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峡》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5-23 16:3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莱州市文峰中学 编号 25 初二语文 星期三 编制人 程建菊 审核人 孙蕾 审批人
《三峡》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通译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2.反复诵读,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3.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课前预习】:
1.搜集关于作者的文学常识。
2.把预习中学到的重点字词音写在下面。
3.熟读课文。
【课堂学习】
一、情景导入:
1.明确目标。
2.检查预习。
二、走进文本: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重要的方法。
1.一读:读准。读准字音,准确停顿。
2.二读:读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通译全文。
翻译文言文的方法:留、换、对、补、删、调
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必译或不能译的词语以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如
人名、官名、地名、物名、国号、年号等等。
换,就是替换,单音节词用意思相同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替换。
对,就是对应,翻译时一般要“一一对应”。
补,就是补充,一是将句子中省略的词语补上;二是将省略的句子补上。省略成分补出时,用括号括起。
删,就是删除,删除那些无实在意义的表语气、停顿和凑足音节的虚词。
调,就是调换,把某些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换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需要调换顺序的文言句式有主谓倒置(主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等。
3、三读:梳理重点文言词语和常见文言现象。
重点词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 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 亭午 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 溯阻绝。或王命急
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 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每至晴初 霜旦,林寒 涧肃,常有高猿
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
三声泪沾裳!”
通假字:
一词多义:自 绝 良
三.个性解读:
1.精读课文,知三峡。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三峡自然景观?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美读课文,赏三峡。
请用欣赏的眼光品读课文,向大家推荐你最喜欢的语句,并简述理由。
赏析格式:我最喜欢的句子是 (美读原句),它好在 (说出句子的妙处)。
赏析角度:修辞、色彩、观察角度、准确精炼的语言等。
(温馨提示:先自读课文,在书上批注自己的理解和赏析,然后组内交流汇总。)
写法总结:
四.学以致用:
1、解释加线字
略无阙处:
自三峡七百里中: 哀转久绝:
自非亭午夜分: 绝巘多生怪柏:
沿溯阻绝:
2、翻译句子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三峡修建水力发电站的理由,从课文中你可以找到哪两个理由?概括一下。
五.总结评价:
作业:
1.熟读成诵。背诵方法:分清层次,理解文意,掌握重点字词。
2.选读关于三峡的文章。
1
在“活动”中增强技能,在“主动”中增长知识,在“合作”中增加智慧,在“探究”中发挥创造性的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