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波的描述
第三章机械波
利用图或者图象来形象、具体地反映现象、规律是物理学的一大特点,例如,用电场线反映电场,用磁感线反映磁场,用振动图象反映质点的振动规律,机械波的传播规律能用图象反映吗?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的图象
我们可以用照象机把波的形状摄下来,就是按下快门瞬间各个质点离开各自平衡位置时的情形。我们就把这些质点连成曲线,就是该时刻的波的图象。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的图象
建立坐标系:
用横坐标x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平衡位置,
纵坐标y表示某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1
新知探究
Y
位移
X
平衡位置
正方向
知识点 波的图象
正方向的选取:
一般规定,在横波中,位移向上时y取正值,向下时y取负值.
描点:
在坐标系中找出一系列点,使各点的横坐标为对应质点的平衡位置x,纵坐标为该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y。
连线:
用一条平滑的曲线把描的点连接起来就是这列波此时的波的图象。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的图象
1
新知探究
Y
位移
X
平衡位置
O
物理意义:波的图像描述某一时刻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知识点 波的图象
波的图象也称波形图,简称波形。
简谐波
如果波形是正弦曲线,这样的波叫作正弦波,也叫简谐波。简谐波是一种最基本、最简单的波.
当介质中有这样的波传播时,波所到之处的介质质点在做简谐运动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的图象
例1:一列横波沿绳子向右传播,某时刻形成如图所示的凸凹形状,对此时绳上A、B、C、D、E、F六个质点 ( )
A.它们的振幅相同
B.其中D、E速度方向相同
C.其中A、C速度方向相同
D.从此时算起,B比C先回到平衡位置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的图象
【答案】A、D
【解析】波源振动,绳上各质点都做受迫振动,不计传播中的能量损耗,各质点的振幅相同,则A正确;波向右传播, 则波源在左侧,离波源远的质点落后并重复波源近的质点的振动,由此可知此时质点A正向下振动,C点随质点B向上振,D点随C点向上振,F点随E点向下振,则A与C,D与F的振动方向均相反,则B、C错误;而质点B、C都向上振,都要先到最大位移处再回到平衡位置,但C落后于B,则B比C先回到平衡位置,故A、D正确。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的图象
例2:一列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a、b、c、d为介质中沿波传播方向上四个质点的平衡位置。某时刻的波形如图12-2-5所示,此后,若经过周期开始计时,则如图12-2-6所示描述的是 ( )
A.a处质点的振动图象
B.b处质点的振动图象
C.c处质点的振动图象
D.d处质点的振动图象
1
新知探究
B
知识点 波的图象
例3: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波的图象,由此可知各质点振动的振幅为________,x=1.0 m处的质点此时刻的位移是________。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的图象
【答案】10 cm 53 cm
【解析】由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及根据正弦曲线的数学特征,认真分析图象,可以求解。
由图象可以直接读出其波长为λ=6.0 m,各质点的振幅都一样,均为10.0 cm。至于x=1.0 m上的质点此刻的位移,根据图象的几何特征,可以写出它的数学表达式为y=10sin????3????。当x=1.0 m时,y=10sin????3=10×32cm=53cm,即此时刻x=1.0 m处的质点的位移为5 cm。
?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的图象
例4: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1=0和????2=0.5 s(T>0.5 s)时的波形。能正确反映????3=7.5 s时波形的是( )
?
1
新知探究
D
知识点 波的图象
简谐振动的图像和波的图像异同点
1
新知探究
X
t
O
Y
X
O
振动图象
波的图象
知识点 波的图象
1.描述对象
(1)振动图象:某个质点;
(2)波的图象:波传播方向上的各个质点.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的图象
2.坐标轴意义
(1)振动图象
横轴:振动到该点所用的时间;
纵轴:质点位移.
(2)波的图象
横轴:波线上各质点的平衡位置;
纵轴:各质点对平衡位置的位移.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的图象
3.物理意义
(1)振动图象:表示介质中一个振动质点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变化.(可联想“录像机”)
(2)波的图象:表示介质中各个质点在某一时刻的位移.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的图象
1
新知探究
简谐运动的图象
简谐波的图象
不同点
研究的内容
一个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某时刻参与波动的所有质点的空间分布规律
图象
图象变化
随时间延伸
随时间推移
一个完整图象所占横坐标的距离
表示一个周期T
表示一个波长λ(见下节)
比喻
单人舞的录像
拍摄的集体舞照片
知识点 波的图象
1
新知探究
简谐运动的图象
简谐波的图象
相同点及联系
图象形状
正弦曲线
纵坐标
质点位移
纵坐标最大值
振幅
联系
质点的振动是组成波动的基本要素
知识点 波长、频率和波速
波长:
在波动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包括大小和方向)的两相邻质点间的距离叫做波的波长.
2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长、频率和波速
在横波中,两个相邻波峰或两个相邻波谷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在纵波中,两个相邻密部中央或两个相邻疏部中央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2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长、频率和波速
1、周期(T)和频率(f)
波源振动的周期(或频率)就是波的周期(或频率)
规律:
在波动中,各个质点的振动周期(或频率)是相同的,它们都等于波源的振动周期(或频率)。
2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长、频率和波速
关系:周期(T)和频率(f)互为倒数(或乘积等于1),即f=1????。
波的周期由波源决定,同一列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周期(或频率)保持不变.
时空关系:
在一个周期的时间内,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
2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长、频率和波速
2、波速
单位时间内振动所传播的距离叫波速.它反映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程度,波速等于波长与周期的比值
波速公式:
它又等于波长与频率的乘积,公式为______ .
2
新知探究
v=λf
知识点 波长、频率和波速
波速的大小由介质的性质决定,同一列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另外,波速还与温度有关.
决定波长的因素:波长由波源和介质共同决定.
波速与质点的振动速度不同,质点的振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因此质点的振动速度时刻在变.
2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长、频率和波速
例1:关于波长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振动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就是一个波长
B.在波形图上位移相同的相邻两质点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C.在波形图上速度最大且相同的相邻两质点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D.在波形图上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两点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2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长、频率和波速
【答案】A、C
【解析】机械振动的质点在一个周期内向远处传播一个完整的波形,故A选项正确;由波形图可见,在一个完整波形上,位移相同的相邻质点之间的距离不一定等于一个波长,故B选项错误;速度最大且相同的质点,在波形图上是在平衡位置上,如果相邻,那么正好是一个完整波形的两个端点,所以C选项正确;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两点间的距离是波长λ的整数倍,故D选项不正确。
2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长、频率和波速
例2: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质点A、C、E、G、I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
B.质点B、F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
C.质点D、H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
D.质点A、I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它们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
2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长、频率和波速
解析:从题图中可以看出质点A、C、E、G、I在该时刻的位移都是零,由于波的传播方向是向右的,容易判断出质点A、E、I的速度方向是向下的,而质点C、G的速度方向是向上的,因而这五个点的位移不总是相同,A错误;质点B、F是处在相邻的两个波峰的点,它们的振动步调完全相同,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B正确;
2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长、频率和波速
解析:质点D、H是处在相邻的两个波谷的点,它们的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C正确;虽然质点A、I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振动步调也完全相同,但由于它们不是相邻的振动步调完全相同的两个点,它们的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不是一个波长(应为两个波长),D错误。
答案:B、C
2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互判
若已知某时刻某质点的振动方向,由波的图像可判断波的传播方向;若已知波的传播方向,由波的图像可判断该时刻各个质点的振动方向。
3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互判
常用判断方法
(1)带动法:先振动的质点带动邻近的后振动质点,在质点P靠近波源一方附近的图像上另找一点P',若P'在P点上方,则P向上振动;若P'在下方,则P向下振动(如图甲所示)。
3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互判
常用判断方法
(2)上下坡法:沿波的传播方向看去,“上坡”处的质点向下振动;“下坡”处的质点向上振动,简称“上坡下,下坡上”(如图乙所示)。
3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互判
常用判断方法
(3)同侧法:在波的图像上的某一点,沿竖直方向画出一个箭头表示质点振动方向,并设想在同一点沿水平方向画一个箭头表示波的传播方向,那么这两个箭头总是在曲线的同侧(如图丙所示)。
3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互判
常用判断方法
(4)微平移法:如图丁所示,实线为t时刻的波形,作出微小时间后的波形如虚线所示。由图可见t时刻的质点由P1(或P2)位置经Δt后运动到P1'(或P2')处,这样就可以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了。
3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互判
【点睛】由于振动具有周期性,介质中振动的质点会在不同时刻多次达到同一位置,故波在传播过程中容易出现多解问题.
3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互判
波的多解问题及处理方法
1.造成波动问题多解的主要因素
(1)周期性
①时间周期性:相隔周期整数倍时间的两个时刻的波形图完全相同,时间间隔Δt与周期T的关系不明确造成多解.
②空间周期性:沿传播的方向上,相隔波长的整数倍距离的两质点的振动情况完全相同,质点间距离Δx与波长λ的关系不明确造成多解.
3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互判
波的多解问题及处理方法
(2)双向性
对给定的波形图,波的传播方向不同,质点的振动方向也不同,反之亦然.
①传播方向双向性: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
②振动方向双向性:质点振动方向不确定.
3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互判
2.波动问题的几种可能性
(1)质点达到最大位移处,则有正向和负向最大位移两种可能.
(2)质点由平衡位置开始振动,则有起振方向向上、向下(或向左、向右)的两种可能.
(3)只告诉波速不指明波的传播方向,应考虑沿x轴正方向和x轴负方向两个方向传播的可能.
(4)只给出两时刻的波形,则有多次重复出现的可能等.
3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互判
3.解决波的多解问题的方法
(1)解决周期性多解问题时,往往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即找到一个周期内满足条件的特例,在此基础上,再加上时间nT;或找到一个波长内满足条件的特例,在此基础上再加上距离nλ.
(2)解决双向性多解问题时,养成全面思考的习惯,熟知波有向正、负(或左、右)两方向传播的可能,质点有向上、下(或左、右)两方向振动的可能.
3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互判
例: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t=0.02 s时刻的波形如图虚线所示。若该波的周期T大于0.02 s,则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 )
A.2 m/s
B.3 m/s
C.4 m/s
D.5 m/s
3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互判
【答案】B
【解析】由图知波长λ=8 cm,若波向右传播,则14T=0.02 s,波速v=????????=8×10?20.08m/s=1 m/s。若波向左传播,则34T=0.02 s,波速v=????????=8×10?20.083 m/s=3 m/s,选项B正确。
?
3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形图的平移
若已知时刻的波形图,如何确定t+?????时刻的波形图?
1、在已知波速的情况下,由公式?x=v?????可得经?????时间后波向前移动的距离?x,把波形沿波的传播方向平移?x,即可得到时间后的波形图
2、注意:当?x=kλ+?????????即可得到?????时间后的波形图,这就是所谓的“去整留零平移法”。
?
4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形图的平移
例:如图所示,图(a)为某一列波在t=1.0 s时的图象,图(b)为参与该波的质点P的振动图象。
(1)求该列波的波速;
(2)求再经过3.5 s时P质点的路程;
(3)波的传播方向。
4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形图的平移
【答案】(1)4 cm (2)2.8 m (3)向左传播
【解析】(1)根据两图象得λ=4 m,T=1.0 s,所以v=????????=4 m/s。
(2)3.5 s内的路程为s=3.5×4A=3.5×0.8 m=2.8 m。
(3)由(b)图知P质点1.0 s时沿y轴负方向振动,故(a)图中波向左传播。
?
4
新知探究
1.关于波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一个周期内,沿着波的传播方向,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是一个波长
B.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运动方向总是相同的质点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
C.一个周期内介质质点通过的路程是一个波长
D.两个相邻的波峰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
课堂训练
解析:由波长的定义可知,A、B、D正确。
答案:A、B、D
课堂训练
2.下列对波速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波速表示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
B.波速表示介质质点振动的快慢
C.波速表示介质质点迁移的快慢
D.波速跟波源振动的快慢无关
课堂训练
解析: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用波速表示,它的大小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与介质质点的振动速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与波源振动快慢无关,故A、D正确;波速不表示质点振动的快慢,介质质点也不随波迁移,因此B、C错误。
答案:A、D
课堂训练
3. 一列简谐波在两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和虚线所示,由图可确定这列波的( )
A.周期 B.波速
C.波长 D.频率
课堂训练
解析:由题中所给的波形图能够确定这列波的波长为4 m,答案为C。
答案:C
课堂训练
4、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已知图中b位置的质点起振时间比a位置的质点晚0.5 s,b和c之间的距离是5 m,则此列波的波长和频率应分别为( )
A.5 m,1 Hz B.10 m,2 Hz
C.5 m,2 Hz D.10 m,1 Hz
课堂训练
解析:由图象可知,a、b两点相差半个波长且b比a晚起振0.5 s,则????2=0.5 s,T=1 s,频率f=1????=1 Hz,b、c之间为1个波长,λ=5 m,故A项正确。
答案:A
?
课堂训练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