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夏天里的成长 课件(共8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5夏天里的成长 课件(共8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30 09:3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84张PPT)
15
夏天里的成长
夏天是万物成长的季节
今天,我们走进夏天,来共同体会“夏天里的成长”。
助读资料我先看
梁容若:(1904—1997)河北省行唐县(今改灵寿县)人。梁容若以全校第二名毕业于河北正定县中学,1922年入读北平师范大学,1927年至1930年曾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工作,1931年在山东省主编《民众周刊》。
主要作品:《容若散文集》《南海随笔》《鹅毛集》《蓝天白云集》等。
走近作者
第一步: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没把握的地方作批注。
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得不准确。
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步:学字词
凉棚


草坪
蔗糖
瀑布
增加
缝隙
谚语
péng
tái
xiǎn
píng
zēng

zhè
yàn
fèng
1.读字词
谚语
缝隙
苔藓
瀑布
甘蔗
草坪
池塘里的荷花开了
软绵绵
读下面的句子,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我一定尽(jìn
jǐn)力帮你把说明书改得尽(jìn
jǐn)量简明一些。


2.选读音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迅速】
【生物】
【菜畦】
【丰满】
【谚语】
【尽量】
自然界中具有生长、发育、繁殖等能力的物体。动物、植物、细菌等都是生物。
民间流传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
速度快。
指菜地,有土埂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种蔬菜的田。
表示力求在一定范围内达到最大限度。
(身体或身体一部分)胖得匀称好看
3.解词语
第三步:知内容
动植物
事物
山水
作者从哪些方面阐述了“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铁轨
马路

第四步:查资料
夏天里,你还发现了什么?去学校周围或者郊外走一走,仔细观察,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第五步:提问题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书上做上记号,上课时要想办法解决。
15
夏天里的成长
这是什么季节?
同学们,你们喜欢夏天吗?你为什么喜欢夏天?想象一下还有谁会在夏天里成长呢?
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圈画生字,读通句子,难读的长句子多读几遍。
2.给课文标明自然段序号。
3.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我会读
凉棚


草坪
蔗糖
瀑布
增加
缝隙
谚语
péng
tái
xiǎn
píng
zēng

zhè
yàn
fèng
读读下面的词语,给加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棚架(pén
péng)
草坪(pín
píng)
甘蔗(zè
zhè)
增加(zēn
zēng)
缝隙(fèn
fèng)
易错音





运用:草坪上,一个小男孩正挥汗如雨地练习踢球,一旁,他的教练和爸爸正在评价他的表现。
同音易混字

píng

字义:平坦的场地。
如:草坪
组词:(草坪)(坪坝)(停机坪)
字义:议论,评论。
如:评价。
组词:(评语)(评点)(评头论足)
谚语
缝隙
苔藓
瀑布
甘蔗
草坪
池塘里的荷花开了
软绵绵
多音字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连接
处的缝隙几乎填满。
.

féng
fèng
(缝补)(缝合)(缝衣浅带)
(缝隙)(裂缝)(天衣无缝)
晚上,当我睡醒一觉去客厅喝水时,我从门缝(fèng)里看到妈妈屋里还亮着灯,我走过去一看,妈妈还在给我缝(féng)补衣服。
.
.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多音字
读fèng的时候,是“缝隙,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窄长口子”的意思。如:裂缝。
读féng的时候,是“用针线连缀”的意思。如:缝补。
多音字:辨析
整体感知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默读课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在文中起概括和总述的作用
(课后第一题)
动植物
事物
山水
作者从哪些方面阐述了“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铁轨
马路

我会写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重难点字
两个“月”
要写匀称
“木”捺变点

结构:左右
组词:凉棚
工棚
笔画:12
部首:木
péng
重难点字
“厶”在“艹”下中间起笔
“口”要扁。

结构:上下
组词:苔藓?
苍苔
笔画:8
部首:艹
tái
重难点字
“羊”低
“鱼”
窄,下提稍长

xiǎn
结构:上下
组词:苔藓?
青藓
笔画:17
部首:艹
重难点字
“平”竖为悬针。
“土”要窄,末横变提

结构:左右
组词:草坪?
坪坝
笔画:8
部首:土
píng
重难点字
“广”要宽大。
“艹”与“灬”同宽。

结构:上下
组词:甘蔗?
蔗糖
笔画:14
部首:艹
zhè
重难点字
“暴”紧凑
右下部是“氺”,不是“水”。


结构:左右
组词:瀑布?
飞瀑
笔画:18
部首:氵
重难点字
“曾”上宽下窄,要匀称。
“土”偏左上

结构:左右
组词:增加?
增强
笔画:15
部首:土
zēng
重难点字
“夂”不是“攵”
“辶”窄小,捺要长,行笔渐重

结构:左右
组词:缝隙
裂缝
笔画:13
部首:纟
fèng
重难点字
“立”
靠上,要扁
三撇稍平,第三撇要长

结构:左右
组词:谚语?
农谚
笔画:11
部首:讠
yàn
1.在生字本上练习书写,师生评价。
写一写
3.对照下面的词语,同桌互批,纠正错字。
凉棚
苔藓
草坪
甘蔗
瀑布
增加
缝隙
谚语
尽量
活生生
软绵绵
农作物
2.听写生字、词语。
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夏天万物成长的速度非常快。
15
夏天里的成长
夏天是万物长大的季节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了夏天是万物快速生长的季节,这节课我们来看一下夏天里的万物是怎样生长的。
作者选取动植物、事物、人这三方面的例子来表现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
说一说夏天里谁在成长,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初读课文,找出课文的中心句,了解各段描写的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再读课文,逐段品读,从动植物、事物、人三方面画出关键词句,体会课文围绕中心意思选取不同方面、不同事例来写的方法。第2自然段中,抓住表示短时间段的重点词语体会动植物在夏天的迅速生长。第3自然段中,抓住重点词句“丰满”“高起来”“变宽变深”“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等,体会万物生长。最后,理解第4自然段中“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的深刻含义。
学法导读
深入探究:夏天里的成长是怎样的?
第一部分“夏天成长的特征”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这句话总领全文,以“迅速生长”点明夏天成长的特征。
(课后第一题)
①从题目去找。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题目就是中心句。②从总起句去找。文章开头的总起句一般揭示全文内容。③从结尾去找。有些文章的结尾往往总结全文,点明中心。④从反复句中去找。有的文章为了突出某种意思,将某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这句话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句。⑤从议论句中去找。文中议论处往往透露出文章的中心,议论句中的关键句就是中心句。⑥从富有哲理性的句子中去找。这个句子往往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寻找文章中心句的方法
深入探究:作者从哪几个方面阐述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第二部分“万物生长”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飞快的”“跳跃的”“活生生的看得见的”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生物生长迅速的特点。
生物在夏天成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哪句话能说明这个特点?
生物在夏天成长的共同特点是非常迅速,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这句话说明了这一特点。
拓展:
你能把这句话补充完整吗?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
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作者选取哪些方面的例子来表现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的?画出相关语句。
讨论交流:
绿蔓
竹子林
高粱地
苔藓
草坪
菜畦
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
这句话写“看见”“听见”了植物的生长,短短“一天”“一夜”的生长,更突出了植物长得飞快的特点。
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这句话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把植物在比较长的时间内才出现的“苞蕾”“鲜花”“小果实”几种生长状态浓缩在“昨天”“今天”“明天”这三个较短的时间段里,巧妙地写出了植物生长迅速的特点。
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
“几天不见”“长满”“变成”形象地表现出苔藓、草坪菜畦短短的时间里生长的状态,生动、形象。
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形容时间不长。体现了小动物在夏天的飞快生长。

2
自然段写出了生物在夏天里飞快生长的状态。读一读,说说写到了哪些动植物,是怎样体现这一段的中心意思的。
这是课后第2题哦!
(1)植物:瓜藤、竹子、高粱、苞蕾、鲜花、小果实、苔藓、草坪菜畦。
(2)动物:小猫、小狗、小鸡、小鸭。
这一段围绕“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这一中心,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动物,并通过表示短时间段的词语和动植物飞快生长的状态的词语来体现中心意思的。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


“丰满”写出了因夏天草木枝繁叶茂而让山变高变大的特点。
作者用“丰满”一词,有什么好处呢?
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夏天里因草木的快速生长而变化着的山当成人来写,富有生命力。从“丰满”一词可以体会出:在作者眼中,夏天里的山更像体态匀称,富有韵味的成熟的女人,表现了一种活泼、快乐的情绪。
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把山、地、河的快速长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
什么都在生长,你知道夏天还有哪些生物生长迅速?
茄子长,辣椒长,蔬菜是一天一天变多彩。麦子长,玉米长,田野是一天一天变妖娆。
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铁轨在长,柏油路在长,用热胀冷缩的现象具体印证夏日里什么都在长。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

人在夏天成长有什么特点呢?
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
小学——中学——大学或快或慢(总是要长)
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
农历六月初六,就到处可见齐腰深,秀出穗的谷子了,谷穗吐金后谷苗让农民们欣喜不已。
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处暑的时候,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没收成的希望了,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掉喂牛吃了。
这句引用的谚语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作者引用“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表达生长要趁最适宜的时机赶快长,时不待人的意思,语言生动活泼。
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不是指季节,而是指利于学习知识,利于成长的时间、环境等,主要指青少年时期。
不仅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体重的增加,还要看知识的积累,认识的提高,对时间的珍惜,对机遇的把握,努力学习。
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也要及时长,尽力长,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启迪我们珍惜时间,力争上游。
人生的夏天指的是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
围绕中心意思选取不同事例的方法
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事例材料就是这篇文章的血肉。中心思想是由具体材料来表现的,思想蕴含渗透在事例材料之中,因此我们要表现一个特定的中心思想,是需要经过认真的选择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达这一中心,切忌不要记成流水账。
写法借鉴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是全文的中心句。课文先在第1自然段点明中心,然后围绕中心句,第2自然段描写了“瓜藤、高粱、小猫、小狗”等动植物在夏天里的成长;第3自然段写了山河大地等事物在夏天的“长”,第4自然段引出人的成长,叙述了中小学生在夏天的成长。
默读课文,找出中心句,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这是课后第1题哦!
中心意思:妈妈的爱
事例一:我跌倒了,母亲没有扶我起来,却说:“你是个勇敢的孩子,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

事例二:我悄悄把同桌的好看的钢笔拿回家,母亲看见了,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顿,然后让我连夜送回去。
事例三:母亲从不私折我的信件,也不干涉我的交友,却经常注意我与什么样的人往来。
请你自拟确定你要表达的一个中心意思,以简要叙述小标题的方式用两三个事例加以叙述。






总起:万物迅速生长
分述:
动植物
草木、山、作物、地、水、瀑布、河流、铁轨等

遵循规律
珍惜时间
课文主旨
本文作者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意思,从动植物、事物、人三方面进行了具体描写。启示我们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读了本文,我们对夏天里的成长有了新的认识,我们来开展一次实践活动吧,用不同形式展示夏天。
主题延伸
建议:可以用手中的笔写一首《夏天里的成长》的小诗;可以用相机将夏天里人们的活动照下来;可以画出夏天里你喜欢的植物,等等。
独特感悟
惜时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每个人的人生都只有一次,因此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抓住时机,不要虚度光阴,怀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练就为实现自己人生理想所必需的本领,为自己的成长助力。
15
夏天里的成长
表示惜时的词语:
爱日惜力
争分夺秒
惜时如金
千金一刻
时不我待
描写成长的四字词语:
茁壮成长
破土而出
牙牙学语
词语积累
关于农作物生长的谚语
1.三伏不热,五谷不结。
2.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3.小满不满,麦有一险。
4.人往屋里钻,稻在田里窜。
5.七月十五枣红皮,八月十五枣半干。
美句拓展积累
关于珍惜时间的诗句名言
1.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
2.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钱福《明日歌》
4.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
美句拓展积累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美文拓展阅读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思考:文章最后一段写到夏季“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结尾处又“想大声赞美……黄金的夏季”,二者是否矛盾?请简述理由。
不矛盾。作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先说春秋之好,夏季则沉浸在汗水中,然后笔锋一转,表明自己对夏季的态度——要大声地赞美歌颂劳动,赞美辛勤劳作的农民。
夏天是炎热的。火辣辣的太阳高高地挂在空中,把热尽情地洒向大地。我们不必穿着厚厚的衣服,显得笨手笨脚;也不必为大风沙烦恼。如果下起雨来,就在小雨中奔跑,洗一个痛快的凉水澡。
夏天是多彩的。盛开的鲜花,碧绿的草地,墙上爬满了绿色的植物,街上飘动着漂亮的衣裙。如果有朋友来,从冰箱里拿出黑籽红瓤的西瓜招待他们,那感觉真好!
夏天是有趣的。白天,可以在浓浓的树荫下,听知了悠长的鸣叫,看点点光影在地上闪耀。晚上,可以到田边听青蛙的赛歌会,看萤火虫提着灯笼在草丛中游行。
多彩的夏天
夏天是悠闲的。我们扛着渔竿去钓鱼,提着水桶去捉虾,背着救生圈去游泳。还可以自制冰激凌,学做美味的凉拌佳肴。或者白天躺在竹椅上读书,夜晚望着星空畅想。
夏天是迷人的,是我们最喜爱的季节。
思考:你眼中的夏天是什么样的?试着说一说,写一写。
示例:
在我眼中夏天的太阳是火红的,它在天地间升腾,把大地变成金黄,把白云变成热浪,把和风变成火焰。她跳跃,她奔跑,她歌唱,她有着磅薄的气势,带着无限的激情,怀着缤纷的梦想,充满无穷的活力,在天地间尽情抒发。一片片草原是她写下的诗篇,一丛丛树林是她染绿的画卷,一座座青山是她谱写的乐谱,一条条河流上她真情
荡漾的波澜,一阵阵稻香是她汗水的芬芳,一波波麦浪是她裙裾的舞蹈……
小鸟在林间歌唱,农民在树荫小憩,小河在山谷蜿蜒,瓜秧在田园延伸,绿叶在阳光里轻摇,枝干在火热中充实,花儿羞涩地低下了头,蝴蝶与蜻蜓在莲与水之间嬉戏,玉米张开了碧绿的怀抱,小麦抱满了金色的种子,水稻露出了金黄的微笑,西瓜绽开了油绿的花纹……
这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夏季,一个辉煌灿烂的夏季,一个如梦如幻的夏季,一个热情奔放的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