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课件-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共28张PPT+4份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3.3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课件-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共28张PPT+4份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7-29 14:28:36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200万年前
煎炒
烧烤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本课主要内容
1
2
3
4
物质燃烧的条件
灭火依据什么原理
爆炸与防爆安全
本节知识点总结
燃烧的现象
燃烧与灭火
什么是燃烧?
-------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古代
近代
学会取火
冶金
陶瓷
火药
?
燃烧的本质是什么?
现代
燃烧需要哪些条件?你的依据是什么?
煎炒
烧烤
钻木取火
木炭燃烧实验
石头
木块
点不着
点燃了
[实验一]
物质必须具有可燃性
[实验二]
熄灭了
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实验三]
纸条
木块
很快燃烧了
很久才燃烧
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即可燃物的着火点)
探究燃烧的条件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阅读书本82页,理解什么是缓慢氧化什么是自燃?
自燃
缓慢氧化
火灾现场
火灾现场
扑救火灾
灭火原理一:消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灭火原理三: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灭火原理二:隔绝氧气或空气
灭火原理
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
思考:
1、柴草发生火灾时用水可以救灭火的原因:
水可以降低火场内的温度,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2、保存白磷的方法是将白磷放到水中,原因是:
白磷着火点低,水的作用是将白磷与空气隔绝
3.森林着火,是把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段树木砍掉
树木是可燃物,清除前方可燃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酸碱灭火器原理
逃生自救常识
火警
--
119
1.熟悉环境,明辨方向;
2.不入险地,不贪财产;
3.简易防护,掩鼻匍匐;
4.善用通道,莫用电梯;
5.避难场所,固守待援;
6.传送信号,寻求援助;
7.火已及身,切勿惊跑;
8.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爆炸与防爆安全
爆炸: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的现象。
爆炸的条件:
①在有限的空间内
②产生急速的燃烧
③有气体生成
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禁止烟火
禁止带火种
禁止燃放鞭炮
禁止吸烟
当心火灾——
禁止放易燃物质
当心爆炸——
当心火灾——
易燃物质
爆炸性物质
氧化物
检查站:为什么燃烧的蜡烛一吹就灭,而煤炉火用扇子扇,却
扇越旺?
分析:
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少,用嘴吹会使产生的热量随空气的流动而散失,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熄灭。
在煤炉中燃料多,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扇风不会使煤炉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而扇风时又使空气流通,补充了氧气,所以会越扇越旺。
本节课知识网络
3.3燃烧条件
与灭火原理
燃烧条件
(同时俱备)
灭火原理
(满足任一即可)
爆炸
1.本身是可燃物
2.接触空气或氧气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使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使燃烧物隔绝空气或氧气。
燃烧物与其他可燃物隔离或清除掉可燃物。
如高压水枪灭火、吹灭蜡烛
如湿抹布盖住燃着的酒精、锅盖盖住着火的油锅、泡沫灭火器
如森林灭火砍掉周围树木形成隔离带
可燃物在有些空间内极速燃烧
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气体和热
煤是一种常用的化石燃料,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如下图)。请你分析这种变化的优点是:

使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燃烧更为充分
课堂典型练习
今天作业
社会实践
:请你通过询问他人、走访消防部门、查阅报刊杂志等方式,了解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通常采用的灭火方法,将调查结果填入下表,并与同学们交流,讨论。
灭火事例
灭火方法
灭火原理
油锅着火
用锅盖盖灭
燃着的可燃物与空气隔离
感谢各位聆听!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