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2.理解对比及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感悟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
4.景物描写的作用。
5.小说主题的理解。
【学习重点】
1.理解对比及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感悟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
3.小说主题的理解。
【学习难点】
1.理解对比及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小说主题的理解。
【学法指导】
1.通读课文,梳理故乡的变化,并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思维导图表示出来。
2.在文本阅读过程中,要注意积累词语、格言警句和精彩语段,丰富自己的词汇,为今后更好地读写打基础。摘抄本文中你喜欢的词、句、段,然后全班交流。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表达方式。
小说以一种沉郁的语调,融叙事、描写、抒情于一体。同时采用鲜明的对比来塑造人物,如对闰土和杨二嫂的刻画,将二十多年前和现在对比,更加衬托出人物思想、性格的变化。?
2.词语运用。
作者善于运用精当入微的语言刻画人物,描绘环境。如对闰土前后的肖像描写,寥寥数语把一个少年英雄形象和饱经风霜、穷困麻木的农民形象绘于纸上;还有开头的环境描写,“苍黄”、“横着”、“萧索”等词语的运用,突出了故乡的无活气,“深蓝”、“金黄”、“碧绿”、“一望无际”等词语,突出景象的美丽,令人神往。?
3.描写方法。
小说采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如闰土,通过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塑造了一个旧中国麻木、迟钝、愚昧,而又善良的农民形象。同样,对杨二嫂,也运用了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个尖酸、刻薄、市侩的小市民典型。这是需要同学们学习借鉴的。?
二、预习任务
1.查阅资料,了解有关小说的知识、作者及其作品、本文的写作背景。
2.阅读课文,扫除字词句障碍。圈点勾画不明白的地方。
3.
根据小说的三要素,重点解决下面的问题。
(1)人物:作者在本文中都写了哪些人呢?本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
明确:本文写的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母亲、水生、宏儿和“我”;闰土就是本文的主要人物,因为通过塑造闰土这个形象,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给农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这样的主题,杨二嫂也只是陪衬人物,
“我”是本文的线索人物。
(2)情节:①想一想,小说的叙事线索是什么?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
②根据你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在原题目《故乡》前加上定语。
这是一个____________的故乡。
(3)环境:找出一处环境描写的句子,分析其作用。
三、预习检测
1.给画线字注音。
隐晦(??)?
惘然(??)??
颧骨(
)??嗤笑(
)??鄙夷(
)?恣脽(
)
2.理解填空。
(1)《故乡》选自《?????》,体裁是???,作者是???,原名????,文章以???????????????????????
???为线索,故事的背景是???????????????
?。
(2)小说主要采用_______的写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3)小说主要刻画了三个人物,每个人物都具有典型性,闰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杨二嫂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典型;“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3.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有什么不同?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对下列句子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安排情节,有条不紊地写了所见、所闻、所感、所忆。
B.“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这样的景色烘托出“我”当时悲凉的心情,主要是因为已是冬天,触景生情。
C.文中“闰土”的着墨最多,因为“闰土”的命运就是当时广大贫苦劳动人民的命运,他的遭遇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
D.文中多用对比的写作方法,使形象更为生动饱满。
答案:
略
(1)《呐喊》,小说,鲁迅,周树人,“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辛亥革命后十年
(2)对比
(3)勤劳善良,但不觉悟的农民?
贪婪、尖刻、鄙俗的小市民??
对现实不满正在追求新生活的进步知识分子
3.少年闰土聪明能干、机敏,中年闰土呆滞麻木。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揭露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给农民带来的深重苦难,同时也希望广大农民能够觉醒过来。(意近即可)
4.B
【课中导读】
一、整体感知
1.作者回到阔别20余年的故乡,在故乡呆了大约多长时间?是如何推算出来的?
2.这么长的时间,作者对每天都作了介绍吗?着重写了哪些天的事情?
3.作者又着重写了这些天的哪些人、哪些事?用了哪些方法刻画人物?
4.结合课文,明确三个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
人物:母亲——我——宏儿 闰土——水生 杨二嫂
情节: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全文按“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组织安排材料。
环境:自然环境:记忆中的故乡和眼前的故乡环境
社会环境:农民生活痛苦,城市平民破产的现实
5.理清各人物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线索人物,勾连情节
闰土、杨二嫂——主要人物,凸显主旨
母亲、宏儿、水生——次要人物,寄寓希望
6.作者在文中写了几个“故乡”?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回忆中的“故乡”;现实中的“故乡”;理想中的“故乡”。
7.依照“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全文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1—5段):回故乡(开端)写故乡萧条的景象,“我”回故乡的目的、原因以及复杂心情。
第二部分(6—77段):在故乡(发展、高潮)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重点写了故乡人的变化。
第三部分(78—88段):离故乡(结局)写“我”离开故乡时的感受和心情。
二、研读课文
●阅读课文第一部分(1—5)
1.第一段中的“冒了严寒”说明什么?第1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冒了严寒”写回故乡的季节,写出我回故乡急切心情
。内容上,开篇点题,为下文写心情的悲凉作铺垫;结构上,领起下文。
2.第2段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起什么作用?
分析:这正是一幅萧索、荒寂的现实的深冬画面。这里通过时令、天气、风声、天色,勾画出萧瑟、昏暗的背景。冬天已经是草木凋零,萧条冷落,“深冬”则更显萧索、荒寂。一个“又”字意思更进一层。阴晦的天气、呜呜的冷风、“苍黄”的天色,写出光线的阴沉、昏暗,气氛的凄冷、寒彻。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横”指不整齐,了无生气;“几个”指零零落落,孤孤单单。“活气”指活泼、生动的气氛,“没有一些活气”可见其荒凉、死气沉沉。整个画面透出荒凉、死寂、了无生机。这幅图画正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蹂躏下日益破产的旧中国农村的缩影。这样的画面给“冒了严寒”急于回乡的“我”以内心的重创,“禁不住”则暗含了从美丽的回忆跌落到现实的变化过程。“悲凉”点出见到故乡时的心境。
写出故乡衰败荒凉的农村景象,渲染沉寂荒凉的气氛,衬托“我”悲凉的心情。
3.如何理解第3段的含义?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先用一个感叹句“阿!”再用一个否定的疑问句。这样写是因为故乡的景象出乎“我”的意料,因而产生怀疑,但又的确是“我”的故乡。
对怀疑加以否定,反映“我”的复杂思绪,沉重的心情,为下文作铺垫。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4.怎样理解“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我所感的悲凉”?
明确:眼前故乡萧索的景象与“我”记忆中的故乡有很大的反差,心中疑惑既而感到悲凉,只得自我安慰,内心则流露出一种忧郁悲伤之情。
5.“我”这次回故乡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特别地交代回乡的目的呢?
明确:搬家(永别熟识的老屋、远离熟识的故乡,搬家到异地)写明了作者心境悲凉、忧郁的原因之一。
●阅读课文第二部分(6—77)
1.给第二部分分层。
第一层(6—8):写老屋的寂寥,更使“我”沉浸在深深的悲凉之中;还写与母亲商定搬家的事情。
第二层(9—33):“我”回忆少年闰土。
第三层(34—52):“我”见到了杨二嫂。
第四层(53—77):写“我”见到了中年闰土。
如果用一个字来表达故乡留给我的印象,那是什么?
明确:变。“物”的变化;“人”的变化:闰土的变化、杨二嫂的变化、“我”心情的变化
3.记忆中的故乡和眼前的故乡分别是怎样的景象?
明确:美丽的图画、萧索的荒村
4.作者回到家见到的又是怎样的景象?
明确:“枯草”“断茎”“寒风”“老屋”渲染了凄清的景象。
“我”要永别故乡、永离老屋,而老屋的颓废、荒芜、冷落更增加了惆怅、悲凉的情绪。
5.作者千里迢迢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体会到的不是激动、喜悦,而是悲哀,不仅是因为故乡的景的变化,还有就是故乡的人,作者在文中主要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
明确:闰土、杨二嫂
6.作者在文中是用什么方法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
明确:对比、对人物的直接描写刻画
☆朗读12—30段和53—77段,分析闰土形象。
(分角色朗读:
人物:闰土、我(迅哥儿)、母亲、旁白
要求:流畅,读出人物心情及性格。如:闰土71段中的话要读得吞吞吐吐,断断续续,反应迟钝。)
1.寻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闰土外貌、语言、动作、神情的语段,完成下列表格,并对人物性格作出分析。
变化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
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健康壮实。
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有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饱经风霜。
动作、语言、神态
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朴质、生动;有智有勇,热情、纯真。活泼机智。
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
对“我”的态度
“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稀奇的事。对“我”友好,热情,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
对“我”恭恭敬敬,称呼“我”为老爷,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对生活的态度
热爱生活,知识丰富。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悲哀、痛苦,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而他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
交流点拨:小说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多角度对比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这个典型农民形象。少年闰土,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懂得很多生产知识,简直是个小英雄;中年闰土,变得满脸愁苦、麻木迟钝,但善良忠厚、勤劳朴实。
2.闰土为什么不叫我迅哥儿?“我”为什么打了一个寒噤?
明确:他受封建等级观念毒害很深,我们无法平等交流,不再有纯真无邪、亲密无间的友谊。表现闰土的谨小慎微、毕恭毕敬,也表现了作为农民的闰土与作为知识分子的“我”之间的隔膜。
“我”心里感到痛苦悲哀,震惊惶恐。
3.小说描写少年和中年闰土语言时都用了省略号,各有何作用?
明确:少年时是表示话语的省略,说明闰土天真活泼、知识丰富;中年时表示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体现闰土反应迟钝,木偶人形象,与少年时形成对比,深化文章主题。
4.“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其中“厚障壁”是指什么?为什么会产生厚障壁?
明确:比喻。“厚障壁”比喻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人与人精神上的隔膜。反映出封建等级观念对闰土的毒害和摧残。
5.闰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表面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分析:“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一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黑暗。
深层原因:封建等级观念、封建军阀和官僚地主的黑暗统治,帝国主义侵略。
6.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广大农村经济衰败、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社会现实。同时说明封建等级观念、封建礼教对农民精神上的毒害。
闰土是在生活的重压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广大劳苦民众的代表。这一形象正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萧条、衰败的悲惨景象的真实写照。
●背景简介: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各地军阀独霸一方,在帝国主义的操纵下混战不已。他们自设关卡,自立税局,对老百姓横征暴敛,层层盘剥。中国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1919年鲁迅回故乡绍兴迁家北京,目睹了农村的破败景象和农民的凄苦生活,看到了童年时代的朋友——农民章运水的悲苦境况,内心十分悲愤。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从闰土、杨二嫂十年的变化的角度,揭示了当时中国农村衰败、萧索、日趋破产的社会根源——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统治。
7.从全文来看,第12到30段属于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明确:插叙。插入了少年闰土和“我”的友谊片断,表现我们纯真、亲密的朋友关系,与下文两人存在隔膜形成对比。
☆朗读描写杨二嫂的段落,分析杨二嫂形象。
分角色朗读:
人物:杨二嫂、母亲、我、旁白
要求:用上动作、神态、语言表现人物。分配好角色后排练,最好能背台词。
1.寻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杨二嫂外貌、语言、动作、神情的语段,想一想,杨二嫂的过去与现在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其性格又有哪些变化?
2.小组讨论:杨二嫂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小市民的典型形象,作者也是通过对比,写出杨二嫂的变化。请细读课文,摘录关键词语填写下边的表格。
二十年前
二十年后[]
外貌
“终日坐着”,人称“豆腐西施”,“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说明杨二嫂年轻漂亮,安分守己。
“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外貌描写说明杨二嫂老、丑且瘦。
动作
“终日坐着”
“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贪婪)
“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动作描写,讨不来,又骂又偷。表现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
“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底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表现杨二嫂自私、贪婪。
对“我”的态度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语言描写。表现杨二嫂尖刻、势利。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语言描写,表现杨二嫂势利、尖刻。
“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语言描写,表现杨二嫂贪婪。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一旦讨东西不成,便又开始造谣。表现杨二嫂尖刻、势利。
对生活的态度
虽靠姿色招揽客人,但仍是本分生活。
“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贼喊捉贼)搬弄是非。
交流点拨:通过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
3.小组讨论:杨二嫂为什么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明确:农村小城镇的破败、贫困的生活,小市民市侩的恶习使杨二嫂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小结:
闰土:是一个勤劳善良,质朴老实,痛苦麻木,但不觉悟的农民形象。
作者对其态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塑造其目的:揭示帝国主义、封建社会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
杨二嫂:是一个贪婪、尖刻、鄙俗,自私庸俗的小市民典型。
作者对其态度:既可恨、可鄙又可怜。
塑造其目的:①用她的自私刻薄来衬托闰土的纯朴善良;②用她的变化来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病。
●阅读课文第三部分(78-88)
把握重点语句的含义:
1.“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这是为什么?
明确:因为“我”回到故乡,所见故乡的景象、故乡的人让“我”感到失望,故乡没有给“我”留下好印象。
2.“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着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中的“高墙”指什么?
明确:指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下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淡隔膜。
3.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象,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模糊”与“清楚”是否矛盾,为什么?“我”为什么会感到“悲哀”?:]
明确:“西瓜地上小英雄的影像”中寄托了“我”对美丽故乡的回忆,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追求。“清楚”是说追求的目标是清楚的,“模糊”是因为故乡的现实使“我”感到美好未来的渺茫。闰土已经变成了一个愚钝麻木的人,我们之间不再有纯真无邪的友谊,正因为这些,所以“我”感到“悲哀”。
4.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路”有怎样的含义?
明确:路:
离开故乡的路
人生的路
5.为什么要写宏儿和水生的关系?“我”为什么寄希望于下一代?
明确:反映我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一方面,“我”对自己这一代的社会表示否定,另一方面又感到未来的渺茫,所以只有寄希望于下一代了。
“我想:我竟与润土隔绝到这地步了……都如我的辛苦辗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润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6.“这地步”具体指什么?作者为什么发出这样的感慨?
明确:“这地步”指的是“我”与润土的关系,儿时的我们是亲密的朋友,彼此了解、相通,有真挚的友谊。而现在儿时的玩伴,在润土的意识里已经成了老爷与奴仆的关系。
我看到了社会的黑暗,看到了农民命运的悲惨,生活的极度贫困,看到了封建势力对像润土一样的农民精神上和生活上的双重摧残。
“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雎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7.三个“辛苦”各是什么意思?“新生活”是指怎样的生活?
明确:辛苦展转——为生活而奔波;
辛苦麻木——艰苦劳作;
辛苦恣雎——处心积虑,挖空心思
“新生活”是指自由平等、幸福美好的生活。
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8.“闰土崇拜的偶像”和“我手制的偶像”分别是指什么?
明确:“闰土崇拜的偶像”是指神灵、菩萨。
“我手制的偶像”是指“我的希望”。要让后代人都过上幸福的新生活。
9.(1)“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为什么“害怕”?
(2)为什么说“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明确:(1)想到希望,就想到希望的实现,如此凄惨的故乡现实,又使我觉得希望实现的渺茫,所以“害怕”。
(2)闰土的愿望祈求神灵只是希望眼前能过上幸福生活,所以说“切近”,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所以茫远。
10.“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如何理解?
明确:
比喻。作者把希望比作路,强调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空有希望,不去奋斗,希望便无;有了希望,并为之奋斗,希望便有。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
这个富有哲理性的结尾,表达了“我”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
深化了小说的现实意义,升华了主题,给人以鼓舞和信心。
11.“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我”二十多年前远离故乡,过着辛苦辗转的生活。回到故乡,看到故乡的衰败萧索,看到故乡人的生活穷困悲苦,看到故乡人纯真人性的扭曲感到痛苦悲哀。但“我”
对故乡的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我”希望故乡人过上新的生活。“我”对闰土怀有深厚的感情,表现了“我”对劳苦人民的同情与爱,对等级观念的否定。
所以说“我”不是消沉的知识分子,
而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
12.“我”的心情变化是怎样的?
明确:忆童年的故乡:欢愉;在故乡:悲哀;离故乡:觉得故乡会好的,但很渺茫
三、环境描写
1.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说说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知识链接-----景物描写的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②渲染某种气氛。
③衬托或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等。
④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⑤提示作品主题。
2.现实中的故乡环境。
(1)“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么?”
(2)“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分析:反映了“我”家家境的衰败。“许多”、“枯”、“断茎”、“抖”几个词就勾画出了老屋的破败、冷寂的景象。老屋的描写既暗示了家庭的衰落,又烘托出“我”和母亲的凄凉心情。
3.记忆中的故乡环境。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分析:这里描绘了一幅少年闰土月夜瓜地刺猹图。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这些美好的景物构成了色彩明快、艳丽的背景。在这一背景下,寥寥几笔一个“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英姿勃勃的少年英雄就鲜活在读者的面前。这与第一部分中描绘的阴晦的天气、呜呜的冷风、“苍黄”的天色、萧索的荒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4.第88段的环境描写有怎样的作用?
明确:朦胧中”再现“神奇的画面”,是作者美好希望的象征,寄托了作者对美好新生活的憧憬,结构上照应前文。
5.两处社会环境的描写。
(1)“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这祭祀,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我家只有一个忙月(我们这里给人做工的分三种:整年给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长工;按日给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种地,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时候来给一定的人家做工的称忙月),忙不过来,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
分析:“家景也好”和“大祭祀的值年”排场,反映出20多年前“我”家境的红火。这与现在的卖屋迁居形成对比,反映出中产阶级经济状况的衰败。从对“忙月”的介绍可见那时闰土家的经济状况虽不算好,但也还过得去。
(2)“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分析:“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一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黑暗。
6.这些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的对比揭示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广大农民生活困苦的社会根源,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的勾结是造成闰土悲惨命运、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变化的真正原因。这种对比着的景物描写,既充分地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也深刻地反映了农村的巨大变化,起到了景物描写为中心服务的作用。
四、主题探究
如何理解这篇小说的主题?
观点一:
“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
分析:从孩子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钝,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如闰土)
观点二: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
分析:从闰土父子和杨二嫂身上,可以看出这样轮回的影子:
闰土:少年→中年→?
水生:少年“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中年(现在的闰土)?
→
?
杨二嫂:年轻→中年→
观点三:渴望打破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建立
纯真的人际关系。
分析:再回故乡,“我”和闰土、杨二嫂等人已经有了深深的精神上的隔阂。“我渴望打破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渴望建立超越庸俗的物质关系的新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五、写作特点
1.通过对比突出主题思想。
景:美丽的神异图画——萧索荒村(每况愈下的中国农村经济)
人:①勇敢机智天真的小英雄——苍老麻木守旧的木偶人(农民命运日益悲惨)
②端庄文静的“豆腐西施”——尖酸刻薄自私的“圆规”(反映黑暗社会病入膏肓。)
情:友好纯真、情同手足——隔膜很深。(等级观念的鸿沟难以逾越)
2.通过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3.通过准确的多种人物描写,细致地表现人物形象,反映性格特征。
4.巧妙地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使小说结构流转自如。
【课后导练】
阅读理解语段,回答问题。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_____a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_____b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脽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芒远罢了。
??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在文中a、b两个空白处应填上的词语是:
a(?
)??b(???)??????????????????
2.选文中有三个“辛苦”排列一处,表现了当时人们生活的负重感,它们字面上意思虽然相同,但包含的具体生活内容却不同,即“我”为?(?????????????????
?????
)而辛苦,闰土为?(??????????????
?????????)?而辛苦,别人为?(???
??????
????
????????????
)而辛苦。这里,“别人”是作品中的??(???????????????????????
)。?????????
3.对“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一句中“蒙胧”一词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月光不明,暗淡无光。??????
B、水声潺潺,使人昏昏欲睡。
C、通过想象,展现出模糊的景象。??
D、迷迷糊糊,眼睛看不清楚。
4.小说最后一句话,构成了一组相关的比喻,如果把“希望”看成是本体,那么喻体就是?(????????????????
)?。如果把希望无所谓无(希望不能说没有)看成是本体,那么喻体就是(??
????????????)。如果把?(???????????????????????)看成本体,那么喻体就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5.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这是源于我对现实的沉重感,对通向希望之路的迷惘。(????
)
(2)“他的愿望切近”,是指闰土的生活愿望很实际,在现实生活中是可以看得见的,即摆脱贫困。(???
)
(3)“我的愿望茫远”是指“我”的希望还不够清晰、具体,不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因而茫然,又因为现在还看不见我的希望的曙光,因而远。(????
)
6.请说说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参考答案:
1.隔绝,隔膜。2.奔波劳碌,辛勤劳苦,处心积虑,杨二嫂。3.C。4.地上的路,地上本没有路,希望无所谓有。5(1)√,(2)√,(3)√6.这个充满哲理的结尾告诉我们: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希望便无,有了希望并不断地实践、奋斗,希望便有,人们都向着希望之路迅跑,才能创造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