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答司马谏议书
自主预习
文化传承与理解
?平“语”近人
尚贤者,政之本也。
——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典出] 《墨子·尚贤》
[释义] 崇尚贤能的人,是为政的根本。
[原文] 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解读] 墨子认为,打破血统界限和论资排辈,崇尚贤能之人,是为政的根本。他的这一思想,包含了平等选拔和科学任用人才的思想。他的“举义不避贫贱”“举义不避亲疏”“举义不避远近”等原则,今天依旧适用。治国之要,首在用人。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
?诗海拾贝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绝句,借咏杏花,寄寓了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孤芳自赏之意。前两句点题,“绕”字轻柔婉转,既写水又写花,是环境上的定格;“妖娆”二字写花影,是在姿态上的定格。三、四句议论,进一步指出临水杏花的好处,它们即使凋谢坠落,也绝对胜过被车轮马蹄碾得粉身碎骨、化作尘土的结局,由于是落在洁净的水中,不被污秽,因此是品行上的定格。这首诗写临水杏花,有直写,有侧写,有描绘,有议论,将作者高洁的品格贯注在了诗中。
?主题时文
“逆行者”的责任与担当
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评定王兵、冯效林、江学庆、刘智明、李文亮、张抗美、肖俊、吴涌、柳帆、夏思思、黄文军、梅仲明、彭银华、廖建军等14名(按姓氏笔画排序)牺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人员为首批烈士。一个名字就是一个故事,而名字的背后更是蕴含着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的责任与担当。
白衣执甲,用生命守护生命,以大爱诠释医者仁心的责任与担当。“我不能倒下,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从医生身份转换成病人身份的刘智明,边接受救治,边接打电话、回复微信指导防控,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也没有放下救死扶伤的使命与担当。“你们外地的、有孩子的都回家过年,排不过来的班我顶着。”“配合治疗,好了之后再回一线。”从放下个人幸福到投身一线,到身份转换依然发出治好后继续回一线奋战的誓言,是彭银华在用生命呵护生命,始终把医者仁心的责任扛在肩上。“有事叫我,我来。”“90后”女护士夏思思,舍生忘死,用实际行动让青春本色在危难中闪光。此外,还有王兵、冯效林、李文亮等许多“逆行者”舍小家为大家,把个人生死抛在脑后,远离家人,奔赴战疫一线,日夜奋战,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成千上万的医务工作者,带着勇敢的心去一线战斗,哪怕身份转换,住进ICU,但依然坚持与病魔斗争,把医者仁心的责任与担当融入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之中。
风雨无阻,用生命践行使命,用热血践行铿锵誓言的责任与担当。“我们多一分辛苦,群众就多一分安宁。”“我是党员、民警,有危险,我先上。”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民警吴涌连续奋战了60天。面对突发精神疾病的居民跑到楼顶上,他灵机一动,用妙计劝下居民;收到300份爱心蔬菜,他硬是爬楼把爱心蔬菜送到641户居民手中……每一天都把工作安排得满满的,生怕哪里没有做到位,只要接到报案,他便开足马力迅速赶赴现场。举国战“疫”,全民皆兵,吴涌把精准的服务送到群众的心坎上,背居民上楼、送爱心蔬菜、送居民去医院等,认真履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诺言。除此之外还有无数像吴涌一样的公安民警,比如何建华、李弦、程建阳等,他们用“警察就是战士,我愿到疫情防控一线去”的朴素话语,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他们虽然不能像医务工作者那样直接参与救治病患,但是他们风雨无阻地守卡值勤,为广大人民群众织起一张密不透风的防控网,把融入血脉的红色基因体现在“有危险,我先上”的担当上,用生命践行使命,用热血践行“疫情不散,我们不退”的铿锵誓言。
默默守候,用生命书写担当,用爱心守护家园的责任与担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武汉市诸多小区开始实行封闭管理,这时便会出现诸多问题,但是有一群像廖建军一样的社区工作者在默默坚守。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社区工作者积极响应,主动参与到联防联控工作中,用血肉之躯为社区居民构筑起一道道的铜墙铁壁,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战“疫”中,无数社区工作者连续作战,把小我放在最后,把社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不仅身入社区,而且心入社区,倾听民声,认认真真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正是因为社区工作者为社区居民负重前行,才激荡起每个人心中的涟漪;正因为他们默默守候,甚至用生命书写担当,用爱心守护家园,才让希望从人们心中的地平线上升起,给予广大人民群众勇往直前的信心;正因为社区工作者的英勇无畏,才让社区居民的心中燃烧起希望之火;正是因为社区工作者的冲锋在前,才让社区到处孕育着勃勃生机。在危难时刻,社区工作者挺身而出、英勇奋斗,一丝不苟地把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在大战中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14位战“疫”烈士用生命引路,成千上万的医护人员、公安民警、基层干部等为广大人民群众负重前行,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他们的崇高精神永垂不朽!
?文学常识
一、作者档案
【简历】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庆历二年(1042)进士及第,先后任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从熙宁三年(1070)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1076)辞去宰相,元祐元年(1086)病逝,谥号“文”,世称王文公 【作品】 《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文集》等
【评价】 北宋杰出的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列宁称誉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
二、背景链接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身为参知政事(副宰相)的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第二年,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的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一封3 300多字的长信,列举实施新法的弊端,要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本文是王安石的回信。信中批驳了司马光的意见,表达了王安石坚持改革的决心。
三、文化常识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即书信。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如:《报任安书》(司马迁)、《答李翊书》(韩愈)、《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的“答”即“答复、回复”之意,“谏议”则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所以,“答司马谏议书”即“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
语言文字构建
一、认读字音
1.强聒(guō) 2.见恕(shù) 3.拒谏(jiàn)
4.怨谤(bàng) 5.利弊(bì) 6.不恤(xù)
7.盘庚(gēng) 8.胥怨(xū) 9.会晤(wù)
10.卤莽(lǔ)(mǎng)
二、积累名句
(一)课内名句
1.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2.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
3.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4.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5.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二)相关名句
王安石经典名句集锦
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5.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6.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7.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课文探究
总揽全局
【活动设计】
1.本文是一篇书信体的驳论文,作者批驳了司马光的什么观点?
答:
[明确]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或“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谤”)
2.作者认为判断是非的原则是什么?
答:
[明确] 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或“名实相符是辨别是非的原则”)
3.活动总结
精钻细研
【活动设计】
一、诵读第1段,完成以下各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某启:昨日蒙教 ________________
(2)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 ________________
(3)而议事每不合 ________________
(4)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________________
[明确] (1)某:草稿中用以代指本人名字 (2)窃:我私下,谦辞 (3)每:往往,常常 (4)术:方法,这里指政治主张
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译文:
(2)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译文:
[明确] (1)虽然想要(向您)硬啰唆几句,(但)终究一定是不能被您理解,所以(我)只是简单地给您写了封回信,不再一一为自己辩解了。(省略句、被动句)
(2)又想到君实很看重我,在书信往来上不应该粗疏草率,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够宽恕我吧。(宾语前置句)
3.下列对本段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因为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B.王安石在本段中的“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点明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所在。
C.司马光见解坚定,并不肯轻易改变,所以作者“虽欲强聒”,但一定得不到理解;对于洋洋洒洒三千余字的来信,作者之前只作简单答复,不再一一自辩。
D.司马光很是看重他自己。作者认为与其书信往来,不宜鲁莽,所以要做详细解释,希望司马光能够宽恕。这里说明了作者的态度和方法,又显示出冷静沉着。
[明确] 选D。“司马光很是看重他自己”错,应是很看重作者。
二、诵读第2段,完成以下各题。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________________
(2)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________________
(3)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________________
(4)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________________
[明确] (1)儒者:这里指读书人 名实:名义和实际
(2)举:施行,推行 (3)辟:批驳 难:排斥 壬人:善以巧言献媚、不行正道的人 (4)固前知:本来事先就知道
5.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译文:
(2)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译文:
[明确] (1)现在君实您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推行新法)侵夺了官吏们的职权、制造了事端、争夺了百姓的财利、拒绝接受不同的意见,因而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指责。(省略句)
(2)我却认为接受皇上的命令,议订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决定),把它交给主管官吏去执行,不算是侵官。(状语后置句)
6.下列对本段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以“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B.作者驳“侵官”,从一“受”、一“议”、一“授”,将新法从决策、制定到推行的全过程置于完全名正言顺、合理合法的基础上,“侵官”之说便不攻自破。
C.作者驳“生事”,“举先王之政”是理论根据,“兴利除弊”是根本目的。这样的“事”,上合先王之道,下利国家百姓,自然不是“生事扰民”。
D.驳“征利”,只用“为天下理财”一句已足。因为问题不在于是否征利,而在于为谁征利。根本出发点正确,“征利”的责难也就站不住脚。
[明确] 选A。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
7.实施变法时,出现了怎样的情形?司马光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答:
[明确] (1)天下“怨谤”。(2)司马光认为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侵官、生事、征利、拒谏”造成的。
三、诵读第3~4段,完成以下各题。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 ________________
(2)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________________
(3)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 ________________
(4)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________________
(5)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________________
(6)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________________
(7)以
[明确] (1)胥:相互 (2)特:仅仅 (3)膏泽:施恩泽,名词用作动词 (4)事事:做事。前一个“事”字是动词,后一个“事”字是名词 (5)守:墨守 知:领教 (6)无由:没有缘由 不任:不胜 (7)①介词,因 ②介词,因
③表因果关系,因而,因此 ④介词,把 ⑤来 ⑥来
⑦介词,把 ⑧来
9.翻译下面的句子。
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译文:
[明确] 皇上才要改变这种不良风气,那么我不去估量反对者的多少,想拿出(自己的)力量帮助皇上来抵制这股势力,那么那些人又为什么不气势汹汹呢?
10.下列对本段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先指出历史原因,并强调皇上要改变此情况,而自己不顾众人反对,要“助上以抗之”,然后用一句反问句,增加结论的不容置疑性。
B.作者举了盘庚迁都的历史事例,说明反对者之多并不表明措施有错误,只要“度义而后动”,确认自己做的是对的,就没有任何退缩后悔的必要。
C.“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D.“如曰……”一句,委婉的口吻中蕴含着锐利的锋芒,一语点破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思想实质,直刺对方要害,使其原形毕露,无言以对。
[明确] 选A。本段先指出当前现状,并强调皇上要改变此情况。
11.在如此严峻的情形面前,王安石对变法持怎样的态度?文中哪些语句集中体现了他的这种态度?
答:
[明确] 坚持变法,义无反顾。集中体现他的这种态度的语句:“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见仁见智
【活动设计】
你是如何评价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的表现的?
[我的理解] 观点一:王安石在这篇《答司马谏议书》中表现出了“三不足”的大无畏精神,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表明了他的进步思想。王安石和司马光的斗争,虽然是统治阶级内部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两个大臣的个人政见之争,但它更是中国十一世纪的一个重要事件——王安石变法的缩影。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是这一场斗争的生动速写,是这一大事件的真实纪要。它是王安石在当时北宋“积贫积弱”的困境中发出的发奋图强的呼声,它直接宣传了变法革新的积极思想。
观点二: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一文中把反对意见一概斥为“邪说”,把持不同意见的人一概贬为“壬人”,虽然行文痛快,但与实际情况不尽相符,有失偏颇。所以明人茅坤说:“荆公之愎而自用,所以自误。”
【参考译文】
拓展延伸
文言文翻译——虚词翻译“六法”
【考点对接】
“之乎者也焉矣哉,用得不错是秀才”,从古人的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文言虚词的重要性。语言环境不同,它们的意义和用法也会不同。解答文言虚词题最根本的方法就是熟练掌握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然后把意义和用法代入原文语境中去验证。比如,“以”作介词时有“因”“用”“拿”等意思,当遇到文言语句中的“以”作介词时,就可把这几个义项代入原文中验证推断。
在近几年高考全国卷中,文言虚词一直没有单独考查,往往是融合到翻译题和断句题中隐性考查。所以应在牢记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一些推断方法,以提高解题的效率。
方法一 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句子的大意是“堆积土石成为高山,风雨就会在这里兴起”,由此确定“焉”是兼词“于之”“于此”,“兴焉”即“在这里兴起”。
方法二 标志确认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词,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判断句的标志“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见”“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是”“之”等,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只要判断出是哪种标志,就能确定它的意义和用法了。
方法三 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那么它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如“其”,在句首一般作代词,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代项庄)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在句首还常作语气副词(表反问或揣测),如“其(表揣测语气)皆出于此乎”(《师说》)。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蔺相如)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表商量、期望、祈使语气),如“吾其(语气副词,还是)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方法四 语法切入法
根据虚词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来判断其大概含义。不同的句子成分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句中有三个“为”,前两句的主语是“人”和“我”,宾语是“刀俎”和“鱼肉”,句中的两个“为”应为动词,作谓语,译为“是”;末句“何辞”,即“辞何”,是个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句末的“为”是表疑问的语气助词,因此它不表示实在意义。
方法五 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两种性质,可借助上下文的语境,推断其词性和用法。词性不一样,用法也不一样。如《齐桓晋文之事》中的两个句子“牛何之”和“以羊易之”,前一个“之”是动词“往”,后一个“之”是代词,代指“牛”。
方法六 同位互推法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如“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赤壁赋》)中“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并列的连词,由此可推断“以”也是表并列的连词。
【考题印证】
1.(2016·高考天津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李台州名宗质,字某,北人,不知何郡邑。母展,妾也,生宗质而罹靖康之乱,母子相失。宗质以父荫,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姻家司马季思官蜀,宗质曰:“吾求母,东南无之,必也蜀乎?”从之西。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声号呼,曰展婆,展婆。至暮,哭而归,不食。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譬之,乃饮泣强食。季思秩满东下,所经复然,竟不得。至荆州,复然。日旦夕号呼,嗌痛气惫,小憩于茗肆,垂涕。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注意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翻译)
(1)宗质以父荫,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
译文:
(2)吾求母,东南无之,必也蜀乎?
译文:
(3)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譬之,乃饮泣强食。
译文:
解析:(1)此句中的“以”,根据文意,由于靖康之乱,宗质与母亲走失,把他养大成人的是他的父亲,故“以”应为介词“在、凭借”。(2)此句中的“之”和“也”,根据句意可确定,分别为“代词,她(母亲)”“助词,表停顿,无实义”。(3)“乃饮泣强食”意为“才哭着勉强吃饭”,可见,“乃”放在动词“饮”前,为副词,“才”。
答案:(1)宗质因为父亲的荫庇(得以成人、出仕),长大后,每到一处做官,必定寻找母亲,但都没有找到。
(2)我(四处)寻找母亲,东南方向的地方无法找到,必定在(西南)蜀地(能够找到)吧?
(3)司马一家人都很同情他,必定宽慰劝解他,宗质这才哭着勉强吃饭。
【参考译文】
李台州名宗质,字某,北方人,(但)不知是具体哪个郡邑的人。母亲姓展,是(台州父亲的)小妾,生下宗质就遭遇了靖康之乱,母子就失散了。宗质因为父亲的荫庇(得以成人、出仕),长大后,每到一处做官,必定寻找母亲,但都没有找到。(李台州的)姻亲司马季思到蜀地做官,宗质说:“我(四处)寻找母亲,东南方向的地方无法找到,必定在(西南)蜀地(能够找到)吧?”于是跟随姻亲司马季思往西边去。船经过的州,如果(经过)像郡县、像村市的地方,必定登岸,走遍那里的地方,大声呼喊,喊“展婆”“展婆”。到了晚上,哭着返回船上,不肯吃饭。司马一家人都很同情他,必定宽慰劝解他,宗质这才哭着勉强吃饭。季思任期已满,向东而下,所经过的地方李台州仍然这样,始终没有找到。到了荆州,宗质又这样做。每天早晚都大声呼喊,咽喉疼痛,气息疲惫,在茶店里稍作休息,泪流满面。
2.(2015·高考全国卷Ⅰ,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翛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注意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翻译)
(1)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
译文:
(2)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
译文:
(3)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
译文:
解析:(1)第一个“为”放在名词“蔡翛”和“尚书”之间,作动词,译为“做”或“是”;第二个“为”在句中放在动词“言”之前,实际上“为”后省略代词“之”,故作介词,译为“向”;“其”放在动词“劝”之后,作宾语,译为“他”。(2)“以”处在该句主干“索民力”之后,引出结果,应该为连词,意为“来”;“而”处在下句的开头,表转折;“于”则引出了对象“中国”,为介词,译为“对”;“之”放在作宾语的“益”之前,表明“丝毫”修饰“益”,作助词,译为“的”。(3)“以为”在句中处在谓语位置,可译为“认为”;“以”后面带有名词“职”,共同修饰谓语“论”,应该为介词,译为“依凭”;“而”连接了“以职论事”和“责之”,表转折关系;“之”作动词“责”的宾语,应为代词,译为“他”。
答案:(1)当时,蔡翛是尚书,孙傅向他陈述天下大事,劝他尽快有所改变,否则一定失败。
(2)孙傅上书说:“滥用民力妨碍农事,却对中国没有丝毫的好处。”
(3)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的观点虽偶然与苏轼相同,意思也没有别的,是依凭职责议论时事,可是责罚他就错了,许翰也被免去官职。
【参考译文】
孙傅,字伯野,是海州人。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当时,蔡翛是尚书,孙傅向他陈述天下大事,劝他尽快有所改变,否则一定失败。蔡翛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孙傅)升至中书舍人。宣和末年,高丽入朝进贡,高丽使者经过的地方,官府征调民夫建造船只,引起骚动,用度又颇多。孙傅上书说:“滥用民力妨碍农事,却对中国没有丝毫好处。”宰相认为他的言论和苏轼的一样,上奏把他贬谪到蕲州。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的观点虽偶然与苏轼相同,意思也没有别的,是依凭职责议论时事,可是责罚他就错了,许翰也被免去官职。
【课内挖掘】
《答司马谏议书》是一篇尊法反儒的战斗檄文,体现了王安石不因循守旧的反潮流的精神。他不愧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是宋代法家的代表人物。《答司马谏议书》一开头就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北宋中叶儒法斗争的本质问题。王安石指出:“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就是说,王安石与司马光在对待和处理国家政事的问题上常常意见不合,这并非他们之间的个人恩怨,而是在这个重大问题上各自所持的政治主张有很多不同。可见,这实质上是北宋地主阶级内部要不要改变“祖宗之法”的大论争,是变法与反变法、尊法反儒与尊儒反法两条政治思想路线的斗争。
[适用话题] 改革 创新 保守
【运用范例】
从友人的不信任到最后的决裂,王安石与司马光昔日的友情已不复存在。也因为这样,王安石开始反击了。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为了新法免受非议,写下了《答司马谏议书》。这篇文章笔锋犀利,矛头直指司马光与他所代表的大学士传统派。为了国家,为了新法继续施行,王安石断绝了近三十年的友情,不惜一切代价。王安石所做的一切让我感慨;他的不畏强势,不思情谊,让我惊叹。今日再读王安石的这篇佳作,我也明白了他为新法付出了怎样的心血。之前,我读到过许多王安石与苏东坡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抗争,也相互嘲讽的诗与故事,总认为王安石与那么多人对立完全不自量力,但今天读完这篇文章,我明白了王安石变法背后的心酸与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他的精神让我敬佩。
【美文鉴赏】
忧愤王安石
王安石文才出众,政绩突出,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在任宰相期间,他大刀阔斧,全面革新北宋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取得了一定成效,被封为舒国公、荆国公。后在豪强集团和保守派围攻下,新法尽废,王安石忧愤而死,后被追赠为舒王。
公元1021年,王安石出生在江西临川一个官宦之家,自幼聪明好学,文思敏捷,志向远大。21岁考中进士第四名,步入政坛。在任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太常博士、常州知府等职期间,以胆识过人、勇于革新崭露头角。他的政论性散文也自成一家,引起文坛、宫廷关注。
当时的北宋王朝,内忧外患严重。“冗员、冗兵、冗费”,致使国库空虚,入不敷出。大地主、大商人的侵占、盘剥,朝廷不断加重的苛捐杂税,致使百姓困苦,民不聊生。与北部契丹、党项的战事频繁,久拖不决。宋王朝面临生死存亡的空前危机。
宋神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决心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重整大宋河山。他任命王安石为江宁太守,很快又升他为翰林学士、副宰相兼皇帝侍讲。两人政见一致,互相信赖,感情日深。王安石认为,朝廷的问题,不是开支多,而是生产少,税收漏洞大;军队不是兵员少,而是装备差,训练不足,没有战斗力。他提出全面改革现有法度,推行新法。在宋神宗的支持下,一场商鞅变法以来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拉开序幕。
王安石抓住税收、整军两大焦点,颁布了一系列意在富国强兵的新法。一是青苗法。由官府贷款贷粮,帮助农民发展生产,遏制地主富豪以高利贷渔利。二是免役法。变轮流服役为官府雇人服役,各户交免役税。三是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按地纳税。清理出大量地主富豪兼并隐瞒的土地。四是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兴修水利,开发自然资源。五是颁布了裁兵法、将兵法、保马法、军器法,提高兵员素质,选拔优秀将领,改进武器和训练。六是取士法。改科举,整顿太学,唯才用人。
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大幅度增加了国库的收入,有效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但由于一些举措不切实际,推行过急过激,加上王安石主观上有重国税、轻民利的思想。农民负担并没有明显减轻,有些方面甚至还有所加重。御史中承吕海上书,提出新法十大过失,被宋神宗贬为地方官。随着一些地方有人为避免服兵役自断手臂等自残行为的发生,加上东明县一千多农民进京上访,在王安石门前闹事,韩琦上书要求废止青苗法,司马光、欧阳修、苏东坡等有影响的人物齐声附和;大地主、大商人集团乘机起来反对新法,宋神宗产生了动摇。王安石据理力争,认为新法虽然有一些缺陷,但总体上有利于朝廷和百姓,应该坚持下去。宋神宗决定废止青苗法后,王安石愤而辞官。
一年后,宋神宗认识到新法对于增强国力的极端重要性,重新起用王安石为相,要他进一步改革朝政,推行新法。但这个时候,由于地主豪强集团的强烈抵制,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党的极力反对,加上农民普遍热情不高,尽管王安石对一些法规做了调整、深化,新法还是得不到普遍支持,很难推行下去。王安石仰天长叹,无能为力。他痛恨党争使保守党丧失理智,昧着良心反对新法,更痛恨豪强集团贪得无厌,为了极少数人的利益阻挠变法,还可怜百姓的愚昧无知,为了个人眼前利益,不顾国家的长远发展。他强烈地预感到,新法推行不下去,大宋王朝将无可救药,无力自拔,衰败将是必然的、根本性的。
难能可贵的是,王安石和苏轼两个大文人,都敏锐地感觉到了党争对朝廷和百姓的严重危害。王安石曾将激烈反对新法的苏轼,设法贬为地方官。但在苏轼深陷“乌台诗案”,面临生命危险时,王安石尽释前嫌,上书宋神宗:“安有盛世而杀才士乎?”使苏轼免遭一死。
宋神宗去世后,高太后任用司马光为相,保守党把持朝政,尽废新法,王安石15年的改革心血毁于一旦。这时,苏轼站出来,公开为免役法等新法说话,反对全盘否定新法。这使王安石少许得到一些安慰,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对自己政治抱负的未能实现,依旧耿耿于怀。在宋神宗去世后一年,王安石忧愤而死。
【佳作赏析】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的人生格局决定了他的人生结局。暮鼓晨钟,霜飞惊鸿,人生是一场艰难跋涉的修行。有人面对山高路险选择了驻足不前,有人却将一路的荆棘走成了他人眼中的风景。王安石就是这样将一路的荆棘走成了他人眼中的风景。因忧而愤,因愤而死。
【写作借鉴】
1.学标题
标题简单明了,直接切入本文的写作重点。
2.学结构
文章两线交织,明线是王安石的人生之路,暗线则是“忧愤”,形散而神聚。
同步练习
(时间:45分钟 分值:65分)
一、基础巩固(45分)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
A.不复一一自辨 B.于反覆不宜卤莽
C.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D.振之以威怒
解析:选C。A项,“辨”同“辩”,译为“分辩”;B项,“卤”同“鲁”;D项,“振”同“震”,译为“威吓”。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故:原因
B.而天下之理得矣 理:治理
C.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恤:顾念
D.度义而后动 度:考虑
解析:选B。理:道理。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B.
C.
D.
解析:选C。A项,为:介词,替/动词,是。B项,是:动词,认为正确/代词,这。C项,其:代词,自己的。D项,以:连词,来,表目的/介词,因为。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故略上报
B.于反覆不宜卤莽
C.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D.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解析:选D。生事:制造事端。A项,古义:写回信。今义:向上级汇报。B项,古义:书信往返。今义:多次重复。C项,古义:不同寻常。今义:十分,极。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 )
A.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B.籍吏民,封府库
C.范增数目项王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解析:选D。A、B、C三项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D项是名词作状语。
6.下列各句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
B.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C.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举先王之政
解析:选D。A、B、C三项为状语后置句,D项为陈述句。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4分)
译文:
(2)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4分)
译文:
答案:(1)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交往相好的日子很久了,可是商讨起政事来(意见)常常不一致,这是因为所坚持的政治主张在许多方面不同的缘故啊。
(2)有学问的读书人所争论的问题,特别在于名和实(是否相符),名和实的关系已经明确了,那么天下的根本道理也就清楚了。
8.理解性默写。(12分)
(1)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生事”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拒谏”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答司马谏议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点明王安石与司马光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所在。
(5)在《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答案:(1)举先王之政 以兴利除弊 不为生事 (2)为天下理财 不为征利 (3)辟邪说 难壬人 不为拒谏
(4)而议事每不合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5)名实已明 而天下之理得矣
9.把下面几个句子整合成一个长单句,可以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一篇重要游记,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当时他33岁,刚从舒州通判任上离职。与两位朋友和两个弟弟同游褒禅山后,写成此篇游记,并抒发自己的感想。
答:
解析:此题考查句式变换的能力。语段的第一句可作为中心句,其他语句压缩后作为中心句的附加成分即可。
答案:(示例)《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33岁于舒州通判任上离职时与两位朋友和两个弟弟同游褒禅山后写的一篇抒发自己感想的重要游记。
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3分)
《石钟山记》是苏轼的一篇很有特色的游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浓厚的考辨色彩深寓着对实践和为学的深刻的哲思。②_____________________,带儿子苏迈夜游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就是对这一点的有力证明。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为读书“唯勤”,且“多为之,自工”;练书法则要“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第①处要扣住前面的“很有特色”和后面的“哲思”;第②处从后文“带儿子苏迈……实地考察”来考虑,强调的是“实践”;第③处从后文的“唯勤”来看,强调的是如何“为学”。
答案:①文章叙议结合 ②他注重实践 ③他强调为学要勤(刻苦/躬亲而行)
二、阅读提升(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礼 论
王安石
呜呼,荀卿之不知礼也!其言曰“圣人化性而起伪”,吾是以知其不知礼也。知礼者,贵乎知礼之意,而荀卿盛称其法度节奏之美,至于言化,则以为伪也。亦乌知礼之意哉?夫礼始于天而成于人,知天而不知人则野,知人而不知天则伪。圣人恶其野而疾其伪,以是礼兴焉。
今荀卿以谓圣人之化性为起伪,则是不知天之过也,然彼亦有见而云尔。凡为礼者,必诎其放傲之心,逆其嗜欲之性。莫不欲逸而为尊者劳,莫不欲得而为长者让,擎跽曲拳,以见其恭。
夫民之于此,岂皆有乐之之心哉?患上之恶己,而随之以刑也。故荀卿以为特劫之法度之威,而为之于外尔,此亦不思之过也。夫斫木而为之器,服马而为之驾,此非生而能者也。故必削之以斧斤,直之以绳墨,圆之以规而方之以矩,束联胶漆之,而后器适于用焉。前之以衔勒之制,后之以鞭策之威,驰骤舒疾,无得自放,而一听于人,而后马适于驾焉。由是观之,莫不劫之于外而服之以力者也。然圣人舍木而不为器,舍马而不为驾者,固亦因其天资之材也。今人生而有严父爱母之心,圣人因其性之欲而为之制焉,故其制虽有以强人,而乃以顺其性之欲也。
圣人苟不为之礼,则天下盖将有慢其父而疾其母者矣。此亦可谓失其性也。得性者以为伪,则失其性者乃可以为真乎?此荀卿之所以为不思也。
夫狙猿之形,非不若人也,欲绳之以尊卑而节之以揖让,则彼有趋于深山大麓而走耳,虽畏之以威而驯之以化,其可服邪?以谓天性无是而可以化之使伪耶,则狙猿亦可使为礼矣。故曰礼始于天而成于人天则无是而人欲为之者举天下之物吾盖未之见也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故曰/礼始于天而成/于人天则无是/而人欲为之者/举天下之物/吾盖未之见也/
B.故曰礼始于天而成/于人天则无是/而人欲为之者/举天下之物/吾盖未之见也/
C.故曰礼始于天而成于人/天则无是/而人欲为之者/举天下之物/吾盖未之见也/
D.故曰/礼始于天而成于人/天则无/是而人欲为之者/举天下之物/吾盖未之见也/
解析:选C。该句标点为:故曰礼始于天而成于人,天则无是,而人欲为之者,举天下之物,吾盖未之见也。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论”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分为两种: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本文属于后者。
B.“荀卿”是荀况,当时相尊而号为卿,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劝学》等。
C.“斧斤”,这里泛指各种斧子。成语“运斤成风”的“斤”也是这个意思。
D.“绳墨”指木工打直线的工具,后用来比喻规矩或法度。本文用的是本义。
解析:选B。B项,荀况是儒家大师。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安石认为荀子对“礼”的理解不正确,没有理解“礼”的本意。
B.荀卿认为,只要用法律的威严来教育老百姓,就能让老百姓心悦诚服地去遵守礼节。
C.“礼”是从天性开始而又通过人为来完成的,对于“礼”来说天性和人为二者不可或缺。
D.教育人懂得并且施行“礼”,既要阻止他放诞傲慢之心,又要改变他贪婪欲念的天性。
解析:选B。B项,原文意思是荀卿认为只要用法律的威严就能胁迫百姓,而百姓只是表面上遵守礼节罢了。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夫斫木而为之器,服马而为之驾,此非生而能者也。(4分)
译文:
(2)圣人苟不为之礼,则天下盖将有慢其父而疾其母者矣。(4分)
译文:
答案:(1)砍伐树木把它制作成器具,驯服马匹让它成为座驾,这并不是(凭它们的)天性就能够做到的。
(2)圣人如果不施行这些礼节,那么天下大概将会有怠慢自己父亲和痛恨自己母亲的人了。
15.荀子和王安石对于“礼”的看法有什么不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答:
答案:荀子认为“礼”是对天性的人为改造,王安石则认为“礼”来源于人的天性(或顺应了人的天性)。
【参考译文】
哎,荀子不懂得礼啊!他说“圣人(用礼义法度等)去改造人的自然本性(即天性),从而兴起后天的人为教化(使人具有崇高的境界)”,我因此知道他不懂得礼。懂礼,贵在知道礼的本意,而荀子极力称赞法度节奏的美,至于说到教化,就认为是后天人为的结果。又哪里知道礼的本意呢?礼从天性开始而通过人为完成,知道天性却不知道人为就会变得粗鄙,知道人为却不知道天性就会强调后天人为的作用。圣人厌恶人的粗鄙并憎恨后天的人为,因此礼就兴起了。
现在荀子认为圣人用礼义法度去改造人的本性以兴起后天的人为教化,就是不能辨别天性中的过错,虽然他也看见而且说出来了。凡是施行礼的人,一定要克制他的放诞傲慢之心,违背他贪婪欲念的天性。没有人不想逃逸却会为尊贵的人劳作,没有人不想获取却会为长者谦让,拱手跪拜鞠躬行礼,来表现他的谦恭。
百姓施行这些礼节,难道都有乐于这样做的想法吗?是担心地位高的人厌恶自己,而用刑罚紧随其后(责罚自己)啊。所以,荀子认为只要用法律的威严就能胁迫百姓,
而百姓只是在外表上遵守礼节罢了,这也是荀子没有考虑的过错啊。砍伐树木把它制作成器具,驯服马匹让它成为座驾,这并不是(凭它们的)天性就能够做到的。所以一定要用斧子去削减,用绳墨使木头变直,用圆规使木头变圆,用直尺使木头变方,捆束,连接,用胶水粘黏它,用油漆涂饰它,这样之后做成的器具就适于使用了。先用马嚼子、马笼头控制,再用马鞭威胁,使它快慢舒缓,(马)就不能获得自由,而全都听命于人,这样以后马就适于驾驭了。由此看来,没有人不是在外被胁迫而因武力服从的。那么圣人舍弃树木不把它做成器具,舍弃马匹而不让它成为座驾,本来也是顺应了它们的天性。现在人生下来就有尊敬父亲、热爱母亲的本心,圣人顺应他们天性的欲望而又加以限制,所以他们的限制虽然有强迫的地方,但仍旧是顺应了他们天性的欲望啊。
圣人如果不施行这些礼节,那么天下大概将会有怠慢自己父亲和痛恨自己母亲的人了。这也可以说是失去了他的本性了。如果把遵循本性当作人为,那么失去本性就可以当作是真实吗?这是荀子没有考虑的原因啊。
那猿猴的形状,不是不像人的,如果想用尊卑来规范它,用揖让来节制它,那么它们就向深山大麓逃跑了,即使用威严使它们畏惧,用教化使它们驯服,难道就可以让它们驯化吗?认为天性中没有却可以通过教化形成后天的人为,那么也可以让猿猴讲究礼节了。所以说礼从天性开始而在人为上完成,天性中如果没有这些,却想要做成,全天下的东西中,我大概还没有见到过。
【延伸讨论】
请从不同角度比较阅读《谏太宗十思疏》和《答司马谏议书》。
小组讨论,推荐代表回答:
[我的理解] (1)写作背景
《谏太宗十思疏》写于唐朝国力上升阶段。当时经过战后的休养生息,特别是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唐太宗渐渐骄奢起来。针对这种情况,魏征给唐太宗写了这篇奏疏。《答司马谏议书》则写于北宋积贫积弱的时代。当时任翰林学士的司马光多次写信给王安石,要求他停止变法。王安石这封信是针对司马光一封长达三千余字、全面抨击变法的来信的回复。
(2)主要内容
《谏太宗十思疏》不仅把“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则难守天下的道理讲得清清楚楚,而且还对症下药,提出“十思”的措施,既明确具体,又实用而不空泛,针对性很强。
《答司马谏议书》全文立论的论点是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的指责,指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从而说明变法是正确的。文章逐条驳斥司马光的谬论,揭露他们保守、腐朽的本质,表现出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语所动的决心。
(3)情感特点
《谏太宗十思疏》在充分说理的同时,又满溢着充沛的感情,使文章融情于理,情理交融。魏征对唐太宗是颇有感情的,因此“思竭其用,知无不言”,而唐太宗对魏征的谏言也“未尝不欣然纳受”。对唐太宗来说,魏征既是一位犯颜直谏的良臣,又是一位循循善诱的严师。因此,这种亦臣亦师的身份使魏征的奏疏既义正词严,又情真意切,说理和抒情实现了有机统一。虽然奏疏有时疾言厉色、响鼓重槌,但感情基调仍是恳切深挚、语重心长的。
《答司马谏议书》是书信体驳论文。全文主要驳斥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对新法的指责,用语刚正有力,全文傲岸之气愤然涌出,气势磅礴,不容辩驳。用语略有委婉之处,实则柔中有刚。
(4)写作手法
《谏太宗十思疏》紧紧抓住事物的要害,通过精妙的比喻和正反对比,使作者所要阐发的道理深入浅出,令人难忘。《答司马谏议书》中的论证方式是驳论,其反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第一,直接反驳;第二,列出依据进行反驳;第三,举出史实进行反驳。整个反驳明确有力,言简意赅。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