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同步测试
研究指出, 1820 年嘉庆版《皇舆全图》是自康熙以来清政府与欧洲列强不断斗争,借助欧洲式的领土、主权与国际法的概念,最终确立了中国领土管辖范围明确界限的证明。该研究说明()
A. 嘉庆朝是清代最强盛的时期 B. 中外互动最终奠定了中国疆域
C. 清朝地图绘制技术领先世界 D. 清朝疆域得到国际的广泛认可
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逐渐融合。下列属于清朝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措施有
①设置理藩院? ②签订《尼布楚条约》
③册封达赖与班禅? ④与吐蕃和亲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新疆古称西域,西域一词特指新疆地域范围从古代一直延续至清朝中期乾隆帝统治时期,下列项中有关西域历史表述正确的有
①汉武帝时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 ②唐朝在西域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③元朝设北庭都元帅府等加强对西域的管辖? ④乾隆年间在西域设置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上述材料表明我国中央政府()
A. 开始管辖东北地区 B. 努力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C. 开始管辖西藏地区 D. 运用法律手段管辖边疆
《元史·桑哥传》载:“桑哥又以总制院所统西番(即吐蕃)诸宣慰司,军民财谷,事体甚重,宜有以崇异之,奏改为宣政院。”《元史·百官志》载:“因唐制吐番来朝见於宜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下列对上述两则史料解读正确的是()
A. 两则有关宣政院的史料相互矛盾 B. 唐代由宣政院负责接待吐番使者
C. 元代宣政院管理西藏的军务民政 D. 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始于唐代
清人黄遵宪在《蚕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诗中提到的“大错”实际指的是()
A. 造成中国海外贸易停顿 B. 镇压了抗清斗争
C. 导致中国与世界的隔绝 D. 抵御了殖民侵略
早在公元前1世纪晚期,罗马皇帝奥古斯都为了能不经过中亚地区与汉朝直接贸易,多次派出探险队收集商路情报。此后多位古希腊地理学家在著作中提到从幼发拉底河渡口出发,最终到达赛里斯国都城赛拉(东汉首都洛阳)的商路。由这些记载可推断出。
A. 汉朝与欧洲有密切的直接往来 B. 西域地区成为东西贸易枢纽
C. 丝绸之路提升了汉朝的影响力 D. 儒家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唐太宗认为:“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君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因此唐太宗采取了()
A. 互惠互利的对外政策 B. 开明宽松的民族政策
C. 为国理财的财政政策 D. 求贤纳谏的人才政策
太宗认为:“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君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为此唐太宗采取了
A. 开明的民族政策 B. 互惠的开放政策
C. 公平的选官政策 D. 严密的监察政策
汉末“以鬼道教百姓,賨人(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敬信巫觋,多往奉之”;匈奴人刘渊以汉朝宗室自居,又“尤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略皆诵之。《史》《汉》诸子,无不综览”。这反映了()
A. 少数民族大力推广汉族文化
B. 民族交融对汉族的文化提升有帮助
C. 汉族对少数民族吸引力强大
D. 中原文化在民族交融中的重要作用
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繁衍),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老人),不识干戈(武器)”。从材料中可以看出()①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削弱 ?
②澶渊之盟后,宋辽之间维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③澶渊之盟为宋辽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对和平的环境?
④澶渊之盟后,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④
古代中国居民大规模迁徙有两个方向:一是由北方草原进入黄河流域,二是由黄河流域进入长江中下游以南。这两种大迁徙的相同影响是()
A.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B. 使人口的分布趋于平衡
C. 促进了多民族的交融 D. 引发了民族矛盾和斗争
元朝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宜慰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机关,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明清时期在西南地区陆续撤离土司,改由有一定任期、期满调任的流官治理。这一变化( )
A. 扩大了地方权力 B. 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导致地方政策变更频繁
自雍正时期, 清政府在西南地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 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 任命有任期, 可调动的流官, 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据此可知“改土归流”( )
A. 强化了清政府对西南地区的管理 B. 使专制皇权得到空前强化
C. 不利于西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D. 彻底消除了地方割据根源
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 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 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 D. 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永乐九年(1411年),明成祖正式设立了奴儿干都指挥使司, 作为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地方最高军政机构。其主要官员初为流官, 后为世袭。奴儿干都司的设立( )
A. 完善了中央和地方监察体系 B. 缓和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C. 奠定了我国北部疆域的版图 D. 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
“天王”称号从周代就有,为周天子称号。十六国及西魏北周时期的若干君主,在称帝前先称“天王”。“可汗”一词最早出现在鲜卑语中。贞观四年,西北诸藩咸请上尊号为“天可汗”,太宗欣然接受。这些现象说明
A. 各民族文化差异消失 B. 唐政府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 民族交融的趋势凸显 D. 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的完成
唐代贞元年间,宰相费耽在《海内华夷图》中记录了几条主要的对外交通路线:一、营州(今辽宁朝阳)入安东(今辽东)道:二、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三夏州(今陕北横山)塞外通大同云中道:四、中受降城(今内蒙古包头)入回鹘道:五、安西入西域道:六、安南(今越南河内)通天竺道:七、广州通海夷道。这反映出当时
A. 海外贸易呈现繁盛之势 B. 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C. 闭关锁国政策受严重冲击 D. 朝廷重视陆路而轻视海路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说过:“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丝绸之路的开通 B. 中西交往频繁
C. 中华帝国的强大 D. 新航路的开辟
“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关于此机构的设置,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 管辖的范围是新疆、西藏、青海部分地区
B. 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其地位与六部相同
C. 管理全国佛教僧徒和藏族军民政教事务的中央官署
D. 单列的行政区划由中书省直接管辖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自汉至南朝,仅在个别民族地区设置过都护,且为“加官”(兼任官职),而都护的职责也仅是“督察”民族地方政权的“动静”,或“专征讨之事”,不直接干预当地民政。至唐代,随着领土的拓展,内附民族的增多,在周边民族地区设立了都护府,据近人查证,有八个都护府。都护不再是“加官”,而是朝廷高品正员命官。都护府有一套完整的组织机构,官有定员,职有专任,从人事、民政、赋役、军事、司法等方面均有官员掌管。——摘编自唐启淮《唐代都护府述略》
(1)举例说明汉代设置都护的史事,据材料归纳汉唐都护府的不同。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唐代都护府制度发展的历史原因。
(3)请举例说明明朝与清朝时期对待少数民族的相同举措,并总结这些举措对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一方面,先秦时期文化认同意识已经形成。另一方面,先秦时期开始有“南蛮”的叫法,是中原民族对南方(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民族的称呼,主要是针对楚国。
——摘自《百度文库》
材料二? ?秦汉以来,中央政府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不断深入。此后,自东汉一直到清朝,比郡属国制、羁縻府州、土司制等仍是处理中央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间关系的重要形式。由此可见,文化差异性对中央与地方关系具有显著的影响。元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级各极政府机关,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明朝时四川和贵州发生土司叛乱,叛乱前后持续17年。波及川黔云桂四省,死伤百余万。明清时期在西南地区陆续撤销土司,改由有一定任期、期满调任的流官治理。
——摘自《百度文库》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分析在当时有“南蛮”这一说法的主要原因。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糜政策的共同原因。根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土司”制度的利弊,并指出明清时期实行“改土归流”的意义。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清巩固边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B.根据题干信息“1820 年嘉庆版《皇舆全图》是自康熙以来清政府与欧洲列强不断斗争,借助欧洲式的领土、主权与国际法的概念,最终确立了中国领土管辖范围明确界限的证明”和所学可知,清政府通过一系列的反侵略斗争和平定边疆叛乱等行动,巩固了边疆,保证了疆域的广阔,故 B正确。
AC.依据题干信息不足以得出此两项结论,故排除AC。
D.本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D。
故选B。??
2.【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清朝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措施,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①.清朝政府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事务,地位与六部等同,故①正确。
②.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东部边界,故排除②。
③.清初,西藏最有影响的佛教格鲁派领袖五世达赖来京朝贺,清廷册封以“达赖喇嘛”尊号。另一位格鲁派领袖五世班禅,在康熙时被赐予“班禅额尔德尼”尊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经由清朝政府册封,故③正确。
④.唐朝曾与吐蕃和亲,清朝未曾与吐蕃和亲,故排除④。
故选A。??
3.【答案】B
【解析】略
4.【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清朝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清朝从建立初期就管辖东北地区,故排除A。
B.题干中和俄国签订的条约是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但是对西藏的安排不是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故排除B。
C.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地区进行管辖,应该是元朝,故排除C。
D.从题干中可以看出都是通过章程和条约的形式来巩固国家的统一,能够体现出当时中央政府运用法律手段管理边疆的特点,故D正确。
故选D。??
5.【答案】C
【解析】略
6.【答案】C
【解析】略
7.【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丝绸之路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C.依据“公元前1世纪晚期”、“罗马皇帝奥古斯都为了能不经过中亚地区与汉朝直接贸易,多次派出探险队收集商路情报”,结合所学可知,汉代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汉朝对西方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故C项正确。
A.题干没有涉及汉朝与欧洲的直接往来,故A项错误。
BD.题干没有涉及西域地区和儒家文化的吸引力,故BD两项错误。
故选C。??
8.【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唐太宗的民族政策,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题干是关于民族关系的政策,不是对外政策,故A错误。??
B.题干表明,唐太宗认为应以德泽来对待少数民族,因此,他采取了开明宽松的民族政策,故B正确。
C.题干未涉及唐太宗的理财政策,故排除C。??
D.题干未涉及唐太宗的求贤纳谏的人才政策,故排除D。
故选B。??
9.【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唐太宗的民族政策,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根据题干可知,唐太宗认为对少数民族不能猜忌,主张“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这是一种开明的民族政策,故A正确。
B.题干未反映互惠,故排除B。
CD.题干涉及的是唐太宗的民族观念,其对应的应当是民族政策,而非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故CD错误。
故选A。??
10.【答案】D
【解析】略
11.【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澶渊之盟,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②③ .由题干可知,澶渊之盟后,宋辽之间维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故②③正确。
①④ .两项所述与题干无关,故排除①④。
故选A。??
12.【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人口的迁徙和融入,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北方草原经济发展不如黄河流域,因此北方草原民族进入黄河流域不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故排除A。
B.使人口的分布趋于平衡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B。
C.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反映的是北民南迁和少数民族内迁的历史,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人口迁移都会促进不同民族间的交往与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法制,故C项正确。
D.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以南区域主要都是汉族,不是民族矛盾的问题,故排除D。
故选C。??
13.【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改土归流政策,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题干体现的是元明清时期的改土归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分裂势力的发展,故A错误。
B.题干中的由中央官吏管理地方,并没有降低地方的行政效率,故B错误。
C.中央设立流官管理地方,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联系,限制了地方土著势力的发展,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故C正确。
D.中央派流官管理地方实行经常调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地方与中央的冲突,并且有利于转嫁地方的矛盾,不会导致地方政策的频繁更变,故D错误。
故选C。??
14.【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改土归流”,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结合所学可知,改土归流是清朝中央集权强化的产物,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了清政府对西南地区的管理,故A正确。
B.题干和强化皇权无关,故排除B。
C.改土归流有利于促进当地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故排除C。
D.该项表述绝对化,故排除D。
故选A。??
15.【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清朝对外贸易,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根据题干信息“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可知,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外国货物进入中国市场的较少,而西方银钱则大量进入中国,故A项正确。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不符合史实,当时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故B项错误。
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
D.题干信息没有提及民间贸易发展对清廷的统治的冲击,故D项错误。
故选A。??
16.【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明朝对东北边疆地区的管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不是地方监察机构,故排除A。
B.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是地方军政机构,设立于东北边地,它的设立加强了中央对东北边疆的管理,题干主旨并不是强调缓和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故B错误。
C.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是地方军政机构,与奠定我国北部疆域版图不相关,故C错误。
D.紧扣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是地方军政机构,设立于东北边地,它的设立加强了中央对东北边疆的管理,故D正确。
故选D。??
17.【答案】C
【解析】略
18.【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唐代的贸易路线,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D.根据题干中所列的对外贸易交通路线可以看出,当时政府认为主要的贸易路线中,陆上线路居多,说明政府重视陆路而轻视海路,故D正确。
A.题干只是列举了当时海上贸易路线,无法得出当时海外贸易繁盛,故排除A。
B.该项是宋代的现象,故排除B。
C.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故排除C。
故选D。??
19.【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丝绸之路,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根据题干可知,丝绸之路开通之后,题干所列地区商人相互来往,中原文化、印度文化以及希腊和伊斯兰文化通过丝绸之路实现了交汇,故A正确。
B.中西交往是在丝绸之路基础上实现的,故排除B。
C.中华帝国的强大是间断性的,并不构成文化交汇的主要原因,故排除C。
D.新航路开辟是在16世纪前后,故排除D。
故选A。??
20.【答案】C
【解析】略
21.【答案】(1)史事:西汉设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不同:数量和分布不同。汉代仅在西域等个别地区设立;唐代设立多个,遍及周边民族地区。机构及职能不同。汉代都护只负责军事行动和督察;唐代都护府机构完整,下设各种官员分管军事、民政、经济、司法等事务。官员的性质不同。汉代都护是兼任的官职,唐代是正式任命的官员。
(2)唐代更加强盛,疆域辽阔,管理众多的少数民族,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自魏晋以来民族大交融,有利于民族管理。
(3)举措:都在中央设立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专门机构。明代有礼部和鸿胪寺等;清代有理藩院。都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管理机构和派遣官员。明代在东北、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卫、所;清代在青海、西藏设立办事大臣,在西南改土归流地区派遣流管进行管理。都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任用当地首领进行管理,并进行册封。明代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王”“法王”,设立都司,任用藏族上层人物进行管理;清代册封达赖和班禅,与驻藏大臣共同管理西藏;明清都曾在西南地区沿袭土司制度。都曾采取了军事手段。如明代对抗威胁北部边疆的蒙古诸部,并修长城进行防御;清代平定了蒙古准噶尔部的叛乱。影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渐趋稳定。
【解析】略
22.【答案】【小题1】主要原因:先秦时期,中国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远离黄河流域,交通也不发达,南方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基本上没有纳入中原文化圈,所以北方人把南方人称“南蛮子”,称南方为“蛮夷之地”。
【小题2】共同原因:少数民族地区同中原地区相比,在地域、民族习性和宗教文化等方面具有差异性和落后性。利弊:土司制度因地制宜,用较少的财力物力管理好少数民族地区,但另一方面也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威胁到国家的安定和统一。意义:明清时期期推行改土归流,终结了土司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发展。
【解析】1.?
本题考查先秦时期的“南蛮”,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紧扣材料一信息“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一方面,先秦时期文化认同意识已经形成”、“另一方面,先秦时期开始有‘南蛮’的叫法,是中原民族对南方(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民族的称呼,主要是针对楚国”,结合所学知识,注意从“文化认同”角度思考和组织答案,诸如,先秦时期,中国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远离黄河流域,南方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基本上没有纳入中原文化圈,所以北方人把南方人称“南蛮子”,称南方为“蛮夷之地”等。所组织的答案符合相关史实,言之成理即可。
2.?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糜政策、“土司”制度的利弊以及“改土归流”的意义,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关于“共同原因”,紧扣材料二信息“秦汉以来,中央政府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不断深入”,结合所学可知,羁縻州是指中国古代朝廷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之州。“羁縻政策”是历代中央王朝在多民族国家里对社会发展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所采取的一种民族政策。据此,把握到“少数民族地区同中原地区相比,在地域、民族习性和宗教文化等方面具有差异性和落后性”。关于“利弊”,紧扣材料二信息“秦汉以来,中央政府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不断深入”、“元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级各极政府机关,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明朝时四川和贵州发生土司叛乱,叛乱前后持续17年”,注意围绕“利”和“弊”分别组织答案,即利;土司制度因地制宜,用较少的财力物力管理好少数民族地区;弊: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威胁到国家的安定和统一。关于“意义”,紧扣材料二信息“明朝时四川和贵州发生土司叛乱,叛乱前后持续17年”、“明清时期在西南地区陆续撤销土司,改由有一定任期、期满调任的流官治理”,围绕“土司”制度的弊端、加强中央集权等角度思考和组织答案,诸如,终结了土司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