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
考点聚焦
1、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
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2、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知识梳理
全文以“出师” 为中心;
首先,危急形势下出师,提出治国建议;
然后,表达感激之情和效忠心愿,陈述
出师理由;
最后,要求批准出师,表达出师决心。
理清谏言的脉络层次。
知识梳理
开张圣听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亲贤臣,远小人
广开言路
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文章的前半部分,诸葛亮就国内的政治问题向后主提出了哪些建议?你认为那一条最重要?为什么?
知识梳理
其中第三条是最重要的的。因为如果做到了“亲贤臣,远小人”,那么开张圣听和严明赏罚也就容易做到了;否则,前两条建议也就无法实现。
技巧点睛
提出这三条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希望蜀国能够有一个清明的政局,成了“北定中原”强大稳定的后方,使他“北定中原”的计划得以实现。
技巧点睛
作者自叙本志,与“出师”看似无关,其目的何在?
作者自叙本志,为的是突出先帝的知遇之恩,而出师伐魏,“北定中原”,正是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以报答先帝。
技巧点睛
①感激报答先帝知遇之恩;
②感慨先帝创业艰辛,警醒后主;
③以父子之情感动激励后主,继承先帝遗志,完成先帝遗愿;
④加强劝说后主的说服力、权威性。
文中多次提及先帝有何用意?
技巧点睛
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诸葛亮是一个知恩图报、忠心耿耿、勇担大任、严于律己、才智过人、淡泊名利的人。
“表以陈情”,意思是表的叙事和议论都带有抒情的色彩。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技巧点睛
第一部分寓情于议,在谈论形势、方针、政策和历史经验教训之中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抒情线索,就是希望后主能继承先帝的遗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
第二部分寓情于叙,字字句句都蕴含着作者对先帝的知遇之思和无限感激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尽心竭力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最后,诸葛亮以“讨贼兴复之效”自许,并且说“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天帝之灵”,更是情词恳切,催人泪下,集中表现了他感恩图报的心情。
拓展提升
下边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你能说出描写了他的哪些具体的事件吗?
收二川,排八阵, 取西蜀,定南蛮,
六出七擒, 东和北拒,
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 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
一心只为酬三顾。 水面偏能用火攻。
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六出祁山
东和:东和东吴
收二川:收东川西川
北拒:北拒曹魏
七擒:七擒孟获
排八阵:摆设八阵图
拓展提升
出师伐魏
亲贤远佞
广开言路
严明赏罚
蜀国政治清明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