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第二十章
第1节
磁现象
磁场
一、单选题(共12题)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指南针的国家,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记载到:“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那么司南的“柢”相当于磁体的( )
A.?N极????????????????????????????B.?S极????????????????????????????C.?可能N极,可能S极????????????????????????????D.?无法确定
【答案】
B
2.关于磁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场只有强弱,没有方向????????????????????????????????????B.?磁场既有强弱,又有方向
C.?磁场只有方向,没有强弱????????????????????????????????????D.?磁场没有方向,没有强弱
【答案】
B
3.如图所示的磁悬浮地球仪,在地球仪底端有一个磁铁,在底座内部有一个金属线圈,线圈通电后,地球仪可悬浮在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仪周围存在磁场,同时也存在磁感线???????????B.?地球仪周围的磁场分布是均匀的
C.?地球仪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都相同??????????????????????D.?地球仪是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悬浮的
【答案】
D
4.a、b两个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端磁极是S极,b端磁极是N极???????????????????????????B.?P点没有磁场
C.?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D.?Q点的磁场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
D
5.有外形相同的两根钢条M、N,按图甲、图乙两种方式接触时,它们之间都有较大吸引力。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M无磁性、N无磁性?????B.?M无磁性、N有磁性?????C.?M有磁性、N无磁性?????D.?M有磁性、N有磁性
【答案】
D
6.甲、乙为两个条形磁铁的两个磁极,根据如图所示的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和磁感线的分布可知(??
)
A.?根据磁感线的分布可判定甲、乙是异名磁极????????B.?两个磁铁周围的磁场是由磁感线组成的
C.?甲、乙都是S极???????????????????????????????????????????????????D.?甲、乙都是N极
【答案】
D
7.用两块条形磁体、硬纸板和铁屑,探究磁场的磁感线分布。下列磁感线分布正确的是(??
)
A.??B.?C.??D.?
【答案】
D
8.如图所示是条形磁体的磁场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场a点和b点处的磁场强弱相同?????????????????????????B.?置于a点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右侧
C.?条形磁体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D.?置于b点的小磁针静止时S极指向左侧
【答案】
D
9.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磁现象的分析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在条形磁铁周围撒上铁屑后轻敲玻璃板,所观察到的是条形磁铁的磁感线
B.?乙图中,U形磁铁靠近磁极处的磁感线分布比较密,说明靠近磁极处的磁场比较弱
C.?丙图中,地面附近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地理南极附近
D.?丁图中,导体通电后小磁针发生了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
【答案】
D
10.图中正确的是(磁场方向和磁铁的N、S极)(??
)
A.??????????B.??????????C.??????????D.?
【答案】
B
11.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吊着一个小铁球,小球正下方水平放置一个条形磁铁,小球与磁体左端相齐。将条形磁体水平向左缓慢移动至右端与小球对齐。在这个过程中,小球始终处于条形磁铁的正上方,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A.?逐渐变大???????????????????????B.?逐渐减小???????????????????????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
C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感线是由铁屑组成的
B.?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借助小磁针感知它的存在
C.?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磁的南北极跟地理的南北极是完全重合的
D.?小磁针的S极在某点所受磁场力的方向,跟该点磁场的方向相同
【答案】
B
二、填空题(共5题)
13.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司南,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地理的________方。在11世纪,我国宋代学者________就发现了地理两极和地磁两极并不重合,这个发现比西方早了400多年。
【答案】
南;沈括
14.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扬子江》一诗中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诗句,这里的磁针石是由于受到________的作用而指南北的,其北极指向地理位置的________方。
【答案】
地磁场;北
15.如图所示,是我国早期的指南针--司南。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记载为:“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它的这个性质是因为受到________的作用;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明确指出,指南针所指的方向“常微偏东,不全南也”。司南在水平面静止时勺柄指向地磁场的________极附近。
【答案】
地磁场;北(N)
16.如图所示的悬浮地球仪,球体和底座都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它利用了同名磁铁相互__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的原理;指南针能够指示南北方向,是因为地球周围存在________。
【答案】
排斥;地磁场
17.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它的周围空间存在的磁场叫做地磁场。当太阳外层空间的带电粒子以极大的速度辐射(太阳风)至地球附近时,地球周围的地磁场会使太阳风带来的大部分带电粒子改变运动方向(如图所示),保护地球不受辐射的伤害。
①如图所示的司南,是我国制成的世界上最早的________工具;
②地磁N极在地理________极附近;
③太阳风遇到地磁场为什么会改变运动方向?请你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合理猜想。________
【答案】
指南;S;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
18.在我们熟悉的各种磁体的磁场中,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可能与哪种磁体的相似?小伟用小磁针、条形磁体、通电螺线管来进行探究,实验操作及现象如图所示。
(1)比较甲、乙两图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与________周围的磁场相似;
(2)比较乙、丙两图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方向与通过它的________方向有关。
【答案】
(1)条形磁体
(2)电流
19.小明猜测“磁体的温度越高,磁体的磁性越弱”。现有的器材包括:一个铁架台、一根条形磁铁(可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所示),请你帮他设计实验检验其猜测,并填写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________
(2)请补充所需实验器材:________
(3)实验步骤:________
【答案】
(1)探究磁体磁性强弱是与温度的关系
(2)大头针
酒精灯
(3)把条形磁铁固定在铁架台上,观察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目,用酒精灯给磁铁加热,然后观察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如果有大头针掉下来,则结论成立,若没有大头针掉下来,则结论不成立。
20.小谦在探究“磁体间相互作用规律”时发现:磁体间的距离不同,作用力大小也不同。
他想:磁体间作用力的大小与磁极间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呢?
(1)你的猜想是________。
(2)小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由于磁体间作用力的大小不便测量,他通过观察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的变化,来判断磁体间力的变化,用到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法。
(3)小谦分析三次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磁极间距离越近,相互作用力越大。小月认为:这个结论还需要进一步实验论证,联想到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还须研究甲、乙两块磁铁相互________时,磁体间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
【答案】
(1)磁极间的距离越近,磁体间的作用力越大
(2)转换
(3)排斥
四、综合题(共3题)
21.如图所示,将两枚相同的磁铁分别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斜置木板和铜板顶端,释放后同时下滑,发现铜板上的磁铁总是后滑至底端。某小组对此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1)有同学首先猜想:因为磁铁有磁性,它和铜板之间有吸引作用。该猜想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依据是________
(2)有同学百度后获知:金属内的自由电荷与磁极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金属内部会产生涡电流,并继而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现象叫电磁阻尼现象。
由上述信息可知:产生涡电流的条件是自由电荷处在变化的________中。电磁阻尼现象,实质是________之间相互作用的外部宏观表现。
【答案】
(1)错误;铜不是磁性物质,既不能被磁化,也不能被磁铁吸引
(2)磁场;运动电荷与磁场
22.阅读《磁记录》并回答问题。
磁记录
铁棒和钢棒本来不能吸引钢铁,当磁体靠近它或者与它接触时,它便有了吸引钢铁的性质,也就是被磁化了。软铁磁化后磁性很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性材料。硬磁性材料可以做成永磁体,还可以用来记录信息。
录音机的磁带上就附有一层磁性材料制成的小颗粒(磁粉)。
录音时,声音先在磁头线圈中转变成强弱变化的电流,这样的电流通过录音磁头,产生了强弱变化的磁场。磁带划过磁头时,记录了一连串有关磁性变化的信息,如图所示。
放音时,磁带贴着放音磁头运动,磁性强弱变化的磁带使磁头线圈中产生变化的电流,电流经放大后使扬声器发声,这便“读”出了录音带中记录的信息。
(1)关于磁性材料的应用,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____
A.磁带上的磁粉用的是软磁性材料
B.存折上的磁条用的是软磁性材料
C.电磁铁上的铁芯用的是软磁性材料
D.卡式车票的磁条用的是软磁性材料
(2)(多选)关于录音机的录音过程和放音过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
A.录音时磁带使磁头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
B.放音时磁带使磁头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
C.录音时磁粉被磁头线圈中的电流磁化
D.放音时磁粉被磁头线圈中的电流磁化
【答案】
(1)C
(2)B,C
23.某小组在学习了地磁场知识后,查阅资料发现地球的磁极并不会总停留在同一个地方。地磁S极的位置已从100年前的加拿大移到了北冰洋俄罗斯境内,而且从1990年代中期以后,磁极移动速度加快,正在从原来的每年约15公里上升到了每年约55公里,科学家对地磁S极的预测轨迹如图所示。下表记录了1994年、2001年、2007年地磁S极的实际经纬坐标。
坐标
年份
地磁S极的经度
地磁S极的纬度
1994年
104°W
78°N
2001年
110°W
81°N
2007年
121°W
84°N
(1)甲同学认为随着地磁S极的移动,在北极点的小磁针所受地磁场的作用力会发生改变,你是否赞成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___
(2)下面是小组成员根据相关资料所预测的2021年地磁S极的经纬度,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
A.166°W;87°N
B.166°E;87°N
C.166°W;85°N
D.166°E;85°N
【答案】
(1)随着地磁S极的移动,导致北极点的地磁场发生变化,在该处的小磁针所受地磁场的作用力方向会改变,甲同学的观点正确
(2)B(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第二十章
第1节
磁现象
磁场
一、单选题(共12题)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指南针的国家,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记载到:“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那么司南的“柢”相当于磁体的( )
A.?N极????????????????????????????B.?S极????????????????????????????C.?可能N极,可能S极????????????????????????????D.?无法确定
2.关于磁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场只有强弱,没有方向????????????????????????????????????B.?磁场既有强弱,又有方向
C.?磁场只有方向,没有强弱????????????????????????????????????D.?磁场没有方向,没有强弱
3.如图所示的磁悬浮地球仪,在地球仪底端有一个磁铁,在底座内部有一个金属线圈,线圈通电后,地球仪可悬浮在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仪周围存在磁场,同时也存在磁感线???????????B.?地球仪周围的磁场分布是均匀的
C.?地球仪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都相同??????????????????????D.?地球仪是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悬浮的
4.a、b两个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端磁极是S极,b端磁极是N极???????????????????????????B.?P点没有磁场
C.?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D.?Q点的磁场方向水平向右
5.有外形相同的两根钢条M、N,按图甲、图乙两种方式接触时,它们之间都有较大吸引力。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M无磁性、N无磁性?????B.?M无磁性、N有磁性?????C.?M有磁性、N无磁性?????D.?M有磁性、N有磁性
6.甲、乙为两个条形磁铁的两个磁极,根据如图所示的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和磁感线的分布可知(??
)
A.?根据磁感线的分布可判定甲、乙是异名磁极????????B.?两个磁铁周围的磁场是由磁感线组成的
C.?甲、乙都是S极???????????????????????????????????????????????????D.?甲、乙都是N极
7.用两块条形磁体、硬纸板和铁屑,探究磁场的磁感线分布。下列磁感线分布正确的是(??
)
A.??B.?C.??D.?
8.如图所示是条形磁体的磁场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场a点和b点处的磁场强弱相同?????????????????????????B.?置于a点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右侧
C.?条形磁体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D.?置于b点的小磁针静止时S极指向左侧
9.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磁现象的分析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在条形磁铁周围撒上铁屑后轻敲玻璃板,所观察到的是条形磁铁的磁感线
B.?乙图中,U形磁铁靠近磁极处的磁感线分布比较密,说明靠近磁极处的磁场比较弱
C.?丙图中,地面附近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地理南极附近
D.?丁图中,导体通电后小磁针发生了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
10.图中正确的是(磁场方向和磁铁的N、S极)(??
)
A.??????????B.??????????C.??????????D.?
11.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吊着一个小铁球,小球正下方水平放置一个条形磁铁,小球与磁体左端相齐。将条形磁体水平向左缓慢移动至右端与小球对齐。在这个过程中,小球始终处于条形磁铁的正上方,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A.?逐渐变大???????????????????????B.?逐渐减小???????????????????????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感线是由铁屑组成的
B.?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借助小磁针感知它的存在
C.?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磁的南北极跟地理的南北极是完全重合的
D.?小磁针的S极在某点所受磁场力的方向,跟该点磁场的方向相同
二、填空题(共5题)
13.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司南,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地理的________方。在11世纪,我国宋代学者________就发现了地理两极和地磁两极并不重合,这个发现比西方早了400多年。
14.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扬子江》一诗中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诗句,这里的磁针石是由于受到________的作用而指南北的,其北极指向地理位置的________方。
15.如图所示,是我国早期的指南针--司南。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记载为:“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它的这个性质是因为受到________的作用;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明确指出,指南针所指的方向“常微偏东,不全南也”。司南在水平面静止时勺柄指向地磁场的________极附近。
16.如图所示的悬浮地球仪,球体和底座都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它利用了同名磁铁相互__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的原理;指南针能够指示南北方向,是因为地球周围存在________。
17.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它的周围空间存在的磁场叫做地磁场。当太阳外层空间的带电粒子以极大的速度辐射(太阳风)至地球附近时,地球周围的地磁场会使太阳风带来的大部分带电粒子改变运动方向(如图所示),保护地球不受辐射的伤害。
①如图所示的司南,是我国制成的世界上最早的________工具;
②地磁N极在地理________极附近;
③太阳风遇到地磁场为什么会改变运动方向?请你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合理猜想。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
18.在我们熟悉的各种磁体的磁场中,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可能与哪种磁体的相似?小伟用小磁针、条形磁体、通电螺线管来进行探究,实验操作及现象如图所示。
(1)比较甲、乙两图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与________周围的磁场相似;
(2)比较乙、丙两图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方向与通过它的________方向有关。
19.小明猜测“磁体的温度越高,磁体的磁性越弱”。现有的器材包括:一个铁架台、一根条形磁铁(可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所示),请你帮他设计实验检验其猜测,并填写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________
(2)请补充所需实验器材:________
(3)实验步骤:________
20.小谦在探究“磁体间相互作用规律”时发现:磁体间的距离不同,作用力大小也不同。
他想:磁体间作用力的大小与磁极间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呢?
(1)你的猜想是________。
(2)小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由于磁体间作用力的大小不便测量,他通过观察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的变化,来判断磁体间力的变化,用到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法。
(3)小谦分析三次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磁极间距离越近,相互作用力越大。小月认为:这个结论还需要进一步实验论证,联想到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还须研究甲、乙两块磁铁相互________时,磁体间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
四、综合题(共3题)
21.如图所示,将两枚相同的磁铁分别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斜置木板和铜板顶端,释放后同时下滑,发现铜板上的磁铁总是后滑至底端。某小组对此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1)有同学首先猜想:因为磁铁有磁性,它和铜板之间有吸引作用。该猜想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依据是________
(2)有同学百度后获知:金属内的自由电荷与磁极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金属内部会产生涡电流,并继而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现象叫电磁阻尼现象。
由上述信息可知:产生涡电流的条件是自由电荷处在变化的________中。电磁阻尼现象,实质是________之间相互作用的外部宏观表现。
22.阅读《磁记录》并回答问题。
磁记录
铁棒和钢棒本来不能吸引钢铁,当磁体靠近它或者与它接触时,它便有了吸引钢铁的性质,也就是被磁化了。软铁磁化后磁性很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性材料。硬磁性材料可以做成永磁体,还可以用来记录信息。
录音机的磁带上就附有一层磁性材料制成的小颗粒(磁粉)。
录音时,声音先在磁头线圈中转变成强弱变化的电流,这样的电流通过录音磁头,产生了强弱变化的磁场。磁带划过磁头时,记录了一连串有关磁性变化的信息,如图所示。
放音时,磁带贴着放音磁头运动,磁性强弱变化的磁带使磁头线圈中产生变化的电流,电流经放大后使扬声器发声,这便“读”出了录音带中记录的信息。
(1)关于磁性材料的应用,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____
A.磁带上的磁粉用的是软磁性材料
B.存折上的磁条用的是软磁性材料
C.电磁铁上的铁芯用的是软磁性材料
D.卡式车票的磁条用的是软磁性材料
(2)(多选)关于录音机的录音过程和放音过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
A.录音时磁带使磁头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
B.放音时磁带使磁头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
C.录音时磁粉被磁头线圈中的电流磁化
D.放音时磁粉被磁头线圈中的电流磁化
23.某小组在学习了地磁场知识后,查阅资料发现地球的磁极并不会总停留在同一个地方。地磁S极的位置已从100年前的加拿大移到了北冰洋俄罗斯境内,而且从1990年代中期以后,磁极移动速度加快,正在从原来的每年约15公里上升到了每年约55公里,科学家对地磁S极的预测轨迹如图所示。下表记录了1994年、2001年、2007年地磁S极的实际经纬坐标。
坐标
年份
地磁S极的经度
地磁S极的纬度
1994年
104°W
78°N
2001年
110°W
81°N
2007年
121°W
84°N
(1)甲同学认为随着地磁S极的移动,在北极点的小磁针所受地磁场的作用力会发生改变,你是否赞成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___
(2)下面是小组成员根据相关资料所预测的2021年地磁S极的经纬度,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
A.166°W;87°N
B.166°E;87°N
C.166°W;85°N
D.166°E;85°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