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本”与“源”[小学生作文讲座第三讲]
第三讲
你看过妈妈做饭吧,做饭要有米、有水、有菜……,没有这些怎么能做好饭呢?正如俗话所说:“巧妇难做无米之炊”。作文和做饭一样,也要有丰富多彩的词汇、有生动充实的素材……。没有语言、没有素材,是写不好作文的。当然,作文也有作文的技法,但是,如果不注意学习语言、不注意积累素材,脑子里空空的,技法学得再多,作文也写不生动、写不实在,那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想一想,什么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那么什么是作文的“本”、作文的“源”呢?
作文的“本”就是语文基本功——常用字、丰富的词汇、语法、句读、修辞,等等。
作文的“源”就是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等。
作文的“本”、作文的“源”都写在两本“书”里,一本是有字的书——语文课本、课外读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本书开始电子化,电视、电脑,也可以看作有字的书。另一本是无字的书——大自然和人类的生活。
所以,我们要写好作文,一定要“读”好这两本书。首先要好好上语文课,适当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包括看电视、VCD等),掌握好语文基本功、扩大知识面。还要学会观察生活、分析生活,由浅入深地思考一些社会和自然的问题。学习作文,一定要和读这两本书紧密结合。这样你的作文就有了丰富的语言、有了生动的素材,你的眼界就会放宽,思路就会开阔,“想作文”、“说作文”、“写作文”就会越来越得心应手,会写出生动、实在的好文章来。
开头这三讲,就是我们作文辅导的前言、总纲。打个比方说吧:你要出发去一个地方,在没迈步走之前,应当知道目的地在哪,不知道目的地就是盲目的走。同样,不知道这三讲讲的事情,就是盲目地学习作文,能有好的效果吗?
一定要记住:作文要写得生动,写得实在;
一定要记住:写作文之前要想作文、说作文;
一定要记住:读好两本书——有字的书和无字的书。
战国时期有一位思想家荀子,在他的《劝学篇》里面有这样一段话:“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意思是说:积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在这里兴起;积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会在这里生长。让我们记住荀子的话,日积月累,努力学习,你的作文本、习作本里也会“兴风雨、生蛟龙”的!
————————————————
例文1: 难忘啊,哺育我成长的外公
陈 滨
我的童年,是在外公家渡过的。那时父母工作很忙,无暇照顾年幼的我,便把我送到了外公家。我在外公家住了四年,也正是在这四年中,外公的哺育成了我记忆长河中永远奔腾的浪花。
外公,是一位慈祥的老人。
我四岁来到外公家,从我五岁起,外公便教我认字、算题。记得那是我刚开始学认字的时候,外公用毛笔将字写在纸上,然后用绳子串起来挂在墙上,一页一页地教我读。
“滨滨,今天外公教你识字,好不好呀?”
“太好了!我也想像您一样能念故事。”
于是开始了第一课。“人”,外公教我。“银”,我一本正经地模仿。“不对,是‘人’。”“银”,我又念了一遍。“不对,舌头应该向上翘:‘人——’”“人——”我终于读对了,心里甜滋滋地;我看到外公的脸上也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外公就是这样不厌其烦地把我领进了认字的大门。在外公的教育下,我可以写字了、念故事了。后来,我又跟着外公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
外公不仅教我认字算题,他还告诉我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在一次玩耍中,我不小心把外公心爱的瓷砚打破了,而那时外公恰好不在家。我被吓呆了:听外公讲,这只瓷砚是外公的爷爷给他的,外公知道我把它打破了,会很生气很生气的,怎么办呢?过了一会儿,不知是一种什么力量驱使我用颤抖的小手把碎片捧到了垃圾桶里。外公回来时,我没有像往常一样扑到外公身上,而是站在原地不敢抬头。外公见了,感到奇怪,于是就来问我。经过他再三地询问,我哭着说了实话。我原本以为外公会狠狠地打我一顿,可是出乎意料,外公摸着我的头,擦去我的眼泪,笑着对我说:“很好,做错了事就要敢于承认,外公不会怪你的。”就这样,外公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诚实和正直的种子。
我要上小学了,爸爸开车接我回家。那天下着小雨,一阵阵凉风吹动着外公家门口的小柳树,小柳树使劲晃动着身子,好象也在说着“不”,水滴顺着小柳树的枝叶落到地上,它好象也在哭。车要开了,我使劲摇开车窗的玻璃,含着眼泪向外大声喊着:“外公,再见——”外公冒着雨一声不响地站在大门口,微风吹拂着他那慈祥的面庞,他慢慢地举起曾给我穿衣洗脸、教我写字读书、领着我迈向人生里程的手,挥动着、挥动着……
今天,我已经是一个十六岁的青年人了,可是我永远忘不了哺育我成长的慈祥的外公,永远忘不了他对我的恩情,永远,永远……
讨论 :
这篇文章的语言好不好?好在哪里?内容实在不实在?为什么?
如果你是本文的作者,你怎样向读者介绍写这篇作文与学语文、观察生 活的关系?
*作 业*
1、阅读《作文辅导》的前三讲,做一次小的复习。
2、观察一个人(或者回忆一个人)的几件事情,参考例文1写一篇作文。写之前一定要好好构思,最好写出个提纲来。
你看过妈妈做饭吧,做饭要有米、有水、有菜……,没有这些怎么能做好饭呢?正如俗话所说:“巧妇难做无米之炊”。作文和做饭一样,也要有丰富多彩的词汇、有生动充实的素材……。没有语言、没有素材,是写不好作文的。当然,作文也有作文的技法,但是,如果不注意学习语言、不注意积累素材,脑子里空空的,技法学得再多,作文也写不生动、写不实在,那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想一想,什么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那么什么是作文的“本”、作文的“源”呢?
作文的“本”就是语文基本功——常用字、丰富的词汇、语法、句读、修辞,等等。
作文的“源”就是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等。
作文的“本”、作文的“源”都写在两本“书”里,一本是有字的书——语文课本、课外读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本书开始电子化,电视、电脑,也可以看作有字的书。另一本是无字的书——大自然和人类的生活。
所以,我们要写好作文,一定要“读”好这两本书。首先要好好上语文课,适当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包括看电视、VCD等),掌握好语文基本功、扩大知识面。还要学会观察生活、分析生活,由浅入深地思考一些社会和自然的问题。学习作文,一定要和读这两本书紧密结合。这样你的作文就有了丰富的语言、有了生动的素材,你的眼界就会放宽,思路就会开阔,“想作文”、“说作文”、“写作文”就会越来越得心应手,会写出生动、实在的好文章来。
开头这三讲,就是我们作文辅导的前言、总纲。打个比方说吧:你要出发去一个地方,在没迈步走之前,应当知道目的地在哪,不知道目的地就是盲目的走。同样,不知道这三讲讲的事情,就是盲目地学习作文,能有好的效果吗?
一定要记住:作文要写得生动,写得实在;
一定要记住:写作文之前要想作文、说作文;
一定要记住:读好两本书——有字的书和无字的书。
战国时期有一位思想家荀子,在他的《劝学篇》里面有这样一段话:“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意思是说:积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在这里兴起;积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会在这里生长。让我们记住荀子的话,日积月累,努力学习,你的作文本、习作本里也会“兴风雨、生蛟龙”的!
————————————————
例文1: 难忘啊,哺育我成长的外公
陈 滨
我的童年,是在外公家渡过的。那时父母工作很忙,无暇照顾年幼的我,便把我送到了外公家。我在外公家住了四年,也正是在这四年中,外公的哺育成了我记忆长河中永远奔腾的浪花。
外公,是一位慈祥的老人。
我四岁来到外公家,从我五岁起,外公便教我认字、算题。记得那是我刚开始学认字的时候,外公用毛笔将字写在纸上,然后用绳子串起来挂在墙上,一页一页地教我读。
“滨滨,今天外公教你识字,好不好呀?”
“太好了!我也想像您一样能念故事。”
于是开始了第一课。“人”,外公教我。“银”,我一本正经地模仿。“不对,是‘人’。”“银”,我又念了一遍。“不对,舌头应该向上翘:‘人——’”“人——”我终于读对了,心里甜滋滋地;我看到外公的脸上也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外公就是这样不厌其烦地把我领进了认字的大门。在外公的教育下,我可以写字了、念故事了。后来,我又跟着外公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
外公不仅教我认字算题,他还告诉我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在一次玩耍中,我不小心把外公心爱的瓷砚打破了,而那时外公恰好不在家。我被吓呆了:听外公讲,这只瓷砚是外公的爷爷给他的,外公知道我把它打破了,会很生气很生气的,怎么办呢?过了一会儿,不知是一种什么力量驱使我用颤抖的小手把碎片捧到了垃圾桶里。外公回来时,我没有像往常一样扑到外公身上,而是站在原地不敢抬头。外公见了,感到奇怪,于是就来问我。经过他再三地询问,我哭着说了实话。我原本以为外公会狠狠地打我一顿,可是出乎意料,外公摸着我的头,擦去我的眼泪,笑着对我说:“很好,做错了事就要敢于承认,外公不会怪你的。”就这样,外公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诚实和正直的种子。
我要上小学了,爸爸开车接我回家。那天下着小雨,一阵阵凉风吹动着外公家门口的小柳树,小柳树使劲晃动着身子,好象也在说着“不”,水滴顺着小柳树的枝叶落到地上,它好象也在哭。车要开了,我使劲摇开车窗的玻璃,含着眼泪向外大声喊着:“外公,再见——”外公冒着雨一声不响地站在大门口,微风吹拂着他那慈祥的面庞,他慢慢地举起曾给我穿衣洗脸、教我写字读书、领着我迈向人生里程的手,挥动着、挥动着……
今天,我已经是一个十六岁的青年人了,可是我永远忘不了哺育我成长的慈祥的外公,永远忘不了他对我的恩情,永远,永远……
讨论 :
这篇文章的语言好不好?好在哪里?内容实在不实在?为什么?
如果你是本文的作者,你怎样向读者介绍写这篇作文与学语文、观察生 活的关系?
*作 业*
1、阅读《作文辅导》的前三讲,做一次小的复习。
2、观察一个人(或者回忆一个人)的几件事情,参考例文1写一篇作文。写之前一定要好好构思,最好写出个提纲来。
第1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