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
原子和离子
知识点
1 认识原子
1.下列物质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
A.铁(Fe)
B.氧气(O2)
C.汞(Hg)
D.红磷(P)
2.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B.原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C.原子在不断运动
D.原子之间有间隔
3.图1是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结合示意图,用“分子”和“原子”填空。
图1
氧化汞 是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氧化汞 分解成汞 和氧 ,汞 直接构成汞,每两个氧 构成一个氧 ,很多氧 构成氧气。?
知识点
2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B.原子构成分子,分子分解为原子
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分子或原子间的距离变化可能导致物质的状态变化
5.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物理变化中,分子、原子种类都不发生改变
B.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
C.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原子都在不断运动
知识点
3 从微粒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
6.图2是二氧化碳在高温下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图2
A.反应中二氧化碳分子分解为碳原子和氧原子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原子
D.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直接构成新的物质
7.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之间间隔较小
8.对于图3理解错误的是
( )
图3
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
B.可用表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C.物质都由分子构成
D.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9.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
B.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种分子
C.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10.[2020·聊城改编]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比原子大
B.水遇冷凝结成冰,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C.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
D.金属和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第2课时 原子的结构 原子结构示意图
知识点
1 原子的结构
1.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原子是可分的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C.原子中一定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D.原子里有相对很大的空间,电子在这个空间里做高速运动
2.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体积相当于原子 ②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③带正电荷 ④不显电性 ⑤不能再分
⑥质量相当于原子
A.①⑥
B.③⑥
C.①②③
D.②⑥
3.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 和核外 构成的,原子核一般是由 和 两种微粒构成的。中子不带电,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 ,由于质子数和电子数 ,所以原子不带电。?
知识点
2 原子结构示意图
图4
4.如图4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x表示 ,y表示 ,z= 。?
(2)若该微粒为原子,当x=12时,y= 。?
5.如图5所示是几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图5
A.②原子有三个电子层
B.②和③原子都容易失去电子
C.①和②两种原子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D.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不能确定中子数
6.钚是制造核武器的原料中的一种。一种钚原子核外电子数为94,中子数为145。下列关于该钚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质子数为94
B.原子核带51个正电荷
C.核电荷数为94
D.钚原子不显电性
7.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
B.原子核外,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里运动
C.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定为8
D.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8.如图6所示是4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B中x= 。?
(2)C原子属于 (填“金属原子”或“非金属原子”),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
(3)以上4种原子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原子中,具有稳定结构的是 (填字母)。?
(4)D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m= ,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
考|题|展|示
9.[2020·济南改编]
模型认知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完成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提出了有核原子模型。下列各项关于原子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原子中的质子均匀地分布在原子中
B.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核带正电荷
D.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大”空间中运动
10.[2020·广州]
如图7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
( )
A.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0,核外电子数为8
B.氧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有6个电子
C.氧原子的原子核在整个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
D.氧原子在核外有两个电子层
第3课时 相对原子质量、离子
知识点
1 相对原子质量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该原子的质量与一个C-12原子质量的的比值
B.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没有意义
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质量
D.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
g
2.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
g,又知原子核里含质子、中子各6个的碳原子的质量为N
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
A.
B.
C.
D.
3.原子的质量很小,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的 上;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约等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 之和。?
知识点
2 认识离子
4.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如图8为氯化钠形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所给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是 ,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 (填“阴”或“阳”)离子。?
(2)决定化学性质的主要是原子的 。?
(3)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 。?
(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B.氯原子和氯离子都不显电性
C.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5.下列关于离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
B.离子一定是带电荷的微粒
C.离子分为阴离子和阳离子
D.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阳离子
6.已知某种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4,核外电子数为55,则该原子的中子数为
( )
A.34
B.55
C.79
D.134
7.R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下列关于R原子和R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B.电子层数相同
C.化学性质相同
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8.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B.离子是带电的微粒,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该微粒可能是原子也可能是离子
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原子核不发生变化
9.已知某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
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有一种铕(Eu)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则铕(Eu)原子的质量为
( )
A.
g
B.
C.
g
D.
10.图9是A、B、C、D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中属于离子的是 。?
(2)若D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m= ,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B的核电荷数是 。?
11.[2020·包头节选]
如图10所示A、B、C是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1)若B表示原子,则x= 。?
(2)A、C表示的微粒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 。?
教师详解详析
1.B [解析]
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无数个氧分子聚集成氧气,氧气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2.B [解析]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而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3.分子 分子 原子 原子 原子 原子 分子
分子
4.A [解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5.B [解析]
自然界中原子的种类很多,构成的分子的种类更多,有些原子的质量差别很大,所以没有指出具体的分子和原子无法比较质量的大小。
6.C [解析]
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
7.D [解析]
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但分子之间的间隔不一定比原子之间的间隔大。
8.C [解析]
氢气、氧气、水等是由分子构成的,汞、铁等金属和磷、硫等非金属固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9.B [解析]
分子和原子有很多种,分子一定比组成它的原子质量大;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原子的种类不变。
10.D [解析]
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大;分子在不断运动,水结成冰,水分子仍在运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教师详解详析
1.C [解析]
有一种氢原子中没有中子。
2.B [解析]
一般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带正电荷;原子核的体积与原子相比非常小,但却集中了整个原子的主要质量,因为电子质量太小了,所以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基本微粒是质子和中子,即原子核。
3.原子核 电子 质子 中子 正电荷
负电荷 相等
4.(1)核电荷数 最外层电子数 2
(2)2
5.C [解析]
①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该层上有2个电子,属于相对稳定结构,②原子最外层的2个电子容易失去。
6.B [解析]
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钚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94,则核电荷数、质子数都是94。
7.D [解析]
有一种氢原子的核中没有中子;原子核外,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里运动;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不一定为8,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
8.(1)10
(2)金属原子 13
(3)A、B
(4)7 得
9.A [解析]
原子中质子和中子构成了原子核,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体积很小,几乎集中了原子全部的质量。
10.D [解析]
从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可以知道核内质子数为8,核外电子数为8,氧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6个电子;而氧原子的中子数、原子核的体积大小,都无法从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获取。
教师详解详析
1.A
2.A [解析]
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原子核 中子数
4.(1)3 失去 阳
(2)最外层电子数
(3)钠离子和氯离子
(4)B
[解析]
(1)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是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2)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4)离子是带电的微粒。
5.D [解析]
原子得到电子,电子数大于质子数,带负电荷,形成阴离子。
6.C [解析]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4,核外电子数为55,则该原子的中子数为134-55=79。
7.A [解析]
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电子的质量很小,几乎不影响原子的质量,故相对原子质量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为2,失去2个电子形成阳离子,故电子层数不同,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也不同。
8.B [解析]
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原子核带正电荷,这些微粒都不是离子;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若x=10是氖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若x=11是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若x=8是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9.A [解析]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设铕(Eu)原子的质量为x,故m
g∶x=16∶152,解得x=
g。
10.(1)B (2)7 得到
(3)11
11.(1)7 (2)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2.4《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
一、填空题
1.元素是具有相同________的成一类原子的总称。如元素、氧元素等。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元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元素。
3.写出下列元素符号:6号元素________,17号元素________,锰元素________,钡元素________。
4.由________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由________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如果化合物仅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则这化合物称为________。
5.“原子核内只有1个质子的原子”、“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原子”、“原子核内1个质子和两2中子的原子”,这三种原子属于________(填“同种”或“不同的”)元素。
二、单选题
6.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是(???
)
A.?氢元素????????????????????????????????B.?碳元素????????????????????????????????C.?氧元素????????????????????????????????D.?氦元素
7.决定元素种类的结构是(???
)
A.?中子???????????????????????????????B.?质子???????????????????????????????C.?核外电子???????????????????????????????D.?质子和中子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氧元素????????????????????????????????B.?氮元素????????????????????????????????C.?铝元素????????????????????????????????D.?铁元素
9.构成药物吗丁啉的分子中含有22个碳原子、24个氢原子、5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1个氯原子。由此可知构成吗叮啉的元素种类是(???
)
A.?54种?????????????????????????????????????B.?1种?????????????????????????????????????C.?5种?????????????????????????????????????D.?24种
10.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铜盆等,如果给它们进行归类,它们应属于(???
)
A.?化合物??????????????????????????????B.?氧化物??????????????????????????????C.?非金属单质??????????????????????????????D.?混合物
11.生活中会听到这样的说法“缺铁会贫血”、“用铁锅做菜会补铁”。这里所说的“铁”是指(???
)
A.?铁原子????????????????????????????????B.?铁元素????????????????????????????????C.?铁单质????????????????????????????????D.?碎铁屑
12.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
A.?氧气????????????????????????????????B.?空气????????????????????????????????C.?自来水????????????????????????????????D.?冰水混合物
13.某物质经分析知道:它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物质属于氧化物???????????????????????????????????????????B.?这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C.?这种物质属于化合物???????????????????????????????????????????D.?这种物质不属于单质
14.某物质经分析知道:这种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物质一定是单质
B.这种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C.这种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这种物质一定不属于化合物
三、综合题
15.写出下列符号的含义:
(1)O________;
(2)H________;
(3)3C________;
(4)2S________。
16.针对蔗糖这种物质,小王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一:将少量蔗糖放入试管中加热,会发现蔗糖变黑。
实验二:将蔗糖点燃,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会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一可推测出蔗糖中含有碳元素,根据实验二可推测出蔗糖中含有________元素和________元素。由此,可以断定:在物质分类时,蔗糖一定不属于________。
(2)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蔗糖属于纯净物。科学家把含碳化合物称为有机物。那么,蔗糖属于纯净物中的________;再进行细分,蔗糖属于________。
(3)在实验一中,蔗糖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_变化;在实验二中,蔗糖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_变化。
答案解析部分
一、填空题
1.【答案】核电荷数
【解析】【解答】元素是指含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分析】根据元素的概念回答。
2.【答案】氧;氮
【解析】【解答】地壳中含量占前五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钙,则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氨气占78%,氧气占21%,故最多的元素氮元素。【分析】根据地壳中各元素上的含量和空气的成分及含量分析。
3.【答案】C;Cl;Mn;Ba
【解析】【解答】六号元素即原子序数为六的元素,故为碳元素;17号元素即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故为氯元素;锰和钡元素的元素符号都是两个字母,第一个大写,第二个小写,故分别为:Mn和Ba【分析】根据原子序数1至20的元素填空;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一大二小”书写。
4.【答案】同种元素;多种元素;氧化物
【解析】【解答】有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化合物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分析】根据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分析填空。
5.【答案】同种
【解析】【解答】原子的质子数相同,都有一个质子,故都属于氢元素,即为同种元素。即他们为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分析】根据决定原子种类的是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分析。
二、单选题
6.【答案】A
【解析】【解答】A、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符合题意;
B、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不符合题意;
C、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不符合题意;
D、氦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计算分析。
7.【答案】B
【解析】【解答】A、中子是构成原子核的一种离子,不符合题意;
B、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符合题意;
C、核外电子与元素化学性质有关,不符合题意;
D、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决定原子种类的是质子数分析。
8.【答案】C
【解析】【解答】地壳中含量占前五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钙,其中,氧和硅属于非金属元素,铝铁钙属于金属元素,则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及分布和元素的分类分析回答。
9.【答案】C
【解析】【解答】不同种类的元素在宏观上即表示一种元素,故组成吗丁啉的元素有5种。
?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元素的概念分析。
10.【答案】D
【解析】【解答】铁锅和铜盆都属于合金,合金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物质的分类和以及合金的概念和排除法可以选择。
11.【答案】B
【解析】【解答】生活中会听到这样的说法“缺铁会贫血”、“用铁锅做菜会补铁”。这里所说的“铁是指铁元素。
?故答案为B【分析】这里的铁是指含在化合物中的铁元素。
12.【答案】D
【解析】【解答】混合物首先要属于纯净物,空气和自来水属于混合物;而且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气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冰水混合物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化合物的概念分析回答。
13.【答案】D
【解析】【解答】A如果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是纯净物,即是氧化物;
?B、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很多种物质,故可能是混合物;
C、该物质可能是混合物,则不一定是混合物;
D、单质是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不可能是单质;
?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单质、混合物、混合物的概念即元素组成分析。
14.【答案】D
【解析】【解答】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纯净物;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物质,故可能是混合物;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即一种元素不可能组成化合物。【分析】根据单质、化合物、化合物的概念即元素组成分析。
三、综合题
15.【答案】(1)表示氧元素,也表示一个氧原子
(2)表示氢元素,也表示一个氢原子
(3)3个碳原子
(4)2个硫原子
【解析】【解答】元素符号宏观表示一种元素,微观表示一个原子。(1)O表示氧元素和一个氧原子;(2)表示氢元素和一个氢原子;
元素符号前面添加系数后就只能表示微观意义,即多个原子;(3)三个碳原子(4)两个硫原子
【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意义分析回答。
16.【答案】(1)氢;氧;单质
(2)化合物;有机物
(3)化学;化学
【解析】【解答】(1)蔗糖燃烧有水生成,说明蔗糖中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说明蔗糖不是有一种元素组成,则一定不是单质;
(2)蔗糖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纯净物,属于化合物,其中又含有碳元素,故又属于有机物;
(3)实验一和实验二中都有新物质生成,故属于化学变化。
【分析】根据元素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和有新物质生成的为化学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