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苗岭的早晨教案粤教版
七年级音乐 苗岭的早晨教案 粤教版
课型:音乐欣赏课
选用教材:七年级《音乐》(花城版)第二单元“走进大自然”第三课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的情感。
2. 了解《苗岭的早晨》所描写的各个画面及结构特点。
3. 根据音乐创编小舞台剧,丰富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1、了解苗族音乐中的“飞歌”音调。
2、了解乐曲的结构及其每个既有联系又有对比的音乐画面。
教学难点:
1、“飞歌”音调的诠释。
2、通过音乐,分析音乐中描述的苗岭早晨的不同场景,从而理解作品。 教学方法:听赏法、引导法。
媒体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策略:引导体验,启发思考,关注参与。
教学过程:
环节 教 学 活 动 设计意图
多媒体演示:
播放钢琴协奏曲《山林》第一乐章《山林的春天》,欣赏苗族风光、苗
族少女和苗族节庆的图片。
提问:1、刚才所见的画面描述的是哪个少数民族,
引出苗族。
2、画面中所配的音乐你熟悉吗, 通过“飞介绍《山林的春天》引用的正是苗族音乐中的“飞歌”为素材的。介绍“飞歌”: 使学生对苗族飞歌,苗语称为"HXak Yangt",是苗族歌曲的一种,流行于贵州导 苗族音乐台江、剑河、凯里等一带。飞歌的音调高亢嘹亮,豪迈奔放、节奏明快,产生浓厚入 自由,唱时声振山谷,有强烈的感染力。飞歌,多用在喜庆、迎送等大众的兴趣。 场合,见物即兴,现编现唱。歌词内容以颂扬、感谢、鼓动一类为主,过苗年、划龙舟等节日喜庆活动,一般要唱飞歌。,
3、今天所要欣赏的正是一首象《山林的春天》一样引用了这种具有苗
族音乐特色的“飞歌”音调的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引出本课标
题)
1 用心 爱心 专心
1. 播放《苗岭的早晨》(小提琴版)全曲,边听音乐边思考:
听完音乐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它描述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里面 有什么景物, 2.介绍《苗领的早晨》的作曲。
,曲作者简介:
了解曲作《苗岭的早晨》是中国著名作曲家白诚仁先生在1974 年创作的。白诚仁先生于1932 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文学世家。白诚仁先生创作了大量的背景,使学声乐作品,有独唱、合唱、歌剧、歌舞等。 生更好地
而这首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则是陈钢先生于1975年根据同名理解这个作品。 口笛曲改编的。
陈钢简介:陈钢,上海人,从小跟随父亲陈歌辛学习音乐,上海音乐 学院作曲系毕业,大学时与何占豪合作创作了蜚声国内外的小提琴协奏曲 《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后又编写了《苗岭的早晨》、《我爱祖国的台湾》等
小提琴曲,以及其他器乐作品。,
3( 指出全曲分成既有对比又有联系的三部分,由教师指导,进行分段课欣赏:
层层深入展 作品,剖析音乐内容,开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其内涵。
通过师生互动问答,使学生更好把握作品。
每段先由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作总结性评析
2 用心 爱心 专心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把所理解的音乐和现实生活课 相结合,培教师给予提示和示范,结合《苗岭的早晨》的音乐节奏特点创编故事程 养学生一或描述生活情景。(鼓励学生上讲台以舞台剧的形式进行表演。) 巩 种热爱生固 活的情感,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鼓励学生多体验生活,多发挥通过欣赏,我们感受到了苗岭早晨的独特风光;通过实践活动,发现想象,积极音乐本身带给我们的第二、三感观,丰富了音乐自身的内涵,也开拓了我参与各种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希望同学们能在生活中也多体验,多感受,学习创课形式的创作都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
作业: 价音乐和表 搜集有关苗族服饰、乐器图片等资料,多了解有关苗族的民风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