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足迹图片朱长超整体感知 快速默读(用心去读、不动唇、不回读)课文,思考:
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主要写了什么?整体感知 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发射前的准备——飞行中——登上月球—---返回地球 升空从观礼台上看火箭升空眺望火箭升空从发射架上看火箭升空一级、二级火箭脱落登月 7月20日上午7点32分,登月舱和飞船脱离(这是“阿波罗”宇宙飞船的“鹰”号登月舱正向月球表面缓缓降落。天空中悬挂的是地球)
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 11点51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了月球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 精确时间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返航 22日上午6点35分,太空船与“阿波罗11号”对接成功。(登月小艇正要与指挥舱结合,然后由指挥舱载运太空人返回地球) “阿波罗11号”飞船溅落在预定的海域,被等候在那边的海军救起。宇航员踏上月球后做了几件事?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2.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3.树立登月纪念碑研读赏析 4.安装各种仪器进行科学探测 月面上的激光反射镜,用以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精确距离安装在月面上的地震仪 月球车天线将摄影机的影像讯号传回地球5.插上美国国旗6.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阿姆斯特朗说:“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毫不费力。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因此说这是巨大的飞跃。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 作者在文中用了很多数字,这些数字起什么作用? 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太空探索对数字的精确度要求非常高,这些数字主要是为了体现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记实报道的特点。小结: 这篇报道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登月成功的一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
杨利伟,男,汉族,辽宁绥中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65年6月出生,1983年6月入伍,1988年9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正团职,中校军衔,1992年、1994年两次荣立三等功。
杨利伟1987年毕业于空军第八飞行学院,历任空军航空兵某师飞行员、中队长,曾飞过歼击机、强击机等机型,安全飞行1350小时,被评为一级飞行员,1996年起参加航天员选拔,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经过5年多的训练,他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光荣地被选拔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首飞梯队成员。
2003年10月15日5时20分,航天员出征仪式在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等领导同志在此亲切地会见了首飞梯队的3名航天员。发射架上的“神舟5号”杨利伟与其他两位航天员握手告别杨利伟和其他两名航天员 9时整载人飞船发射升空9点10分船箭分离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飞船在震天撼地的轰鸣中腾空而起,急速飞向太空。2003年10月15日9时10分左右,飞船进入预定轨道.从这一刻起,杨利伟就成为浩瀚太空迎来的第一位中国访问客。杨利伟在太空中与地勤人员对话 杨利伟在太空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国旗10月16日6点23分“神舟”5号载人飞船成功在内蒙古中部指定区域着陆。10月16日6时51分,杨利伟自主走出舱。 10月16日54分,李继耐宣布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