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秋季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检测题
(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分数
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1.书写展示台。(3分)
请以正确的格式默写《观书有感》(其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拼音写词语。(8分)
jiù
fù
wú
xiàn
shù
shuō
fán
suǒ
shū
kān
zhì
pǔ
xīn
suān
jīn
jīn
yǒu
wèi
3.用“\”划去括号中加点字错误的读音。(3分)
羞耻(cǐ chǐ)
美差(chā chāi)
积累(léi lěi)
万卷书(juǎn juàn)
自传(zhuàn chuán)
酵母(xiào jiào)
3.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将所填汉字的正确解释填在括号。(填序号)(4分)
(1)不言而
(
)
A.说明;告知。
B.明白;了解。
C.比方。
(2)一知半
(
)
A.剖开,分开。B.把束缚着、系着的东西打开。C懂,明白。(3)
肠挂肚
(
)
A惦记,牵挂。
B.牵涉。
C.拉着使行走或移动。
(4)别出心
(
)
A.削减。
B.控制,抑止。
C.安排取舍
4.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7分)
( )想( )翩
( )( )无味
心( )理( )
( )瓜( )熟
如( )似( )
( )不犹( )
( )醉( )痴
( )( )大雨
( )( )吞枣
社区图书馆建成后,我成了这里的常客,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______________,只要有空,我都要去图书馆______________地读书,常常看得______________。遇到优美的词句,我会摘抄在本子上并背得______________。如果外出旅游时只让带一样东西,我会______________地选择书。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5分)
(1)“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出自《水浒传》。( )
(2)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 )
(3)欧阳询是宋朝著名的书法家,《九成宫醴泉铭》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
(4)《观书有感》的作者是宋朝的朱熹。( )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告诉我们不能不懂装懂。( )
6.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也是
(3)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用“之所以……是因为……”改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背一背,填一填。(2分)
(1)我常常用《论语》中孔子所说的“敏而好学,
来勉励自己勤学好问。(2)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对读书有着深切的感受,他用”问渠那得清如许?
”来告诚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
二、口语与交际。
(3分)
读一本好书如同交一个好朋友。把读过的好书推荐给同学,就像把好朋友介绍给他们一样。班上要举办“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交流会,请你把自己喜欢的一本书推荐给大家。
我要推荐的书是《
》
,我推荐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与理解。(8+7+14)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宋
朱熹)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2分)
(1)余尝谓
(2)心不在此
(3)却只漫浪通读
(4)心到最急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
(2)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的原因是:心到,眼、口才能到。
B.文段阐述了怎么读书的问题,其中心到最重要。
C.文段告诉我们读书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这样不仅能够加快阅读速度,还能提高阅读质量。
(一)走遍天下书为侣(节选)
①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②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追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同而不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1.选文第②段的构段方式是(
)。(1分)
A.总一分
B.分一总
C.总一分一总
2.作者喜欢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是:
。她还介绍了自己反复读一本书的方法,其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是:
(2分)
3.结合选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填空。(4分)
“我”一遍又一遍地读一本书的方法是: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品味最欣赏的片段;第四步
第五步
,第六步,想象作者的样子及经历。
(二)不动笔墨不读书
禹强读小学的时候,最怕写文章,费了好大劲,写出来的作文,老师总是说内容(空洞 空虚),词汇(空乏 贫乏),她心里非常(焦急 着急)。
她的爷爷徐特立知道以后,对她说:“禹强,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多写。多读,就是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这样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又可以学习别人写文章的经验。多写,就是要练习自己的笔头,肯于刻苦实践。”于是,禹强就下功夫多读。[ ]是报纸、杂志,还是短篇、中篇、长篇小说,只要能找到的,[ ]拿来读。可是,提起笔来写作文,进步却不大。徐老看到孙女这种读书方法,摇着头对她说:“你读书的方法不对,读书应该慢慢地读,一边读,一边动脑筋想一想:这本书讲了哪些道理?是怎样讲清楚这些道理的?书上有哪些好的语言、好的描写,也要想一想。严格地说,有些好的段落,光读光想还不够,你们小孩子要能够背诵才行。另外,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从那以后,禹强看书的时候,身边总带着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一边想一边记。而且又勤练写作,不久,她的作文成绩(居然 果然)提高了。
15.读短文,选择“( )”里恰当的词语打“√”。(2分)
16.在“[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17.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
“费了好大劲”的“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不动笔墨不读书”指什么?用“____”在短文中画出相关语句。(2分)
19.根据徐特立老爷爷的话,我们可以知道,要写好文章必须达到两个条件: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必须要做到“动笔墨”。(3分)
20.你平时读书时采用了哪些方法呢?与大家分享一下吧。(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与表达。(30分)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请你向大家推荐一本你读过的好书,就像把好朋友介绍给他们一样,注意写清楚推荐理由。要求:分段表述,突出重点,感情真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单元检测题答案
一、1.
书写正确、美观,格式正确即可。
2.舅父
无限
述说
繁琐
书刊
质朴
辛酸
津津有味
3.
4.(1)喻B(2)解C(3)牵A(4)裁裁C
5.
浮 联 索 然 安 得 滚 烂 饥 渴
毫 豫 如 如 倾 盆 囫 囵 倾盆大雨
如饥似渴 如醉如痴 滚瓜烂熟 毫不犹豫
5.
(1)× (2)√ (3)× (4)√ (5)√
6.(1)图书吸引着我。
(2)示例: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良师,也是一位无所不谈的益友。
(3)之所以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
浒传》尤其欣赏,是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
7.背一背,填一填。
(1)不耻下问
(2)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口语与交际。
示例:我要推荐的书是《
西游记
》我推荐的理由是:《西游记》里面主要写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孙悟空他们西天取经的故事。虽然《西游记》只是神话,但在实际生活中,要是真叫你去用多少年去完成一件事,恐怕谁都做不到。因为我们没有坚持,更没有要坚持的勇气。这本书写了他们取经困难,这本书里的人物可谓家喻户晓。
三、阅读与理解。
1.(1)说(2)这里(3)随意(4)重要
2.(1)心思不在这里(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
(2)思想已经集中了,眼晴、嘴巴怎么会不到位呢?
3.C
(一)走遍天下书为侣(节选)
1.C2.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
首先、然后、最后
3.思考故事情节和作家写这个故事的原因
续编故事
找出以前忽略的东西总结收获
(二)不动笔墨不读书
1.空洞√ 贫乏√ 着急√ 果然√
2.无论 都
3.花费;耗费。
4.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
5.多读 多写 多读
6.示例:(1)读书时带着自己渴望解答的问题去读,边读边思考,达到基本上读懂课文的目的;(2)勾画、摘录法
:阅读时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勾画,画出本课生字词,并注上音;画出重点词语和句子以及自己喜爱的词句;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注上符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