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第六单元---《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梳理小说故事情节;
2.分析林冲人物形象;
3.感悟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4.在人物性格变化中领会小说主题。
教学重点:分析林冲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体会林冲性格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1.播放电视《水浒传》主题曲《好汉歌》视频。
2.在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中有这样一句歌词“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路见不平”就“拔刀相助”是梁山好汉们的英雄写照,于是鲁提辖拳打了镇关西,武松醉打了蒋门神。但是,在众多的梁山好汉当中,有一个人,身有不平却不敢“吼”,举起了拳头却打不下,这个人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主人公——林冲。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板书课题)。
3.
此前我们安排了自读任务,并完成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学前调查问卷,从问卷中我们了解到同学们在小说阅读中的一些困难,针对同学们的困难,我们设计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梳理小说情节结构;
(2)鉴赏文本中林冲形象;
(3)积累品读说的方法;
(4)从林冲性格发展变化过程中理解小说主题。
二、初读课文,梳理小说情节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并试着复述全文。学生复述。(指导学生归纳每段段意)
2.
从同学们的复述中我们了解到本文主要讲了一下内容:
第一自然段: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第二自然段:陆虞候酒店密谋
第三自然段:小二偷听生疑
第四自然段:林冲惊闻密谋
第五自然段:林冲买刀寻仇
第六自然段:重拨差使
第七自然段:草厅交割
第八自然段:用心照料草料场
第九自然段:身寒沽酒
第十自然段:山神庙借宿
第十一自然段:偶听真相
第十二自然段:林教头山神庙杀敌
3.
从同学们的叙述中我们发现,这篇小说的情节是有起伏变化的,请同学们抓住文中的起伏,看看本文的故事情节能分为几部分,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情节内容。通过我们的梳理,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林教头沧州遇旧知第二部分:陆虞候密谋害林冲第三部分:林教头接管草料场第四部分:林教头山神庙杀敌
4.
请同学们根据这四大情节划分文章段落。
第
1
自然段为第一部分;2-5
自然段为第二部分;6-9
自然段为第三部分;10-12
自然段为第四部分。
这四大部分对应着小说的序幕、开端、发展,结局和高潮。三、精读课文,分析人物性格
1.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是通过情节开展来实现的,那么在情节的发展中,林冲有着怎样的形象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方法点拨:
(1)从情节发展变化中概括人物性格;
(2)抓住人物的言行、心理等细节描写概括人物性格(正面描写);
(3)通过其他人的评价或者作者的评价(侧面描写)概括人物性格;
(4)环境对人物的烘托(侧面描写)。
2.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按小组分别分析四大情节中林冲性格。
(1)“沧州遇故旧”一节文中插叙了林冲救助李小二,表现了林冲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反映了林冲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从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里,又看到他忍受屈辱、不思反抗斗争软弱动摇的性格特点。他明知是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把高俅称作“高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这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安分,也表现了他忍受屈辱、性格软弱的一面。
(2)分析“买刀寻仇敌”一节
林冲无辜受害,被刺配到沧州,远离了京城,高俅一伙,陆谦、富安又追到沧州,在李小二的酒店里密谋陷害林冲。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的什么性格?
“大惊”——他始料不及,他已刺配沧州,本想忍辱求全,有朝一日回到东京,与家人团聚,这也为高俅等所不容;
“大怒”——高俅等已害得他有家难归,有国难投,现在又派人追到沧州害他,必欲置于死地。此时的林冲已不像在发配沧州途中甘受折磨,八十万禁军教头任凭两个押差在野猪林将自己连手带脚和枷一起紧紧地捆在树上眼睁睁地等死,他的思想中已爆发出反抗求生的火花,恨不得将仇敌骨肉剁为泥。买刀寻敌——表现了急切复仇的激愤心情。说明当迫害到眼前时,林冲也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但必须注意到,
“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时,“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对仇人有所怀疑,却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刚刚点燃起来的复仇怒火又慢慢熄灭了。这说明林冲的反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
矛盾冲突起而又伏,情节由张而弛。
(3)分析“接管草料场”一节
陆虞候等人对林冲的迫害并没有停止,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是什么态度?(从他被换去看守大军草料场时的态度和到达草料场后的心理和动作描写),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状况?
明确:到了第六日,管营换林冲去看管大军草料场。林冲虽也疑惑,“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然而他还是领命前往。这不能不说他还存有“只要没事便好了”的侥幸心理。看到被朔风摇撼的茅屋,还想第二天找泥水匠来修理,买酒的途中还祈求神明的保佑,这都表现出他随遇而安的思想。“火盆”的这个细节说明林冲性格的细心缜密,他管草料场仍然是战战兢兢,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生怕由于自己的不慎酿成大祸。已经沦落到如此悲惨境地,仍然想苟安求生,平安无事地过日子,说明林冲心中复仇的念头更加淡漠了。
(4)分析“山神庙复仇”一节动作描写(掇、挺、拽、喝、搠、提、丢、踏、骂、扯、剜)语言描写(三喝一骂)林冲奋起反抗,从中我们看出林冲的英勇果敢。这一行动标志林冲性格的彻底转变。至此,空有一身本领而受制于小人的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终于站起来反抗,杀贼报仇,成为威风凛凛的英雄好汉。他“提了枪”,“投东去”,坚定地走上一条崭新的路——农民革命的道路。故事情节在达到高潮后到此结束。
4.
总结林冲性格及发展变化林冲性格:
善良细心
侠义济困
忍辱求安
委曲求全
急躁刚烈
随遇而安
英勇果敢
愤而抗争
四、分析环境描写
1.在这篇作品中,景物描写虽然不多,但却写得恰到好处,并且具有很好的表达效果。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描写。(读有关描写)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的自然环境,文章也着力在“风雪”上作景物描写。课文是怎样描写大风雪的?
(1)直接描写风雪:共有三处请指出来。正面直接描写: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卷下一天大雪来”(大)
“......那雪正下得紧”(紧)
“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越紧)
这三处描写中,有一个最有表现力的词,是哪一个?
明确:“紧”,一个“紧”字,使境界全出,十分简洁地写出了雪越下越大的情景,
(2)侧面衬托风雪:
指出哪些语句是侧面描写风雪。侧面间接描写:
“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摇振得动”(风大屋摇)
“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天冷人寒)
“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雪大屋倒)
“林冲......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在供桌上。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雪大人寒)
2.在这些语句中能够表现风大雪猛的词语有哪些?
“摇振”“压倒”“向火”“踏着碎琼乱玉”“背着北风而行”“迎风”。
3.这里的景物描写,虽然都非常简洁,但其作用却非常丰富,请大家归纳一下,这些景物描写有哪些具体作用?
(1)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这里的彤云、朔风、大雪,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沉郁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以及烘托出林冲孤独,悲壮,勇敢的英雄形象。
(2)暗示情节,推动发展:
正是因为风大雪紧,天气寒冷,林冲才要出去买酒;如果林冲不去买酒,草厅倒塌就可能被压伤压死;如果他不出去买酒,就不会看到山神庙,在草屋倒塌后也不会想到去山神庙过夜。
正是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被压塌,林冲无处存身,只好到山神庙过夜;如果草厅不倒塌,林冲就可能被烧死;如果他不到山神庙过夜,就不会听到陆谦等的谈话,也就不会杀敌报仇,投奔梁山。
正是因为风大雪紧,林冲到了山神庙后,才用石头挡住庙门;如果他不挡住庙门,陆谦等人就会直接进入庙中,他也就不会从他们口中得知事情的真相。也许陆谦的花言巧语会使林冲相信这是一次巧遇呢,说不定林冲还会请他们喝两杯呢。
由此可见,作品的景物描写确实是非常精彩而传神的。
五、感受文章主题。
1.接下来请同学们观看本文相关《水浒传》电视片段,你有怎样的感受?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有优厚的经济待遇,还有美满的家庭,生活优越,所以他不可能抛开这一切走上反抗道路。虽然他也对黑暗现实不满发出大丈夫空有一身本领,不遇明主,而屈沉小人之下的牢骚,但他还是想保住现有的一切,即使是发配到沧州,他也要委曲求全挣扎着回去。那是什么原因使林冲这个善忍之人变成一个奋起造反之人的?你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吗?
“逼”
一逼东岳庙里辱娇妻;
二逼白虎堂上设奸计;
三逼野猪林中谋性命;
四逼火烧草场断后路。
2.
林冲当时在东京是保卫京城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有身份,有地位,尚且被逼起来反抗自己的阶级。那么在同样黑暗、腐败的封建社会里,那些被压在最底层的百姓是怎么个活法?所以我们说,林冲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
3.
归纳本文主题
播放林教头风雪中投东而去的视频。《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细致地描写了林冲由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转变的全过程。林冲一直隐忍苟活,但总是受到恶势力更加凶恶狠毒的迫害,终于被逼上梁山。林冲这个典型形象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4.
作业
读《水浒传》,运用我们学到的阅读方法,选择一个人物,分析其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