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单元 单元学习任务
“责任与担当”专题研讨会
【任务活动】
任务布置:
1.围绕“责任与担当”的话题,确定两个讨论小组:“古代士人的担当”组、“以天下为己任”组。
2.两个小组各自搜寻整理相关事实素材和理论素材,准备发言提纲。
【任务交流】
一、素材推送
[名言素材]
1.真正进步的人决不以“孤独”“进步”为己足,必须负起责任,使大家都进步,至少使周围的人都进步。——邹韬奋
2.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梁启超
3.我负责:生我的人,我生的人。我谢绝:做事不道义的人,处事无诚意的人。我远离:遇到好事就伸手的人,碰到难处就躲闪的人。——莫言
4.责任就像你身体的质量,没有它你必将会飘飘然起来,放浪自由,却没有前进的目标。——时代语录
5.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林肯
6.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8.当仁不让于师。——孔子
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0.铁肩担道义。——李大钊
11.自由的第一个意义就是担负自己的责任。——阿来
12.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13.一个人越敢于担当大任,他的意气就越风发。——班斯腾·班生
[鲜活素材]
1.重庆公交车坠江:一堂带血的规则课
2018年10月28日,在重庆万州区长江二桥上,一辆公交车与一辆轿车相撞后冲破护栏沉入江中,造成15人死亡。最终调查显示,公交车坠江的真相是:一位乘客坐过站,要求司机违规停靠没被应允,与司机发生肢体冲突,导致公交车失控坠江。
这起公交车坠江事故留给我们很多反思。一次争执互殴与15条人命之间本不该画上等号,但在现实生活中,司乘冲突并不罕见。同年10月29日,北京市678路公交车上,有乘客因坐过站要求司机停车遭拒,把整箱牛奶砸向司机,司机躲闪中导致公交车与其他车辆发生剐蹭;11月6日,江西南昌838路公交车上,有乘客因坐过站威胁司机停车,甚至推搡司机,司机被迫紧急刹车,导致车上一名乘客摔伤。在类似事故中,坐过站的乘客中哪怕有一个人遵守法规、懂得克制,悲剧就不会轻易发生。更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公交司机与坐过站乘客发生冲突时,若其他乘客能站出来调解,悲剧也有可能避免。
[思与用] 社会的安全感来自戾气抑制力度与风险把控强度,但要让公共安全的“车辆”免于失控,最关键的还是让每个人都坚守规则,具备社会责任感。
2.英国建筑设计者的责任意识
武汉市鄱阳街有一座建于1917年的6层楼房,该楼的设计者是英国的一家建筑设计事务所。这座叫作“景明大楼”的楼宇在漫漫岁月中度过了80个春秋。20世纪末的一天,它的设计者远隔万里,给这一大楼的业主寄来了一份函件。函件告知:景明大楼为本事务所于1917年设计,设计年限为80年,现已超期服役,敬请业主注意。
这座年代久远的楼房,不要说设计者,就连当年的施工人员,还在世的恐怕也寥寥无几了。然而,竟然还有人为它的安危操心!操这份心的,竟然是它的最初设计者——一个异国的建筑设计事务所。这个更换了数代人的机构,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变迁,仍然守着一份责任、一个承诺。反观当今国内数不清的豆腐渣工程,那种对生命的漠视与不负责任,需要我们深刻地反思。
[思与用] 责任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要求。没有责任感的员工不是优秀员工,没有责任感的公民不是好公民,同样,没有责任感的企业,也不是好企业,不能长久地发展下去。在任何时候,责任感对自己、对企业、对社会、对国家都是不可或缺的。
3.最后的留言
乔治·桑是美国加州空军飞行大队的一名飞行员。他已经有2 000多个小时的安全飞行记录,并多次安全地完成新式战斗机的试飞任务。为此,他多次受到奖赏。
1996年10月5日,他又接受了一项新式战斗机的试飞任务。飞机升空后,机身突然剧烈地抖动了几下,接着起降系统失灵,地面指挥系统也随之失去了联系。情况十分紧急,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他知道处理的结果有两个:一是弃机跳伞逃生;二是凭着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将飞机迫降,以保全这架昂贵的飞机。但迫降的危险性很大,一旦不成功,可能造成机毁人亡的惨剧。跳伞,对他来说,是一种最安全也最合理的选择。然而,一种多年来的职业责任感使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迫降并保住飞机的方法。
他尽量使自己冷静下来,沉着地检查操作系统。这时,减速系统也失灵了。他开始准备迫降,但不幸的是,随着一声巨响,战斗机在着地的刹那,与一棵大树相撞了。
半个小时后,当人们从飞机驾驶舱里抬出已被大火烧得面目全非的乔治·桑时,发现了唯一保存完整的录音指挥器。打开后,里面是乔治·桑最后的留言:“长官,我尽职了!”
[思与用] 责任感是一个高尚的人应该具有的品质。乔治·桑是一个热爱自己职业、忠于祖国和人民的好飞行员。他用具体行动诠释了一个飞行员的社会责任感。
4.梁启超:奔走呼号,担当维护国人尊严的责任
梁启超的一生,走的是一条忧国忧民的道路。梁启超终生为拯救国家危难、建立民主宪政而努力。他舍身求法,只为报效自己的祖国;他奔走呼号,只为维护国人的尊严。论精神、论学识、论人品,他都无愧于时代。他,是中国真正的“脊梁”!
1895年春天,梁启超跟康有为一同发动了“公车上书”。“百日维新”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除了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外,还结识了孙中山。他从善如流,赞成革命,很快便与孙中山打得火热。从此梁启超走上了坚定的改良主义的道路,利用各种渠道不遗余力地呼吁立宪。辛亥革命后,梁启超回到中国。对袁世凯帝制自为的丑态,他拍案而起,连夜拟就了一篇荡气回肠的长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痛快淋漓地斥责了袁世凯的称帝野心,表明了自己对帝制决不妥协的立场。1919年1月,梁启超作为民间代表出席巴黎和会。他写下《世界和平与中国》一文,宣传中国的要求。
梁启超一直在为国事奔波和呼吁。他像盗火的普罗米修斯,为民族自强自立不惜燃烧自己。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梁启超关心的还是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梁启超去世后,政学各界都深感痛惜,赞美他“开中国风气之先,论功不在孙(中山)黄(兴)后”。
[思与用] 梁启超把自己的一生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捆绑在一起,如果没有内心的热情和对革命的执着,没有担当精神,是绝对做不到的。大师的高风亮节,永远光照后人。
5.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我们可以看到,一张张脸庞虽然稚嫩,一个个眼神却透露着坚毅;一个个青年虽是“职场”新人,却责任感爆棚,其实他们并不“佛系”。
既然这场疫情无法逃避,便只能“逆向而行”。网络流行这样一句话,“17年前全世界守护‘90后’,现在换‘90后’守护这个世界”。“90后”现在长大了,他们的力量就在于那股子不畏不惧的韧劲。不管是组建青年突击队还是招募青年志愿者,都把最精锐的力量放在了最需要的地方。鲁迅先生说,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
如今,面对肆虐的疫情,不管是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是在幕后保障物资运输畅通的“摆渡人”,不管身处何方,不管从事何种工作,都要朝着防控疫情的中心点发力施策。这是防控疫情的需要,也是青年的使命担当。
[思与用]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而今,这场全民战“疫”中,青年无疑是一股重要而又强大的力量。
二、根据议题分小组,推选代表,交流发言。
[参考例文]
古代士人的担当
自孔子起,以孔孟为代表的中国士人始终将守道、行道、卫道、弘道视为自己的使命、责任,它具体表现在以下诸方面。
其一是文化传承。《中庸》云:“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孔子始终以传承、弘扬上自尧舜下至文武周公的精神、文化为己任。为此,他整理删定六经,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诸多孔门弟子以及后起的孟子、荀子对于整理、阐释、传播上古文化和孔子学说均做出了重要贡献。这种薪火相传的事业即使在动荡的年代也不曾中断。秦始皇焚书,使中国的典籍遭到全国性的空前浩劫。项羽火烧咸阳,又使秦宫所存典籍再毁于火。古代的典籍得以流传至今,全赖汉初一批年事已高的经师口授。一幅《伏生授经图》足以令人动容。自宋朝以来,随着书院兴起,私人讲学盛行,刻印书籍规模日渐扩大,这种文化传承的实绩更加明显。中国文化之所以经历劫难而从未中断,同中国古代优秀士人以传道为己任是分不开的。
其二是对社会的批判。优秀士人始终以维护社会基本价值、基本准则为己任。在政治上,他们希望统治者贯彻儒家“民惟邦本”的理念,轻徭薄赋,使民以时,爱惜民力,让民众丰年温饱,灾年免于死亡。家给人足、天下太平是他们的最高理想。可是,由于诸多统治者的自私、短视、贪婪、暴虐,他们不断激化社会矛盾,使得“道”不断遭到背离、破坏。在中国历史上,大致说来,“天下无道”之日多于“天下有道”之日。而且,由于“道”带有理想性,难以逐一落实,故而即使在政治比较清明、社会比较安定的时日,背离“道”的举措和现象也会时有发生。作为社会基本价值、基本准则的自觉维护者,中国古代优秀士人从未放弃社会批判的责任,这对维护社会正义,弘扬社会正气,兴利除弊,协调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都曾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古代社会之所以能屡屡摆脱社会危机,由乱而治,同一代代优秀士人持续的社会监督、批判是有密切关系的。
其三是道德教化。为求“道”的实现,中国古代士人在进行社会批判的同时又自觉从事道德建设,承担道德教化的使命。中国自古就重视对民众的教化,以至从中央到地方均有专人掌管教化。中国士人多重家教,他们曾制订各种家规、家训。这类规、训不仅影响一家、一族、一方,甚至影响后世。比如,《颜氏家训》、曾国藩的家训等便产生了这种影响。宋元以来,戏剧、小说、说唱艺术兴起。这样的文学形式虽然以娱乐为主,但又明显具有“觉世”“醒世”“警世”的意图、功能。创作这些作品,也是士人为教化所做的工作。
其四是匡救社会危机。中国古代士人的使命感、家国情怀在社会出现危机的时刻表现得最为炽烈。由于封建制度内在的矛盾,中国古代社会屡屡出现或大或小的危机。由于士人具有深刻的忧患意识、敏锐的洞察力并熟悉历史经验,在危机初露端倪之时,他们是社会危机的最早察觉者,是人群中的“先知”,是最早敲起警钟的人,是社会变革的呼吁者和推动者。在中国古代的几次变革中,士人均起了这样的作用,而在近代更为明显。鸦片战争前夕,社会危机日益深重,民族危机也已显现端倪,呼吁清政府主动“自改革”的便是龚自珍、魏源、包世臣等一批主张“经世致用”的士人。后来,康有为、梁启超等呼吁、发动维新变法更是人所共知。而到危局已现之时,优秀士人则是率众力挽狂澜的领头人。不少优秀士人甘冒杀身灭族之险,真正做到杀身成仁、以身殉道,他们的使命感、担当精神以最炽烈的形式显现。
(摘编自张锡勤《论中国古代士人的使命感》)
不同角度的理性思考
一、辩论——谁更有道理
【任务活动】
第一步,根据《答司马谏议书》,推断司马光的《与王介甫书》的观点。
第二步,阅读司马光的《与王介甫书(节选)》(见附注),看看其内容与你的推断是否相同。
第三步,小组辩论,根据《答司马谏议书》和《与王介甫书(节选)》,讨论谁的观点更有道理。
[附注]
与王介甫书(节选)
司马光
向者与介甫议论朝廷事,数相违戾,未知介甫之察不察?然于光,向慕之心,未始变移也。窃见介甫独负天下大名三十余年,才高而学富,难进而易退,远近之士,识与不识,咸谓介甫不起而已,起则太平可立致,生民咸被其泽矣。天子用此起介甫于不可起之中,引参大政,岂非亦欲望众人之所望于介甫邪?今介甫从政始期年,而士大夫在朝廷及自四方来者,莫不非议介甫,如出一口;下至闾阎细民,小吏走卒,亦窃窃怨叹,人人归咎于介甫,不知介甫亦尝闻其言,而知其故乎?光窃意门下之士,方日誉盛德而赞功业,未始有一人敢以此闻达于左右者也。非门下之士,则皆曰:“彼方得君而专政,无为触之以取祸,不若坐而待之,不过二三年,彼将自败。”若是者,不唯不忠于介甫,亦不忠于朝廷。若介甫果信此志,推而行之,及二三年,则朝廷之患已深矣,安可救乎?如光则不然,忝备交游之末,不敢苟避谴怒,不为介甫一一陈之。
今天下之人,恶介甫之甚者,其诋毁无所不至,光独知其不然。介甫固大贤,其失在于用心太过、自信太厚而已。何以言之?自古圣贤所以治国者,不过使百官各称其职,委任而责成功也;其所以养民者,不过轻租税、薄赋敛,已逋责也。介甫以为此皆腐儒之常谈,不足为。思得古人所未尝为者而为之,于是财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聚文章之士及晓财利之人,使之讲利。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樊须请学稼,孔子犹鄙之,以为不知礼义信,况讲商贾之末利乎?使彼诚君子邪,则固不能言利;彼诚小人邪,则惟民是虐,以饫上之欲,又可从乎?是知条例一司已不当置而置之,又于其中不次用人,往往暴得美官。于是言利之人,皆攘臂圜视,炫鬻争进,各斗智巧以变更祖宗旧法,大抵所利不能补其所伤,所得不能偿其所亡,徒欲别出新意,以自为功名耳,此其为害已甚矣。又置提举常平广惠仓使者四十余人,使行新法于四方。先散青苗钱,次欲使比户出助役钱,次又欲更搜求农田水利而行之。所遣者虽皆才俊,然其中亦有轻佻狂躁之人,陵轹州县,骚扰百姓者。于是士大夫不服,农商丧业,谤议沸腾,怨嗟盈路,迹其本原,咸以此也。《书》曰:“民不静,亦惟在王宫邦君室。”伊尹为阿衡,有一夫不获其所,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孔子曰“君子求诸己”,介甫亦当自思所以致其然者,不可专罪天下之人也。
夫侵官乱政也,介甫更以为治术而先施之;贷息钱,鄙事也,介甫更以为王政而力行之;徭役自古皆从民出,介甫更欲敛民钱,雇市佣而使之。此三者,常人皆知其不可,而介甫独以为可,非介甫之智不及常人也,直欲求非常之功,而忽常人之所知耳。夫皇极之道,施之于天地,人皆不可须臾离,故孔子曰:“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介甫之智与贤皆过人,及其失也,乃与不及之患均,此光所谓用心太过者也。
自古人臣之圣者,无过周公与孔子,周公孔子,亦未尝无过,未尝无师。介甫虽大贤,与周公孔子,则有间矣,今乃自以为我之所见天下莫能及,人之议论与我合则喜之,与我不合则恶之。如此,方正之士何由进?谄谀之士何由远?方正日疏,谄谀日亲,而望万事之得其宜,令名之施四远,难矣。夫从谏纳善,不独人君为美也,于人臣亦然。昔郑人游于乡校,以议执政之善否,或谓子产毁乡校,子产曰:“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薳子冯为楚令尹,有宠于薳子者八人,皆无禄而多马,申叔豫以子南观起之事警之,薳子惧,辞八人者。而后王安之。赵简子有臣曰周舍,好直谏,日有记,月有成,岁有效。周舍死,简子临朝而叹曰:“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诸大夫朝,徒闻唯唯,不闻周舍之鄂鄂,吾是以忧也。”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酂文终侯相汉,有书过之史。诸葛孔明相蜀,发教与群下曰:“违覆而得中,犹弃敝履而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尽,唯董幼宰参书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孔明尝自校簿书,主簿杨谏曰:“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请为明公以作家譬之:今有人使奴执耕稼,婢典炊爨,鸡主司晨,犬主吠盗,私业无旷,所求皆足。忽一旦尽欲以身亲其役,不复付任,形疲神困,终无一成,岂其智之不如奴婢鸡狗哉?失为家主之法也。”孔明谢之。及卒,孔明垂泣三日。吕定公有亲近曰徐原,有才志,定公荐拔至侍御史,原性忠壮,好直言,定公时有得失,原辄谏争,又公论之。人或以告定公,定公叹曰:“是我所以贵德渊者也。”及原卒,定公哭之尽哀,曰:“德渊,吕岱之益友,今不幸,岱复于何闻过哉?”此数君子者,所以能功名成立,皆由乐闻直谏,不讳过失故也。若其余骄亢自用、不受忠谏而亡者,不可胜数。介甫多识前世之载,固不俟光言而知之矣。孔子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诗》云:“执柯伐柯,其则不远。”言以其所愿乎上交乎下,以其所愿乎下事乎上,不远求也。介甫素刚直,每议事于人主前,如与朋友争辩于私室,不少降辞气,视斧钺鼎镬无如也。及宾客僚属谒见论事,则唯希意迎合、曲从如流者,亲而礼之;或所见小异、微言新令之不便者,介甫则艴然如怒,或诟詈以辱之,或言于上而逐之,不待其辞之毕也。明主宽容如此,而介甫拒谏乃尔,无乃不足于恕乎?昔王子雍方于事上,而好下佞己,介甫不幸也近是乎?此光所谓自信太厚者也。
光昔者从介甫游,介甫于诸书无不观,而特好孟子与老子之言。今得君得位而行其道,是宜先其所美,必不先其所不美也。孟子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又曰:“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又称贷而益之,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今介甫为政,首建制置条例司,大讲财利之事;又命薛向行均输法于江淮,欲尽夺商贾之利;又分遣使者散青苗钱于天下,而收其息。使人愁痛,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岂孟子之志乎?老子曰:“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又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又曰:“治大国,若烹小鲜。”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之,矻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此岂老氏之志乎?何介甫总角读书,白头秉政,乃尽弃其所学,而从今世浅丈夫之谋乎?古者国有大事,谋及卿士,谋及庶人。成王戒君陈曰:“有废有兴,出入自尔。师虞庶言同则绎。”《诗》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孔子曰:“上酌民言,则下天上施;上不酌民言,则下不天上施。”自古立功立事,未有专欲违众,而能有济者也。使《诗》《书》、孔子之言皆不可信则已,若犹可信,岂得尽弃而不顾哉?今介甫独信数人之言,而弃先圣之道,违天下人之心。将以致治,不亦难乎?
近者藩镇大臣有言散青苗钱不便者,天子出其议,以示执政,而介甫遽悻悻然不乐,引疾卧家。光被旨为批答,见士民方不安如此,而介甫乃欲辞位而去,殆非明主所以拔擢委任之意,故直叙其事,以义责介甫,意欲介甫早出视事,更新令之不便于民者,以福天下。其辞虽朴拙,然无一字不得其实者。窃闻介甫不相识察,颇督过之,上书自辩,至使天子自为手诏以逊谢,又使吕学士再三谕意,然后乃出视事。出视事诚是也,然当速改前令之非者,以慰安士民,报天子之盛德。今则不然,更加忿怒,行之愈急。观介甫之意,必欲力战天下之人,与之一决胜负,不复顾义理之是非、生民之忧乐、国家之安危,光窃为介甫不取也。
夫人谁无过,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何损于明?介甫诚能进一言于主上,请罢条例司,追还常平使者,则国家太平之业皆复其旧,而介甫改过从善之美愈光大于日前矣,于介甫何所亏丧而固不移哉?
光今所言正逆介甫之意,明知其不合也,然光与介甫趣向虽殊,大归则同:介甫方欲得位以行其道,泽天下之民;光方欲辞位以行其志,救天下之民。介甫得光书,倘未赐弃掷,幸与忠信之士,谋其可否,不可以示谄谀之人,必不肯以光言为然也。彼谄谀之人,欲依附介甫,因缘改法,以为进身之资,一旦罢局,譬如鱼之失水,此所以挽引介甫,使不得由直道行者也,介甫奈何徇此曹之所欲,而不思国家之大计哉?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彼忠信之士,于介甫当路之时,或龃龉可憎,及失势之后,必徐得其力;谄谀之士,于介甫当路之时,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必有卖介甫以自售者矣,介甫将何择焉?介甫其受而听之,与罪而绝之,或诟詈而辱之,与言于上而逐之,无不可者,光俟命而已。
【参考译文】
从前,跟您议论起朝廷的政事,意见屡有不合,对此,不知道您已经察觉到了没有?然而对于我来说,对您的向往、敬慕之心始终没有改变。私下观察您独享天下的盛名已经有三十多年,才能出众,学识丰富,难于起用,易于引退,远近的士人,认识的或不认识的,都说介甫不被起用便罢了,一旦被起用就会立即使天下太平,黎民百姓都会受到他的恩泽。天子因此起用您于不可起之中,任用您参与国家大政,岂不是把希望寄托在众人所厚望的您身上吗?到现在您执政才一周年,然而在朝廷的及来自各个地方的士大夫,没有一个不责备您,就像是从一个人的嘴里说出来的;下至平民百姓、小吏差役,也都窃窃私语,埋怨叹息,所有的人都把罪责推给您,不知道您可曾听到过这些议论并且知道原因吗?我私下认为您的门下之士,正在天天称誉您的盛德,赞颂您的功业,没有一个人敢把这些情况通报给您。而不是您的门下之士就都说:“他刚受到君王的信任就独揽大权,不要触犯他而自取其祸,不如坐着等待,不出二三年,他将自己遭到失败。”像这样的人不仅是不忠于您,也是不忠于朝廷的。如果您真的坚持变法主张,推广实行,等到二三年之后,则朝廷所受的祸害已经很深重了,怎么能够挽救呢?像我就跟您门下之士和非门下之士的态度不同,有愧作为你的朋友中的一员,不敢只求目前免于您的谴责、愤怒,而不向您一一陈述实情。
当今天下十分厌恶您的人,对您毁谤、污蔑,所有的坏话都用上了,我个人认为这样做是不恰当的。您本来是大贤人,您的失误在于用心过了头、自信心太强罢了。为什么这样说呢?自古以来圣贤的治国之道,不过是使众官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委派任务而责令其取得成功;他们的养民之法,不过是减轻租税,减少赋税,赦免逃避债务的人。您认为这些都是迂腐儒生的老生常谈,不值得去做。而一心想做古人所不曾做过的事情,于是,财利方面的事不再委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经管而改由中书省、枢密院长官兼领,又建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聚集擅长文章之士及通晓财利之人,让他们去大讲功利。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樊须请求学种庄稼,孔子还鄙薄他,认为他不知道礼、义、信,何况现在讲的是商人的微末之利呢?假使他们真的是君子,就不应该讲利;假使他们真的是小人,则本来要刮尽人民的财富,来满足皇上、朝廷在财政上的需要,又怎么能如他们的愿呢?因此知道三司条例司这一官署,是不应当设置而设置了,又在官署中不按正常做法用人,有的人往往一下子得到好的官职。于是讲利的人都捋袖出臂,张目环顾,自夸自卖,争着进用,各自斗智斗巧,以改变祖宗旧有的法度,大概其利不能弥补其害,所得不能抵偿所失,只不过是另出一番新意,用来为自己求取功名罢了,但它的危害已经够严重了。又委任常平仓、广惠仓的特派员四十多人,使他们在各个地方推行新法。起初是发放青苗钱,接着想使每户出免役钱,后来又想再制订出农田水利法而加以推行。所委派的人虽然都是才能出众之士,但其中也有侵犯州、县官的职权,扰乱百姓使他们不得安宁的轻浮狂躁之徒。于是,士大夫不服气,农人、商人丧失了他们的产业,谤议纷纷,像沸腾的开水在翻滚,怨恨、嗟叹之声充满了道路,寻求其根本原因,都是推行新法之故。《尚书》说:“民心不平静,有的就出在王宫里面和邦君的家里。”伊尹担任阿衡的官职,只要有一人不能得到安适的处所,他就像是自己把这个人推下了山沟里。孔子说“君子遇到困难要靠自己解决”,您也应当自己想想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哪里,不可单单归罪于天下的人。
侵夺原有官吏的职权,把政治秩序搞乱,您反而以为是治国良法而首先实施;放款收利息,这是鄙陋的事情,您反而以之为王道善政而尽力推行;劳役自古都由平民负担,您反而打算征收免役钱,而由官府雇人代为服役。这三项措施,普通的人都知道不可行,而只有您以为可行,并不是您的见识比不上普通的人,而是特意想要建立非同寻常的功业以致忽略了普通人所知道的常识。正大而恰当的治国之道,可以施行于天地之间,人们都片刻不能离开它,所以孔子说:“道不能被人认识的原因,我知道了:明智的人超过它的限度;愚蠢的人却够不上标准。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有德行的人超过它的限度,没有德行的人又够不上。”您的智慧与德行都超过了一般人,等到您失误的时候,竟然跟愚者、不贤者的“不及”行为相等,这就是我所说的用心过了头。
自古以来作为人臣中的圣者,没有谁超过周公和孔子的,即使周公、孔子也不是没有过错,不是没有老师。您虽然称得上是大贤,但比起周公、孔子来就有差距了,现在居然自以为我的见解,天下的人没有谁赶得上,人们的议论跟我相合就高兴,与我不合就讨厌。这样一来,正直的人怎么能进用?谄媚阿谀的人怎么能疏远?正直的人一天天疏远,谄媚阿谀的人一天天亲近,而希望一切事情处理得当,美好的名声能够传播四面远方,太难了!听从忠谏采纳善言,不独是人君的美德,对于人臣来说也是这样。从前郑国人在乡校里游玩聚会,以便议论执政者的得失。有人劝告子产毁了乡校,子产说:“郑国人认为好的,我就推行它;他们所讨厌的,我就改掉它,这是我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薳子冯做楚国的令尹,受到薳子宠信的有八个人,都没有俸禄而马匹很多。申叔豫用子南、观起的事警告他,薳子害怕,辞退了这八个人。从此楚王才对他放了心。赵简子有个家臣叫周舍,喜欢直言进谏,按日有记录,按月有成绩,按年有效果。周舍死后,简子当朝处理国事时叹息说:“千只羊的皮子不如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众大夫上朝,只听到一片唯唯诺诺之声,再也听不到周舍争辩的诤言,我因此而深感忧虑。”子路,别人把他的错误指点给他,他便高兴。酂文终侯辅佐汉朝,有书写过错的史实。诸葛孔明辅助蜀主,向下面的群官发布的训示中写道:“不同的意见经过反复的商议而得出中肯的结论,这正像抛弃破的草鞋而获得珠玉一样。”但是人们很不容易做到尽所欲言,只有董幼宰参与管事的七年中,事情有不尽妥善时,他可以反复商酌达十次。孔明曾经亲自校理文书簿册,主簿杨颙向他进谏道:“治事本有体制,上下级之间不能互相侵权,请允许我以治家为喻,向明公说明这一道理:现在有人使奴仆执掌耕稼,婢女主管炊事,鸡管报晓,狗管吠盗,其结果是,各自分管的事情都没有荒废,对各事的要求都一一得到满足。忽然一天他想依靠自己亲身来完成各项工作,不再向下分派任务,这样一来,弄得他筋疲力尽,终于一事无成,难道是他的才智不如奴婢鸡狗吗?是他不懂得管理家务的方法。”(对于杨颙的忠谏),孔明深表感谢。后来杨颙逝世,孔明为他流泪三日。吕定公有个亲近的人叫徐原,有才能和志气,定公推荐、提拔他做了侍御史,徐原秉性忠诚而刚烈,喜欢直言,定公每有所得和所失之处,徐原总是直言规劝并且大胆争辩,又公开地进行议论。有人把这一情况告诉了定公,定公叹息说:“这正是我看重德渊的地方。”到徐原死的时候,定公哭泣极其哀痛,说:“德渊,是我有益的朋友,而今不幸,我还能从什么地方听到自己的过失呢?”这几位君子,之所以能够功成名就,都是喜欢听取直言进谏,不忌讳自己过失的缘故。至于其他骄慢、高傲、私心自用的人,听不进忠言直谏而失败的,那就无法计算了。您对前代的事情了解很多,本来不等我来说就都知道的。孔子认为有一个字而可以终身奉行,那大概是“恕”字吧!《诗经》说:“拿着斧柄呀砍斧柄,准则就在你面前。”这是说用对上级的期望来对待下级,用对下级的期望来侍奉上级,取法不必远求。您素来刚正耿直,每在人君前议论政事,如同与朋友争辩于私人的内室,从不稍稍收敛盛气凌人的态度,看待斧钺鼎镬就像是不存在一样。至于宾客、僚属进见议事,只有揣摩您的意图,迎合您的心意,曲意听从您的话而毫不迟疑的,您就亲切地以礼相待;有见解小有不同,稍微提到新法不合适之处的,您总是勃然发怒,或者谩骂加以侮辱,或者奏明皇上而逐出朝廷,并不等待他们把话说完。英明的主上对您是如此宽容,而您拒纳谏言竟是这个样子,这恐怕够不上“恕”吧?从前王子雍侍奉皇上很正直,却喜欢下面的人献媚奉承自己,不幸的是,您的行为不是也跟王子雍类似吗?这就是我所说的自信心太过。
我从前跟从您交游,(深知)您对于各种书籍无不阅读,而特别喜欢孟子与老子的学说。现在既得君主的信任,又得宰相的职位,有机会实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自然应当首先推行您认为好的,必然不会首先推行您认为不好的。孟子说:“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说到利益?”又说:“作为百姓的父母官,却使百姓辛辛苦苦,整年劳动,还养不活自己的父母,还得借贷来凑足粮税,这在哪一点上像做人民父母官的样子呢?”当前您执掌朝政,首先建立制置条例司,大讲财利的事;又委派薛向在江、淮一带推行均输法,想要全部剥夺商贾原有的利益;又分派官员出使各地发放青苗钱而征收其利息,致使人人感到忧愁、痛苦,父子不能相见,兄弟妻子流离失散,这难道符合孟子的意愿吗?老子说:“天下是个神圣的东西,不能按哪个人的意志去摆布它,强行按自己的主观意志去治它必定会失败,抓住不放反而会失掉它。”又说:“我只管无所作为,人民会自然地服从教化;我保持清静的态度,人民自己会在正道上生活;我只管无所事事,人民自己会富足;我没有任何欲望,人民自然会变得淳朴。”又说:“治理大国,就像是煎烹小鱼一样。”现今您治理国家,完全改变祖宗的旧法,该先的放在后面,该上的放在下面,该右的放在左面,已成的毁坏,已废的取用,整天忙忙碌碌,尽心竭力,夜以继日不得休息,使上自朝廷、下到田野,内起京都、外至四海,士人、官吏、兵卒、农夫、工匠、商贾、僧徒、道士,没有一人能够因袭故典、固守常法,纷繁混乱,无人可以安居,这难道符合老子的意愿吗?您自束发起读书,白头执政,为什么要全部丢掉自己学到的东西而去听从当今浅薄之徒的坏主意呢?古时候国家有大事,常常同执政大臣商议,同平民百姓商议。成王告诫君陈说:“(治理国家),有的该废置,有的该兴办,财政的支出收入,都应该考虑众人的意见。官吏、平民的议论相同了,才公布实施。”《诗经》说:“古时贤人说过,有了疑难问题,应该找拾柴的小民商量。”孔子说:“执政官听取下面的话,下面的人就遵行他的措施;执政官不听取下面的话,下面的人就不遵行他的措施。”从古以来建立功业的事,没有一意孤行、违反众议而能成功的。假使《诗经》《尚书》、孔子的话都不能相信就不用说了,如果还可以相信,怎么能完全抛弃而不顾呢?现今您仅仅相信几个人的话,而抛弃古代圣人的道理,违背天下人的心愿,准备依靠它来治理好国家,不是很困难吗?
近来,藩镇大臣中有说发放青苗钱不适宜的,天子拿出他的奏议,让执政大臣观看,您突然怒气冲冲很不高兴,托病躺在家里。我奉旨起草答诏,见到士子、庶民是这样惶惶不安,而您却想辞职离开朝廷,这恐怕不符合英明主上提拔您而委以重任的本意,因此我在批答中直叙其事,用大义来责备您,本意是想促使您尽快出来治事,革除新法中不利于人民的措施,从而造福于天下。答诏的言辞虽然质直拙朴,但是没有一个字不符合实际的情况。私下听说您对我的用意不能鉴察,大加责备,并且上书为自己辩解,以致逼使天子亲作手诏谦辞致歉,又使吕学士一次又一次地表明挽留之意,然后才出来办理公务。出来办事的确是对的,但应当立即修改过去错误的法令,使士子、庶民得到安慰,以报答天子的大德。您现在不是这样,而是心情更加愤怒,推行新法越发急迫。观察您的用意,一定是想努力与天下的人奋战,跟他们分个胜败,而不再考虑道理的是非、人民的忧乐、国家的安危,(对您的这种做法),我私下认为是不可取的。
人谁没有过错,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他有过错人人都看得见;他改过时,人人都仰望着他,这对日月的光明有何损失?您若真能向主上进一言,请求罢去条例司,调回常平仓的特派员,则国家太平的景象都会恢复其旧貌,而您改过从善的美德比起过去来越发显得光明正大了,这对于您来说有什么损失而要固执不改呢?
我现在所说的,正好跟您的意见相反,明明知道不合您的心意,但是我与您虽然在政治上的趋向有别,但其总的目标却是相同的:您正欲得到相位以行治国之道,使天下的人民受恩泽;我正欲辞去官职,以行个人之志,使天下的人民得到拯救。您收到我的书信,倘若蒙您不弃,希望您跟忠信之士商量其是否可行,但不可让谄媚之徒看见,因为他们必然不会承认我的话是正确的。那些阿谀奉承的人依附您,是想借助您的力量变法,作为进身的资本,一旦撤销推行新政的机构,他们就像鱼儿离开了水,这是他们拉着您不走直道的原因,您为什么要迁就这帮人的私欲而不想想国家的大计呢?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伪善面貌,仁德就很少了。”那些忠信的人在您掌握政权的时候,或者意见跟您不合使您感到厌恶,在您失去权势之后,必然可以慢慢得到他们的帮助;阿谀奉承的人在您当权之时,的确会使您感到顺从舒适,一旦失去权势,必定有出卖您来谋取利禄的。您对此将做出怎样的选择呢?(对于书中所言,)您是接受而听从,还是怪罪而拒绝;是责骂而加以侮辱,还是上奏皇上而加以贬逐,都没有什么不可,我等候命令就是了。
1.“谁的观点更有道理”辩论:
[参考示例] 第一组:王安石的观点更有道理。
《答司马谏议书》反映了王安石坚执不屈的性格特征。文中先确立一个对方无法否定的论点,即“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然后对司马光加给自己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怨谤”五个罪名逐一反驳,并批评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表明“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这一坚持变法的决心。“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这句话表面似在自责,实际上还是在责人——改革未能产生应有的效果,这是反对派的壬人邪说在极力阻挠所导致的。“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这一句柔韧之极,实质上是在抨击反对派的因循苟且、无所事事,不以国家富强为己任,而同俗同流,自媚于世。
第二组:司马光的观点更有道理。
司马光主张在理想治道的大方向下,在祖宗旧法的基础上掌握好用人和养民两个基本要素,反对全盘更新,倡导“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姑且不论这种治政之道是否弊在保守,但就王安石的变法而言,其弊正如司马光所指出的“用心太过”“自信太厚”。王安石以为新法利国利民,恨不得一下子施行于天下,这就是“用心太过”;又认为自己有把握能做到这一点,这就是“自信太厚”。为了避开维护旧体制之人的阻挠,王安石设立三司条例司这一新机构,尽夺原机构之权,触动了整个旧体制和官僚集团的利益,掀起了轩然大波;又为了顺畅地贯彻自己的改革方针,而不加选择地任用资历不深的新进士人,其中不少是投机者,并没有多少学识和才能,见风使舵,只知一味迎合王安石,蛮横地推行新法,影响很坏。
针对王安石的性格弱点,司马光最后提醒其防范谄媚小人,这正是君子成人之善之处,后来的事实证明司马光所料不错。应该说,司马光给王安石写这封信是出于公心公义,并不计较可能招致不测之祸。其为公道民心而无所畏惧的坦荡胸怀,令人肃然起敬。
2.如何客观公正地看待《与王介甫书》和《答司马谏议书》这两篇文章?
答:
[参考示例] 两篇文章都是据实而发,言之成理,绝不是改革派与守旧派的互相攻讦,司马光和王安石都是在为国而谋,只是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缺点就是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有意地回避了一些要害问题。神宗即位,起用王安石变法意在挽救“将生不测之患”的弱宋,变法迫在眉睫,但王安石变法有个最大的问题:没有考虑实际,想用一法解决所有地区的所有问题。概括讲有这样几点:①变法内容不够完善,便急忙推行全国;②没有弄清谁是自己的敌人,谁是自己的朋友,消灭一切反对派,在政治上陷入孤立;③舆论造势不够,没有民众基础;④用人不当,自掘坟墓;⑤王安石自身已经为了改革陷入癫狂,不接纳善意意见。司马光的《与王介甫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就的,是一篇出色的谏议书,指出变法的关键问题(如用心太过、自信太厚),委婉递进,文脉极其清晰,同时提醒王安石小心提防小人为祸,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是一篇驳论文,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把对方观点归纳为侵官、生事、争利、拒谏等,然后一 一予以驳斥,详细论述了自己的政治纲领是正确的,可以实现的。既然是正确的,为什么没有成功呢?王安石认为这是反对派的极力阻挠所导致的。从文学角度讲,《答司马谏议书》这一作品极为成功,文理通畅;但就历史实际来看,其论据和论证其实非常偏颇,将反对意见和反对派一竿子打死,认为不必听纳,说明了王安石主观认识上的偏激错误和政治上的不成熟。改革需要坚定的立场,但不能刚愎自用,独断专行。
二、群文比较阅读
【任务活动】
第一步,阅读《六国论》与《阿房宫赋》,思考二者异同点。
第二步,拓展阅读《过秦论》(见附注),与以上两篇比较异同。
第三步,比较三篇文本的异同。
[附注]
过 秦 论
贾 谊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参考译文】
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卫着,借以窥视周王室(的权力),(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天宇、囊括四海的意图,并统天下的雄心。正当这时,商鞅辅佐他,对内建立法规制度,从事耕作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械,对外实行连横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因此,秦人轻而易举地夺取了黄河以西的土地。
秦孝公死了以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承继先前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向南夺取汉中,向西攻取巴地、蜀地,向东割取肥沃的地区,向北占领非常重要的地区。诸侯恐慌害怕,集会结盟,商议削弱秦国。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优秀人才,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成为一体。在这个时候,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位君子,都见识英明有智谋,忠诚而讲信义,待人宽宏厚道而爱惜人民,尊重贤才而重用士人,以合纵之约击破秦的连横之策,联合韩国、魏国、燕国、楚国、齐国、赵国、宋国、卫国、中山的部队。在这时,六国的士人,就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等人为他们谋划,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等人沟通他们的意见,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等人统率他们的军队。他们曾经用十倍于秦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进攻函谷关来攻打秦国。秦人打开函谷关口迎战敌人,九国的军队有所顾虑徘徊不敢入关。秦人没有一兵一卒的耗费,然而天下的诸侯就已窘迫不堪了。因此,纵约失败了,各诸侯国争着割地来贿赂秦国。秦有剩余的力量控制并利用他们的弱点,追赶逃走的败兵,百万败兵横尸道路,流淌的血液可以漂浮盾牌;秦国凭借这有利的形势,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划分山河的区域。强国主动表示臣服,弱国入秦朝拜。延续到孝文王、庄襄王,统治的时间不长,秦国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到始皇的时候,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以武力来统治各国,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皇帝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秦始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愿意服从投降),把性命交给司法官吏(审讯)。(秦始皇)于是又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境,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秦始皇)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愚蠢;毁坏高大的城墙,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销毁兵刃和箭头,冶炼铸造为十二个铜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后凭借华山为城墙,依据黄河为城池,凭借着高耸的华山,往下看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认为这是险固的地方。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和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天下已经安定,始皇心里自己认为,这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坚固的城防,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直至万代的基业。
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用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卒子;才能不如普通人,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德,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砍下树木做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回声似的应和他,许多人担着干粮如影随形地跟着他。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
况且那天下并没有缩小削弱,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还是保持原来的样子。陈涉的地位,没有比齐国、楚国、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宋国、卫国、中山的国君尊贵;锄头木棍,也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那迁谪戍边的士兵也不能和九国部队抗衡;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方法,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武将谋臣。可是条件好者失败而条件差者成功,功业完全相反,这是为什么呢?假使拿东方诸侯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就更不能相提并论了。然而秦凭借着它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管辖全国,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经一百多年了;这之后把天下作为家业,把崤山、函谷关作为自己的内宫;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比较阅读《过秦论》《阿房宫赋》《六国论》,说说它们的异同。
答:
[参考例文]
同中见异 各具特色
——《过秦论》《阿房宫赋》《六国论》比较赏析
战国末期,秦国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雄厚的国力,一举称雄,先后灭掉了其他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真是声震八方,威加宇内。但它仅存在了短短的十五年。这一奇特的历史现象,引起了后人的极大兴趣,以这一历史事件为题材的文章更是层出不穷。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的《阿房宫赋》《六国论》以及贾谊的《过秦论》,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优秀篇章。
这三篇文章尽管写作的时代不同,但在写法上却有许多相似之处。
一是写作目的相同,都是借古喻今,借古讽今。贾谊、杜牧、苏洵写作这类文章,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而是有感于当时所处的社会现实,借古喻今,规劝最高统治者以史为鉴。因此文章在评述史实时都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了明确的观点,具有明显的讽喻意义。
这种借古讽今的写作目的,使文章把历史和现实紧密地联系起来,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二是引述史料的原则相同,都是在基本准确的前提下带有夸张。无论是《过秦论》中叙述的秦国由兴到亡的经过,《六国论》中引述的六国赂秦的事例,还是《阿房宫赋》中铺叙的阿房宫规模的宏大和秦宫生活的奢华,都是基本符合史实的。即便如想象成分较多的《阿房宫赋》,也是有史料可查的。《三辅黄图》说:“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这说明阿房宫“覆压三百余里”确有其事。引述史料的基本准确,保证了文章的真实性,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当然,为了表达的需要,这三篇文章也对某些史料做了夸张的叙述。如《过秦论》叙述九国攻秦是“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叙述秦国击退六国是“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带有明显的夸张色彩。又如《阿房宫赋》描述阿房宫是“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夸张地写出了阿房宫楼阁的繁多,突出了阿房宫规模的宏大。再如《六国论》中叙述秦得赂地“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赂秦失地“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夸张地写出秦从贿赂中得地之多和诸侯赂秦失地之多,极有力地论证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观点。
这种夸张引述史料的写法,既增加了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又使文章语句生动,富有文采。
三是文章的结构基本相似,都是在叙述史实的基础上生发议论,做到叙议结合。这种叙议结合的结构安排,使文章史料充分,论据确凿,说服力强;而精当的议论又使文章观点明确,说理透彻,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除了上述相同之处外,三篇文章在许多方面有着各自的特色。
一是文章立意各不相同。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社会背景各异,因而文章在“喻今”的具体内容上各不相同,即文章的立意存在差异。贾谊意在总结秦王朝兴亡的历史教训,为西汉统治者提供前车之鉴,因此文章确立的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杜牧旨在以秦王朝奢侈速亡为戒给唐敬宗李湛敲警钟,因而提出了“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结论。而苏洵意在批评北宋对契丹和西夏求和政策的不当,因而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观点。
二是引述史料,各有侧重。《过秦论》重在从秦盛衰兴亡的过程中探讨秦灭亡的原因,因而比较详细地叙述了秦国灭掉六国的过程及统治全国的武力措施,以突出其武力的显赫;略写其灭亡过程,以强调其不施仁义招致灭亡的迅速。《阿房宫赋》重在揭露秦的奢华是其灭亡的原因,因而用铺陈的手法详细叙述秦宫的宏大和宫内生活的奢华,以突出其生活的腐败。《六国论》主要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是赂秦,因而引述史料多从六国方面着笔,从六国赂秦互丧与秦国坐地收利的对比中突出了赂秦的危害。
三是叙议安排,各有特点。《过秦论》是一篇史论,在结构安排上,先引述史实作论据,用主要篇幅叙述了秦由弱到强、由盛到衰、由兴到亡的过程,只在结尾一段分析了秦朝速亡的原因。《阿房宫赋》在结构安排上与《过秦论》较为相似,也是在大量叙述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不同的是在议论部分先概括了秦朝统治者穷奢极欲、骄横贪暴造成的恶果,再进一步分析了秦灭亡的原因,最后提出后人应以秦为鉴的忠告,有振聋发聩之效。《六国论》也是篇史论,但更是一篇典型的策论,侧重于从政策和策略得失方面分析其利弊,以供最高统治者采用,因此在结构安排上是先提出论点,接下来用史实作论据论证论点,最后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这样安排结构,使文章观点显豁,逻辑性强,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四是文章语言各具风采。《过秦论》虽是篇史论,但由于作者擅长写作辞赋,因此有辞赋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叙述的极力铺陈上,大量运用排比句、对偶句和同义词,以及善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显得气势磅礴,逸态横生,议论恢宏而又深刻。《阿房宫赋》的语言特色主要是辞采华丽,铺陈夸张。全篇还很讲究排偶、对仗、音律,辞采华美,抑扬铿锵,摇曳多姿。《六国论》是一篇典范的政论文,多用简洁明快的语句,表意准确精当;同时又间用比喻、对比、夸张等手法,使文章显得缜密准确而又形象生动。如写赂地者“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叙事简明而又形象生动,使人过目难忘。
三、片段写作——短论
【技法指导】
短论是指用说理的方法对客观事物进行议论和评述的短篇文章。通常由某个话题或事情由头引申开来,有感而发,提出看法,发表评论,或赞扬或反对,或提醒或针砭。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用途广泛,可起到引导舆论、启迪思想、针砭时弊等作用。
短论包括“文学短评”“思想短评”“新闻短评”等,它们都属议论文范围,有议论文的基本特点。
短论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抓住问题,有的放矢;
二要针对问题,辩证分析;
三要语言简洁明快,生动活泼,篇幅短小。
【任务检验】
选取本单元一篇课文,从理性表达这一角度进行分析,写一篇短论。要求:观点鲜明,言必有据,运用合适的论述方法。
答:
[参考例文]
观照现实,立意高远
——《阿房宫赋》短论
《阿房宫赋》观照现实,立意高远,充分表现出了一个清醒的政治家的真知灼见。杜牧生活在内忧外患日益加深的晚唐时代,少年时就关心国事,怀抱着中兴唐王朝的理想。杜牧重视文学的政治教化功能。《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见本文是借古讽今,以秦警唐,提醒唐王朝统治者应充分认识到荒淫无度必然导致民怨沸腾、国亡族灭的道理,表现出了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旷世济俗的情怀。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着重描写与铺陈,分别从宫室建筑、宫中美女和宫中珍宝三个方面详细叙写了秦朝统治者奢靡荒淫的生活;后一部分着重说理与议论,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更是犹如巨钹洪钟,永远回响在历史的天空,回荡在人们的耳际,警醒着一代又一代的统治者。
论述时事的利弊得失而使文章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直接为现实服务。这一原则,使杜牧的文章很有针对性,都是对时事有感而发,同时把自己的理论应用于实践,而不只是口中称策、纸上谈兵。《阿房宫赋》的主旨是讽谏唐敬宗,但文章却只字未涉唐事,而是以秦喻唐,蕴藉含蓄。
文言文断句
【技法指导】
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解答断句题应掌握“断句七大凭借”。
一、凭借名(代)词断句
在文言文中,可以借助名词或代词通常所在的位置来给文言文断句。名词常作主语、宾语等,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其前面就可以断开;如果作宾语,那么其后面就可以断开。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基本上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如《鸿门宴》中“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先用全称,后文“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中的“哙曰”就不再提姓。
常见代词有:吾、余、予(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此、是、斯、兹、夫(表示“这”)。
二、凭借对话(引文)断句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道”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以明辨句读。
三、凭借虚词断句
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在文言文中,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为此我们断句时,要注意以下几类虚词:
虚词类别及断句方法 常见典型虚词
句首发语词——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 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
句首时间词——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 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
句末语气词——其后一般断开 陈述句末尾——也、矣、焉、耳
疑问句末尾——与(欤)、焉、邪(耶)、乎
感叹句末尾——哉、夫
疑问语气词——其后一般构成疑问句,其前一般断开 何、胡、安、曷、奚、盍、孰、孰与、何如、奈何、何所、孰若、何以
复句关联词语——其前一般断开 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于是、岂、岂非、足以、然则
复音虚词——复音虚词需保持完整,不能点断 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
四、凭借特殊句式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反问句、被动句、固定句式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判断句,如“……者,……也”等;反问句,如“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等;被动句,如“为……所……”“受……于……”等;固定句式,如“如……何”“况……乎”“何……为”等。但是,文言文中还常常会遇到省略的情况,断句时必须根据语境先补出省略部分,然后才能正确断句。
五、凭借对称结构断句
古人写文章讲究句子的整齐对称或者两句之间意思成正反对比,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断句。
六、凭借修辞断句
文言文中经常运用对偶、排比、对比、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在运用过程中各有各的特点。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进行断句。
七、凭借谓语中心词断句
有些断句题的句子有一些“指路牌”式的标志,可有些句子没有标志性词语。没有标志性词语的句子应如何进行断句?有没有捷径可走、规律可循?其实仔细分析,还是会发现一些规律的:文言文中,句子多以动词谓语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能区分出独立的句子,明确句子的意思,从而正确断句。
但需要注意的是,确定句子的谓语中心词应全面考虑,要善于识别兼语句、连动句等特殊谓语句,这样就能更准确地把握了。
【任务检验】
给下面两段文字断句,并谈谈你从这两段文字中读出了怎样的“理性的声音”。
1.贞观十七年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曰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舜禹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间何须苦谏遂良对曰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太宗曰卿言是矣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比见前史或有人臣谏事遂答云业已为之或道业已许之竟不为停改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
理性的声音:
[参考示例] (1)断句:贞观十七年/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曰/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舜禹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间/何须苦谏/遂良对曰/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太宗曰/卿言是矣/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比见前史/或有人臣谏事/遂答云/业已为之/或道/业已许之/竟不为停改/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
【参考译文】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说:“从前虞舜制作漆器,夏禹雕饰祭器,当时劝谏舜和禹的有十多人。饮食器皿一类的小事,何必苦谏?”褚遂良回答说:“从事精雕细琢会妨害农耕,编织五颜六色的彩带会妨碍妇女的正常事务。首创奢侈淫逸,就是危亡的开端。有了漆器不满足,必然要用黄金来做。有了金器还不满足,必然要用玉石来做。所以谏诤之臣必须在事情的开端就进谏,等到已做完再劝谏就不起作用了。”太宗说:“你讲得很对,我所做的事情,如有不当,不论是在刚开始,或者是将做完,(臣子)都应当及时进谏。近来我翻阅前朝史书的记载,有时臣下进谏,君主就回答说‘已经做了’,或者说‘已经同意做了’,终究不肯停止改正。这样下去,危亡的灾祸在一反手之间就会到来。”
(2)理性的声音:唐太宗询问褚遂良有关舜、禹的谏臣因制作漆器、雕饰祭器之事苦苦劝谏的原因,褚遂良说这是禁止奢侈,防微杜渐。唐太宗认同褚遂良的看法,并鼓励臣下直谏。唐太宗能够兼听众议,注意纳谏,其臣下魏征等人敢于犯颜直谏,形成了中国君主专制社会中少有的良好政治风气。唐太宗的善于用人和纳谏,既是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之一,又是贞观之治的重要表现之一。
2.贞观初太宗从容谓侍臣曰周武平纣之乱以有天下秦皇因周之衰遂吞六国其得天下不殊祚运长短若此之相悬也尚书右仆射萧瑀进曰纣为无道天下苦之故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周室微六国无罪秦氏专任智力蚕食诸侯平定虽同人情则异太宗曰不然周既克殷务弘仁义秦既得志专行诈力非但取之有异抑亦守之不同祚之修短意在兹乎
理性的声音:
[参考示例] (1)断句:贞观初/太宗从容谓侍臣曰/周武平纣之乱/以有天下/秦皇因周之衰/遂吞六国/其得天下不殊/祚运长短若此之相悬也/尚书右仆射萧瑀进曰/纣为无道/天下苦之/故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周室微/六国无罪/秦氏专任智力/蚕食诸侯/平定虽同/人情则异/太宗曰/不然/周既克殷/务弘仁义/秦既得志/专行诈力/非但取之有异/抑亦守之不同/祚之修短/意在兹乎/
【参考译文】
贞观初年,唐太宗从容地对身边的大臣们说:“周武王平定了商纣王之乱,取得了天下;秦始皇乘周王室的衰微,就吞并了六国。他们取得天下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国运长短如此悬殊呢?”尚书右仆射萧瑀回答说:“商纣王暴虐无道,天下的人都痛恨他,所以八百诸侯不约而同地来与周武王会师(讨伐纣王)。周朝虽然衰微,但六国无罪,秦国完全是倚仗智力和暴力,像蚕吃桑叶一样,逐渐吞并诸侯。虽然同是平定天下,人们对待他们的态度却不一样。”太宗说:“这样的说法不对,周灭殷以后,努力推行仁义;秦国达到目的以后,却一味地施行欺诈和暴力,它们不仅在取得天下的方式上有差别,而且守护天下的方式也不相同。国运之所以有长有短,道理大概就在这里吧!”
(2)理性的声音: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非常关注老百姓的生活。他强调以民为本,下令轻徭薄赋,减轻刑罚,让百姓休养生息。贞观时期的中国,政治清明,官吏各司其职,人民安居乐业,不公平的现象少之又少,国人心中没有多少怨气。丰衣足食的人不会为生存铤而走险,心平气和的人也不易走极端,“贞观之治”的出现便成了历史的必然。
写作任务——如何论证
【技法指导】
简单来说,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要论证就需要思考论点、论据和论证这三个要素。
一、确立论点
(一)确立论点时选择角度的方法
1.对同一材料,可以从不同的论述对象入手确立论点。同一材料,往往会有多个可供确立论点的对象。例如下面这则材料:
据《淮北日报》报道,淮北市委常委、副市长张继忠的妻子邹世兰是一名马路清洁工。三年来,她每天清早都准时把她负责的几条街打扫得干干净净,不少人劝她,何不趁老伴儿有权的时候调动一下,也有人劝张继忠说:“你若不嫌条件差,就把夫人调到我那里吧,总比风吹日晒强。”
对于这些劝说和议论,张继忠夫妇都一笑置之,婉言谢绝。邹世兰因自己的勤劳能干被评为市环卫处的先进工作者,市委大院的人们给了她“贤内助”的美名。
要针对这一则材料写一篇议论文,可供论述的对象很多。既可以论述张继忠,也可以论述邹世兰,还可以议论那些逢迎拍马的人。
2.对同一论述对象,可以从不同的论述方向入手确立论点。确定了论述对象之后,下一步就要确定论述方向,有四种方法可以找到论述方向。
(1)正向思维法。就是从原材料给我们的直接指向中确立论点。正向确立论点法有两个特点,一是原材料对论述对象是褒,论点也是褒;原材料对论述对象是贬,论点也是贬。二是论点只对原材料本身发表见解,不对原材料进行推理引申和联想。举例来说,假如论述对象是张继忠,原材料对张继忠是高度赞扬的,那么论点就可以是“张继忠不徇私情,不以权谋私,值得全体领导干部学习”。
(2)横向思维法。把原材料与材料外的其他内容通过联想联系起来确立论点的方法叫作横向确立论点法。材料外的内容与原材料内容可以是相似相关的,也可以是相反的。例如,由张继忠不以权谋私,我们联想到某些共产党员以权谋私,确立论点就不再局限于赞扬张继忠,而是“领导干部不以权谋私才能受到党和人民的敬重和赞扬”。
(3)纵向思维法。就是在原材料已有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做出合理的推想和引申,然后得出结论的方法。如对张继忠也可以做出合理的推想和引申,假如张继忠以权谋私,把妻子安排到一个非常理想的工作岗位上去,那么不仅张继忠本人和妻子得不到社会的高度评价,党的形象也将受到损害。确立论点:领导干部以权谋私是党的事业的腐蚀剂。
(4)逆向思维法。就是运用反向思维,把原材料的指向倒过来想一想,从相反的角度提出见解。针对人们的普遍看法“不可班门弄斧”,有人逆向确立论点“何妨班门弄斧”;针对人们的普遍看法“枪打出头鸟”,有人逆向确立论点“高飞吧,出头鸟”。这些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能否逆向确立论点,要视材料而定。
3.对同一论述方向,又可以从不同的论述侧面入手确立论点。和一棵树的同向枝头上还会生出许多侧枝一个道理,同一个论述方向,还可以找出不同的论述侧面。如从“张继忠不谋私利”这一基点出发进行横向思维,我们可以找到如下不同论述侧面的论点:
(1)领导干部必须不徇私情,不以权谋私,做好群众的表率。
(2)各级领导干部均能从我做起,严于律己,是我们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
以上谈了议论文确立论点有三个方面,四个方向,许多侧面,循此方法,就可以打开思路,找到一个材料的许多论点,为确立最佳论点提供比较和选择的机会,为写好议论文走好关键的一步。
(二)确立论点时遵循的原则
1.确立论点的切口要小。确立论点要从小的角度入手,抓住论证的重点,使论述对象由“面”到“线”或“点”。经过“从小处着手”的处理,论点的范围缩小了,题目也由宽变窄,易于深刻论证;由泛题变实题,易于使用材料;由大题变小题,易于全面论证;由繁题变简题,易于多角度论证。总之,确立论点角度小,便于运用最少的笔墨深刻论证论点。
2.确立论点要符合实际。确立论点要符合客观实际,要保证观点的正确,不能出现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相违背的方面,即使是逆向思维,表达的观点也要让大多数人接受,并能自圆其说。确立论点不能惊世骇俗、故意语出惊人、观点出现偏颇,要保证论点的正确和材料使用的正确性。
3.确立论点针对性要强。针对性强能解决实际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
4.确立论点要新颖别致。确立论点追求新颖,是对客观现实的升华,而不是脱离真实的标新立异;是解决问题的新见解,而不是片面追求独树一帜;主要是表达对材料的新颖看法,而不是为作者阐明“独见”。确立论点的新颖别致有多种多样的表现,求新的途径也各不相同。主要有:
(1)角度新,是指文章在确立论点方面选取全新的角度,不墨守成规,学会逆向思维。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事物是多侧面的,但选择确立论点的角度不能一味剑走偏锋,要注意读者的欣赏习惯,不能为逆向而逆向,使确立的论点片面或主观。如论证“经典和创新”的题目,角度可以是经典中也有不适合现在人们思想的内容,要从新时期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等角度创新;但不能说经典是过时的内容,要全部创新。
(2)思想新,主要着眼于提出对事物切中肯綮的见解和认识。如论证“近墨者黑”这个古老的观点,我们可以从“近墨者未必黑”“让墨者变白”“黑的影响力未必大”等角度确立论点,论证我们新的认识,而不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3)境界新,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理解要深刻或有新高度。从特定的材料入手,变旧识为新知、使老论题有新意,拓深论题的新境界,使论点深刻、新颖、独特。如论证“勇敢和妥协”,一般认为“勇敢”是值得称赞的,而“妥协”是可耻的,这是正确的观点,这个观点可以从很多方面得到证明。但是如果大家都这样写,就显得没有新意。事实上我们也可以从“适当的妥协和必须的勇敢”的角度确立论点,论证“妥协也是一种处世艺术”“退一步海阔天空”“退,是积蓄前进的力量”“勇敢不能莽撞”等,使文章立意翻新,境界全新。
(三)“三考虑”确立中心论点
1.从中心论点提出的位置考虑。即从中心论点在全文哪一处出现这个角度进行考虑。
(1)开门见山。起首即表明观点,可以起到引导读者思路的作用,使读者循路而入,自然而然地接受文章所宣传的观点。开宗明义,占有了心理学上“先入为主”的优势。
(2)卒章显志。古人论文章作法,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豹尾”的意思自然是指文章结束要有力量,有气势。写议论文,如果在最后归纳出论点,而且讲究归纳论点的技法,可以起到使论点鲜明的作用。
2.从中心论点提出的形式考虑。即从中心论点在文章中以何种形式出现这一角度考虑。
常用方法:
(1)解题法。有时候,一篇议论文的题目,就是这篇文章所要论述的论点本身。文章的开头,只要对题目的含义加以解释、阐发就可以了,比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篇文章的开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说要走完很远的路程,必须从迈出第一步开始。借此比喻无论要实现多么远大的抱负、多么宏伟的目标,都必须从踏踏实实的具体工作开始;只有点滴劳动的积累,才有伟大事业的成功……
(2)定义法。有些文章的论点,属于“是什么”的判断形式,需要在文章开头对所论述的概念加以准确的说明,这时就可以考虑使用“定义式”。比如《自尊与自大》一文的开头:
自尊,就是自己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容许别人歧视自己。自大,则是自以为了不起,严重自大的人会发展到目中无人,老子天下第一……
(3)设问法。如果在文章开头提出问题,紧接着以回答这个问题的形式来表述论点,这种方式就叫作“设问式”。比如《成材的关键》一文的开头:
成材的关键究竟是什么?我认为,是一个人远大的理想、顽强的意志和为理想献身的精神。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这些,才能胜不骄、败不馁,无论在什么境遇中,始终勇往直前、奋斗不息,成为对人民有用的人才……
(4)比喻法。有时候,直接表达一个意思比较抽象,需要进一步对其加以形象具体的解释,就可以采用“比喻式”。例如《谈理想》一文的开头:
每一个革命青年,都应该有一个崇高的理想。就像一只航船,如果不扬起风帆,它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5)对比法。对比,可以使事物的本质特征十分鲜明。当议论的问题牵涉到两种不同的观点,需要让两种对立的思想交锋时,可以考虑采用“对举”的方法提出论点。例如:
人生在世,总有所忧,总有所乐,但不同的阶级,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忧乐观。无产阶级的忧乐,是为了天下人,而资产阶级的忧乐,却只是为了自己。
(6)引言法。引用与论点密切相关的名人名言、格言谚语等作为开头,导出论点,说明在此问题上,早有至理名言做了阐述,可以使文章的论点在一开始就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例如《话时间,抓今天》一文的开头: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我常常记起富兰克林的这段话,也常常思考着时间的真正价值。
3.从构成论点的句子形式的角度考虑。
(1)巧用句式。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为了使它突出、鲜明,可以运用有变化的句式来表达。
①直陈句。可以表现出一种很肯定的语气。《太阳的光辉》就是这样提出论点的:“谁都知道,认真地对待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认真地在党内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重要的标志。”
②假设句。邓拓的《欢迎“杂家”》就使用假设句来提出论点:“真正具有广博知识的‘杂家’,却是难能可贵的。如果这就叫作‘杂家’,那么,我们倒应该对这样的‘杂家’表示欢迎。”因为作者重视句式选用,所以加强了论点的气势。
③反问句。《黑海风暴和天气预报的产生》在提出论点时连用了三个反问句:“天气预报的产生仅仅是由于偶然的原因吗?这里有没有客观的必然性?如果没有这次偶然事件,天气预报会不会产生呢?”
(2)警句表达。所谓警句,是指简练而含意深刻的句子。用警句的形式提出论点,可使论点短小、精悍、易记、易用。如《伟大理想的力量》的论点是引用鲁迅先生的名言“内心有理想的光”后归纳出来的:“理想是人生的风帆,引导生命之舟驶向光明的彼岸。”这样的语言形式短小、凝练而有哲理。
二、学习使用论据
1.使用事实论据的技巧
(1)简洁概括论据
南宋文学评论家严羽曾说:“语贵洒脱,不可拖泥带水。”事实材料用进议论文中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因此要简洁概括,高度浓缩,但平常积累的常常是完整的故事,所以首先要学会把故事材料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保留与论点相关的内容,删去与论点无关的内容。
如下面这则新闻材料:
4月16日7点15分,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恶性校园枪击案,枪击造成32人死亡,枪手本人也饮弹自尽,枪击案疑犯为23岁的韩籍青年赵承熙。有报道称,赵承熙曾接受精神健康问题的治疗,总是写一些跟谋杀和自杀有关的东西。令人意外的是,在4月20日中午举行的遇难者追悼仪式上,凶手赵承熙和32名遇难者一起被列为悼念的对象。据媒体报道,当时放飞的气球是33个,敲响的丧钟是33声,33块半圆的石灰岩悼念碑被安放在校园中心广场的草坪上。其中一块悼念碑上写着“4月16日赵承熙”,旁边放着鲜花和蜡烛。还有一些人留下纸条:“希望你知道我并没有太生你的气,不憎恨你”“你没有得到任何帮助和安慰,对此我感到非常心痛”“所有的爱都包含在这里”“爱,是永远流传的”。
将这段文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成论证“宽容”的事实论据: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学生赵承熙在校园内枪杀32人后饮弹自尽。在学校举行的遇难者追悼仪式上,赵承熙和32名遇难者一起被列为悼念对象。人们纷纷表示不憎恨赵承熙,对没有给予他任何帮助和安慰感到痛心。
从上例可以看出,概括事实论据的要点包括:对象、事件、结果。
常用概括论据的方法:
①概述法。对一些较为普遍的事例,我们可以用一两句话把大意概括出来,内容明了,言词简洁。有时为了使说理更有气势、更有力度,可以将三四个事例用排比的形式罗列出来,表达效果会更好。司马迁在阐述自己创作《史记》原因时这样论述:“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就是运用了上述方法。
②点述法。对于一些读者耳熟能详的事例,几乎连过程也不需要叙述,只要点出人物或事件的关键词,大家就心知肚明了。比如谈到“宽广的胸襟”,只要提及“将相和”,读者就知道廉颇、蔺相如事情的来龙去脉,无须多说。
(2)紧扣论点分析论据
有了简洁的事例材料,还要将其与观点联系起来,成为证明论点的论据。事实论据和论点之间在某种意义上说还是间接的联系,只有把事实论据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发掘出来,才能与论点真正发生内在联系,直接证明论点。所以在列举事例后需要进行必要的分析。如证明“必须跨过这道坎”的观点:
挚爱的丈夫不幸死去,这无异于晴天霹雳。从此再没有夫妻比翼双飞共修《金石录》,新婚时娇问丈夫画眉深浅的幸福时刻也一去不复返。面对这样的变故,李清照没有化作明日黄花在西风中凄凄惨惨戚戚,而是勇敢地跨过了这道坎,在飘零的南宋活出了一个美丽顽强的易安居士。
文段运用李清照的事例,前两句简单叙述丈夫去世的事实,然后对李清照的生活处境进行分析,她没有消沉哀怨,没有忧伤沉沦,而是坚强勇敢地“跨过了这道坎”,从而点明题旨。
常用分析论据的方法:
①因果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其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我们可以依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由事物发展变化的结果,推导出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从而揭示出一定的生活规律,使事例有力地证明观点。如论证“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的观点:
时间或许会让历史蒙上尘土,却不会风化那些鲜活的记忆。王选,一位柔弱女子,拂去那一层尘土,只为还原历史真相,让记忆苏醒。奔走20年,耗尽全部家当,她一如既往地搜集材料,寻访证人。因为她相信,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良知会让记忆永存,她与身后数十位白发苍苍的原告,构建出一段黑白分明的历史记忆。
文段中用的是王选“奔走20年”“搜集材料,寻访证人”,为731部队细菌战受害者鸣冤,还原历史真相的事例。文中先概述人物表现,后追溯她这样做的原因,以点明题旨。
②假设分析法。假设分析法,就是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运用这种方法,首先必须较完整地引述论据,然后提出形成条件并不存在的假设,并据此推导出一个与事实完全相反的结果,在不同的条件与结果的比较中,其形成条件的必然性就得到了有力的论证。如论证“点滴积累,成就伟大”这一观点:
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凡立功名于世者,无不是从小事做起,注意点点滴滴的积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才能,不断自我完善的。若无每日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毅力,祖逖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若无长年笔走龙蛇、墨染池水的功夫,王羲之又怎能挥毫盖世,被尊为“书圣”呢?若无半生钻研演算、草稿盈筐的血汗,陈景润又怎能摘取明珠、享誉世界呢?
文中为了证明观点,用了祖逖、王羲之、陈景润三例。在使用论据时,用的是假设推理的方法,假如他们不能从小处做起,点滴积累,就不会成就自己伟大的事业。
③归纳演绎法。就是在列举多个典型论据之后,归纳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扣在要证明的论点上。
如要论证“疑是思之始”这个观点,先后列举“苹果为什么落在地上”这个疑问对牛顿的启示,“水开了,壶盖为什么被掀起来”这个疑问对瓦特的启发,并针对论据进行分析,挖掘其内在的含义来证明论点。
④求质分析法。求质分析法(也称揭示本质分析法),就是透过论据所提供的现象揭示出事物本质的一种分析方法。运用此法的关键是准确地抓住蕴含在论据中的本质的东西。例如论证“弄虚作假行不通”这一观点时,先引述南郭先生的事例,然后进行分析:
“滥竽充数”四个字概括得好,好就好在点出了南郭先生的要害——“充”。南郭先生不会吹竽,本来无可厚非,但他不该不会装会,弄虚作假,冒充内行,而且一味装下去,靠蒙骗过日子,以致落得个逃之夭夭,贻笑大方的结局。
这里,作者抓住了南郭先生弄虚作假、不懂装懂的实质,并用一个“充”字点出了问题的要害,点明了所引事例的本质。求质分析法往往能一语中的,在论证上有一字千金之效。
⑤评价分析法。评价分析法,就是引述事例后,对所引述的事例做适当的评价,从而使自己的观点得到印证。在具体运用时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评价分析。
2.使用理论论据的技巧
(1)直接引用。对一些自己比较熟悉、记诵准确的名人名言,可以直接引用原文,并写明作者与出处。
(2)间接引用。对一些有一定印象,但具体字句难以落实的名人名言,可以写出它的大意,并冠以“一位名人说过……”等开头。对一些难记的古文,也可以用现代汉语写出它的含意。只要在间接引用时,能抓住原句的精髓,作用是一样的。
(3)援引名人名言,有时也需要对它进行解释、说明,发掘其深刻的内涵,从而更有力地证明论点。这也可称为有“引”有“证”。
3.综合使用论据的技巧
技巧一:引用、举例相结合
在议论文的写作中,既讲究理论论据,又讲究事实论据,事实可以直观地再现情景,引用可以借名人之语增强议论的力度,二者的结合是议论文常用的写法。如:
是爱迪生吧?他一手持蛋,一手持表,准备把蛋下锅煮五分钟,但是他心里想的是一桩发明,竟把表投在锅里,两眼盯着那个蛋。
是牛顿吧?专心做一项实验,忘了吃摆在桌上的一餐饭。有人故意戏弄他,把那一盘菜肴换为一盘吃剩的骨头。他饿极了,走过去吃,看到盘里的骨头叹口气说:“我真糊涂,我已经吃过了。”
这两件事其实都不能算是健忘,都是因为心有旁骛,心不在焉而已……
忘不一定是坏事。能主动地彻底地忘,需要上乘的功夫才办得到。孔子家语:“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闻忘之甚者,徙而忘其妻,有诸?’孔子曰:‘此犹未甚者也,甚者乃忘其身。’”徙而忘其妻,不足为训,但是忘其身则颇有道行。人之大患在于有身,能忘其身即是到了忘我的境界。
(节选自梁实秋《健忘》)
在上面文段中,围绕“健忘”这个主题,作者精心选材,通过“爱迪生”“牛顿”两个事例说明“健忘”的含义、范围,之后又引用孔子的话说明“忘不一定是坏事”。这些材料事实确凿,引用恰当有力,典型准确,很有说服力。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典型的材料,说理怎能服众呢?观点怎能突出呢?
技巧二:同类互补,深刻剖析
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如果遭遇挫折,仍能以奋斗的英姿与之对抗,那么这样的人生是辉煌的。
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的大汉臣子。这十几年的生活如果被当作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牧羊老人从未放大痛苦,于是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下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昭君出走大漠,丝绸之路上又多了一串驼铃的叮当声,“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不应该是她真实心态的写照吧!如果不赂画师,终至出塞算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换来了汉匈两地人民的短暂安宁。
苏武和昭君的举动应该是对直面挫折、缩小痛苦的心理的诠释。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节选自《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
如果手头有两个以上的人物素材该怎样用呢?可以将几个论据用排比的方式组合起来,相互补充,形成集团效应。但要注意不能只是简单的堆积材料,要注意对材料的共同含意进行深刻剖析,将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起来。上面文段以“直面挫折,化解痛苦”为中心,联想到两个具有同样性质的人物苏武、王昭君,然后又对两个人物所蕴含的精神进行深刻剖析,从而有力地突出了主题。
技巧三:正反对比,突出主题
贝多芬甩开了尘世的喧嚣,在音乐的国度里尽情跳跃;居里夫妇抛弃了名利的纷扰,在科学的世界中迈出了更深远的步伐;陶渊明忘却了世俗的黑暗,在自由的南山中悠然采菊……他们的人生轻松徜徉,嗅着人间的芬芳。而别里科夫被世俗束缚在套子里,葛朗台被金钱拖至死神的身边,他们没有全力轻松地奔跑,最终被卷入世俗的浊流中……
(节选自《轻松起跑》)
面对同一个话题,总能找到正、反两方面的人物素材,运用对比手法将这两种素材放在一起做一个深入的比较,优与劣、好与坏、美与丑自然会更加鲜明突出。这种方法可以广泛运用于各种文章的写作中。如上面文段,将“贝多芬”“居里夫妇”“陶渊明”同“别里科夫”“葛朗台”进行对比,两类人物的精神高低显而易见,文章的主题也能得以突出。
技巧四:连续设问,强化论证
苹果落地在我们看来是最寻常不过的事,苹果熟了掉下来砸到苹果树下的人也是司空见惯的,可苹果掉在牛顿头上却“砸”出了震惊世界的万有引力定律,“砸”出了奠定物理力学基础的三大力学定理,为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你能说牛顿是因为比我们多了份机遇才有如此伟大的创造吗?假如曾经有苹果砸在你头上,会是怎样的结局呢?你是在抱怨今天真倒霉,一出门就被苹果砸到了呢,还是在庆幸自己真幸运,然后赞叹苹果的味道真好呢?其实,上天给每个人的机遇是平等的,重要的是你是否用心去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