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单摆
第二章机械振动
你家有摆钟吗?你知道座钟是谁首先发明的吗?座钟的钟摆摆一个来回需要多少时间?荷兰的惠更斯对摆的研究最为突出,他在1656年利用摆的等时性发明了带摆的计时器,并在1657年获得专利,在1658年就出版了《钟表论》一书。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单摆的回复力
单摆
在细线的一端拴一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悬点上,如果悬挂小球的细线的伸缩和质量可以忽略,线长又比球的直径大得多,这样的装置就叫做单摆。
单摆是实际摆的理想化模型,实验中为满足上述条件我们尽量选择质量大,体积小的球和尽量细的线.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单摆的回复力
思考:结合单摆模型的特点想一想,下列装置能否视为单摆,为什么?
提示:都不能,(1)中橡皮筋的伸缩不能忽略;(2)(3)中乒乓球和大木球摆动时,空气阻力不能忽略;(3)中大木球的直径与线的长度相比也不能忽略不计。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单摆的回复力
例:关于单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摆球受到的回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
B.摆球受到的回复力是它的合力
C.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所受的合力为零
D.摆角很小时,摆球受到的合力的大小跟摆球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单摆的回复力
答案:A
解析:根据回复力的定义可知A正确。单摆共受到重力和绳的拉力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沿绳方向的合力指向圆心,提供向心力;沿切线方向指向平衡位置的力是回复力,故B错。在平衡位置,切向力(回复力)为零,但向心力最大,合力不为零,故C错。摆角很小时,摆球受到的回复力大小跟摆球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而不是合力,故D错。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单摆的回复力
思考:单摆振动是不是简谐运动?
(1)振动图像
(2)回复力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单摆的回复力
摆球的回复力
(1)任意位置:如图所示,G2=Gcosθ,F-G2的作用就是提供摆球绕O′做变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G1=Gsinθ的作用是提供摆球以O为中心做往复运动的回复力.
(2)平衡位置: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G2=G,G1=0,此时F应大于G,F-G的作用是提供向心力;因此在平衡位置,回复力F回=0,与G1=0相符.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单摆的回复力
1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单摆的回复力
1
新知探究
特别提醒:单摆的运动不一定是简谐运动,只有在摆角较小的情况下才能看成简谐运动,理论上一般θ角不超过5°,但在实验中,认为θ角不超过10°即可.
知识点 单摆的回复力
1
新知探究
思考:如图所示,细线下悬挂一个除去了栓塞的注射器,注射器向下喷出一细束墨水。沿着与摆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匀速拖动一张白纸,喷到白纸上的墨迹便画出振动图象。你知道为什么要匀速拖动长木板吗?
提示:匀速拖动木板,可以保证得到的单摆振动图象的时间轴的间隔是均匀分布的。
知识点 单摆的周期
实验研究:单摆的振幅、质量、摆长对周期各有什么影响?
控制条件:实验主要是为研究属于简谐运动的单摆振动的周期,所以摆角不要超过5°。
2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单摆的周期
步骤1:把摆长相同的两个摆球从不同高度释放,观察现象:摆球同步振动,说明单摆振动的周期与振幅无关。
步骤2:将摆长相同、质量不同的摆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观察现象:两摆球同步振动,即说明单摆的周期与摆球质量无关,不受其影响。
2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单摆的周期
步骤3:取摆长不同,两个相同的摆球从某一高度同时释放,观察现象:两摆球振动不同步,而且摆长越长,振动就越慢。这说明单摆振动跟摆长有关。
实验表明:单摆的振动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无关;在振幅较小时,与振幅无关;但是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周期越长。
2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单摆的周期
步骤4:定量研究周期跟摆长的关系:测量不同摆长下的单摆的振动周期,实验需要精确地测量两个物理量,它们是摆长和周期。
①摆长的测量:用带毫米刻度的米尺测量摆线的长度,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摆长等于摆线长度与摆球半径之和。
②周期的测量:用停表测出单摆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t,周期为:T=????????。
?
2
新知探究
名师指导
新知探究
名师指导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单摆的周期
例1:某同学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
(1)他组装单摆时,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再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如图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
B.可使周期测量得更加准确
C.需要改变摆长时便于调节
D.保证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
2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单摆的周期
(2)他组装好单摆后在摆球自然悬垂的情况下,用毫米刻度尺从悬点量到摆球的最低端的长度l=0.999 0 m,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______ mm,单摆摆长为______ m。
2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单摆的周期
(3)下列振动图象真实地描述了对摆长约为1 m的单摆进行周期测量的四种操作过程,图中横坐标原点表示计时开始,A、B、C均为30次全振动的图象,已知sin 5°=0.087,sin 15°=0.26,这四种操作过程合乎实验要求且误差最小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2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单摆的周期
【提示】
(1)橡皮的作用是使摆线摆动过程中悬点位置不变,从而保障摆长一定,同时又便于调节摆长,选项AC说法正确;
(2)根据游标卡尺读数规则可得摆球直径为d=12 mm+0.1 mm×0=12.0 mm,则单摆摆长为????0=l-d/2=0.993 0 m(注意统一单位);
(3)单摆摆角不超过5°,且计时位置应从最低点(即速度最大位置)开始,故选项A的操作符合要求。
?
2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单摆的周期
例2:有一单摆,其摆长????=1.02 m,已知单摆做简谐运动,单摆振动30次用的时间t=60.8 s,试求:
(1)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是多大?
(2)如果将这个摆改为秒摆,摆长应怎样改变?改变多少?
?
2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单摆的周期
2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单摆的周期
2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单摆的周期
2
新知探究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摆的等时性是由惠更斯首先发现的
B.单摆的等时性是由伽利略首先发现的
C.惠更斯首先将单摆的等时性用于计时
D.伽利略首先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并把它用于计时
课堂训练
答案:BC
解析:首先发现单摆等时性的是伽利略,首先将单摆的等时性用于计时的是惠更斯。
课堂训练
2.下列情况下会使单摆的周期变大的是( )
A.将摆的振幅减为原来的一半
B.将摆从高山上移到平地上
C.将摆从北极移到赤道
D.用一个装满沙子的漏斗(漏斗质量很小)和一根较长的细线做成一个单摆,摆动中沙慢慢从漏斗中漏出
课堂训练
答案:CD
解析:将摆从北极移到赤道,g变小,由T=2π????????知T变大;漏斗漏沙后摆长变长,故T变大。
?
课堂训练
3.将秒摆的周期变为4 s,下面哪些措施是正确的( )
A.只将摆球质量变为原来的1/4
B.只将振幅变为原来的2倍
C.只将摆长变为原来的4倍
D.只将摆长变为原来的16倍
课堂训练
答案:C
解析: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和振幅均无关,A、B均错;对秒摆,????0=2π????0????=2 s,对周期为4 s的单摆,T=2π????????=4 s,故????=4????0,故C对,D错。
?
课堂训练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