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扬州慢(淮左名都)》教案—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文档属性

名称 4.2《扬州慢(淮左名都)》教案—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29 15:5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扬州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深入体会黍离之悲。
2.有感情地朗诵本词。
【重点难点】
1、整体上把握黍离之悲。
2、学习诗歌品读的技巧。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鉴赏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扬州自古就是“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大诗人李白也说“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的灿烂古代文明,也牵动了许多文人骚客的情怀和游兴,我们来看一下记载。
1.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南朝殷芸: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3.《资治通鉴》:扬州富庶甲天下。
4.《旧唐书》:扬州地当要冲,多富商大贾。
5.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
6.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ppt1)那么,当南宋杰出的词人姜夔路过兖州时见到一个怎样的扬州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代表作《扬州慢》!(板书课题、作者)
二、定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本词,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
2、深入体会怀古伤今的黍离之悲。
三、初读,查学情
1. 能否在提供一些关于作者姜夔的介绍。
2.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还能更具体的吗?
3.“扬州慢”中的“慢”什么意思?
4.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扬州慢是词牌,也是题目。全词共 98个字,是一首长调,也是一首慢词。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重抒情,一般都比较长。朗读指导:语速慢,较舒缓、吐字宜慢、稍长)
四、再读,感诗情师——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任务一:假如董卿的“朗读者”节目要推举一位朗读者,“把经典读给你听”,朗读这首《扬州慢》,试在小组先辅导并推荐一位,代表小组参赛。打分标准:
1.情感表达充分; 2.注意重音;
3.注意节奏; 4.脱稿,表现力强;图片、音乐。
1.自读 3分钟诵读的要领:平仄和押韵服从乐律的需要。词牌不同,则平仄和押韵的规定不同。
①词的节拍不像诗那样整齐划一,诵读时要注意音节的停顿。如“犹/厌言兵”、“算而今/重到须惊”、“年年知/为谁生”等。..................节奏
②词里的特殊句式,开头用一字领起,稍作停顿,其义直贯本句及下句,称“一字逗”,要读出提示语气。如“过春风十里”的“过”;“尽荠麦青青”的“尽”;“自胡窥江去后,......”的“自”;“纵豆蔻词工,......”的“纵”;“念桥边红药,......”的“念”等。..................语气
③《扬州慢》的韵脚依次是程、青、兵、城、惊、情、声、生;这些字要读得短促而又清晰。
2、听录音(语速要缓慢、绵长,语调要低沉、悲吟,)
3、各组推荐读。每组半片。赋分。
4、点评。涵咏品味,体会其中蕴含的悲切伤感。
5、提问:本词的词眼是什么?“空”。感情基调是什么?(黍离之悲)
五、品读析悲境
任务二:读完之后,董卿要采访一下你,让你从词的任一句谈开去,表达自己的朗读感受。诗词鉴赏五部曲:
(1)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意)
(2)描绘了一幅____的画面;(面)
(3)营造了__________意境;(境)
(4)使用了__________手法;(法)
(5)表达了_________ 感情。
(情)展示:
(一)所见:PPT8(1)荠麦青青:一路之上,触目之处,却尽是青青的野生荞麦,营造了扬州怎样的景象?(凄凉,荒芜) 首先从视觉给我们带来强烈的冲击
(2)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废池乔木为无情之物怎会“厌言”呢?用了拟人修辞。(废池、乔木是金兵劫掠时的目击者,受害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它们“犹厌言兵”,更何况当地的人民呢。)起到了点缀,衬托的作用,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对扬州人民的痛苦表示同情。
(3)冷月无声:月亮本就“无声”,也无所谓冷暖。可这么一说,反而觉得它是本该有声的了。为什么呢?因为从前的二十四桥明月夜,游人极盛,笑语盈耳,还有美女吹箫唱歌,月儿见此光景也陶醉了,它也跟着人们一起欢笑。可是现在呢?“二十四桥仍在”,而歌声笑语却听不到了,甚至连月儿也没有声息了,只是沉浸在冷冰冰的湖水中,随波荡漾。词人移情于物,以“冷月无声”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萧条,寂寥,冷清,落寞,表现扬州城的残破衰落,抒发作者悲哀之情。
(4)“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是如何表达出悲伤的情感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是如何表达出悲伤的情感的?红药徒生:红药一到春天就开始生长,不管人世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自然物的本性不会改变。往年,它可以供游人观赏,可是现在谁也无心去观赏它。花开依旧,人事已非,花开也不过徒增感伤而已。词人借此曲折地表现出劫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情况,以及自己感时伤乱的情怀.。采用了虚拟之法:冬至之日,本来不是红芍药花开的季节,但纵使冬去春回,来年红药花开,还是无人欣赏。类似的诗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味道。流露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无限伤痛之情。
PPT9(二)所听:清角吹寒:暮色降临后,军营中传出阵阵凄厉的号角声,在空城的上空回荡(满目疮痍,军号凄厉,不由人不生感慨)。
通感 ——(触觉写听觉)“寒”字下得很妙,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说“吹寒”。以黄昏清角吹寒打破了空城的死寂,进一步渲染了凄清、沉寂、悲凉的氛围,从而点明扬州已成空城一座,景中寓情,情景交融,表达了词人的“怆然”之情。(多媒体投影创作背景)1127年,“靖康之变”后。在北宋的半边废墟上重建的南宋,是一个更加虚弱的王朝,金兵频繁发动的大规模南侵,使它长期面临着覆亡的严重危机。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大举南侵,曾攻破扬州,烧杀掳掠。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1176年,虽然已过十五年,作者路过扬州时,映入视野的还是劫后的扬州一片荒芜,满目疮痍的萧条景象,联想起了昔日的繁盛,不禁思绪翻滚,感慨万千,写下此词,表达他因山河破碎、百姓生活困苦而极其沉痛的心情。这种情感我们也可用序中的一个词来概括?“黍离之悲”。
六、美读,展才情
七、课下作业
1.仿写。爱国是范忠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责任担当;爱国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视死如归;爱国是______________
2.比较阅读与柳永《望海潮》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顾亭怀古》比较,分析异同。
八、总结昔日富庶甲天下,杜郎好梦竹西佳。只今戍角吹冷月,白石殷忧迈天涯。许多年过去了,扬州城依旧固执的荒凉在那里,二十四桥也依旧绵延着久远的寂寞,桥下的河水清冷的流着,摇荡着旷古的哀愁,像一个久远的梦。只有桥边的红药,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像是在讲述着在河水中流淌的那遥远而感伤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