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
考点聚焦
1、理解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体会曹刿指挥作战的策略思想。?
2、抓住“论战”,解读人物形象。
知识梳理
给课文的三段文字各拟一个恰当的小标题。
A、从人物曹刿身上看应为:
请见、从战、论战。
B、从人物庄公身上看应为:
将战、实战、问因。
C、从内容上看应为:
战前准备、战争过程、战后论战。
这次以少胜多的战役胜利的条件和原因有哪些?
战争胜利的因素
战略因素
战术因素
政治准备----取信于民
有利阵地----战于长勺
反攻时机----彼竭我盈
追击时机----辙乱旗靡
详察敌情
知识梳理
从文中可看出曹刿是一个怎样的人?
爱国,政治上有深谋远虑,军事上有非凡的战略思想和卓越的指挥才能,戒骄戒躁,从容镇静。
知识梳理
技巧点睛
战前启发鲁庄公认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
战后分析战争原理。
详
略——作战过程
文章的详略是怎么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写?
好处:有利于展现曹刿形象,突出文章中心。
技巧点睛
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把战争寄托在近臣和神灵身上;
二﹑用兵轻举妄动,急功近利;
三﹑取胜而不知胜因。
鲁庄公形象:目光短浅,鲁莽草率,昏庸无能,急躁冒进。
对比——曹刿的“远谋”
拓展提升
《曹刿论战》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曹刿,这位公元前684年长勺战争舞台上的主角,他的毛遂自荐的精神、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把握战机的卓越才能、历来为世人所称道。另一人物鲁庄公,往往认为这个人物是不值得一提的,鲁庄公其人在他的身上究竟还有没有我们值得称道的地方?
一、鲁庄公广开言路,使一介草民曹刿得以参与论战
二、鲁庄公面对曹刿“肉食者鄙”的批评和“小惠”、“小信”的刺耳意见,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
三、鲁庄公不高高在上,而是亲临第一线深入实际,“战于长勺”“与之乘”,甘当配角,让能人“掌旗”;
四、鲁庄公不被“齐人三鼓”势头吓懵头,用人决心坚定,不收回成命,不打退堂鼓,不干扰能人的作战部署;
五、赞鲁庄公善于总结经验,“既克”之后能“问其故”,向内行请教,学习如何掌握战争的规律。
拓展提升
曹刿-远谋
对话描写
详略得当
对比手法
鲁庄公-鄙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