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9500011620500第九章 压强 单元综合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6分)
1.如图所示的事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货车安装有多组车轮
B.铁轨铺在枕木上
C.破窗锤头部做成锥形
D.推土机安装有宽大的履带
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压强分别用F甲、F乙、p甲、p乙表示,则( )
A., B.,
C., D.,
3.如图所示,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用力向下吹气,并将手指移开,乒乓球不会下落。下列现象具有上述现象所揭示的科学道理的是( )
A.用吸管把饮料吸进嘴里 B.大风把茅草屋项掀翻
C.抽水机把水从低处抽往高处 D.壁虎紧贴墙面向上爬行
4.装有一定量的水的细玻璃管斜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取10N/kg,ρ水=1.0×103kg/m3,则此时水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为( )
A.1.6×103 Pa B.2.0×103Pa C.1.6×104 Pa D.2.0×104Pa
5.一块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木块,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此时地面受到的压强为p;若沿着虚线切去一半,将其放在另一半的上边如图乙所示,此时地面受到的压强为( )
A.2p B.4p C.倍 D.倍
6.关于液体的压强与压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的压强大小跟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B.液体的压强大小跟液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C.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跟容器底的面积大小有关
D.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大小跟容器底的面积大小有关
7.下列有关大气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同一地点大气压强的值是固定不变的
B.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水的沸点也随着降低
C.茶壶利用了连通器原理,茶壶盖上小孔的巧妙设计与大气压无关
D.托里拆利实验中,若有空气进入玻璃管内,则测出的大气压强值比实际值偏大
8.如图所示,是家庭常用的吸盘式挂钩。将挂钩的吸盘压在较光滑的瓷砖墙上,挤出里面的空气后,吸盘能紧紧的“吸附”墙壁上,这是因为( )
A.吸盘自带的粘力
B.空气给吸盘的压力
C.墙壁给吸盘的支持力
D.墙壁给吸盘的摩擦力
9.如下图所示,一个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乙),两次放置时,甲图中橙汁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和,乙图中橙汁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为改善地铁地下车站的通风状况,小明设计了抽气管道,利用地面横风实现自动抽气。为提高抽气效果,管道上方遮雨盖的形状应设计成下图中的( )
A. B.
C. D.
11.如图所示是“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相通,内装红墨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产品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B.A管与B球中液面相平时,B球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C.A管越粗,越容易看出天气引起的气压变化
D.A管中液面上升时,表示外界大气压增大
12.如图1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圈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在隔板两侧分别装入两种不同的液体时,橡皮膜的形状如图2所示。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隔板左侧液体的密度一定比右侧液体的密度小
B.乙图中隔板左侧液体的密度一定比右侧液体的密度大
C.丙图中中隔板左、右两侧液体的密度可能相等
D.丁图中隔板左侧液体的密度一定比右侧液体的密度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
13.如图所示,帕斯卡曾经用一个装满水的密闭木桶,在桶盖上插了一根细长的管子,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加了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这个实验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的______有关,除此之外,液体压强还与液体的______有关。
14.在瓶中装适量的水,用胶塞塞紧瓶口,将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穿过胶塞插入水中,从管上端向瓶中吹入少量气体、水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如图所示,将该瓶从山下拿到山上,则玻璃管内水柱高度会______,瓶内气体压强会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如图所示是飞机的机翼模型,飞机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比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________(选填“大”、“小”或“相等”),于是机翼上方所受空气的压强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方所受空气的压强而产生向上的升力。
16.一个正方体物块重100N,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______N。若物块的边长为20cm,则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______Pa。如果把正方体物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则剩下的一半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______Pa。
17.小华和同学们参加研学旅行,汽车在公路上快速行驶时,小华发现窗帘从打开的窗户向______(选填“内”或“外”)飘,这是因为窗外的空气流速大,压强______。车行驶到山顶时,他发现密封的零食包装袋鼓起来了,这是因为山顶上的气压比山脚下的气压______造成的。
18.我国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全线建成。拦河大坝之所以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因为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______。三峡大坝的船闸是______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
19.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质量约为200kg,每只脚掌面积约为2×10-2m2,骆驼站立时对地面压强为___________Pa;骆驼脚掌约为马蹄掌的三倍,这样大的脚掌增大了脚掌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减小骆驼对地面的___________(g取10N/kg)。
20.如图所示,一个重为5N 的薄壁容器,底面积为 100cm2,放在水平桌面上,内装有 4.5kg 的酒精,酒精深度为30cm,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为___________P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Pa,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___________N。( ρ酒精=0.8×103 kg/m3 ,g取10N/kg)
三、作图题(5分)
21.如图所示,某同学用一根细绳拉着物体,细绳与斜面平行。画出物体所受重力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16分)
22.小虎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如图甲所示,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相对于筒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L,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___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
(3)若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图乙所示的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烧杯和水的总重为G1,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烧杯和水的总重为G2,滑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则所测大气压值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
23.某班同学想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他们猜想液体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液体体积、深度有关。老师让全班同学分三个小组分别探究这三个因素。
(1)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实验用的U形管压强计,实验前,应怎样检查探头橡皮膜以及胶管与U形管的连援部分是否漏气______;
(2)当金属盒浸没在液体中某一深度时,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此时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压强______右支管液面上方的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第一组同学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已知其中一杯为水,另一杯密度约为1.2 g/cm3的盐水),如图乙和丙所示。他发现图乙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由此确定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并确定图乙杯子中盛的是水,小明的判断是否正确______;
(4)第二组同学利用上述器材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容器中液体总深度是12 cm。关于液体深度的取值,有如下几种实验方案,应该选择______方案更好;
A.3 cm 4 cm 5 cm
B.3 cm 7 cm 10 cm
C.3 cm 4 cm 5 cm 6 cm 7 cm 8 cm
(5)第三组探究液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通过实验得出,液体压强与液体体积无关的结论。则他们在实验中提取了什么信息?______。
24.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如图所示。
(1)A、B、C实验中,根据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A、B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
(3)通过B、C实验能够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请举出生活中应用此知识的一个实例:___________。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D所示的木板上,则图C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C和图D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D的大小关系为pC___________pD(填“>”“<”或“=”)。
(5)实验中他又将小桌和砝码放到沙子里和木板上,如图所示,比较E、F两种情况后,小明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还与接触面的材料有关,这种想法是___________(选“正确”或“错误”)的,因为___________。
五、计算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5.如图所示在一个重2N,底面积为0.01m2的水杯里装8N的水,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500Pa,把它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上,求:
(1)水杯中水的深度;
(2)水杯对桌面的压力;
(3)水杯对桌面的压强。
26.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A和薄壁柱形容器B置于水平地面上,A的密度是2.5×103千克/米3,体积为2×10-2米3;B的底面积为4×10-2米2,其内部盛有重为200牛的某种液体。
(1)圆柱体A的质量mA。
(2)液体对容器B底部的压强p液。
(3)若沿水平方向将圆柱体A的上部切去一部分,当容器B底部液体深度与A的高度之比为25∶8时,发现该液体对容器B底部压强等于A对地面压强。求液体的密度ρ液。
参考答案
1.C
2.A
3.B
4.A
5.A
6.D
7.B
8.B
9.A
10.C
11.B
12.B
13.深度 密度
14.变大 变小
15.大 小于
16.100 2500 2500
17.外 小 低
18.增大 连通器原理
19. 压强
20.2400 5000 24
21.
22.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后密封 偏小
23.轻轻按压橡皮膜看U形管内液面是否有高度差,松手后,看液面是否相平 大于 正确 B 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相同,液体体积不同,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相同,液体压强相同
24.海绵的凹陷程度 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见解析 = 错误 见解析
25.(1)0.05m;(2)10N;(3)1000Pa
26.(1)50kg;(2)5×103Pa;(3)0.8×103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