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5张PPT)
第4节 科学测量
第1章 科学入门
学习目标
1.了解长度的概念、单位(米/m)。
2.了解长度的测量工具。
3.知道体积和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
4.熟悉量筒和量筒上的刻度,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
5.了解温度计的结构、规定 和测量原理,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6.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新课导入
壮观的火山爆发
流星
“围墙不高,能翻过去!”“围墙太高,翻不过去!”
这围墙到有多高?
测量:
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新课讲解
一、长度的测量
要测量物体的长度,首先要规定长度的标准——长度单位,以利于科学地测量与信息交流。
新课讲解
讨论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用“m”表示.
★常用的单位还有: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m→mm→μm→nm每一级都是千进位;
(2)m→dm→cm→mm 每一级都是十进位。
★km、m、dm、cm、mm、μm、nm七种单位换算:
新课讲解
长度单位的选择
新课讲解
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
米尺
皮尺
钢卷尺
钢尺
新课讲解
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
你还知道哪些测量长度的工具呢
新课讲解
测量某一物体长度之前首先应该做什么
刻度尺的选择:
看测量范围(即量程)和准确程度(即最小刻度)。
零刻度线:
最小刻度(分度值):
测量范围(量程):
刻度尺的观察:
观察零刻线位置及是否磨损。
刻度尺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新课讲解
思考
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一些差异,这个差异就叫误差。
1.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它是不可避免的
2.测量误差=====测量错误
X
影响误差大小因素
测量工具准确程度
测量人的估读能力
选择精密仪器
提高估读能力
多次测量取其平均
减少误差方法
新课讲解
读读看,哪个准确
1.0 cm
4.0 cm
2.00 cm
5.00 cm
测量的准确程度是由最小刻度决定的。
思考:同一物体为何出现两种不同的读数,哪一个更准确 说明了什么
新课讲解
讨一下
用刻度尺测量一下,《科学》教科书的长是______,宽是______。如果《科学》教科书的宽度在18.3 厘米和18.4 厘米之间,你应该怎样读数?
读数时要读到最小刻度单位即可,在最小刻度单位下一位就进行估读。
新课讲解
思考:如何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先数出50张或100张纸,
后测这50或100张纸的厚度,
测得的厚度除以50或100就是一张纸的厚度。
思考:如何测球的直径
如何测金属丝的直径
新课讲解
生活中也常用一些粗略的方法来测量长度。
例如:量一下自己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最大距离,并记录数据,这就是你的指距,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用自己的指距来粗略测量某些长度,如课本长、课桌宽等等。
新课讲解
论
讨论一下
讨论一下
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测量时,人们还会用其他一些测量的仪器和方法。例如,潜水艇在水下航行时常用声纳来测量潜水艇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雷达用电磁波反射的原理来测量飞机与雷达站的距离;激光测距仪用激光发送与接收反射的时间长短来测量测距仪与被测对象之间的距离等等。
激光测距仪
知识回顾:
刻度尺的使用
使用前:
要注意观察它的最小刻度(分度值)和量程。
使用时:
(1)放正确
物体的一端一般要与零刻度线对齐、
平行放置、将尺侧立
(2)看正确
视线与尺面垂直
(3)读正确
测量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新课讲解
1.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共测了四次,测得的值分别是 22.78厘米, 22.77厘米, 22.76厘米, 22.78厘米, 则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_。
2.用一根在热水中取出的塑料尺子测量课本的长度将使测量值比真实值( )
A.偏大 B.偏小 C.没有影响
练一练:
22.77厘米
B
当堂小练
1.一同学测得自己的身高是1.653米,那么此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_, 数据中_______为估计值, 如果改用厘米做单位, 该同学的身高记为______厘米。
2.用甲、乙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长方形两边的长度,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刻度尺___,精确程度较高的是刻度尺___。
厘米
0.003米
165.3
2.60 cm
2.6 cm
甲
乙
当堂小练
新课讲解
体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固体体积常用的单位“立方米”,用 “m3 ” 表示;其他
单位有立方厘米“cm3” 和立方分米“dm3”。
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升“L” 和 毫升“mL”。
二、体积的测量
新课讲解
体积的测量:
1立方米=1000升
1升=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1毫升体积的木块
即:1米3=103分米3=106厘米3
新课讲解
请给下列体积记录填上合适的单体:
1.明明的铅笔盒体积为200_________;
2.芳芳书包体积为5 __________;
3.学校的水箱4000 __________;
4.大个子的体积0.07 __________;
5.光明纯牛奶0.25__________。
厘米3
分米3
分米3
米3
升或分米3
感知体积大小:
新课讲解
对形状规则的物体,如长方体,只要用米尺测量出它的长、宽、高,把具体的数据代入相应的公式便可计算出它的体积。测量液体的体积,我们一般用什么?
量筒或量杯
新课讲解
体积的测量工具:
量筒或量杯
相同点:都没有0刻度
不同点:量筒上的刻度均匀,
量杯上刻度上密下疏
两者最大区别是什么
思考:你觉得如果量杯的刻度是均匀的,刻度值应该如何标
新课讲解
量筒使用注意:
1.看清它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2.测量前,量筒必须放在水平桌面上
3.大多数液体在静止时,液面在量筒内呈凹形
4.读数时,应当使量筒壁上的刻度正对自己,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仰视偏小;俯视偏大
新课讲解
根据需要选择量筒:
例题:要量取45毫升的水,应选择的量筒是( B )
A.量程为100 mL,最小格为2 mL的量筒
B.量程为50 mL,最小格为1 mL的量筒
C.量程为10 mL,最小格为1 mL的量筒
D.量程为50 mL,最小格为2 mL的量筒
1.量筒太大,残留在量筒壁上的液体多,误差大。
2.量筒太小,多次积累测量,误差大。
新课讲解
量筒倾斜且与瓶口紧挨;缓缓倒入接近所量刻度;量筒放平、视线平视所量刻度;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直到达到所要量取的体积(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定量——用量筒量取
新课讲解
思考:如何测量密度比水大不溶于水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新课讲解
不溶于水不规则较小物体体积的测量——排水法
①先量出一定的水V1
②再把待测物放出水中然后测出体积V2
③后把两者相减的差即 为待测物体积V
④V = V2 - V1
新课讲解
思考:(1)用水可以测量不规则的物体,如果要测冰糖的体积,怎样测量?
可以用细沙或面粉等代替水,也可以用不能溶的液体,比如:油。
(2)漂浮固体应该怎么样测量
针压法
新课讲解
实验中测出的塑料盒体积是____________。这种测量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思考:如何测量形状不规则而密度比水小的物体的体积呢
新课讲解
你会测算不规则形状物体的面积吗?试测算图中树叶的面积,并说说你是怎样思考的。
1.测出每一方格的长和宽,并利用长和宽求出每一方格的面积;
2.数出不规则物体所占的方格数:占半格以上的算1格,不到半格的舍去;
3.面积=每一方格的面积×总的方格数
新课讲解
你学到了什么
4.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___、___、___和记正确。
3.体积是物体_____的大小,主单位是_____。
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用“m”表示
新课讲解
我们对冷热的感觉
今天你觉得热吗?
冬天冲冷水澡会有怎样的感觉?
冬天的中午晒着太阳觉得如何?在夏天的中午呢?
喝热汤、吃冰棒又有何感觉?
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
结论:会有不同的冷热感觉
三、温度的测量
新课讲解
实验
两只手的感觉一样吗?
B 冷水
A 热水
温水
A 热水
温水
B 冷水
现象:不一样,左手水热(温度高),右手水冷(温度低)。
结论:光凭感觉不能客观的反映物体温度的高低。
新课讲解
体 温 计
家庭气温计(寒暑表)
实验用温度计
常见温度计:
1.根据温度计的用处进行分类:
新课讲解
水银温度计
酒精温度计
煤油温度计
常见温度计:
2.根据温度计内液体不同进行分类:
新课讲解
非典时期红外线辐射温度计测体温
测量做菜时的油温
其他温度计
新课讲解
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
A、构造
刻度
玻璃泡
液柱
玻璃管
新课讲解
C、温度的单位
2.常用的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1.温度的国际单位制名称是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
0 ℃=273 K,100 ℃=373 K
B、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
摄氏度是怎么规定的呢?
新课讲解
0 o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37 oC人体正常温度
100 oC水沸腾时的温度
摄氏度的确定:
2.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摄氏度
3.在0摄氏度到100摄氏度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份就表示1摄氏度
1.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零摄氏度
58 oC地球最高温
新课讲解
D、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1.如人的体温是“37℃”读作“37摄氏度”。
2.北京一月份平均气温“-4.7 ℃”读作“零下4.7摄氏度”。
新课讲解
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 。因此,必须估计被测物
体的温度。
放正确:手要握住温度计的上端,使温度计的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玻璃泡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用时,注意四个正确:
看正确:眼睛要平视,视线应与 。
量程、最小刻度
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液面相平
液体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新课讲解
读正确:温度计的玻璃泡进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 ______________ _____后再读数;读数时__________ 。
记正确:结果由_____________组成,并注意是否漏了负号。
示数稳定
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数据和单位
新课讲解
°c
°c
°c
错误
错误
正确
说一说
新课讲解
你能说出下图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中,错误的是____,并指出错在什么地方。
A、B、C
新课讲解
°c
°c
错误!
错误!
正确!
新课讲解
°c
°c
正确!
错误!
°c
新课讲解
体温计
1.体温计
医用的温度计
2.特点
⑴测温范围小
⑵精确度高 每小格为
⑶使用前应握紧体温计玻管段用力下甩
正确答案:37.6 ℃
35 ℃~42 ℃
0.1 ℃
新课讲解
观察:常用温度计与体温计。
你能说出它们之间的构造区别吗?
比一比,说一说
新课讲解
不同点:
⒈体温计的玻璃泡容积大,玻璃管极细,准确度高。
⒉体温计的量程为35 ℃—42 ℃ ,最小刻度为0.1 ℃
(常用温度计的量程大于体温计,最小刻度值一般是1 ℃)。
⒊ 玻璃管与玻璃泡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导致体温 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但每次使用前,必须甩一甩。
⒋体温计上有一面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将水银柱放在三棱形玻璃上,只有转动到观察的最佳角度时才能准确读数。
新课讲解
比较 体温计 常用温度计
测量范围
最小刻度
结构
读数时
0 ~ 100 ℃
35 ~ 42 ℃
一般为1 ℃
0.1 ℃
玻璃泡体积小,液柱粗细均匀
玻璃泡体积大,液柱细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细小的弯曲
不能离开
可以离开被测物体
新课讲解
讨论:
甲同学感冒发烧,体温为38.5 ℃,测量后体温计不作任何处理,又给正常的乙同学测量,测得体温也为38.5 ℃,已知这天气温:25 ℃ 。问:操作中有哪些错误?
1.没有消毒
2.乙同学测量错误,体温计测量完后再次测
量时,应用力甩一下,使水银回位。
新课讲解
小结
(1)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
三、体温计与一般温度计的比较
二、温度计
一、温度(定义、单位)
(3)温度计的使用 a、观察 b、使用
(2)常见温度计
实验用温度计
体温计
家庭温度计
当堂小练
5
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 的特性制成的。
2.右图中2只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
甲: 乙: 。
热胀冷缩
15.0℃
-2.0℃
甲 乙
当堂小练
3.小华在物理实验中是这样做的:老师叫他测量一下桌上的水的温度,他随便拿了一只温度计插入水中,并使玻璃泡与杯底接触了。读数时,他把温度计从水中取出,然后从上往下看,读得水的温度为摄氏21度。请问小华在实验中有几次错误?帮他纠正过来。
错误:玻璃泡与杯底接触 纠正:玻璃泡浸入液体,但不能与器壁接触
把温度计从水中取出 读好数后再取出温度计
从上往下看 从下往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