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1张PPT。诗词五首观沧海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次北固山下课后练习碣石Jié澹澹dàn竦 峙Sǒng’zhì萧 瑟 sè 哉 zāi 莺yīng 涯Yá堤dī 蹄 tí啄zhuó返回曹操(155-220)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懂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从此用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即魏武帝。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曹操(155-220)诗人当时正处在事业的最高峰,削平了北方群雄,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就可以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碣石山,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的宏伟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文学常识: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是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返回观沧海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汉乐府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jié临:登临,靠近以:表示东临碣石的目的是观沧海 这是本诗的第一层,交代了观海的地点,显得很质朴。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dànsǒng何:多么竦峙:高高挺立 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再写草木,仍是静态描写,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是本诗的第三层,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这两句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译文:策马东来,登上碣石上。我要饱览这大海的壮观!海面浩淼,水波荡漾。突兀耸立的山岛呀,最先跃入眼帘。译文: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山岛上——百草丰美,树木浓繁。虽然已到了秋天,它们仍生意盎然。看大海——在萧瑟秋风中,汹涌起伏着不尽的洪波巨谰!译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太阳和月亮,昼夜不停运转,都是大海吐纳的小小弹丸;天上的银河啊,星光璀璨,它们也都出生于大海广阔的胸间。啊!今日我观赏大海,真是幸运到了极点。且让我引亢高歌,倾吐宏伟的心愿。探究: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观”字统领全篇。2、哪些诗句是写实的?哪些是写虚(想象)的?写实——第2层;写虚——第3层。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第3层鉴赏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在这四句诗中,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鉴赏 观 沧 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言事点题登山望海的勃勃英姿地点、俯视有 动 有 静
实 写 海 景
第一眼观海全景,大处落笔气势苍茫浑然,辽阔威严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转入动态,波澜壮阔显示大海惊人力量,宏伟气象动:水波荡漾静诗的高潮,奇特的想象、夸张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借以抒发内心豪迈的情怀与胸襟乐府诗合乐时的附文看谁能首先会背诵。返回次北固山下导语: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下一张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青山与绿水掩盖不住旅途忧郁的情怀。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平”与“一帆悬”既有实景之美,也有虚景之壮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哇露春意。时序的交替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想起“雁足传书”的故事,托雁儿飞过洛阳时替他一下家人。这两句紧承三联,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问: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这是诗人的想象,很明显,船到镇江后,他要上岸再乘驿车转往别的地方去。
问: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
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
问:为什么要特地提到“潮平”?
为下句“江春人旧年”张本
问: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
残冬腊月
问: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他却不能回家,自然要写一封平安家书,更何况他此刻看见了北归的雁,必定要路经洛阳的——洛阳在镇江西北方。
问: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名句分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先说这两句所写的景象。
2、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
(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都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
3、这两种景物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
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如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旧在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比较赏析:低沉、缠绵
并不低沉“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相比,就显得开朗一些,是吗?说说道理。
提示:残夜未尽,而旭日已升;旧岁未除,而江上春潮已至——不正是包含着新的希望吗?(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链接“乡愁”课件探究:读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你还有什么新的感受?例如“海日”两句就可以使我们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会突破一切阻力出现在我们眼前。
言事 点题
暗含羁旅奔波之意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律诗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江面壮阔远大的豪迈境界既写景又点明时令残夜而东方
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
已是春天暗含思乡盼归之情名句:描绘中富有理趣运用典故直抒思乡之情 次北故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看谁能首先会背诵。返回钱塘湖春行文学常识: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山西太原人,唐代大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这首诗是白居易于穆宗长庆三年(823)人任杭州刺史时游览钱塘湖(即西湖)而写的。返回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齐读全诗,思考:
1、哪些词语最能表现初春的景色?
2、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3、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早莺、新燕、乱花、浅草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本诗描写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赏析:1、“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为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象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2、哪几句是写景名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律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从大处落笔,点明观景处所。勾勒西湖早春轮廓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的景象给人们带来生机勃郁的感觉。颈联写花草 着重表现诗人的主观感受尾联直舒胸臆,留连忘返,完全陶醉在美景之中表达喜悦之情
首联:行经孤山寺的北面和贾公亭的西面时,看到春水初生,才与堤平,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颔联:多只早莺争着飞到几处向阳的树上去歌唱,谁家的新燕已开始衔泥筑巢。颈联:马在长的刚与马蹄一样高的草地上走的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尾联:最爱看西湖东面景色,因为看不够我流连忘返在白堤绿色的柳林荫处。返回看谁能首先会背诵。返回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导语: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此曲是元代小令中的名篇。文学常识1.马致远,2.天净沙 号东篱,元代大都人,是当时著名的元曲作家,被人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更被时人美誉为“曲状元”。返回天净沙 ?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枯藤老树昏鸦齐读诗歌,欣赏画面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小结: 这一小令句法很别致,前三行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了九种景物,使整个画面颇象一幅笔法潇洒的水墨画,十分耐人寻味。王国维认为这首小令“深得唐人绝句妙境”。因为这首小令,马致远被誉为“秋思之祖”。看谁能首先会背诵。返回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煜《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