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语部编版七下 第3课 回忆鲁迅先生 微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初语部编版七下 第3课 回忆鲁迅先生 微课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89.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29 16:2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考点聚焦
1.学习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语言和善于生活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感受鲁迅日常生活中的爽朗与温情。
3.学习鲁迅先生的优秀品质,体会作者由衷的爱戴之情。
关于回忆录
本文属于怀人散文(写人散文),也是一篇回忆录。回忆录要求“三亲”原则:亲历,亲闻,亲见。回忆录兼备“史”与“诗”的双重因素,既具有散文的审美特质,又具备传记的基本特征——以真实人物为记叙对象,剪裁提炼。
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亲见,因此本文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文章框架
回忆鲁迅先生
(节选)
伟大思想
高尚人格
神情姿态:乐观开朗、平易近人
饮食起居:简单随和、体恤他人
工作习惯:不同寻常、忘我精神
日常琐事:严谨认真
知识梳理
写作手法
细节描写
细节,即细小的动作或情节;文艺作品中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自然景物、社会环境等最小的单位组成。细节描写要求真实、生动,并服从主题思想的表达。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但本文却大量细致地记叙他的工作、生活琐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技巧点睛
更真实。让读者看到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鲁迅。这样的鲁迅更让人觉得可亲。
更直观。让我们直接感受到鲁迅的为人处世,以及他思想、性格方面的不少特点。
更真挚。细节描写,几乎无一评论,无一直接抒情,而真情流露。
更有趣味。许多富有趣味的生活细节,更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更有表现力。以小见大的写法是最大的妙处。
本文以笑开头有何作用?
技巧点睛
这样写,乐观爽朗、平易近人、坦白真诚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多疑善怒”、“冷酷无情”的鲁迅形成了鲜明对照。 这里,他不再是神情严峻、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斗士,而是一位慈爱的长者,一个普通的可亲可爱的老头,从而拉近了读者与伟人的距离,使人感受到鲁迅率真、质朴、毫不做作的性格特点。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本文除了写鲁迅之外,还写了其他什么人?写这些人各有什么作用?
技巧点睛
还写了“我”(作者萧红)、海婴、许广平先生(鲁迅的妻子)。
本文是回忆性散文,写“我”的亲见、亲闻,一是使所叙之事更为真实,二是使情感的抒发更有感人的力量。
写海婴,主要是通过海婴的年幼无知、童言无忌,从侧面表现鲁迅对孩子的慈爱,也与大人的内心担忧形成对比。
写许广平,则是更典型的侧面烘托。她的勤劳坚强,有力地衬托出鲁迅的勤勉坚强。文中许广平的一句话,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富有思想含量。
精读课文,品味语句妙处
......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抓”“扣”“伸”,这几个动词,形神兼备地描绘出鲁迅的习惯性动作,体现出鲁迅敏捷果敢、一往无前的性格特点。
技巧点睛
精读课文,品味语句妙处
以后我们又做过韭菜合子,又做过荷叶饼,我一提议,鲁迅先生必然赞成,而我做得又不好,可是鲁迅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
鲁迅先生虽然胃不好,但对萧红亲手做的点心,就算做的不好,鲁迅先生还是在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言辞间自然流露出对妻子敬重与依赖,还有对小辈的体恤。
技巧点睛
精读课文,品味语句妙处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鲁迅先生虽然深恶痛绝写字草率,但不怕花功夫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让我们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待青年的赤诚之心。
技巧点睛
精读课文,品味语句妙处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
“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第一句话,采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鲁迅先生忘我的工作习惯,话虽平淡,情感却十分深挚,一个“才”字透露了玄机。
第二句话,主要是写保姆对海婴的吩咐,却也从侧面突出了鲁迅的人格魅力。海婴年幼,孩子蹦蹦跳跳是特性,但保姆总是要吩咐他“轻一点走”,因为怕吵醒了彻夜工作、刚刚才睡下的鲁迅先生。一个“总是”表现了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同时也是鲁迅长期不顾身体健康忘我工作的侧面表现。
技巧点睛
拓展提升
鲁迅的遗嘱
在现代所有的中国人中,鲁迅无疑是最为深刻而且最为独特的一个,他的遗嘱也是最为独特的一封。下面是遗嘱全文:
我只想到过写遗嘱,以为我倘曾贵为宫保,富有千万,儿子和女婿及其他一定早已逼我写好遗嘱了,现在却谁也不提起。但是,我也留下一张罢。当时好像很想定了一些,都是写给亲属的,其中有的是:
不是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
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胡涂虫。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此外自然还有,现在忘记了。只还记得在发热时,又曾想到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思维导图

走路姿态
看电影路上(去、回)
坐椅子上休息(翻书)
午后陪客与夜写文章
吃鱼丸子
爽朗、平易近人
干练敏捷
礼让、关爱亲人
珍惜时间
待客、忘我工作
做事认真,深入实际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