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语部编版九下 第13课 短文两篇谈读书 微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初语部编版九下 第13课 短文两篇谈读书 微课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0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29 16:2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谈读书
考点聚焦
1、理清作者的思路,积累精辟句子。
2、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3、理解本文的读书观,激发学生读书热情。
知识梳理
本文本文是随笔,没有中心论点,作者围绕“读书”这一话题,谈了些什么内容?
①读书的正确目的;
②要讲究读书的方法;
③读书的作用——能塑造人的性格
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
知识梳理
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谈读书的目的。
1、正面论说读书足以怡情、傅彩、长才。
2、反面论说读书的惰、矫、迂。
3、读书与经验互补。
知识梳理
第二部分:谈读书的方法。
1、读书要思考。
2、读书的不同方法。
3、读书与讨论、作文的关系。
第三部分:谈读书的作用(益处)。
1、正面论说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
2、反面论说读书可以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
技巧点睛
探究课文运用的论证方法,体味其表达效果。
(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从正面说理阐明了读书的三个正确目的,简单明了。
(2)从“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到“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从正反两方面说理(对比论证),阐述了 “ 读书三个目的的具体表现”和“三个不良倾向”,使论述十分透彻, 增强了说服力。
技巧点睛
(3)从“读书补天然之不足”到“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运用比喻论证法,论证了“读书对经验的作用及二者关系”的观点,使阐述的道理通俗易懂,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技巧点睛
(4)从“书亦可请人代读”到“味同嚼蜡矣”。
运用比喻论证法,论证了“好书一定要揣摩钻研才能读出味道”的观点,使说理通俗易懂,还让读者可以想像和意会。
(5)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皆成性格”。
运用道理论证,阐述了“读书能够塑造人的性格”的观点。先列举六门学科的作用, 最后加以归纳,使人信服。
技巧点睛
2、课文的语言有何特点?试举例分析。
(1)语言精辟,表意透彻、富有智慧,用词简明、含义深刻。
如: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咀嚼消化。
浅尝、吞食、咀嚼”三个词准确生动写出了不同的书需不同的读法。
技巧点睛
(2)行文灵活,笔法生动,大量运用排比和比喻修辞手法。
如: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栽。
运用比喻巧妙地写出了读书的重要性。
再如: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用排比的修辞,句式整齐地列举了读书的目的。
(1)好读书时不好读书,好读书时不好读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书到用时方恨少。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古往今来,名人学者遨游书海留下了许多读书名言以激励后之学者。你还知道哪些读书名言?
拓展提升
谈读书
作用
目的
方法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