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 达标检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 达标检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30 09:3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_?????????_?????°???????????°è??_ 达标检测试卷
(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 以下几种情况中,力对物体做了功的有( )
A. 人用力提杠铃,没有提起来  
B. 沿着斜面把汽油桶推上车厢
C. 用力提着水桶水平移动2 m,水桶离地面高度不变  
D. 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前进2 m
2.弹弓是我们小时候经常玩的玩具,如果弹弓对质量为50 g的弹丸的作用力为150 N,弹丸被弹弓射出的最大水平飞行距离为30 m,则弹弓对弹丸做功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没做功,W=0 J  B. 做了功,W=4 500 J 
C. 做了功,W=225 J  D. 做了功,但条件不足,无法计算做功的多少
3.小华把装有30个鸡蛋的塑料袋从1楼提到3楼的家里,每层楼高约3m,他提鸡蛋的力做功最接近( )
A. 180 J B. 900 J C. 90 J D. 270 J
4.小明爸爸的质量为65 kg,小明的质量为45 kg。父子俩一起从居住楼的一楼同时走上二楼。在此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两个人做功的功率相等  B. 爸爸做功的功率比小明的大 
C. 小明做功的功率比爸爸的大  D. 无法比较做功的快慢
图11-1
5.一个物体由A点沿光滑的斜面下滑,相继经过B、C两点,如图11-1所示,已知AB=BC,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功率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W1=W2,P1<P2 B. W1=W2,P1=P2 
C. W1=W2,P1>P2 D. W1≠W2,P1≠P2
6. 建筑工地上的起重机将重物沿竖直方向匀速提起,则货物在匀速上升过程中( )
A.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
B. 动能不变,机械能增加
C. 动能不断转化为重力势能
D. 重力势能不断转化为动能
图11-2
7.如图11-2所示,利用滑轮组在 2 s内将重400 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1 m,所用拉力F为150 N。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2 m/s B. 动滑轮的总重为100 N
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D. 提升更重的物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变小
二、填空题(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8.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 ,这就是机械功原理。省力的机械一定费 ,省距离的机械一定费 。
9.甲、乙两辆功率相等的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之比v甲∶v乙=2∶1,那么,两辆汽车的牵引力之比为 ,在相等的时间内两辆汽车的路程之比为 ,做功之比为   。
10.司机开车上坡前,往往加大油门,以提高车速,这是为了增大汽车的
能。清扫路面垃圾的清洁车,能通过吸尘器将路面上的垃圾吸入车内容器中。清洁车沿街道匀速行驶,在清扫垃圾过程中,车的动能将   ,机械能将 。(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1.航模飞行表演中,航模飞机在加速升空过程中,动能   , 重力势能   ,机械能   。(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2.如图11-3所示,用10 N的水平推力推重为20 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若5 s内推力对物体做了80 J的功,则在这一过程中,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了   m,重力做功   J,推力做功的功率为
   W。
图11-3
     图11-4
     图11-5
13.如图11-4所示是用力F提水桶的四种情况:①由井底提起H高度;②提着水桶不动;③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s;④爬上长为L、高为h的楼梯。其中力F对水桶有做功的是 (填序号);若s>L>H>h,则做功最多的是 (填序号)。
14.如图11-5所示,将钢锯条固定在桌面边缘,将棋子放在钢锯条的端部,然后用手将锯条的端部压下一段距离,松手后,棋子会被弹起一定的高度,此过程中,钢锯条的   能转化为棋子的   能。增加钢锯条被下压的距离,发现棋子被弹起的高度增加,实验表明,物体的   越大,它的弹性势能越大。
       图11-6
15.如图11-6所示,用滑轮组拉动重70 N的物体A,在10 s内使A在水平方向上移动5 m,所用拉力F为20 N,地面对A的摩擦力为30 N,则A运动速度是   m/s,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是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三、实验题(本大题3小题,共21分)
16.(6分)引体向上,是同学们经常做的一项健身运动,如图11-7所示,该运动的规范动作是两手正握单杠,由悬垂开始,上提时,下颚须超过杠面;下放时,两臂放直,不能曲臂。这样上拉下放,重复动作,达到锻炼臂力和腹肌的目的。陈强同学能连续做16个规范的引体向上动作。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现要估测陈强同学做16个规范动作时的功率。
图11-7
(1)所需要的测量器材有体重计、   和   。
(2)请你完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格(在表格中补充未完成的项目,不需要填写数据)。


功率P/W



(3)写出计算陈强同学做引体向上时功率的表达式: 。
17.(9分)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提高机械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提高机械效率,要从研究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出发,寻求办法。
图11-8
为了探究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小明选取了大小相同的滑轮,利用图11-8甲和乙装置进行实验,并把数据整理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 次数 滑轮
材质 钩码重
G/N 提升的高
度h/m 有用功
W有用/J 拉力
F/N 绳端移动
的距离s/m 总功
W总/J 机械效
率η
1 铝 1 0.1 0.1 0.6 0.3 0.18 56%
2 铝 2 0.1 0.2 1.0 0.3 0.3 67%
3 铝 2 0.2 0.4 1.0 0.6 0.6 67%
4 塑料 2 0.2 0.4 0.8 0.6 0.48 83%
5 塑料 2 0.2 0.4 2.1 0.2 0.42 95%
(1)比较1和2两次实验发现:在所用滑轮组一定时,提升的钩码   ,机械效率越高。
(2)比较3和4两次实验发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与   有关。
(3)比较   两次实验发现:在所用滑轮组一定时,机械效率与提升钩码的高度无关。
(4)第5次实验是利用了图   的装置完成的,判断依据是   。
(5)利用图甲的装置,把重6 N的物体用2.5 N的拉力匀速拉起,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如果没有刻度尺,只有测力计,也可以测量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测量的机械效率会   (填“不变”“偏大”或“偏小”)。
(6)小明利用图11-8丙装置实验发现: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和摩擦有关,与物重无关。保持斜面倾斜程度不变,可以采用   的方法提高斜面的机械效率。
(7)实验表明:额外功越小,总功越接近有用功;进一步推理得出:假设没有额外功,总功等于有用功;可见使用任何机械都   。
18.(6分)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某物理实验小组同学利用如图11-9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将A、B、C三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分别为hA、hB、hC的位置滚下(mA=mB<mC,hA=hC>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物理探究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图11-9
(1)在图甲和图丙实验中,A球、C球刚滚到水平面时的速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
(2)用来研究超载安全隐患时,我们应选择   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
(3)小华同学通过比较图中B、C两球,得出“质量大的物体动能大”,小丽认为小华的这一比较过程存在错误,你知道错误是   。
(4)实验中,小球碰撞木块后,小球和木块继续在水平木板上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设碰撞前一瞬间小球的动能为E,小球推动木块所做的功为W,则E
 (填“<”“>”或“=”)W。
(5)后来小勇将实验改装成用形状相同的塑料球和铁球(铁球质量大)将弹簧压缩到相同程度后再放手,如图丁所示,两球离开弹簧时的速度   ,纸盒被推开的距离   。(均填“相同”或“不相同”)
四、计算题(本大题3小题,共20分)
19.(6分)小华同学水平推动放在水平地面上重500 N的物体,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00 N,若该物体在1 min内移动30 cm,则在此过程中,求:
(1)小华推力做的功是多少?
(2)小华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20.(6分)如图11-10是某塔吊升降机示意图。如果电动机拉动升降机的钢丝绳,在60 s内将9 000 N的货物匀速提升了30 m,此时钢丝绳的拉力F=4 000 N。求:
图11-10
(1)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2)升降机的机械效率为多大?
21.(8分)“塔吊”是修建高层建筑常见的起重设备,又名“塔式起重机”。某“塔吊”以恒定功率24 kW将质量2 t的重物从静止开始竖直向上提升45 s,全程v-t关系如图11-11所示。忽略摩擦损耗,g取10 N/kg,求:
图11-11
(1)t=30 s时重物所受的拉力。
(2)整个过程重物的最大速度。
(3)若重物上升的总高度为60 m,则最后12 s拉力的平均功率为多大?
五、综合能力题(本大题3小题,共14分)
22.(5分)在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其质量是否有关时,实验台上有大小相同、质量不同的实心铁块和实心木块各一个,小桌,装有细沙的玻璃仪器、记号笔各一个,小敏利用上述器材,设计出了自己的实验方案,如图11-12甲、乙所示。
(1)本实验方案中通过   反映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这是物理实验中常用到的“转换法”,即物理量不能直接测量时,把它们转换成其他可测量的物理量,从而进行研究比较。下列实验中也利用了转换法的是   (填字母)。
A. 用海绵下陷的深度来表示压力产生效果的强弱
B. 测量出100张纸的厚度后除以张数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2)小敏所画的实验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是 
 。
(3)请写出改进措施 
 。(请用文字叙述)
图11-12
23.(5分)在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1: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长度有关;
猜想2: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猜想3: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粗细有关;
猜想4: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原长有关。
接下来,小明首先选用弹簧、小球、木块和长刻度尺各一个,按照如图11-13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实验中木块起始位置相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弹簧的原长l0/cm 10 10
被压缩后弹簧的长度l/cm 8 5
弹簧被压缩的长度Δl/cm 2 5
木块移动的距离s/cm 11 15.5
(1)弹簧将小球弹开的过程中,是将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成小球的
   能。
(2)由于弹性势能的大小不便于用仪器测量,可以通过分析比较   ,从而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
(3)为验证猜想二,需选用   的两根弹簧,实验时将两根弹簧压缩   (填“相同”或“不同”)的长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时,若   ,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图11-13
24.(4分)如图11-14所示是某品牌的六轮洒水车,其质量为7.6 t,罐体容量为5 m2,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350 cm2。(g取10 N/kg)
(1)洒水车在匀速行驶的洒水过程中,动能   ,机械能   。(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若洒水车在一次洒水作业中,以18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6 km,则它在这段道路上洒水所用时间是   h(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若洒水车在该匀速行驶的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为2 500 N,则洒水车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是   W。
图11-14
第十一章达标检测试卷答案
1. B 2. D 3. C 4. B 5. A 6. B 7. A
8. 省功 距离 力
9. 1∶2 2∶1 1∶1
10. 动 变大 变大
11. 增大 增大 增大
12. 8 0 16 13. ①④ ①
14. 弹性势 重力势 弹性形变
15. 0.5 150 75%
16. (1)刻度尺 秒表
身体重心上 拉的高度h/m 人的质量
m/ kg 总时间
t/s 功率
P/ W



(3)
17. (1)越重 (2)动滑轮的重力 (3)2、3
(4)乙 第5次试验绳端移动的距离与物块提升的高度一致
(5)80% 不变 (6)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
(7)不省功
18. (1)甲、丙 (2)甲、乙
(3)没有控制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4)> (5)不相同 相同
19. (1)30 J (2)0.5 W
20. (1)6×103 W (2)75%
21. (1)2×104 N (2)1.2 m/s (3)1×104 W
22. (1)小桌陷入细沙中的深度 A
(2)物体下落的高度不同
(3)使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实心铁块和实心木块从相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观察小桌陷入细沙中的深度
23. (1)动
(2)木块移动的距离
(3)长度和粗细相同、材料不同 相同 木块被推动的距离不相同
24. (1)减小 减小 (2)0.33 (3)12 500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