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科学探究
一、选择题
1.学习科学的最基本方法是( )
A.阅读、笔记和练习 B.讨论和交流 C.观察、实验和思考 D.实践和应用
2.以下对科学探究基本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B.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是为了得出合理的结论C.科学探究中可对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修改D.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设计实验和实施实验
3.壹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假设 B.论证 C.实验 D.结论
4.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规范的操作方法是获取可靠实验结论的基本保证。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充分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和步骤B.实验前用简单的文字或图表设计出实验步骤流程图C.实验前把实验报告中相关的现象、数据和结论预先填好,以便在实验时对照进行D.实验中要尽量保持安静,不随意走动,防止发生安全意外
5.当你感冒到医院里看病时,通常医生会问你是否头痛、咳嗽、鼻塞,然后给你测量体温。医生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
A.交流 B.获取事实与证据 C.制订计划 D.检验与评价
6.下列属于科技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对环境的认识的是( )
①洗碗机能让我们饭后不发愁
②可视电话改变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③网上购物不用再逛市场
④神舟九号的成功发射
⑤嫦娥一号卫星的绕月飞行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7.假期结束走进教室同学们发现部分铁窗户上铁丝网变得锈迹斑斑。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铁为什么会生锈?”。就“铁为什么会生锈?”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实验 B.提出问题 C.观察 D.得出结论
8.用量筒测量热水瓶软木塞的体积时,某同学记录了以下几组数据:①用天平称得软木塞的质量M;②量筒内盛水时的读数V1;③把铁块放入量筒内水中时的读数V2;④把铁块和软木塞捆在一起放入水中的量筒读数V3;其中多余的是( )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9.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翔。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问题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是( )
A.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 B.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C.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
10.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陈明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陈明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A.发现并提出问题 B.做出猜想或假设C.观察、实验、收集证据 D.交流合作、评价证据
11.小明家种植了许多西瓜,他的爸爸从种子市场买来了一种“8424”西瓜种子,经过精心培育、合理施肥、适时治虫,西瓜开花结果,但是结的果实总是长不大,很多只有拳头大小。邻居家的另一品种的西瓜却长得非常好,对此现象,小明所作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
A.种子品种有问题 B.化肥对结的果实有影响C.治虫剂对结的果实有影响 D.气候不适宜
12.科学探究过程一般包括“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并实施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等步骤。小乐在研究燕麦生长是否具有向光性现象时,列出了如表所示甲、乙、丙、丁四个叙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叙述
甲
窗台上的盆栽燕麦幼苗为何向窗外弯曲
乙
或许是单向光刺激引起燕麦幼苗弯曲生长
丙
改变燕麦幼苗的光照环境,进行有无单向光刺激的对照,观察燕麦幼苗的生长和弯曲情况
丁
燕麦幼苗的生长具有向光弯曲的特性
A.甲为提出问题,丙为观察现象 B.甲为作出假设,丁为记录实验结果C.乙为提出问题,丙为设计并实施实验 D.乙为作出假设,丁为得出结论
二、填空题
13.在学习科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________、多________、多________,准备随时运用________和科学方法,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
14.王老师在上课时发现小明同学精神不振,相当疲乏,同时伴有咳嗽,王老师估计小明可能感冒了,就让小明到校医务室去测量体温。在这个事例中,王老师的推测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属于__________,要求小明去测量体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将问题答案的序号填写在对应的横线上。
A.小华和小明中午赤脚在海边玩耍,觉得沙子很烫。B.小华和小明跳到海水里游泳,感到海水比沙子凉。C.小华对小明说:“为什么海水会比沙子凉很多?”D.小明说:“可能是海水的温度比沙子低。”
E.傍晚他们俩来到海边,仔细感觉沙子和海水的温度,发现沙子比海水凉。
F.小明说:“为什么中午海水比沙子凉,傍晚沙子却比海水凉?”
G.小华说:“可能是海水和沙子吸(放)热的本领不一样。”
H.小华和小明取同样质量的海水和沙子,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记下相同时间内海水和沙子分别升高的温度值;移去酒精灯,再记下相同时间内它们降低的温度值。
I.小华和小明在笔记本上写道:实验数据表明,海水吸(放)热的本领比沙子的强。
短文的叙述中:
(1)属于体验的有________。
(2)属于提出问题的有________。
(3)属于假设的有________。
(4)属于描述实验过程的有________。
(5)属于结论的有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C2.A3.C4.C5.B6.A7.B8.B9.D10.C11.D【解析】小明家的西瓜和邻居家的西瓜所处的气候条件是一样的,所以气候不适宜这一猜想不合理。12.D二、填空题
13.思考;观察;实验;科学知识14.建立假设获取事实与证据15.(1)ABE(2)CF(3)DG(4)H(5)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