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_教案1-湘教版数学必修5

文档属性

名称 12.2.3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_教案1-湘教版数学必修5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29 15:5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层抽样与系统抽样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理解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的概念,掌握抽样方法的特点和步骤;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分析解决,体验抽样在生活中的应用,渗透实际问题中的统计思想;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系统抽样与分层抽样的特点和步骤 ;
【教学难点】
分层抽样每层应抽取的样本数;系统抽样中的“个别案例”的处理办法.
【教法学法】
本节课在教法上我充分体现教师的 “问题诱导,启发讨论”的引导作用,在学法上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通过“析案例,议疑难,现过程,得结论,做小结”等一系列学习活动来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以熟悉的问题为背景.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的求知欲,让他们积极主动配合老师的“诱导式”教学,顺利进入新课.
(二)分析案例,理性概括
1.对于分层抽样,“高考阅卷流程”是学生感觉到神秘的案例,我便以此引入案例1.过程让学生说,之后师生共同归纳分层抽样的特点和步骤. 因为学生对分层抽样刚刚接触,还没有形成理性认识,所以我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让他们先想、先说、先做,再规范学生的解题过程,避免了老师的单独说教,既降低了学习难度,又激发了学习兴趣.并在提示(提示:采访对象应来源于每场比赛的各个领域:主裁,副裁,边裁,教练,队员,对手)下自主解决情境问题2,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
2.对于系统抽样,给出背景资料,回顾刚刚过去的2011年,诸多食品安全事件挑战公众神经.经历过三聚氰胺事件的重击、瘦肉精事件的炸雷、上海染色馒头的喧闹、浙江地沟油事件的轰动,到如今的问题胶囊事件,如何检验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大众的焦点,我引出案例2.“系统抽样”依靠学生能力很难独立完成,它也是本节的难点之一、所以我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可以由学生先在练习本上书写抽样步骤,教师巡视,并督查指导,再找一学生展示解题过程. 完成例题解答之后,引导学生思考例2中的“10000”改为“10003”呢?类比课本的例5,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由上述过程让学生概括系统抽样的特点和步骤,教师完善,强调关键点.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意图在:组织学生开展平等、宽松、民主的讨论,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解决情境问题3,加深学生对“坏样本”的理解.
(四)追踪成果,巩固提高
为使知识顺利迁移,我特设几道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这个环节起到反馈教学、内化知识的作用,使学生体验抽样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五)归纳反思,自我提升
为了能使所学知识得到升华,我特设“归纳反思,自我提升”环节,意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课程,使学生学会回顾反思,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课外思考,埋下伏笔
为了加深学生对几种抽样方法的理解,我特设“课外思考,埋下伏笔”环节,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对抽样方法的进一步思考和研究,从而让知识在课堂以外得到延伸.
【教学反思】
这篇案例主要研究了抽样的思想方法,属于概念课.我主要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究性学习模式。首先从学生日常熟悉的问题情境入手,然后展开讨论,并让学生大胆设想抽样方法.虽然他们的方法并不完善,但可以充分使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并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最后的“课外延伸”是本节内容的应用和深化.该案例充分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堂课设计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的参与课堂教学,较好的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有层次的问题驱动下高效地完成了即定的数学学习任务.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了三种抽样方法,学生会比较三种抽样方法的优缺点,能够在解题过程中,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抽样方法,以解决学习问题,这是我做得成功之处。但我在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方面,还做得不够,我将在以后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要注重信息反馈,坚持师生间的多向交流。要引导学生多思、多说、多练,要充分暴露他们所遇到的知识障碍,并在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中,不断的得到解决,使知识深化。
2 / 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