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西南州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黔西南州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29 20:5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黔西南州2021年春季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试卷历史
一、选择题
1. 西周时期,诸侯国实行“一国三卿”制,“大国(公候之国)三即皆命于天子:次国(伯国)二卿命于天子,一即命于其君:小国(子、男之国)一即命于天子,二卿命于其君”。这表明西周时期
A. 周王注重对地方的控制 B. 地方官吏由中央政府任免
C. 诸侯国完全模仿中央官制 D. 分封制开始遭到破坏
2. 据考古发现,汉代的简牍墨迹出土地区多集中于西北、江淮、中原一带。下面两幅图分别是西北地区甘肃的简牍和江淮地区阜阳的简牍。据此可知,汉代书法的发展
A. 深受地域文化的滲透和影响 B. 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 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 D. 为后世书法的发展奠定基础
3. 下图所示是我国古代一设备,材料以木、皮为主,气囊部分有三个木环,两块圆板、外敷以皮革制成,悬挂于由四根木柱支撑的横木上:气囊一端圆板有手柄及进气活门,另一端圆板设出气活门及通风管道。工作时,人推拉与圆板相连的吊杆及装于圆板上的手柄,往复拉压皮囊,即可进行作业。这一设备主要用于
A. 压铸模具,辅助冶铁 B. 抽丝剥茧,缫丝纺织
C. 鲸虹吸水,灌溉田地 D. 治金鼓风,提高炉温
4. 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首嵇康曾以锻铁生,“康善锻,(向)秀为之佐,相对欣然,旁若无人”,名士石苞也曾在长安贩铁牟利。据此可知,魏晋时期
A. 家庭手工业得到较大发展 B. 国家专卖政策有所放松
C 重农抑商政策已被抛弃 D. 农业耕作技术显著提高
5. “齐纨鲁编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体现的是唐前期的盛世景象;“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则体现了安史之乱带来的巨大破坏。这表明唐诗
A. 揭露腐败、文字精炼 B. 恬静雅淡、寄情自然
C. 描绘事实、佐证历史 D. 推陈出新、气势宏大
6. 据记载,北宋规定,在皇帝登基前就要学习《孝经》,登基后,皇帝不仅常听侍从官员讲授《孝经》,还常与辅臣讨论《孝经》,甚至也亲自书写《孝经》,作《孝经》诗,挂《孝经图》,还将御书《孝经》刑刻于石碑,时时警醒自己。这一现象
A. 体现了程朱学说思想内涵 B. 开启了以孝治天下的模式
C. 改变了儒家传统伦理结构 D. 体现了儒学政治化的特点
7. 元代行省的主要长官都是由朝廷大臣兼衔的,不轻易实授,实际上主持省务的是平章事,而平章事与行省长官是二人并列,不分高下。这一设计意在
A. 解决冗官问题 B. 加强中央集权 C. 扩大统治基础 D. 提高行政效率
8. 明代中后期绘画中的女性不仅具有简朴清新的别致之感,其女性元素的来源也主要集中在市民阶层,如晚明陈洪绶的《何天行乐图》中的女性,便颇具独特魅力,具有享受生活的闲散神情。可见,明代绘画
A. 突破了心性之学的思想桎梏 B. 继承了文人绘画的艺术风格
C. 促进了女性地位的深刻变化 D. 呈现出个性解放的价值趋向
9. 自1887年开始,蚕丝取代茶叶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到1898年,蚕丝的出口值约为茶叶的两倍。这一变化反映出
A. 中国生丝生产日趋萎缩 B. 中国卷入世界市场的程度加深
C.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 列强放缓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0. 1898年一位清朝官员奏折中写道:“在外洋与在通商口岸之华民依傍洋人,买票借款者甚多,不能自用,乃以资人。且缙绅之私财,寄顿于外国洋行,或托洋商营运者,不知凡几。这一现象
A. 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B. 反映出西方侵华方式的改变
C. 表明当时崇洋媚外现象严重 D. 表明清廷依然限制民间办厂
11. 1886年,康有为在、康子内外篇》中指出“三纲”是君主用来统治天下的“阖辟之术”:“至于今日,臣下跪服畏威而不敢言,妇人卑抑不学而无识,臣妇之道,抑之极矣,此恐非义理之制也。”这体现了康有为
A. 崇尚科学的精神 B. 君主立宪的主张
C. 自由平等的思想 D. 教育立国的设想
12. 爱国主义教育是青年学生的必修课,下图所示是某校在爱国主义教育专栏中展示的一幅图文资料。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辛亥革命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国民大革命
13. 1927年8月,中共中央制定了湘鄂赣等省农民秋收暴动的计划,其设想是通过暴动,夺取县城、省城,推翻当地反动政府,建立工农德谟克拉西专政的革命政权。由此推知,当时
A. 中国共产党已找到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B. 中共中央秋收暴动的计划带有冒进色彩
C. 中国共产党开始明确武装斗争重要性
D. 农民阶级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领导力量
14.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对传统民歌进行改造,在保持原有曲调的基础上,别除了传统民歌中的糟粕,进行重新填词,植入了诸如革命、参军、人党、生产等反映革命斗争的内容,这反映出当时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 传统民歌推动了土地革命
C. 国共合作有利于抗战的胜利 D. 文艺创作顺应了时代需要
15. “罗布泊上磨菇云,万钩雷霆裂旧尘。世界倾听北京讯,神州第五确成真。”该诗所赞颂的科技成就
A. 增强了我国捍卫国家主权的能力 B. 推动了我国信息科学的发展
C. 加快了我国电力工业体系的升级 D. 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的突破
16. 邓小平曾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还没有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邓小平意在强调
A.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艰巨性 B. 社会主义理论需要与时俱进
C.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紧迫性 D. 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的曲折性
17. 古希腊的巴特农神庙是举世闻名的完美建筑(如图),建造于古希腊数学繁荣的年代。它的美丽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法则上的,高和宽的比值是0.618,建筑师们发现,按这样的比例来设计殿堂,殿堂将更加雄伟、美丽。巴特农神庙的这一设计理念反映了古希腊
A. 建筑技术高度发达 B. 对理性精神的崇尚
C. 宗教信仰意识浓厚 D. 对自由的不懈追求
18. 公元前449年,在罗马发生了一件改变罗马历史进程的大事,按罗马人自已的说法,这是罗马法制发展过程中“独--无二”的里程碑事件。这一事件
A. 传播了西塞罗的自然法理念 B. 摒弃了罗马法中习惯法的内容
C. 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19. 15世纪初,葡萄牙人就想控制与东方的香料贸易。欧洲商人想越过威尼斯和阿拉伯的中间商,直接跟东方做生意,如果他们能直接经海路前往亚洲购买这些商品,就能大大增加盈利。据此可知,当时
A. 亚洲占据东西方贸易出超地位 B. 西欧经济需求刺激了海外探险
C. 传统商路因香料贸易得到发展 D. 葡萄牙发展资本主义愿望强烈
20. 1701年年初,英国召开新一届议会,国王与托利党、辉格党达成协议,规定君主仍享有外交权威,但外交政策必须由内阁制定,外交决议还须交付议会核准。这一规定
A. 推动了君主立宪制发展 B. 完善了责任内阁制度
C. 取消了君主的外交权力 D. 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
21. 牛顿认为存在着一种时间的时间,它是与任何事物及其运动无关的独立存在,人们普遍、通常所感知到的时间只是对它的各种度量。这一看法
A. 颠覆了大多数人的时空观念 B. 超越了当时人们的认知水平
C. 对宇宙起源进行了初步阐释 D. 沉重打击了宗教神学世界观
22. 下图所示为法国画家创作于1863年的油画《牧羊女与羊群》,画面中高高的地平线,平坦且辽阔无垠,牧羊女披着旧毛毡披肩,围着红头巾,孤独地与羊群为伴。该作品
A. 表达了作者对劳苦民众的同情
B. 具有反传统和反理性的特征
C. 追求深入挖掘人类感情世界
D. 体现了印象派绘画的创作风格
23. 苏联最高苏维埃于1946年3月通过第四个五年计划,规定其基本任务是“恢复国家遭受蹂躏的地区,把工农业恢复到战前水平”。到1950年时,苏联的工业总产值比1940年增加了22%,农业总产量也接近1940年的水平。这表明当时苏联
A. 斯大林体制发挥了积极作用 B. 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 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D. 国民经济比例趋于平衡
24. 在雅尔塔会议上,英国首相丘吉尔提出让法国参加占领和管制德国,由于丘吉尔的坚持和罗斯福的幹旋,斯大林做出让步,会议达成了将德国分为四个占领区的协议。英、美扶持法国参与对德占领意在
A. 帮助法国实现复苏 B. 扩大英美对德的影响
C. 削弱德国军事实力 D. 增强制约苏联的力量
二、非选择题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以来,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受到海外市场的拉动,但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却遭到明清统治者极其顽固地抵制。清代初年,政府规定:私自经营进出口贸易者一律处死,货物全部没收。到了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严格规定“洋船只许在广东收泊”。夏燮的《中西纪事》中也记载了当时“洋行据为垄断之利,诛求不已,串通官吏,税费日増”,各种货物的税率没有明确规定,并且存在“向来人要税,货也要税”的现象。18世纪后期,面对西方殖民者以外交手段与中国建立贸易交往关系的诉求,清政府却认为西方商人是慕华而来,倾心朝贡,广州知府蓝鼎元便指出“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日”的严重问题。
——摘编自刘玲《明清之际东南沿海经济发展的机遇及其丧失》
材料二 1890~1912年,全国资产万元以上的纺织厂有25家,而长江三角洲地区就有21家,当时“妇工、童工的劳动已经成为新式工业尤其是纺纱的重要力量”,家庭手エ业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近代华侨在国内的投资主要分布在沿海城市,如厦门エ业80%~90%的厂家都是华侨投资或与华侨资本有关,厦门的裕昌米粉厂毎月出产的10余万斤米粉还大批配运至南洋各地。1920年,厦门地方人士发出开辟马路的倡议,成立厦门市政会,负责工程审议和筹款,进行马路建设。据1930年统计,泉、漳两市共计有泉国公司、泉洛公司等23个汽车公路公司,行车里程达1691公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南沿海在全球尤其在东南亚经济圈中的战略影响愈益广泛。
——摘编自张莉《近代华侨投资与东南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变迁——以闽南地区为中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明清之际东南沿海地区丧失经济发展机遇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时期我国大力创新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意义。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希腊思想家认为道德是实现理想社会的重要途径。因此,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先哲们都非常重视关于美德的讨论。在苏格拉底时代,人们普遍认为拥有美德靠的是出身,针对这一传统观念,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的观点,认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有关“善”的知识从而具备美德。柏拉图则从整个城邦的角度考虑,提出美德应该具有理性、社会性和全民性,而亚里士多德在此基础上,更加关注美德的践行。
——摘编自马躏非《古希腊艺术中的美德观》
材料二 18世纪后期,美德观念在保有其追求美德与优长之意蕴的同时,逐渐深化了参与竞争、获取成功的内涵。这一趋向与当时法国教育、艺术领域以及各省学院中盛行以竞赛、展览和征文等形式鼓励竞争意识的现象相一致。启蒙时代的某些法国精英力图将本质上体现贵族精神的竞争意识转变为一种民族精神,从而实现社会改良之目的。他们希冀通过倡导竞争观念重塑法国人的道德风尚与精神面貌,并且推动农业和商业的发展。
——摘编自庞冠群等《见贤思齐、臻于至善:18世纪法国社会中富含美德的竞争观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思想家美德观念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法国美德观念的发展并分析其原因。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所示为某著作中关于“政治文明进程”的目录(部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要求: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须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秦朝法定货币均由国家统一铸造。汉初,钱重屡变,刘邦允许和私人铸币,吕后时曾收回铸币权。文帝时期,开放私人铸钱。为牟取暴利,私人以铅铁冒充铜材铸币,致使劣质钱币充斥市场,农民和国家深受其害。文帝时,贾谊就指出私人铸钱严重影响市场和农业稳定,建议由国家垄断铜矿、控制铜材、统一铸钱,可惜未能实施。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汉式帝统一发行五铢钱,严格形制和重量,规定五铼钱周边和中间方孔的四周隆起,规定钱径、孔径、厚度文重一致。但因为郡国分散铸币,铸币质量难以统一,为盗铸留下了空,盗铸依然屡禁不止。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武帝下诏停止郡国铸钱,以前所铸钱币一律熔毁,由上林三官统一铸造,非上林三官钱不得流通,违者严惩。至此,铸币权完全收归中央。
——摘编自臧知非《汉武帝财政改革与中央集权的强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货币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货币改革积极影响。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凡尔赛体系具有不可克服的脆弱性。在该体系中,战胜国根据民族自决原则对欧洲领土进行划分。民族自决原则是美国从外移植到欧洲大陆上的,它虽获得了一些民族的欢迎,但”将这个高度简单化的原则贯彻于异常错综复杂的东欧就必然会顾此失彼,矛盾百出”在欧洲领土被划分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已确实证明自己是世界上最有朝气和最为强大的种族之一的德国人,竞由一批小国所环绕,这些小国有许多是由先前从来没有为自己建立过一个稳定的政府的人民组成的,他们包含着成千上万喊着要同自己的故土重新统的德意志人。”协约国认为徳国及其盟国要对战争负全责,在对德战争赔款上,协约国把一切能拿走的德国财富几乎都“拿”走了,一时不能拿走的也有计划地、有步骤地拿走,这使《凡尔赛和约》成为最具掠夺性的和约,也使得凡尔赛体系更加脆弱。
——摘编自万楚蛟、高英彤《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脆弱性从体系建制角度分析其弊端》
(1)根据材料,概括凡尔赛体系具有脆弱性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凡尔赛体系的消极影响。
3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惠堂(1905--1979),字光梁,祖籍广东,自幼酷爱足球,1922年加入香港“南华”足球队。李惠堂希望参加比赛的双方球员能够客观对待比赛结果,并指出足球比赛的价值不在于征服对手,而是检测训练成果,与对手的竞争过程是检验已方是进步还是退步的过程。他将足球单纯地视作比赛,而且将其上升到社交的高度,提出足球比赛也应当如社交般“善意、平等”。李惠堂曾经总结出足球训练的“人格修养、娱乐精神、体魄锻炼”三大宗旨,指出合理的足球训练及比赛能够培养出训练者的美德和本领,还告诉训练者足球训练切忌”畏难而思退”,“有恒”才是最终取得胜利的根本。
——摘编自刘天宇、孙建华(李惠堂足球思想的内涵与价值》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惠堂的足球思想的内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李惠堂足球思想对你的启示。
黔西南州2021年春季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试卷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A 3. D4. B5. C6. D7. B8. D9. B10. A11. C12. C13. B14. D15. A16. B17. B18. D19. B
20. A21. B22. A23. A24. D
二、非选择题
25.(1)原因:专制集权体制;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育目自大的天朝上国心态;传统外交思维;政治环境的动荡地方官与行商贪婪和腐化;西方殖民者对中国东南沿海的骚扰。
(2)新変化:新式生产经营方式产生;劳动力群体壮大;海外华侨投资扩大;城市建设加快。
(3)意义:发挥地区优势,推进改革开放进程;推进外向型经济模式的发展,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提升国家综合实力,提升东南沿海地区的综合开发力度。(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26.(1)内容:“知识即美德”;美德具有理性、社会性和全民性;积极践行美德。
(2)发展:深化竞争意识;注人民族精神。
原因:启蒙运动的推动;知识精英的倡导;工业革命的开展。
27.建议:将五四运动放入第五单元,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一部分。
理由: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因为巴黎和会中中国外交失败,1919年5月4日,爱国群众为了维护国家主权,以青年学生为先导,广泛地为国家利益而奔走呼号;北洋军阀政府却采取了镇压的态度,从1919年6月初开始,上海工人罢工声援学生,各地工人纷纷响应,工人阶级由此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取得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初步胜利。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思潮和中国工人运动相互结合,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存在紧密的逻辑关系,把五四运动放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才能更清楚地揭示五四运动的背景。(“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
28.(1)背景:汉初币制混乱;劣质钱币的流行威胁国家经济发展;士大夫的重视。
(2)影响:重新统一了货币;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抑制了民间的货币盗铸行为: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治理;维护了中央集权,为后世的铸币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29.(1)原因:简单移植的民族自决原则不符合欧洲实际;领土的重新划分伤害了德意志人的民族感情;对德国的惩罚充满掠夺性。
(2)消极影响:激化了德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造成了欧洲社会矛盾的错综复杂,导致国际秩序的不稳;引发了德国的民族复仇情绪,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30.(1)内涵:客观对待比赛结果;足球也是一种社交;足球训练能够健全人格;足球训练要持之以恒。
(2)启示:要在足球教育中加强道德和人格教育;要充分发挥和利用足球比赛的社交和国际交往功能,拓宽人际、国际交往平台;加强足球技能训练,持之以恒。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