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掌握本文字词,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分析杨志的思想性格,掌握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学习本文环境描写的艺术手法。
3.分析杨志失败的原因,培养团结协作、关爱他人的品质。
学习重点、难点:
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重点)
分析杨志的思想性格,掌握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难点)
学法指导:
1.问题导读法:抓住题目“智取生辰纲”中的“智”字提问,引导学生作深入探究。
2.妙点寻踪法:在默读中圈点批注,让学生寻找文章构思或写作巧妙之处。
3.由于本文是片段节选,学习时应将与本文相关的内容作了解性阅读,以便于对相关内容有相对完整的了解,更好地分析人物的性格。分析人物性格应从分析情节入手,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以及情节的结构等方面来进行。另外,对文中出现的一些字面上跟现代汉语完全一样、但意思却不同的词语,不要以今义套古文,以免造成误解。?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章回体小说。
定义:章回体,原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外在叙述体式,称为章回体小说。后也应用于其它媒体领域,比如:章回体新闻?、章回体影视剧。
特点: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称为“回”或“节”。少则十几回、几十回,多则百馀回。每回前用单句或两句对偶的文字作标题,称为“回目”,概括本回的故事内容。每回开头以“话说”、“且说”等起叙,每回末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之类的收束语,一回叙述一个较完整的故事段落,有相对独立性,但又承上启下。
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西厢记》《金瓶梅》等?
白话小说。
发源于唐代的一种文学形式。中国白话小说的前身是民间故事和所谓的“_è??è°??··è??_”,在古代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小说经历了不断的丰富和拓展,到宋代的话本阶段基本成熟定型,直到明代才迎来了真正的繁荣,成为与抒情文学分庭抗礼的一大文学体系。
3.衬托。
衬托分正衬与反衬两种。正衬是指用相似或相关的事物来作主体的陪衬,从而使主体形象更为突出的一种写作技巧。诸如以丑衬丑、以美衬美、以乐衬乐、以苦衬苦等。如白居易《长恨歌》中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就是用皇宫中所有的美女作为陪衬来衬托杨贵妃的美,此为正衬。反衬是用相反的事物衬托主体,从而使主体更形象、更突出的一种写作技巧。如以美衬丑、以乐衬悲等。杜甫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鸟语花香是多么美好的景物,可是在特定的情景下,竟然让诗人溅泪、惊心,更显得诗人心中离乱之苦。
为了突出吴用等人的“智慧”,课文大量写了杨志的机警。这种以机警来写智慧的写法可以看成是衬托的一种写法。
二、预习任务
(一)整体感知
1.什么是“生辰纲”?是谁赠送给谁的生辰纲?这些生辰纲哪里来的?谁来承担挑担任务?谁来负责监督押送?
2.“智取”是谁智取?“智”具体表现在哪里?
(二)梳理线索
课文情节安排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推动情节向前发展。请你说说明线和暗线分别怎么发展的?在哪个地方交错在一起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课文怎么为吴用“智取”生辰纲设置悬念的?
(三)分析课文
1.在卖枣子的小贩和卖酒人出现之前,杨志队伍内部发生了哪些事?
2.杨志在押送生辰纲的整个过程中,要跟哪些外在困难作斗争呢?他能不能换一种方式押送呢?
3.杨志有怎样的性格?吴用有什么性格?
4.“性格决定命运”。假设杨志不是这样的性格,你说他押送生辰纲会顺利吗?
三、预习检测
1.本文选自《水浒传》第_____回,原题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部《水浒》的全部主题可以用“____________”4个字来概括。
2.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怄( ) 嗔怒( ) 干系( ) 寻思( ) 逞辩( ) 勾当( )
3.试将下面加点的元明白话词语译成现代白话。
(1)杨志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纲。 。
(2)端的只是起五更。 。
(3)这两日也看他不得。 。
(4)休见他罪过。 。
(5)你颠倒问。 。
(6)卖一桶与你不争。 。
(7)我一了不说价。 。
4.试用整句概括介绍小说节选部分的情节?
答: 。
5.辨析下列文字中揭示出的杨志的性格特征,将其写在横线上。
(1)杨志道:“都管,你不知。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做黄泥冈,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谁敢在这里停脚!”
答: 。
(2)杨志道:“你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十六回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官逼民反
2.òu chēn gānxī xúnsi chěng biàn gòudàng
3.(1)赶;(2)真的,确实;(3)看不惯他那样子;(4)不要责罚他们(5)你倒反问我们。(6)不要紧;(7)向来不还价。
4.杨志押送生辰纲,处处小心,都管掣肘,押送失败;吴用智取生辰纲,预设机关,团结合作,智取成功。
5.(1)精明强干;(2)小心谨慎。
【课中导读】
一、整体感知
1.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本文题目的含义?
明确:“生辰”、即生日,诞辰。“纲”,为运送大批货物而编的队(组织)。“生辰纲”,即编队运送的大批寿礼。这些都是搜刮百姓血汗钱的不义之财。 “智取”,即用智谋劫去、获得。
2.根据课文内容,用一句话把文题补充完整。
明确:吴用等人智取由杨志押送给太师蔡京祝寿的生辰纲。
3.找一找本文主要涉及的人物。
明确:杨志、老督管、虞侯、军健;晁盖、吴用、白胜、公孙胜、刘唐、阮氏三兄弟
4.复述故事,把握故事情节,要求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故事发生:杨志改时送生辰纲(开头至“今日天下怎地不太平”)。
故事发展:七雄贩枣蒙杨志(“杨志却待再要回言”至“自去一边树下坐了歇凉”)。
故事进一步发展:白胜设计诱官军(“没半碗饭时”至“也这般啰唣”)。
故事高潮:杨志无奈买白酒(“那对过众军汉见了”至“自下冈子去了”)。
故事结局:杨志误失生辰纲(“只见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至“挣不动,说不的”)。
尾声:吴用智取生辰纲(最后一段)。
二、谈读课文
(一)谈线索
1.思考: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
明线——杨志押送生辰纲, 上路——中计——失纲
暗线——晁盖智取生辰纲, 定计——施计——劫纲
2.请同学们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以人物的主要行动为归纳点,简要分析出明、暗两条线索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接在一起呢?
明确:六月初四正午、黄泥冈松树林
(二)谈智慧
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 “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六月初四正午,在黄泥冈松树林中,押纲的杨志与劫纲的晁盖等人碰上了,他们的碰见是不是偶然的呢?
明确:不是。吴用精心安排,设下圈套,等杨志来钻。
为什么吴用要安排这样的时间和地点来劫取生辰纲呢?
①时间:六月初四正午,有什么天气特征?
明确:十分炎热,热不可当。为在松林休息和白胜卖酒作好准备。从中可以看出,这个时间是吴用精心挑选的,可说是智用天时。
②地点:黄泥冈的松树林。
明确:山冈可用来掩护,要松林既可以诱敌休息,又可以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实情况。为下文吴用取药、下药作准备。
从中可以看出,这个地点也是精心挑选的,可说是智用地利。
(3)在“天时”“地利”起作用后,晁盖等又是如何发挥“人和”优势,通力合作,使用计谋来智取生辰纲的呢?
①晁盖他们是以什么身份出现在杨志面前的?这样又有何用意?
明确:扮客商,稳住对方,初步消除杨志的疑心。
②杨志是老江湖了,为什么他连酒中下蒙汗药这种勾当也防不住,而中了招呢?
明确:晁盖等戏演得好。打扮卖酒,假装争酒,引诱对方,半瓢酒消尽了杨志的疑心。
③这蒙汗药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下到酒里去的?
明确:先抢一瓢酒喝,后来在争半瓢酒中巧下药,麻倒对方,半瓢酒放倒青面兽。
小结:智用天时、智用地利、智用人和、智用计谋
2.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杨志为了押运成功,也是殚精竭虑、绞尽脑汁,大家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他的智谋。
明确:(1)他不多带些兵,伪装成客商就是为了掩人耳目,智藏行踪。
(2)离京五七日后杨志对时间作了调整:五更→日中,辰牌→申时;说明他小心谨慎,智变行辰。怕在晨光中或暮色中遭偷袭,而正午天气炎热,恐怕歹人也不愿出来活动。
(3)杨志一行人放着宽平的官道不走,而净找偏僻崎岖的小径:说明他智选路径。这样艰难的路径,连强盗也不愿走。?
从智藏行踪,智变行辰,智选路径,可以看出杨志是用心良苦的,为保生辰纲的安全是煞费苦心的。
3.为了确保生辰纲的安全,杨志还有哪些举措?
明确:①逼赶:怕路长梦多,不惜打骂军士、斥责虞侯,得罪老都管;
②减少中途休息:担心军士懈怠;
③审察枣贩:谨慎、多疑;
④对卖酒汉子高度警惕;
⑤喝酒时慎之又慎,小心翼翼。
从中可以看出杨志是个精明、谨慎、多智之人。
4.为什么用如此一个精明,谨慎多智的杨志来押送生辰纲,仍逃不了失败的命运?杨志到现在仍不明白,请同学们替他总结一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内因:性格方面(暴戾、专制);能力方面(管理方法不当);内部失和(关键)
杨志:急功近利、欠理智加上人不和。
外因:天气炎热;对手高明(斗智);内部人和。这说明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三)谈人物
1.杨志的思想性格以及这个典型的意义。
明确:
思想性格:出身名门,但地位不高,本“是个遭死的军人”,因杀了泼皮牛二,发配大名府,受梁中书抬爱,做了个提辖,“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
但此人是个智勇兼备的英雄,多外年流落在外,深谙江湖凶险,故押送途中不打旗招摇,而作行客打扮。机警善变,有见识。途中“辰牌起身,申时便歇”,虽遭同行14人的埋怨指责,也坚守初衷,不仅表现为一个“智”,更是一个“忠”字,为报知遇之恩,为讨“诰命”荣身,尽心竭力。
及至正面交锋,也十分谨慎从事,不许“买酒”,最后,眼见别人喝了酒都没事,虽“口渴难熬”,也只喝了半瓢,表现出他的精明与练达。
杨志这个典型的意义:
明确:杨志用来衬托吴用等人超人的智慧,揭示主题。
杨志如此忠于职守,全力效命官府,居然也被逼上梁山,意义非同一般。因为他“押送”的是不义之财,怎能不失呢?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败,8位英雄夺取不义之财,也是理所当然的。这些,都为全书的主题张目。
2.晁盖、吴用等八位英雄的群体形象是怎样的?
明确: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战斗
(四)谈构思
思考:本文构思巧妙体现在哪些方面?
1.妙用伏笔 。
请你找出文中的两处伏笔。
明确:杨志痛失生辰纲实际在前文有多处暗示。 如:杨志极知天下不太平,不肯去,又不得不去,去而却又为一都管、两虞候掣肘。晃盖、吴用等人团结一心,胸有成竹,而杨志率众却矛盾激化,众叛亲离……
两处伏笔:一处是文中的天气描写。强调“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大热”,为下文众军士在黄泥冈乘凉休息埋下伏笔。
一处是杨志和众军士的关系的描写。把这种紧张的关系表现出来,为下文众军士为了买酒消暑与杨志发生争执、杨志不得不让步埋下伏笔。
2.妙用环境烘托。
(1)请从文中找出描写天气的有关语句。(直接和间接描写)
明确:①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
②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③看看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
④那十一个厢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
(2)文中借对自然环境---天气“热”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烘托气氛,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同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例如军健们挑着重担走不动,一再要求杨志趁早凉行路,遇到树林就要歇凉,看到卖酒就急于要买来解渴,最后连杨志也禁不住喝了半瓢,无一不是天气炎热引起的。所以,作品对天气炎热的着力描写完全是为了写“智取”服务的。
3.妙用叙事角度。
课文标题是“智取生辰纲”,文章却从杨志等人的角度来叙述故事,这样就造成一种“明防”而“暗夺”的效果,使故事叙述更加曲折,甚至令读者如堕云里雾里,直至结尾补叙其中缘由,这才豁然开朗,令人叫绝。
4.妙用矛盾冲突。
思考:矛盾冲突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本文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文中有两个矛盾:一个是杨志与军健、虞候、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即奴才与奴才之间的矛盾。随着天气日见炎热,行程日见紧迫,路途日见难行,这一矛盾不断激化,最终爆发。另一个矛盾是押送与智取的矛盾,这是整个故事的主要矛盾。杨志一方是明防,而晃盖一方要暗夺。结果由于明防的一方内部不和,给暗夺的一方以可乘之机,终致失败。这些不同的矛盾冲突互相勾连,互相影响,不断推动情节向前发展,也使不同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小结:文章描写了两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和两组性格鲜明的人物,且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显示了本文精巧的构思。
三、总结全文
《水浒传》是我国白话文学的一座里程碑,无论是刻画人物性格、描述各种场景,还是讲述故事,都惟妙惟肖、绘声绘色,它以其丰富的艺术营养滋养了后代文学。同时,它也是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颂歌。小说中的英雄气质才是吸引我们的东西,他们或勇武过人,或智谋超群,或身具异能,而胸襟豁达、光明磊落、敢作敢为则是他们共有的特点,正气冲天,豪气凌云,读之使人振奋。
四、拓展延伸
1.本文在《水浒》中的地位。
明确:智取生辰纲是梁山起义英雄们第一次计划周密的联合斗争,打击了蔡京、梁中书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后来,这八条好汉都成了梁山起义队伍的骨干。所以,这回小说在《水浒》全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2.考考你。
(1)预测一下此后的情节发展……
官府要追查此案,可以从什么地方入手?为什么当时不杀人灭口?想一想吴用的计策有没有漏洞?
(2)吴用施用的计谋,采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些计?(用直线将它们连接起来)(PPT)
刘唐偷酒------声东击西
吴用下药------混水摸鱼
林中休息------以逸待劳
伪装客商------瞒天过海
不肯卖酒------欲擒故纵
送与枣子------笑里藏刀
五、读后作业
发挥你的想象,以本文的暗线“吴用智取生辰纲”为根据,编写一个小故事。
【课后导练】
学完全文后,想一想智取生辰纲,“智”在何处?
一智用 。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过了十四五日后(六月初四)“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在短短几行文字中便出现两次“热”,天气的特征已得到极其鲜明的表现。所以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树下睡倒了”。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没有还击之力。而晁盖、吴用等人却早已等候在此,以逸代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二智用 。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冈和树林作为劫取生辰纲的最佳地点,自然有其中原因。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切情况。小说中“只见松林里影着一个人”一句中的“影着”足以说明问题。这前两“智”充分说明晁盖、吴用等人做到了知己知彼,且深入调查研究了杨志一行人的行进时间、速度和路线。他们断定在近正午时分,杨志一行人将抵达黄泥冈,而且军汉们将急于进人松林避暑歇息。晁盖、臭用等人为杨志一行人画好了他们情愿也好,不情愿也好都将进入的“伏击圈”。
三智用 。同样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杨志担心生辰纲出事,推迟每天动身时间,让军汉们担着百余斤担子在烈日下行走,还时常用藤条鞭打他们,唯恐在休息时会发生意外,军汉们早已怒忿在胸。虞侯、老都管同样对杨志有强烈不满,杨志一行内部矛盾已达激化。这就注定在松林中休息,无人再去理会杨志的打骂。矛盾致使内部分裂,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此智更能说明晁盖等入运用一二两智的高明、得当,此智亦与前两智密切相关。
四智用 。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在双方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众人得的是药酒,刘唐与白胜的表演天衣无缝,不能不说是吴用的计谋用到了家。杨志等人在“倒也”声中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持而去就是动弹不得。
1.在文中空白处填空。
2.根据本文内容,联系《水浒传》中有关杨志的回目,探究其思想性格。
(1)杨志何以那么重视生辰纲的安全,这表现了他思想上的什么特点?
(2)杨志为什么对军健那么凶?这表明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3)杨志和虞侯、都管之间的矛盾应该如何去理解呢?
(4)由以上几个问题可以看出作者塑造杨志这个人物形象都用了哪些方法?
答案:
1.天时;地利;矛盾;计谋
2.(1)杨志被发配充军,却受梁中书赏识收到门下,只要这次完成了押运生辰纲的任务,前途就会发生改变,所以他分外重视这次任务,重视生辰纲的安全。
这其中有他对梁中书知遇之恩的报答之心,即士为知己者死的心理;这种心理也必然导致他急功近利的以后的一系列行为的发生。
(2)他久在江湖,知道运送押解的凶险,同时自己身受重任,又是提辖,全权负责,所以对于干活的军健认为他们是没有什么头脑,必须凡事都要亲自指导,但不讲究方式方法,还要在他们面前摆架子,以为这样才能服人。
刚愎自用,自视甚高且粗暴蛮横。
(3)虞侯对他进谗言,都管对他则是处处掣肘,表现为押送途中快与慢、走与停的矛盾,要喝酒与不准喝酒的矛盾。杨志在梁中书处是受到赏识,而这两个人却是梁中书的老人,所以对他这个新人必然不可能给予主家大权授予后的完全配合与口服心服的换帖交心的。
(4)间接描写:反面衬托 、侧面衬托
直接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