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学习重点】反驳论证的方法(间接反驳)
【学习难点】文章所表现的鲁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的领会。
【学法指导】
1.学习本文,要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着重学习作者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由于本文是一篇采用驳论的论证方式的议论文,因而要结合学习驳论文的有关知识来阅读、理解本文在写法上的特点。对本文语言的讽刺特色也应注意分析、体会。
2.写驳论,要善于寻找批驳的“突破口”,所谓“突破口”,就是对方谬误的薄弱环节,抓住了它,就能击中要害。阅读文章3—5段,联系全文,想一想,为什么本文以反驳对方的论证,即指出其论据不能证明论点为“突破口”?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驳论文简介。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二是驳论据。三是驳论证。
2.简介“九·一八”事变与本文的写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突然向沈阳进攻,蒋介石下令不许抵抗,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不到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就占领了我东北三省。而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采取不抵抗政策,“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国联”即“国际联盟”的简称,是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和调节相互矛盾,于1920年成立的国际组织。鲁迅指出“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它派出的调查团到我国东北调查后,在发表的《国联调查团报告》中,指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非“合法之自卫手段”,但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国联对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的措施。蒋介石向国联哀求,实际上就是向日本帝国主义哀求,充分地揭露了蒋介石屈膝投降的奴才相。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因此,在当时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针对上述情况鲁迅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写了这篇文章。
预习任务
1.弄清背景知识和相关的驳论文文体知识,特别是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
2.通读课文,扫除字词句障碍,圈点勾画或记下你的疑难问题。
3.细读课文,理清思路。
⑴作者要批驳的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对方的论据是什么?
⑵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⑶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⑷作者最后得出结论,作者提出判断自信力有无的标准是什么?
⑸作者用什么方法反驳对方的错误论调?
答案:
(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 不久只寄希望于国联 现在一味求神拜佛
(2)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所以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3)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脊梁”
(4)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5)直接反驳:信地信物信国联――没有“他信力”求神拜佛―――――发展着“自欺力”;间接反驳: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从古至今中国的脊梁。
三、预习检测
1.常识检测。
议论文从论证的方式上看,可分为______和_____两种,《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属于_____文。批驳对方论点的方法一般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本文以批驳________为突破口,采取________和________相结合的批驳方法驳倒对方的论点。.
立论、驳论? 驳论 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敌论证? 直接反驳? 间接反驳
2.给下列词中加粗的字注音,根据注音写汉字。
慨叹(????)? 省悟(????) 家谱(??)? 搽脂抹粉(??)(??)
miǎo茫(?? )?jī梁(????)? kuāng骗(??) wū蔑(????)
kǎi xǐng pǔ chá mǒ 渺 脊 诓 诬?
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
玄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在前仆后继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
前仆后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不足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2)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3)不值得当作凭据。
4.结合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2)“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对于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
(3)“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和”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两句中的”中国人”所包括的范围是否相同?为什么?
不相同。前一个“中国人”指国民党反动派,后一个“中国人”指广大劳动人民。
【课中导读】
一、整体感知
1.本文批驳了什么论点?作者的论点是什么,在这篇文章中得出了一个怎样的结论?
明确:批驳的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作者的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结论: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2.这篇文章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明确: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
第二部分(第3~8段):反驳对方的论点。
第一层(第3~5段):直接反驳。
第二层(第6~8段):间接反驳。
第三部分(第9段):得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二、细读探究
(一)精读第1、2段
1.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公开的文字”暗示了什么?
明确:“公开的文字”巧妙地暗示了国民党反动派还有许多不愿也不敢公开的事。
2.文章第1、2段,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
明确:最富于讽刺意味的文字是:“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国难当头,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不是号召人民奋起反抗,而是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请菩萨来“解救国难”,多么荒诞,多么愚昧啊!
3.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
“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
“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
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4.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与后文的批判有什么关系?
明确:先确认敌论据的真实性,但这真实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即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为后文的驳论证奠定基础。
(二)精读第3--5段
1.“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如果删去前半句行不行?为什么?
明确:不行。因为作者批判敌论证是就敌论据不能证明敌论点而言,如果删去就会变得以偏概全。
2.作者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性是什么?
明确:第四段的加点字。
3.文中有加黑点的两段文字,这是作品发表时被国民党检查官删掉的。想想为什么被删去?
明确:这两段文字讽刺了当时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行径,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性。揭示了他们掩盖自己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的心态。
4.文中“他信力”“自欺力”加引号起什么作用?“他信力”“自欺力”是指什么?
明确:起讽刺否定的作用;信“地”,信“物”,信“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5.“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这里的“新生路”指什么?
明确:“新生路”指相信自己的力量,号召全国民众团结起来抗日救亡。
(三)精读第6-8段
1.第6段作者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对批驳敌论点起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从正面树立自己的论点是为间接反驳敌论点。
2.赏析下面的句子。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明确: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热情讴歌“中国的脊梁”,鼓舞了中国人的斗志,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各指什么样的人?你能举出几例吗?
明确:(1)“埋头苦干的人”指广大劳动人民,包括为人类作出贡献的知识分子。如毕昇、李时珍。
(2)“拼命硬干的人”指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岳飞、文天祥。
(3)“为民请命的人”指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如杜甫、白居易。
(4)“舍身求法的人”指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如法显、玄奘。
这几种人是对上文“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具体说明。这对中华民族光辉历史的赞颂,这些具有“自信力”的人是中国的支柱,民族的希望。
4.“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
明确: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的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第2问:赞颂那些有自信力的中国人。
强调有自信力的中国人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巨大作用。
说明只有他们才是我们民族的中坚,才能代表我们的民族。
5.“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你能举出当时一些具体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吗?
明确:
(1)“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于9月20日和22日连续发表宣言,提出“组织群众的反帝运动,发动群众斗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战斗口号。
(2)在党的号召和领导下,全国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日运动,坚决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3)1931年9月至12月,曾发生三次规模很大的学生请愿运动。
6.揣摩下列加横线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四)精读第9段
1.本文的结论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照应题目,作出回答。
2.理解下面句中加线词语的深刻含义。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明确:脂粉:美化、伪装(欺骗手段)
筋骨和脊梁:品质、意志、精神等
状元宰相:国民党反动派文人(达官贵人)
地底下: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斗争
三、深入探究
1.你认为鲁迅先生为什么要批驳“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个论点?
明确:在国家困难当头的情况下,强调民族自信力,唤起民族自豪感,是当时思想战线上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鲁迅先生心怀民族、国家,所以要批驳错误的观点,鼓舞民族自尊心。
2.辨析文中“中国人”的含义。
(1)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2)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3)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4)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5)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明确:
“中国人”的含义是指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中国人民。
“中国人”的含义是指广大人民。
“中国人”的含义是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中国人”的含义是指所有的中国人。
“中国人”的含义是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3.分析论证的逻辑力量。
讨论: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作者承认所摆出的论据是事实,是“真”的,但推不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结论。只能得出:信“地”、信“物”、信“国联”,这分明是“他信力”,而不是“自信力”。用论敌的论据为论据来反驳论敌的论点的方法,使文章有一种无可辩驳的力量。
作者接着论述“玄虚之至”的求神拜佛,只能说明“中国人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层层递进,推理严密,证明论敌的论证不合逻辑。这样通过驳论证直接驳斥了对方的论点。
接着,作者在驳倒了论敌的论点后,指出“自欺”并非现在的新东西,于今更加浓烈明显,然而“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回顾历史,关注现实,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有力的论证。 这个论点与对方论点是针锋相对的。证明了这个论点的正确性,等于宣告对方论点不能成立。这是间接驳斥了对方的论点。
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批驳就全面深刻,巧妙有力了。
4.品味犀利、讽刺、战斗性的语言。
试找一找充满讽刺性战斗性的语言。
明确:“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仿照“自信力”造出“自欺力”:“中国人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揭露本质,可谓入木三分。
仿拟。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显示了高超的语言艺术。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难忘。
●鲁迅杂文的特点: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感彩浓。
四、写作特点
1.直接批驳与间接批驳相结合,又破又立。
对方的论据也是事实,错误在于这些事实论据只是一部分事实, 不是全部事实的总和,不能一概而论,加于全体,悲观论者从部分事实中概括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鲁迅从驳斥对方论证入手,又“驳”又立,二者紧密结合,直接批驳部分。就对方的事实论据加以剖析,从而揭露悲观论者早就失掉了自信力,是由“他信”走向“自欺”。正面立论也是间接批驳,摆出从古以来和现在的事实,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批驳了对方的谬论,鼓舞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
2.尖锐泼辣,富有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的语言风格。(见语言分析)
五、课后作业
1.写句子
有人说:我们班是个落后的班集体。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仿用下面这段话的结构和句式写一段议论性的话,表明你的看法。
我们初三(6)班从七年级以来,就有……的人,有……的人,有……的人,有……的人,虽然……,也往往……,他们就是咱班的脊梁。
由此可见,六班的的确确是个……的班集体,说六班“是个落后的班集体”,那简直是……
2.你能不能利用今天所学知识来反驳?
表弟是一位装修工,平均每月可以拿到3500元左右。表哥大学毕业快一年了,还没有找到工作。农民工表弟因而深有感触地说:“我真谢谢我自己,没有考上大学。”表哥长叹一声说: “读书真没用。”
【课后导练】
阅读理解下文,回答问题。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有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a)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b),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正史”是加了引号的,这个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
(1)这一类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一句中,作为比喻,“脊梁”是_______________意思;“状元宰相”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划线的a、b两个“中国人”指代什么?请分明指出。
a.中国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国人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这几段文字里,作者通过列举事实所确立的正面观点是“______”。所批驳的观点是_____。
6.指出敌论错误的根源在于( )
A.捏造事实 B.以偏概全 C.不明真相 D.以小见大
7.作者所写的,“这一类人们”的总的特点是_________,作者用一个比喻句集中称赞他们的业绩和品格,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鲁迅的语言饱蘸感情,请选择恰当的分析项说明下列句子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A.讽刺 B.赞颂 C.自豪 D.愤慨
(1)我们从古以来┅┅( )
(2)所谓“正史”( )
(3)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 )
(4)那简直是诬蔑( )
答案:
1.表示对正史的否定。
2.(1)“这一类”指“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等。
(2)就是现在也未尝少。
3.支柱(中坚,栋梁,支撑) “状无宰相”指喻当时能“公开的”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4.a、一小撮中国反动派 b、全体中国人
5.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6.B
7.有确信 ,不自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8.(1)C (2)A (3)B (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