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二十四节气》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二十四节气》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30 14:1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
立春斗指东北。太阳黄经为315度。是二十四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含义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启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公历2月3-5日
雨水
雨水斗指王。太阳黄经为330度。这时春风吹遍,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公历2月18-20日
惊蛰
惊蛰斗指丁。太阳黄经为345度。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所以叫惊蛰。这个时期过冬的虫排卵也要开始孵化。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公历3月5-7日
春分
春分斗指王。太阳黄经为0度,春分日太阳在赤道上方。这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所以叫春分。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开始。
公历3月20-21日
清明
清明斗指丁。太阳黄经为15度。此时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从前,在清明节这一天,有些人家都在门口插上杨柳条,还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这是古老的习俗。
公历4月4-6日
谷雨
谷雨斗指癸。太阳黄经为30度。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所以谷雨就是“雨生百谷”。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公历4月19-21日
立夏
立夏斗指东南。太阳黄经为45度。是夏季的开始,从此进入夏天,万物旺盛大。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最重要节气。
公历5月5-7日
小满
小满斗指甲。太阳黄经为60度。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公历5月20-22日
芒种
芒种北斗指向己。太阳黄经为75度。这时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谷、黍、稷等。如过了这个时候再种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
公历6月5-7日
夏至
夏至北斗指向乙。太阳黄经为90度。太阳在黄经90度“夏至点”时,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
公历6月21-22日
小暑
小暑斗指辛。太阳黄经为105度。天气已经很热了,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此时,已是初伏前后。
公历7月6-8日
大暑
大暑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度。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会出现40度的高温天气。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公历7月22-24日
立秋
立秋北斗指向西南。太阳黄经为135度。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立秋还在暑热时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才出暑,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
公历8月7-9日
处暑
处暑斗指戊。太阳黄经为150度。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处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这期间天气虽仍热,但已是呈下降趋势。处暑的民俗活动很多,如吃鸭子、放河灯、开渔节、煎药茶、拜土地公等。
公历8月22-24日
白露
白露斗指癸;太阳达黄经165度。“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有阳光尚热,但傍晚后气温便很快下降,昼夜温差大。正所谓“抢秋抢秋,不抢就丢”。白露期间的各地民俗,主要有祭祀大禹、酿五谷酒、喝白露茶等。
公历9月7-9日
秋分
秋分是秋季的第4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80度为秋分,秋分之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故秋分也称降分。此后,昼夜温差逐渐加大,秋分时节和清明时节有些民俗类似,也有扫墓祭祖的习惯,称作“秋祭”。秋分要防止凉燥,坚持锻炼身体。饮食方面,多喝水,吃清润、温润的食物。
公历9月23-24日
寒露
寒露太阳到达黄经190度。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中国古人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寒露传统习俗主要有赏枫叶、吃芝麻、吃螃蟹、饮秋茶等。
公历10月8-9日
霜降
霜降,太阳到达黄经210度为霜降。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霜降不是降霜,而是表示天气寒冷,大地将产生初霜的现象。霜降节气主要有赏菊、吃柿子、登高远眺、进补等风俗。尤其应健脾养胃,以养后天。
公历10月23-24日
立冬
立冬是冬季六节气之首,太阳运行到黄经225度。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转变。从“立冬”开始一直到“立春”都叫“冬三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
公历11月7-8日
小雪
小雪,太阳到达黄经240°。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和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这个季节宜吃的温补食品有羊肉、牛肉、鸡肉、腰果、芡实、山药、栗子、白果、核桃等。
公历11月22-23日
大雪
大雪,太阳到达黄经255度。大雪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冬季,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养生方面,人们就需要多喝水、食温补、常喝粥,在起居上要注意保暖、早睡晚起、常通风、还要注意室内保湿。
公历12月7-8日
冬至
冬至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民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
公历12月21-23日
小寒
小寒太阳运行到黄经285°为小寒。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小寒主要习俗有过腊八节、吃糯米饭等。生活起居方面要注意适度运动,防寒保暖。饮食方面要注意减甘增苦,多吃温补,吃粥喝汤,养肾防寒。
公历1月5-6日
大寒
大寒斗指丑;太阳黄经达300度。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大寒在岁终,冬去春来,大寒一过,又开始新的一个轮回。在我国一些地方,每到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如除旧布新、制作腊味以及祭灶、尾牙祭等。
公历1月19-21日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