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第4节电容器的电容培优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章第4节电容器的电容培优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29 18:2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第十章第4节电容器的电容培优练习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对于某一电容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越多,电容越大
B.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越大,电容越大
C.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增加一倍,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也增加一倍
D.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到原来的,它的电容也减小到原来的
2.某电容器的电容是30
μF,额定电压为200
V,击穿电压为400
V,对于该电容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使它的两极板间的电压增加1
V,所需要的电荷量是3×10-5C
B.给电容器1
C的电荷量,两极板间的电压为3×10-5V
C.该电容器能容纳的电荷量最多为6×10-3C
D.该电容器两极板间能承受的最大电压为200
V
3.若使一已充电的电容器的电荷量减少q,其电压减少为原来的,则(  )
A.电容器原来的带电荷量为1.
5q
B.电容器的电容变为原来的
C.电容器原来的电压为1V
D.将电容器完全放电后,其电容变为零
4.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A和B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且A板接地,P为两极板间的一点,在P点有一带负电的油滴恰好平衡。现保持B板不动,将A板慢慢向上平移到图中虚线所示的位置,这时(  )
A.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
B.P点的场强增大
C.P点的电势降低
D.固定在P点的负电荷的电势能将减少
5.如图所示的电路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该电路中右侧固定不动的金属板b与能在声波驱动下沿水平方向振动的镀有金属层的振动膜a构成一个电容器,a、b通过导线与恒定电源两极相接。若振动膜a周期性振动,则(  )
A.a振动过程中,a、b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
B.a振动过程中,a、b板所带电荷量不变
C.a振动过程中,灵敏电流计中始终有方向不变的电流
D.a向右的位移最大时,a、b板所构成的电容器的电容最大
6.如图,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所带电荷量为Q,板间距离为d,上极板与静电计相连,静电计金属外壳和电容器下极板都接地。在两极板正中间P点有一个静止的带电油滴,所带电荷量绝对值为q。静电力常量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滴带正电
B.油滴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
C.若仅将上极板平移到图中虚线位置,则油滴将加速向上运动
D.若仅将上极板平移到图中虚线位置,则静电计指针张角减小
7.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极板A接地,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B与一个灵敏的静电计相接将A极板向左移动,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电容C、两极间的电压U,电容器两极板间的场强E的变化情况是(  )
A.Q变小,C不变,U不变,E变小
B.Q变小,C变小,U不变,E不变
C.Q几乎不变,C变小,U变大,E不变
D.Q几乎不变,C变小,U变大,E变小
8.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B接在电源两极,一带负电的小球悬挂在电容器内部,闭合S,电容器充电,这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S闭合,将A极板向B极板靠近,则增大
B.保持S闭合,将A极板向B极板靠近,则不变
C.断开S,将A极板向B极板靠近,则增大
D.断开S,将A极板向B极板靠近,则θ减小
9.某同学利用电流传感器研究电容器的放电过程,他按如图甲所示连接电路。先使开关s接1,电容器很快充电完毕,然后将开关掷向2,电容器通过放电,传感器将电流信息传入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他进一步研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对曲线的影响,断开s,先将滑片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再重复以上操作,又得到一条曲线,实验发现,放电时间比原来延长。针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因放电时间延长,所以新曲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将增大
B.因两次放电的电荷一样多,所以新曲线会与原曲线重合
C.在放电过程中,电容器的电容随所储存的电荷量的减少而减小
D.图乙中曲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电容器放电过程中放出的电荷量
10.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经开关S与电池连接,a处固定有一电荷量非常小的点电荷,S是闭合的,φa表示a点的电势,F表示点电荷受到的静电力,现将电容器的A板向上稍微移动,使两板间的距离增大,则
( 
 )
A.φa变大,F变大
B.φa变大,F变小
C.φa不变,F不变
D.φa
变小,F变小
11.如图所示,E为电源,C为电容器,R为定值电阻,S为单刀双掷开关,则
A.S接1时,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电势较低
B.S接2时,电容器放电且放电电流从左往右经过定值电阻R
C.保持S接l
,将上极板竖直向上平移少许,板间电压不变,场强减小
D.保持S接l
,将上极板水平向左平移少许,板间电压不变,场强减小
12.测定压力变化的电容式传感器如图所示,为固定电极,为可动电极,组成一个电容大小可变的电容器。可动电极两端固定,当待测压力施加在可动电极上时,可动电极发生形变,从而改变了电容器的电容。现将此电容式传感器连接到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待测压力增大时(

A.电容器的电容将减小
B.电阻中没有电流
C.电阻中有从流向的电流
D.电阻中有从流向的电流
13.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正极板接地,两板间有一个带负电的试探电荷固定在P点.静电计的金属球与电容器的负极板连接,外壳接地.以E表示两板间的场强,表示P点的电势,EP表示该试探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表示静电计指针的偏角.若保持负极板不动,将正极板缓慢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静电计带电量可忽略不计),各物理量变化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E增大,降低,EP减小,增大
B.E不变,降低,EP增大,减小
C.E不变,升高,EP减小,减小
D.E减小,升高,EP减小,减小
14.如图,一带电粒子从小孔A以一定的初速度射入平行板P和Q
之间的真空区域,经偏转后打在
Q板上如图所示的位置.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该粒子能从Q板上的小孔B射出,下列操作中可能实现的是(不计粒子重力)
A.保持开关S闭合,适当上移
P极板
B.保持开关S闭合,适当左移P极板
C.先断开开关S,再适当上移
P极板
D.先断开开关S,再适当左移P极板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15.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接于电池两极,一带正电的小球悬挂在电容器内部,闭合开关S,电容器充电,此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若保持S闭合,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____,若断开S,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____.
16.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的实验电路图。当把开关S拨到1后电容器充电,两极板的电荷量逐渐增加直至稳定,其判断依据是______;当把开关S拨到2后电容器放电,两极板的电荷量逐渐减小至零,其判断依据是______。(从电流计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说明)
17.用图的电路给电容器充、放电。开关S接通1,稳定后改接2,稳定后又改接1,如此往复。下表记录了充、放电过程中某两个时刻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方向,试根据该信息,在表格内各空格处填上合理的答案。

充、放电过程中某两个时刻的电路情况
时刻
在此时刻通过图中电流表的电流方向
电流表中的电流正在增加还是减小
开关S当前正在接通1还是接通2
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正在增大还是减小
整个电路中的能量正在怎样转化
这个时候电容器是在充电还是在放电
向左
向右
三、解答题
18.空气是不导电的。但是如果空气中的电场很强,使得气体分子中带正、负电荷的微粒所受的方向相反的静电力很大,以至于分子破碎,空气中出现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空气就变成了导体。这个现象叫作空气的“击穿”。一次实验中,电压为的直流电源的两极连在一对平行金属板上,如果把两金属板的距离减小到,两板之间就会放电。这次实验中空气被击穿时的电场强度是多少?
19.如图所示,已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B与一灵敏的静电计相接,极板A接地。若极板A稍向上移动,观察到静电计的指针张角将变大,请解释其原因。
20.如图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b,相距为d,组成一个电容为C的平行板电容器,a板接地.a板的正中央有一小孔B,从B孔正上方h处的A点,一滴一滴地由静止滴下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油滴,油滴穿过B孔后落到b板,把全部电荷量传给b板,;a板也会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若不计空气阻力及板外电场.问:
(1)当有n滴油滴b板上后,两板间的场强多大?
(2)第几滴油滴落到两板间将在a、b板间做匀速直线运动?
(3)能到达b板的油滴不会超过多少滴?
21.有四块相同的正方形金属薄平板从左至右依次平行放置,任意两个相邻平板之间的距离都相等,且平板的边长远大于平板之间的间距平板从左至右依次编号为1、2、3、4.其中第1块板带净电荷量为,第n块板上的净电荷量为,其中。现将第1块板和第4块板接地,如图所示,忽略边缘效应问:
(1)从第1块板和第4块板流入大地的电荷量和分别为的多少倍?
(2)上述两板接地后,哪块板上的电势最低?求该电势的值,将其表示为两相邻极板之间的电容C和的函数。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B.电容的大小与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及电容器所带的电量无关.故AB错误;
C.根据公式:Q=CU可得,当电容器带电量增加一倍,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也增加一倍.故C正确;
D.电容的大小与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及电容器所带的电量无关,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为原来的,电容器的电容不会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2.A
【详解】
由ΔQ=C·ΔU=30×10–6×1
C=3×10–5
C,A对;由U=Q/C=1/(30×10–6)
V=3.3×104
V可知,电容器被击穿,B错;击穿电压为400
V表示能承受的最大电压为400
V,最大电荷量Q=CU=3×10–5×400
C=1.2×10–2
C,CD错.
3.A
【详解】
AB.电容是由电容器本身决定,与电压和电荷量无关,电容器的电荷量减少q,电压减少为原来的,电容不变,由知电量减少为原来的即减少了,则原来的电荷量为1.5q,故A正确,B错误;
C.由于具体数据不知,无法求出原来的电压,故C错误;
D.电容反映电容器本身的特性,电容器放电,电容器的电容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4.C
【详解】
A.电容器两极板分别于电源连接,可知两板间的电势差不变,选项A错误;
B.根据,因U不变,d变大,可知P点的场强减小,选项B错误;
C.两板场强减小,根据U=Ed可知,P点与B板的电势差减小,可知P点的电势降低,选项C正确;
D.P点的电势降低,则固定在P点的负电荷的电势能将变大,选项D错误。
故选C。
5.D
【详解】
AD.由于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与电池两极相连接,两极板间的电压U保持不变,根据场强
E=
可知电场强度随着d变化而变化;a向右的位移最大时,两板间的距离d最小,由
C=
可知电容最大,故A错误,D正确;
B.由
Q=CU
可知,a、b板所带电荷量随着C的变化而变化,B错误;
C.由于Q变化,使电容器出现充电、放电现象,电流计中电流方向不断变化,C错误;
故选D。
6.D
【详解】
A.根据受力分析知,油滴受重力和电场力,因为油滴受力平衡,因此可判断油滴带负电,所受电场力竖直向上,故A错误;
B.因为油滴处于匀强电场中,因此只能用匀强电场公式,根据平行板电容器公式可得
可得
故B错误;
C.电场力
可知电场力与两极板距离d无关,若仅将上极板平移到图中虚线位置,所受电场力不变,因此油滴仍静止不动,故C错误。
D.平行板电容器电荷量不变,根据公式
因此将上极板平移到图中虚线位置,间距变小,电容变大,电压变小,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7.C
【详解】
平行板电容器与静电计并联,电容器所带电量不变。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d时,由电容的决定式知,电容C变小;Q不变,则根据电容的定义式知,电容C变小,Q不变,则U变大;根据,电场强度不变;故选C。
8.A
【详解】
AB.保持S闭合,则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由可知,当A极板向B极板靠近时,E增大,小球所受电场力增大,增大,A正确,B错误;
CD.断开S,则两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由
可知,将A极板向B极板靠近,则d减小,E不变,小球所受电场力不变,则不变,故CD错误;
故选A。
9.D
【详解】
A.两次电容器的带电荷量没有变化,所以曲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不变,故A错误;
B.将滑片向右移动后,放电电荷量不变,但时间延长,所以图线与纵轴和横轴的交点变化,图像不重合,故B错误;
C.在放电过程中,电容器的电容与所储存的电荷量无关,故C错误;
D.图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电容器放电的电荷量,故D正确。
故选D。
10.D
【详解】
由于开关S闭合,且电容器两极板始终与电源的两极相连,故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压保持不变,随极板上移两极板之间的距离增大,根据可知两极板之间的电场强度减小,由于,由于电场强度减小,故减小,由于,所以点的电势减小;由于点电荷在点所受的电场力,由于减小,所以电场力减小;
A.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
B.与分析不符,故B错误;
C.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
D.与分析相符,故D正确;
故选D。
11.C
【详解】
A.S接1时,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接电源正极,电势较高,选项A错误;
B.
S接2时,电容器放电且放电电流从右往左经过定值电阻R,选项B错误;
C.保持S接l
,将上极板竖直向上平移少许,板间电压不变,根据可知,场强减小,选项C正确;
D.保持S接l
,将上极板水平向左平移少许,板间电压不变,两板间距d不变,根据可知场强不变,选项D错误.
12.D
【详解】
A.当待测压力增大时,电容器板间距离减小,根据电容的决定式
得知,电容C增大.故A错误.
BCD.电容板间电压U不变,电容器所带电量为Q=CU,C增大,则Q增大,电容器处于充电状态,而A板带正电,则电路中形成逆时针方向的充电电流,电阻R中有从b流向a的电流;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3.C
【解析】
正极板缓慢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两板间的距离减小,根据电容的决定式
可知,电容C变大,而电容器的电量Q不变,则由
得知,板间电压U减小,减小;板间场强
,可见E不变;P点到正极板距离减小,由公式U=Ed得知,
,P点的电势升高;负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减小;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4.A
【详解】
A、保持开关S闭合,适当上移P极板,根据U=Ed,d增加,场强E减小,故加速度a=qE/m减小,根据t=2vy0/a,时间延长,可能从小孔B射出;故A正确;B、保持开关S闭合,适当左移P极板,场强不变,故粒子加速度不变,运动轨迹不变,故B错误;C、先断开开关S,再适当上移P极板,电荷的面密度不变,场强不变,故粒子加速度不变,运动轨迹不变,故C错误;D、先断开开关S,再适当左移P极板,电荷的面密度增加,场强变大,故粒子加速度变大,故时间缩短,水平分位移减小,故不可能从小孔B射出,故D错误;故选A.
15.变大
不变
【详解】
保持开关S闭合,电容器两端间的电势差不变,带正电的A板向B板靠近,极板间距离减小,电场强度E增大,小球所受的电场力变大,θ增大;
断开开关S,电容器所带的电量不变,,,将A板向B板靠近,知d减小时,E不变,电场力不变,θ不变.
16.
【详解】
[1]开关拨到1后,电容器上极板与电源正极连接,电容器充电,电容器的电荷量逐渐增加,由
可知,电容器两端电压即电压表示数逐渐增大,电流计的示数逐渐减小,当电容器两极板电压等于电源电压且电流计的示数为0时,充电完毕,电容器的电荷量不再改变;
[2]
开关S拨到2后,电容器放电,电流计读数突然增大后逐渐减小,电容器两端电压即电压表示数也逐渐减小,电荷量逐渐减小至0。
17.减小,2,减小,电容器存储的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放电;减小,1,增大,电源的能量存储在电容器中,充电
【详解】
由于时刻电流方向向左,说明电容器在这个时候电容器是在放电,所以开关S当前应该正在接通2,而在放电过程中,电容器两极板的电荷量逐渐减少,电压也逐渐减少,电流也逐渐减少。放电过程中电容器存储的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由于时刻电流方向向右,说明电容器在这个时候电容器是在充电,所以开关S当前应该正在接通1,而在充电过程中,电容器两极板的电荷量逐渐增大,逐渐达到饱和状态,电压也逐渐增大,但是电流还是逐渐减少的。充电过程中电源的能量存储在电容器中。
18.3.1×10
V/m。
【详解】
由题:U=4×104V,d=1.3cm=1.3×10-2m则由
U=Ed

则空气击穿时的电场强度是3.1×10
V/m。
19.见解析
【详解】
电容器无法放电,故带电量不变,即Q一定,当极板A稍向上移动,则两板正对面积S减小,根据可知电容C减小,根据可知,在Q一定时,U增大,而静电计测量的是电压,所以观察到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
20.(1)(2)+1
(3)
【详解】
(1)当n滴油滴落在b板上时,则有
(2)设这时已有n滴油滴落在b板,板间电场强度为,,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应是第(+1)滴.
(3)设第N滴正好到达b板,则它到达b板的速度正好为零.此时b板所带电荷量Q′=(N-1)q,a、b间的电压根据动能定理有mg(h+d)-qU=0,解得,所以能够到达b板的油滴不会超过()滴.
21.(1);;(2)第3块,
【详解】
(1)第1块板和第4块板接地,电势为零,第1块板左侧和第4块板右侧均无电荷分布。设第1块板右侧所带电荷量为q,则其他板所带电荷量如图所示。各板间电势差关系为
故有
解得
因此,第1块板和第4块板流入大地的电荷量分别为
(2)第3块板左侧的电荷量为,右侧的电荷量为,由于,所以第3块板上的电势最低,其电势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