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语部编版九下 第5课 孔乙己 微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初语部编版九下 第5课 孔乙己 微课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74.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29 16:2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孔乙己
考点聚焦
1、整体感知文意,探究孔乙己形象。?
2、品读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等语段,剖析人物性格。
3、理解社会环境描写,洞悉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
知识梳理
文章按照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主要写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1- 3)介绍咸亨酒店,交代环境。(序幕)
第二部分(4-13)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
第一层(4-9)写孔乙己一生的四个片断。(开端、发展)
(1) 酒客揭短,取笑孔乙己偷东西;
(2) 酒客讥笑孔乙己没有进学;
(3) 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
(4) 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吃。
第二层(10-11)写孔乙己断腿后到酒店喝酒,仍遭到取笑。 (高潮)
第三层(12-13)交待孔乙己的悲惨结局。(结局)

知识梳理
开头三段先说酒店的大概情况,写出孔乙己生活在怎样一个社会环境?
作者描写社会风情的有三处:
A把“短衣帮”与“穿长衫”的喝酒形象作对比,突出了贫富悬殊、等级森严的社会现实。
B从“我”的职务的变换,可以窥探掌柜冷酷势利的一面。
C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什么好声气:冷酷的酒店氛围,以小见大,更见世态的炎凉
技巧点睛
小说开始介绍鲁镇咸亨酒店的格局和酒店里各种人物及其相互关系,有什么作用?
咸亨酒店是当时社会的缩影,是孔乙己生活的典型环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方色彩。通过酒店去透视社会,反映出势利、冷酷的社会环境,渲染了一种冷漠的社会气氛,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作铺垫,试他悲剧的一生得到了完整而深刻的表现。
技巧点睛
课文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现了孔乙己怎样的性格特征?
性格特征:自命清高
以读书人自居,卖弄学问
自欺欺人、迂腐可笑
死要面子
好喝懒做
穷困潦倒
热心善良诚信
描写方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
技巧点睛
小说是以谁的口吻来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我”一12 岁的酒店小伙计是孔乙己命运的见证人。小说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写,用第一人称可以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
(2)可以使故事情节集中,内容简要;
(3)可以表现周围人对孔乙己的态度,连12岁的小伙计都鄙视孔乙己,更能说明这个社会对不幸者的冷漠,使作品更增加了悲凉的意味。
技巧点睛
描写酒客对孔乙己的笑,有什么作用?
以乐景写哀,更令人悲哀,增加了悲剧效果。
冷漠无情,没有人性的笑,体现出人们的麻木不仁、穷极无聊,蕴藏着一股悲凉的意味。人与人之间在千百年封建制度的压迫、封建经济的剥削、封建文化的毒害下,形成了一种隔膜,冷酷、麻木、不觉悟,甚至连最起码的同情心也丧失了。(反映出病态的社会现象)
技巧点睛
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有哪些?
(1)根本原因: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2)社会原因:贫富悬殊,阶级对立,人际关系的冷漠势利。
(3)直接原因:因为偷窃而遭到丁举人的毒打。
(4)自身原因:好喝懒做,鄙视劳动。
技巧点睛
在孔乙己身上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篇小说,通过对孔乙己后半生几个生活片断的描述,成功地塑造了封建末期倍受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国民冷漠、麻木的精神状态。
技巧点睛
“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掌柜只在结帐的时候提起孔乙己,他关心的是自己的收入,人们根本不去过问孔乙己的死活,孔乙己在他们心目中是无足轻重的,反映社会的冷漠,世态炎凉。
拓展提升
“大约”表估计、推测, 因为没有人说起这件事,没有确凿的证据。而根据 “到现在终于没有见”这样的情况估计,选用“的确死了”表示推测的可靠。小说以这一含蓄语句作结尾,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孔乙己的悲惨结局,思索造成悲剧的社会根源,言虽尽而意无穷。
你是如何理解“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的含义的?
孔乙己
情节
环境
人物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