人生要具有目标感和多元的价值观当下的我们也要具有目标感,做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历史的风尘,挡不住生命的蜕变,行路再难,我们担负起责任和使命,风雨兼程,选择远方。让我们带着这份憧憬,敬仰,一起来把诗词再读一遍。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本首词。
2.阅读余秋雨的文章《东坡突围》,并写
300字的文学短评。
板书设计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景
赤壁景情
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