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3《诗词三首》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3《诗词三首》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30 09:23:2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诗词三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总体感知课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3.大致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写作背景。
4.鉴赏情景交融的写法。
学习重点、难点:目标1、2、3
学法指导:
了解(标题、作者、背景)
2. 读背(字音、节奏、情感)
3. 理解(字词意义、诗歌内容)
4. 品析(炼字、修辞、意境、表现手法等)
5. 感悟(情感、哲理、主旨等)
6. 写作(写诗歌鉴赏短文)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乐府”,指的是能够配乐的歌诗。“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
李白的《行路难》共三首,这是第一首,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
酬和诗。
一般为通过答诗的形式,对酬和对象在诗中提到的话题进行相应的关 切,或寄托劝勉鼓励之情,或仅是朋友间情趣的表达。宋人洪迈说:“古人酬和诗,必答其来意。”代表诗作有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
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他诗歌风格雄浑豪迈,被白居易称为诗豪。
3.词的知识。
词牌: 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的曲调名(曲牌),它规定了可供演唱的词的音乐,也规定了作为歌词的“词”的字数、句数、韵数、韵位等。
小序:是交待写作时间、背景,写作的缘由等这类说明性的文字。
二、预习任务
1.诵读课文,注意不同体裁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特点。
2.了解三首诗词的创作背景,初步读懂每首诗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金樽(zūn)   珍羞(xiū)   投箸(zhù) 侧畔(pàn) 长精神(zhǎng)
宫阙(què)   琼楼(qióng) 低绮户(qǐ) 婵娟(chán)
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玉盘珍羞/直万钱 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C.直挂云帆/济沧海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同“值”,价值
(2)长风破浪会有时 会:一定、必然
(3)直挂云帆济沧海 济:渡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酬:以诗相达
(5)暂凭杯酒长精神 长:增长,振作
(6)不知天上宫阙   宫阙:宫殿
(7)何似在人间 何似:哪里比得上
(8)何事长向别时圆 何事:为什么
4.文学常识填空。
(1)《行路难》(其一)选自《李太白全集》。行路难,乐府古题。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朝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刘禹锡集》。诗人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
(3)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朝代)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谥号“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5.默写。
(1)《行路难》(其一)中比喻诗人仕途受阻的诗句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两句诗,用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李白内心的苦闷抑郁与感情的激荡变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诗表现作者积极入世,对人生前途充满乐观豪迈的心态。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必定将要取代旧事物的句子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久谪归来,人事已非,恍如隔世之感。
(3)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说“此事古难全”,这里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表达对离苦之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透露出诗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6.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情感。
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执着的信念和追求,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2)请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一诗句的哲理内涵。
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总是有希望的,前景将无限美好。(答出大意即可)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所表达的情感如何?
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乐观旷达的情怀。

【课中导读】
●《行路难》(其一)
一、内容探究
1.《行路难》中的“路”是什么意思?
明确:自然之路、仕途之路、人生之路
2.全诗的诗眼是哪个字?“难”一字可见作者怎么样的心情?
明确:“难”。怀才不遇。
3.我们读这首诗,应该用什么感情来读呢?
明确:“金樽清酒斗十千,-------今安在?”用“抑”的语气来读;最后两句应读出“扬”的语气。
具体来说,应该读出这样的语气: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苦闷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希望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追求
4.品读“停、投、拔、顾”。
明确:“停、投、拔、顾”四个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作者在这里并未渡河登山,那么这么说的用意是什么呢?
明确:这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了他苦闷的原因。“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了人生道路艰难险阻。李白本是个积极处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宏大的事业。可是他受诏入京后,皇帝却没有重用,而且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像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
6.“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化用了什么典故?用意何在?
明确:前一句化用了姜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的典故;后一句是伊尹受商汤聘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的典故。作者在此化用这两个典故,表明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
7.试着从多个角度赏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
明确:①运用反复、反问的修辞手法,语气更强烈强调行路难,表现了诗人的悲愤之情与迷茫彷徨之感。 (修辞)
②标点符号,前面是强烈的感叹,感叹行路之难,后面有强烈的质问和诘责的意味。(语气)
③短句的运用。节奏急切,适应诗情的迅速激化,把思路推向一个豁然开朗的视野。(句式)
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说明作者最终拥有了怎样的心境?
明确:说明了作者又对前路充满信心,哪怕面前的道路险峻而多歧,作者却相信终有一天将乘长风破万里浪,渡过大海,直达理想彼岸。突出表现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这是他唱出的最强音。
千古名句。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动态的、勇往直前的画面。它表现海阔天空的意境。
9.简要概括作者的情感脉络,从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李白?
明确:苦闷茫然→向往希望→歧路迷茫→乐观自信
悲愤中不乏豪迈之情,失意中仍满怀信心。
二、写作特色
1.剧烈的情感起伏和急切的心理变化。
①“金樽清洒”、“玉盘珍羞”——欢乐
②“停杯投箸”、“拔剑四顾” “冰塞川”、“雪满山” ——内心苦闷抑郁。
③“垂溪碧钓”、“乘舟梦日”——向往、希望
④“行路难……”——阴沉、低落,再度陷入苦闷彷徨之中。
⑤“长风破浪”、“济沧海”——重拾信心,唱出高昂乐观的调子,表现了对美好前景的热忱希望和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
2.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
1.细节描写——“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悲愤难奈之情。
2.象征、比兴手法——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用“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对某种理想的追求。
3.用典——暗示古人能有的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表达了自己对重回朝廷抱有希望,铸造出一个雄姿英发、勇往直前壮士的形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一、朗读课文
1.朗读诗歌,注意个别字音和重音,并尝试划分朗读节奏。
明确: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参考:
巴郡的山楚地的水好凄凉的地方,
我被扔到那里二十三年确实长久。
怀念老朋友时徒然把《思旧赋》吟唱,
回家来反而像烂了斧柄的人一样。
千只帆船已驶过沉没船只的近旁,
万株树木展春容就在病树的前方。
今日初逢听你赠诗在筵席上,
暂凭杯中酒引出振奋精神的力量。
二、赏析诗句
1.首联交代了什么?
明确: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写作者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2.“凄凉地、弃置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刘禹锡想改革时弊,但遭到打击,被贬到凄凉荒僻之地。这两句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3.颔联运用了哪两个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明确:“闻笛赋”和“烂柯人”。 写出了作者回乡所见,人事俱非,恍如隔世的心情。
4.请你谈谈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的理解和认识。
明确:这句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以“沉舟”“病树”自喻。用“千帆过”“万木春”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的仕途得意,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现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5.尾联是点睛之笔,点明酬赠之意,同时又与友人共勉。“长精神”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明确:“长精神”既是对友人的感谢,又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起到语已尽而情未了的艺术效果。
三、比较阅读
你能否列举出和本首诗情感风格类似的诗或作者同类诗来欣赏?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四、阅读小结
总体来说,诗的首联以低沉愤懑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人事俱非,恍如隔世的心情。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诗人把自己比作“病树”和“沉舟”,意思是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一、解题
先看《水调歌头》四字,它是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的字数平仄等。接着读序言,它告诉了我们这首词的题旨和信息。
“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作词的时间和目的。
二、朗读感知
1.读准节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读通词意。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从何时才有?手持酒杯来询问青天。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月宫里美玉做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冷落、风寒。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明月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时候才圆?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以来难以周全。但愿离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月色的明媚皎然。
三、赏析全词
(一)上片:问月------追求美好生活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明确:起笔突兀)苏轼之问,陡然发之,把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端了出来,也显露出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明确:(想象奇特)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更进了一步,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也更深了一层。
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明确:(心情矛盾)既然天上宫阙如此美好,当然会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上天而说“归去”,因为在作者看来,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园。然而真要弃绝人世,飘然仙去,词人又有些犹豫。 (向往明月欲“归去”却又犹豫。)
4.如何理解“高处不胜寒”?
明确:不仅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因为朝廷中的排挤和中伤,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斗争,勾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
5.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明确:(热爱生活)作者的遐想愈来愈飘渺,而终不忍弃绝人世:“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飞天探月,出尘之思,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二)下片:问人------探求人生哲理
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明确:(紧承上片)仍然写月,写月光的移动和月下的不眠之人。
2.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明确:(转入抒情) 好像是对月有怨怼(duì)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明确:(胸襟博大) 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确:(美好祝愿) 放达宽慰之语。 远隔千里之人,同处在这美好的月光之下,虽不能团聚,也能有所安慰了。
赏析:这两句诗直抒胸臆(写法),写了作者只希望他和弟弟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够共享美好的月光(翻译),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和乐观旷达的情怀(感情)。
四、深入探究
1.词的上下两阕各主要写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
明确: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是怎样做到借景抒情的?(PPT)
3.这首词的感情变化如何?
明确: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回到现实、自叹自慰------积极心态、发出祝福
4.词中哪些地方用了联想和想象?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明确:
实景:明月、酒、青天、风、清影、朱阁、绮户
虚景:宫阙 琼楼玉宇
联想:明月(月圆)→团圆(人圆)
想象:明月→宫阙→琼楼玉宇
【课后导练】
行路难(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诗中的“顾”“济”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顾:看。济:渡过。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典故?有何作用?
运用了姜尚(姜太公)、伊尹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希望重新得到任用的愿望(或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3.诗歌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表明诗人在仕途遭受重大挫折、心情极为苦闷之时,仍然对前途充满信心。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今日听君歌一曲”中的“君”指的是_______,“暂凭杯酒长精神”中“长”的意思是_________。白居易(乐天) 振作
2.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B )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积聚已久的愤激之情。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这两句诗因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从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沉舟”“病树”比喻诗人自己。道理: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水调歌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填空。
(1)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诗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______、一个是_______。
又恐??? 何似?
(2)"无眠"之人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婵娟”指______。这首词中蕴含着人生哲理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念远方亲人的作者自己 月亮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B  )
A.“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丙辰”指干支纪年法的丙辰年,“不胜寒”意为“忍受不了寒冷”,“何似”意为“怎么比得上”,“何事”意为“为什么”,“但愿”是“只希望”之意。
B.词的上片词人由赏月抒发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但他最终不愿“归去”,是因为在“天上宫阙”里,自己会有“高处不胜寒”的不适,而无在人间“起舞弄清影”的欢乐。
C.词的下片由月写到人,由自己联想到兄弟,由抱怨圆月到理解月圆,由月圆月缺的自然规律到悲欢离合的人生规律,由对生活的无奈到对生活的祝福,表现了词人理性的生活态度和豁达乐观的精神境界。
D.中秋与明月是美好的时节和事物,离别与亲情是千古传承的无奈与温馨,如同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给自己给亲人也是给我们留下的美好祝愿。
解析:“是因为在‘天上宫阙’里,自己会有‘高处不胜寒’的不适,而无在人间‘起舞弄清影’的欢乐。”这一表述有误。词人是在醉酒后月下起舞。
3.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天上宫阙如此美好,但作者毕竟更热爱人间生活。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思转向人世情怀的过渡?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不应有恨”,“恨”的意思是什么?“恨”的内容可能是什么?
怨恨。“恨”的内容可能是亲人的离别、人生的孤独等等。
(3)“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或:抑郁、悲伤、痛苦之情;或:希望和亲人团聚的愿望)
(4)请说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意。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是:唯愿兄弟(亲人)彼此珍重,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