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科学测量同步练习(含答案 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4 科学测量同步练习(含答案 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7-30 21:10:56

文档简介

1.4科学测量(1)
一、选择题
1.下列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
A.家里餐桌的高度为80厘米
B.一个中学生的质量为120千克
C.一本试卷一页的面积为0.5米2
D.一个保温杯的容积为50分米3
2.测量一张纸币质量的方法(
)
A.直接用托盘天平测量
B.先测量杯子和纸币的总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
C.先测量100张同样纸币的质量,然后再除以100
D.以上方法都可以
3.下列关于体温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般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最小刻度是0.1℃
B.用体温计测量口腔温度前应先将体温计放入沸水中煮3分钟消毒
C.体温计的玻璃泡容积比细管容积大得多,所以准确程度高
D.用体温计测量同一位同学的口腔和腋下,其数值是不一样的
4.我国北方冬天,河流会结上一层厚厚的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达-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是(
)
A.0℃
B.略低于0℃
C.4℃
D.略高于-40℃
5.下列有关量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10mL量筒量取5.0mL浓硫酸,倒出浓硫酸时,因为量筒壁上沾有浓硫酸,所以量取浓硫酸的体积小于5.0mL
B.实验室需要量取15mL蒸馏水,为了减少误差,正确的做法是用量程为10mL的量筒量取2次
C.量程为10mL的量筒,1mL以下没有刻度
D.量程为10mL和50mL的量筒,其分度值相同
6.有两支温度计,其玻璃泡一样大,但玻璃管的内径不同。将它们插入同一杯热水中,它们的水银柱上升高度和示数情况分别是(
)
A.上升高度一样,温度示数相同
B.内径细的升得高,温度示数大
C.内径细的升得高,温度示数相同
D.内径粗的升得高,温度示数相同
7.两支内径不同、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会看到(
)
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
B.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
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D.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8.实验室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量程和最小刻度。要较准确地一次量取125毫升的酒精,则应选用的量筒是(
)
A.500毫升、10毫升
B.100毫升、2毫升
C.250毫升、5毫升
D.50毫升、5毫升
9.要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为使测量结果较准确,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测量10个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角硬币的厚度
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1角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10.酒精有很强的挥发性,实验发现,酒精在挥发时,会从原来的酒精液体中带走很多热量,从而使剩余的酒精温度降低。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它的示数将(
)
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C.先升高后降
D.先降低后升高
11.在一次进行盐水体积测量的实验中,坐在座位上的小宇按实验要求对放在课桌上量筒中的盐水进行了读数,站在他身后的小鸣也同时进行了读数,他们俩的读数分别是40毫升和42毫升,那么盐水的体积应该是(
)
A.39毫升
B.40毫升
C.41毫升
D.42毫升
12.严冬,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但冰下面的鱼儿仍在游动。为了测出冰下水的温度,小强同学在冰上打了一个洞,拿来一支温度计,用下列四种方法测水温,其中正确的是(
)
A.用线将温度计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待较长时间后,从水中提出,读出示数
B.取一个塑料瓶,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后取出,再用温度计测出瓶中水的温度
C.取一个塑料瓶,将温度计悬吊在瓶中,再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中,水灌满后待较长时间,然后将瓶提出,立即从瓶外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D.手拿温度计,从洞中将温度计插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取出,立即读出示数
二、填空题
13.请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900毫升=__
__升。
(2)0.5立方米=__
__升。
(3)0.0085立方分米=__
__毫升=__
__升。
14.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
__毫米。
(2)用该刻度尺测得某教科书(共188页)的厚度为9.4毫米,则每一张纸的厚度为__
_毫米。
(3)测量距离的方法除了用有刻度的尺进行测量外,你还能举出一种其他的方法吗?
__
__。
15.有一支温度计上面所标的0~100℃之间有100个小格,用它测量温度时,多次发觉它和用其他温度计测量的读数不同。于是,小张同学决定检验一下。结果发现:当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4℃;当插在实际为100℃的沸水中时,示数96℃。那么,这支温度计的实际最小刻度值是________℃;如果用这支温度计测得教室里的温度为22.4℃(此读数有估计值),则教室里的实际温度为________℃。
16.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处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1)此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原理来测量温度的。
(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3)若将瓶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在A处,B、C是与A点相差2℃的两点,则A处的温度是________℃;如图所示,B处温度比C处温度________(填“高”或“低”)________℃。
17.有一个量筒和一个量杯都是100mL(设到100mL刻度线的高度都是h),倒入50mL液体,对量筒而言,所装液体液面将________,对量杯而言,液面高度将________(以上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它们的最小刻度都是5mL,则当所测液体的体积较大时,选________测量要精确些。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A
【解析】A.一个人身高大约1.7m,而餐桌的桌面大致在腰间,即:1.7m×=0.85m=80cm,故A符合实际;
B.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为50kg,而120kg太大了,故B不合实际;
C.一张试卷的长大约30cm,宽大约20cm,那么面积为:30cm×20cm=600cm2=0.06m2,故C不合题意;
D.一个保温杯大约高20cm,底面直径10cm,那么它的容积大约为:
V=Sh=3.14×(10cm÷2)2×20cm=1570cm3=1.57dm3,而50dm3太大了,故D不合实际。
故选A。
2.C
【解析】一张纸币的质量太小,无法用天平直接测量,可以找到100张同样的纸币,首先测出总质量,再除以纸币的张数100即可,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3.B
4.A
5.C
【解析】A、在量筒制作过程中,已经将附着在筒壁上的残留部分造成的误差消除,也就是说,倒出来的量和眼睛观察刻度的数量是一样的;故A说法错误;
B、用量筒量取15mL蒸馏水,应选择略大于15mL的量程.用10mL的量筒需要2次量取,会有误差,所以应选择20mL的量筒;故说法错误;
C、量程为10mL的量筒,最小刻度值是1,故C说法正确;
D、不同的量筒起分度值不同:如0.1、0.2、1等.
6.C
7.D
【解析】同一杯热水说明最后温度计示数应该相同.
玻璃泡中水银量相等,说明水银受热后膨胀程度相同,即增大的体积是相同的,内径的不同影响的是水银柱升高的高度.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故选:D
8.C
9.C
10.D
11.B
12.C
二、填空题
13.0.9;500;8.5;0.0085;
14.35.0;0.05;步测法;
15.20
16.(1)气体的热胀冷缩(2)左(3)0低4
17.等于大于量筒
【解析】量筒和量杯的形状如右图所示,所以当在量程为100mL的量筒和量杯中分别倒入50mL的液体时,量筒中所装液体的液面高度将等于,量杯中所装液体的液面高度将大于。如果它们的分度值相同,根据它们的形状特点可知,量筒的刻度上下均匀,而量杯的刻度“下疏上密”,因此,当所测液体的体积较大时,量杯会因上端相邻刻度较密而不易准确读数,所以选用量筒来进行测量更准确。1.4科学测量(2)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因测量工具不精确而产生的误差
B.测量时选用的工具越精密越好
C.学生用钢尺的最大测量长度为15cm,因此,无法用它来测量长度约为50cm的课桌的宽度
D.测量长度时,也可以使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子
2.测量是一个将待测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经过测量,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m,那么,在测量中,“测量”定义中所说的“公认的标准量”是(
)
A.东方明珠电视塔
B.468m
C.1m
D.测量的尺子
3.下列是一个初中生对自己健康信息档案的描述,最合理的是(
)
A.身高约170000毫米
B.质量约45000克
C.体温约35℃
D.平静时每分钟呼吸约60次
4.小明和小华用各自的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张课桌的度。小明测量的结果为122.9cm,小华测量的结果是1.228m,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华的读数比小明的准确
B.两人只要认真测量就会避免误差
C.小明的读数误差小
D.两人所用的该度尺的分度值是相同的
5.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B.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丝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
C.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
D.只使用一把刻度尺不借助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
6.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的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9毫升。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毫升。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是(
)
A.8毫升
B.大于8毫升
C.小于8毫升
D.无法判断
7.如图所示为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长度的示意图,下列所记录的测量结果中,正确的是(
)
A.7.25厘米
B.2.25厘米
C.2.3厘米
D.2.2厘米
8.甲、乙两人用两把刻度尺,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甲测得的结果是6.50dm,乙测得的结果是0.6480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相同
B.两人结果必定有一个是错误的
C.甲的读数比乙的更精确
D.两人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不同
9.小丽测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将很少一部分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然后像图所示的那样去测量和读数。小宇指出了小丽操作过程中的一些错误,但其中一条是不正确的,请你把它找出来(
)
A.不应该倒入另一烧杯中,这会使温度降低
B.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未能完全浸没
C.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线相平,而不应斜视
D.应该将温度计取出来读数,而不应该放在水中读数
10.某玻璃瓶按如图甲所示的方式放置,测得底面直径为D厘米,液高为H1厘米;按如图乙所示的方式放置,测得上部空气高度为H2厘米。若玻璃瓶厚度不计,那么该瓶的最大容积是(
)
A.D(H1+H2)立方厘米
B.D2(H1+H2)立方厘米
C.D2(H1+H2)立方厘米
D.D2(H1+H2)立方厘米
11.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工件的长度,将其一端与10厘米刻度线对齐,另一端恰好与24厘米刻度线对齐。此工件的长度应记录为(
)
A.24厘米
B.14.00厘米
C.0.24米
D.0.140米
12.小红和小明各自用刻度尺测量同一张课桌桌面的长度。小红测量的结果是122.9厘米,小明测量的结果是1.228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红的读数比小明的准确
B.小明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毫米
C.两人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相同的
D.两人中至少有一个测量结果是错误的
13.严冬,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但冰下面的鱼儿仍在游动。为了测出冰下水的温度,小强同学在冰上打了一个洞,拿来一支温度计,用下列四种方法测水温,其中正确的是(
)
A.用线将温度计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待较长时间后,从水中提出,读出示数
B.取一个塑料瓶,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后取出,再用温度计测出瓶中水的温度
C.取一个塑料瓶,将温度计悬吊在瓶中,再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中,水灌满后待较长时间,然后将瓶提出,立即从瓶外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D.手拿温度计,从洞中将温度计插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取出,立即读出示数二、填空题
14.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________刻度尺,其最小刻度是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
15.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利用一根粗细均匀的铅笔、刻度尺来测量细铁丝的直径。细铁丝共绕32圈,则线圈长度为
,细铁丝直径为
。若刻度尺受热膨胀后去测量,其值将比真实值
(填“偏大”“偏小”“相等”)
16.我国地域辽阔,冬季南北温差很大,图中甲、乙是两只水银温度计,它们分别显示了同一时刻哈尔滨和海口的气温,两地的气温分别为哈尔滨________,读作________;海口________,读作________。
17.人们利用声呐系统可以测海洋的深度,利用激光测距仪可以测量某个天体与地球之间的距离。这两种测距离的方法的共同点是从声呐仪(或激光测距仪)发出声(或光)信号,声(或光)信号遇到目标会反射回来,测出声(或光)信号往返所需的时间t,就可以计算出信号源与目标之间的距离。(v激光=3.0×108m/s;v声音=1500m/s)
(1)从地球发出的激光脉冲束照射到月球的反射器,经2.56s返回地球,请计算一下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____________。
(2)潜艇距离暗礁100km,声呐发出信号________s后收到反射回来的声波。(潜艇静止时测量)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D
2.C
3.B
【解析】A.身高越170000毫米=170米,超出正常范围,故A不合理;
B.质量约450000克=45kg,在正常范围内,故B合理;
C.体温35℃明显低于正常值,故C不合理;
D.平静时每分钟呼吸约60次,超出正常范围,故D不合理。
故选B。
4.B
【解析】小明测量的结果为122.9cm,小华测量的结果是1.228m=122.8cm,两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相同的,都是1cm,故B正确;两人的准确程度是一样的,故A、D错误;两人的结果不一样,只是估读的数字可能不同,都是正确的.故C错误
5.D
6.B
7.B
8.D
9.D
10.D
11.B
12.C
13.C
二、填空题
14.A1mm2.20
15.5.00;0.16;偏小
【解析】(1)由图示刻度尺可知,刻度尺分度值是1mm,线圈长度L=15.00cm-10.00cm=5.00cm,n=32,故d==≈0.16cm
(2)刻度尺受热后变长,分度值变大,用此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如:物体的长度的真实值是2cm,
受热膨胀后的刻度尺的2cm要比实际的2cm长,用这个刻度尺来测量,示数就小于2cm,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16.-23℃;零下23摄氏度;25℃;25摄氏度
【解析】(1)甲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刻度向下增大,说明温度在0℃以下,那么哈尔滨的气温为:-20℃+(-1℃)×3=-23℃,读作零下23摄氏度;
(2)乙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刻度向上增大,说明温度在0℃以上,那么海口的气温为:20℃+1℃×5=25℃,读作25摄氏度。
17.(1)3.84×108m(2)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