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波的干涉 
第三章机械波 
波的衍射现象是从波源发出的一列波的传播特性,在实际情况中,常可以看见几列波同时在介质中传播,那么两列或者几列波在介质中相遇时,将会发什么什么现象呢?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的叠加 
波的独立传播: 
两列波相遇后彼此穿过,仍然保持各自的运动状态,继续传播. 
波的叠加原理 
在它们重叠的区域里,介质中的质点同时参与这几列波的振动,质点的位移等于几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这就是波的叠加原理。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的叠加 
说明 
(1)波的叠加原理说明了两方面内容:一是波的独立传播;二是波相遇时的叠加。 
(2)两列同相波叠加,振动加强,振幅增大;两列反相波叠加,振动减弱,振幅减小。 
 
 叠加是无条件的,任何频率的两列波在空间相遇都会叠加.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的叠加 
例1:如图所示,波源????1在绳的左端发出频率为????1,振幅为????1的半个波形a,同时另一个波源????2在绳的右端发出频率为????2,振幅为????2的半个波形b,且????1???2,P为两个波源连线的中点。已知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只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的叠加 
A.两列波比较,a波将先到达P点 
B.两列波在P点叠加时,P点的位移最大可达????1+????2 
C.b的波峰到达P点时,a的波峰还没有到达P 
D.两列波相遇时,绳上位移可达????1+????2的点只有一个,此点在P点的左侧 
?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的叠加 
解析:因两波波速相等,故两列波能同时到达P点,A错误;因????1???2,由λ=????????可知,λ1>λ2,故当两列波同时到达P点时,a波的波峰离P点距离比b波的波峰大,因此两波峰不能同时到达P点,两波峰应相遇在P点左侧,此位置对应的位移为????1+????2,位移最大,综上所述,B错误,C、D均正确。 
?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的叠加 
例2:如图所示,两列相同的波沿一直线相向传播,当它们相遇时,如图所示的波形中可能的是(  )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的叠加 
【答案】B、C 
【解析】当两列波的前半个波(或后半个波)相遇时,根据波的叠加原理,在前半个波(或后半个波)重叠的区域内所有质点此刻的振动合位移为零,而两列波的后半个波(或前半个波)的波形保持不变,所以选项B正确;当两列波完全相遇时(即重叠在一起),由波的叠加原理可知,所有质点振动的位移均等于每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使得所有的质点振动的位移加倍,所以选项C也是正确的。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的干涉 
 1.实验及现象 
 (1)实验:波源是固定在同一个振动片上的两根细杆,当振动片振动时,两根细杆周期性地触动水面,形成两个波源,这两个波源发出的是相位相同、频率相同、振动方向也相同的两列波. 
 (2)现象:两列波相遇后,水面上出现了一条条相对平静的区域和激烈振动的区域,这两种区域在水面上的位置是稳定不变的. 
2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的干涉 
 2.现象解释 
 (1)加强点:在某些点两列波引起的振动同相,质点的振动最剧烈,振动的振幅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和. 
 (2)减弱点:在某些点两列波引起的振动反相,质点振动的振幅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差,若两列波振幅相同,质点振动的合振幅就等于零,水面保持平静. 
2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的干涉 
 3.波的干涉 
 (1)定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时,某些区域的振幅加大、某些区域的振幅减小的现象. 
 (2)干涉图样:波的干涉中所形成的图样. 
 (3)干涉条件: 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是两列波产生干涉的必要条件. 
2 
新知探究 
名师指点 
 波的干涉 
 (1)稳定干涉 
 稳定干涉图样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必须是两列同类的波,并且波的频率相同、振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相位差恒定.如果两列波的频率不相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其波长就不相等,这样不能形成稳定的振动加强点和减弱点.因此我们就看不到稳定的干涉图样,只能是一般的振动叠加现象. 
名师指点 
 波的干涉 
 (2)明显干涉 
 明显干涉图样和稳定干涉图样意义是不同的,明显干涉图样除了满足相干条件外,还必须满足两列波振幅差别不大.振幅越是接近,干涉图样越明显. 
名师指点 
 介质质点的振动 
 干涉区域内的各质点始终以振源的频率振动,且振幅保持不变,但其位移随时间变化(振幅为0的减弱点除外). 
名师指点 
 干涉图样及其特征 
名师指点 
 干涉图样及其特征 
 特征: 
 ①加强区和减弱区的位置固定不变. 
 ②加强区始终加强,减弱区始终减弱(加强区与减弱区不随时间变化). 
 ③加强区与减弱区互相间隔. 
名师指点 
 “加强点”与“减弱点”的判定方法 
 设S1、S2为振动频率相同、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个波源,它们产生的两列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传播.介质中某点P到S1、S2的距离分别为PS1、PS2,距离差Δx=|PS1-PS2| 
知识点 波的干涉 
 例1:如图所示表示两个相干波源S1、S2产生的波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相遇。图中实线表示某时刻的波峰,虚线表示波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2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的干涉 
 A.a、c两点的振动加强,b、d两点的振动减弱 
 B.e、f两点的振动介于加强点和减弱点之间 
 C.经适当的时间后,加强点和减弱点的位置互换 
 D.经半个周期后,原来位于波峰的点将位于波谷,原来位于波谷的点将位于波峰 
2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的干涉 
 【答案】A、D 
 【解析】波的干涉示意图所示的仅是某一时刻两列相干波叠加的情况,形成干涉图样的所有介质质点都在不停地振动着,其位移的大小和方向都在不停地变化着。但要注意,对稳定的干涉,振动加强和减弱的区域的空间位置是不变的。a点是波谷和波谷相遇的点,c是波峰和波峰相遇的点,都是振动加强的点; 
2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的干涉 
 而b、d两点都是波峰和波谷相遇的点,是振动减弱的点,A正确;e位于加强点的连线上,仍为加强点,f位于减弱点的连线上,仍为减弱点,B错误;相干波源叠加产生的干涉是稳定的,不会随时间变化,C错误;因形成干涉图样的介质质点也是不停地做周期性振动,经半个周期步调相反,D正确。 
2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的干涉 
 例2:当两列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水波发生干涉时,如果两列波的波峰在P点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P的振动始终是加强的 
 B.质点P的振幅最大 
 C.质点P的位移始终最大 
 D.质点P的位移有时为零 
2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波的干涉 
 【答案】A、B、D 
 【解析】由于P点是两列波的波峰相遇点,故质点P的振动始终是加强的,其振幅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和。但质点P并不停在波峰或波谷不动。它不断地围绕自己的平衡位置往复运动,故其位移有时为零。 
2 
新知探究 
1.关于波的干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动加强的质点,位移始终最大 
B.振动加强的质点,两列波引起的分位移,总是方向相同的 
C.加强点的振动,能量始终最大 
D.加强点和减弱点的位置在传播中是随时相互交换的 
课堂训练 
解析:加强点的振动总是加强,但并不是始终处于波峰和波谷,它们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有时位移也为零,只是振幅为两列波的振幅之和,显得剧烈。加强点总是加强点, 减弱点总是减弱点,故B、C正确。 
答案:B、C 
课堂训练 
2.由两列波叠加,出现稳定的干涉图样,可以确定(  ) 
A.振动加强的区域各质点都在波峰上 
B.振动减弱的区域各质点的位移时刻为零 
C.振动加强和减弱的区域随波推进 
D.振动加强和减弱的区域位置不变 
课堂训练 
解析:加强点和减弱点都在各自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位移时刻在变化,当两列波振幅一样时,减弱点位移才时刻为零;加强点总是加强点,减弱点总是减弱点,位置不变,故只有D项正确。 
答案:D 
课堂训练 
3. 当两列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水波发生干涉时,如果两列波的波峰在P点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P的振动始终是加强的 
B.质点P的振幅最大 
C.质点P的位移始终最大 
D.质点P的位移有时为零 
课堂训练 
解析:由于P点是两列波的波峰相遇点,故质点P的振动始终是加强的,其振幅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和。但质点P并不停在波峰或波谷不动。它不断地围绕自己的平衡位置往复运动,故其位移有时为零。 
答案:A、B、D 
课堂训练 
4. 下列关于两列波相遇时叠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遇之后,振幅小的一列波将减弱,振幅大的一列波将加强 
B.相遇之后,两列波的振动情况与相遇前完全相同 
C.在相遇区域,任一点的总位移等于两列波分别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 
D.几个人在同一房间说话,相互间听得清楚,这说明声波在相遇时互不干扰 
课堂训练 
答案:BCD  
解析:两列波相遇时,每一列波引起的振动情况都保持不变,而质点的振动则是两列波共同作用的结果,故选项A错误,选项B、C正确;几个人在同一房间说话,声音振动发出的声波在空间中相互叠加后,并不改变每列波的振幅、频率,所以声波传到人的耳朵后,仍能分辨出不同的人所说的话,故选项D正确. 
课堂训练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