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亲人》
教学目标:
《故乡的亲人》是有着一缕淡淡的乡愁、略带忧郁色彩、乡村气息浓郁的歌曲。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这种情绪,同时通过知识的拓展,让学生懂得每一个离井背乡的游子对家乡对亲人都会有深深的眷念之情。
2、通过学唱歌曲《故乡的亲人》,引导学生在体验歌曲的情感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去表现歌曲内容;了解作品基本结构;体会旋律创作手法中重复、对比所带来的美感。
3、在学习中锻炼学生观察、自学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理解歌曲中的感情,在演唱中投入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有关思念家乡的歌曲,如《念故乡》、《可爱的家》,要求学生跟音乐轻唱.
设问:同学们!你们刚才唱的歌曲名是什么?表达什么情感?
⑴《念故乡》、《可爱的家》
⑵思念家乡、 热爱家乡、热爱亲人、热爱生活的情感。
2、让学生唱唱自己熟悉的表达思想的歌曲,激发兴趣。
二、新课讲授
1、欣赏歌曲《故乡的亲人》(第一遍)。让学生谈谈感受,感知歌曲。
2、介绍《故乡的亲人》的背景以及作曲家福斯特。
《故乡的亲人》是一首由美国著名作曲家福斯特创作的歌曲。作于1851年,当时福斯特远离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到了辛辛那提州一间批发所工作,感到远离亲人的孤独和惆怅,于是创作了这首歌曲,借以寄托思乡之情。
福斯特,美国作曲家。生于美国的匹兹堡。父亲是一位社会活动家,喜欢音乐,业余拉小提琴。他是第五个儿子,大家都疼爱地叫他“小史蒂芬”。他非常爱好音乐,6岁时,在帽子上插根羽毛,打着鼓,吹着《友谊地久天长》)的口哨,模仿军乐队队员在路上走。他一生他写了近200多首美丽动人的歌曲,其中有160余首已出版,而且几乎全是自己创作歌词。如:《噢苏珊娜》、《尼德叔叔》、《故乡的亲人》、《我的肯德基故乡》、《老黑奴》等。1864年1月13日病逝于纽约,年仅37岁。
3、欣赏歌曲《故乡的亲人》(第二遍),体会歌曲的特点:
这首歌是D大调,4/4拍的。有一个民歌风的主体和一段副歌组成。曲调朴实,结构简单,感情真挚。其中有两小节的重复。如果你注意一下,就会发现开始出现的第一句曲调,在整首音乐中竟出现了三次之多。
这些歌曲音调大多吸收源自古非洲文化及欧洲赞美歌的黑人民歌的养料,于真挚纯朴中含感伤色彩。这种情绪既是对黑奴命运的同情,又是他孤身异地生活的切身感受。
4、欣赏《故乡的亲人》旋律。加深旋律印象,引导学生分析曲式结构。
学生通过欣赏对作品结构已有了解,学生分组讨论完成:aà b à四个乐段。每个组排个代表上黑板写出结构图:
A B
a à b à
5、学生跟教师钢琴伴奏哼唱旋律。
视唱乐谱,熟悉歌词
难点解决
教师范唱
熟悉并学唱歌曲。
6、歌曲处理:学习和掌握力度记号和延长记号在作品中的作用。感受音乐记号对歌曲情绪表现起的作用。
力度记号:歌曲中表示音量的强弱不同。
f (强) p(弱)m(中)mf(中强) mp(中弱)
延长记号:它写在音符和休止符的上面,表示可根据演唱者情感需要适当自由地延长音符或休止符的时值 。
7、小组讨论:你觉得怎样演唱这首歌才能够表达思念之情?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到此结束,同学们在这美妙的歌曲当中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