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三课第一课时
百合花课时作业
一、基础素养巩固(1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讷讷(nà) 踌躇(chú) 虔诚(qián) 抿嘴(mǐn)
B.包扎(zhā)
尴尬(gān)
磕绊(kē)
裸露(luǒ)
C.氛围(fèn)
要挟(xié)
发掘(jué)
讪讪(shàn)
D.执拗(niù)
稀疏(shū)
忸怩(niǔ)
发髻(jì)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夜空中,月亮昏晕,星光
,整个大地似乎都沉睡过去了。
②1955年爱因斯坦
地与世长辞了,终年七十六岁。
③《百合花》这类作品
空洞地煽情,
通过细节的巧妙设置来抒发细腻的情感。
A.稀疏 安适 不只是……而且是
B.稀少 安详 不只是……而且是
C.稀疏 安详 不是……而是
D.稀少 安适 不是……而是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百合花》中,“我”带有类似手足之情,带着一种女同志特有的母性,来看待他,牵挂他。这是一种复杂微妙的无以言表的美好情感。
B.到包扎所后,“我”自告奋勇讨了向老乡家借被子的差事,也请通讯员帮忙动员几家再走。
C.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体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D.小说对新媳妇的描写也是绝妙,“瞟”“夺”“瞪”“嚷”等一系列动词,行云流水般地将新媳妇的动作描写出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外边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悬得高。前面又下来一个重伤员。①屋里铺位都满了,我就把这位重伤员安排那块在屋檐下的门板上。担架员把伤员抬上门板,但还围在床边不肯走。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大概把我当作医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②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③”他说话的时候,我发现其他的几个担架员也都睁大了眼盯着我,似乎我点一点头,这伤员就立即会好了似的。我心想给他们解释一下,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④了一声。( )。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4.文中标注序号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①
B.②
C.③
D.④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屋里铺位都满了,这位重伤员就被我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
B.屋里铺位都满了,这位重伤员就被我安排在那块屋檐下的门板上。
C.屋里铺位都满了,我就把这位重伤员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
D.屋里铺位都满了,我就把这位重伤员安排在那块屋檐下的门板上。
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
B.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
C.我看见了一张圆脸,十分年轻稚气,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
D.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我看见了一张圆脸,十分年轻稚气,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
二、能力素养提升(50分)
(一)课内阅读(16分)
阅读小说《百合花》,完成7~10题。
7.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通讯员“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是以保持一定距离的方式来表示对女同志的关心,又体现出他的羞涩与拘谨。
B.“偷偷地在用毛巾拭汗”写出了通讯员的紧张和羞涩;“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写出了他天真和热爱生活的一面。
C.新媳妇“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写出了她对卫生员的不满,也写出了她对通讯员的崇敬、痛惜、歉疚等复杂的心理。
D.作者以女性的情怀去写残酷的战争,表现了战争年代人与人之间圣洁的情感,以及普通人的善良、淳朴的人性之美。
8.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天边涌起一轮满月”的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它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对战斗的激烈残酷起到了反衬作用,同时对人物的思想情感之美起到了正衬作用。
B.小说中有不少意蕴丰富的意象,如“百合花”,一方面指被子上的百合花图案,预示新婚夫妻百年好合;另一方面又象征了年轻媳妇的朴实美丽与纯洁无瑕。
C.小说没有避开对通讯员牺牲过程的描写,又借他人之口交代了事情经过,使小说内容充实,极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D.《百合花》是一篇将战争主题和人性审美意蕴巧妙结合的佳作,对战争的描写用笔俭省,而对通讯员、新媳妇则不惜笔墨,从中我们能体会作者的审美感受。
9.小说的女主人公,不是姑娘,也不是大嫂,作者有意设定为新娘、新媳妇,有何妙处?请简要说明。(4分)
10.独特的女性视角是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其艺术效果。(6分)
(二)课外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路 标
茹志鹃
没有,没有,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更没有白粉,没有任何一点路标的痕迹。
没有人,没有一个人。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在这灰蒙蒙的天地当中,只有自己,站在一条灰蒙蒙的路上。
伍原想喊一声,就这么“喂”地喊一声。这里没有人,只是喊给自己听,壮壮胆,解解怯,泄泄闷,他要世界活着,自己活着。
但是,不能喊,不敢喊。他要窒息了。
行军路线是向北,他是向北走的。走了有三小时,也许四小时。走了四十里,也许是五十里。应该到铁路了,也许站在铁路的边边上了?
停住脚,沉住气。再看一看,再听一听,只要点点与人有关的东西,一缕烟,一个脚印,一丝灯光……那么,一切就有希望。自己,自己背上的档案,那里有埋在淮河畔的小榕的入党报告。还有老邹,咯着血的老邹,只有自己知道他躺在什么地方。
没有,一切与人有关的迹象都没有。
无声无息的泪水,乘着无月无星的夜,毫无顾忌地涌了出来。
“可能走岔了路?”伍原在心里跟自己商量着。
“不,方向是对的。在接近敌区时,是不做路标的。”
“那么,现在已经接近敌区了?”
“肯定,快到铁路了。”
“那就快走!不能停留。”顿时,伍原感觉在这灰蒙蒙的后面,有什么东西活动了起来,无数隐蔽的眼睛,冰冷的枪口,潜伏的危机。但是,往哪里走呢?
棉衣已经湿得贴在了胸口,背上是越来越沉的档案。伍原狠狠地踩了一脚,听天由命地坐到地上,泪水便像决了的堤。
可是,慢!这是什么?好像冥冥中有神,不,鬼!鬼火?
远远的,贴在地上,就那么一小点,一小点黄黄的光,不飘忽,不闪烁。伍原不敢眨眼,屏息静气,站起身,啊!一站起,它便像钻入了地下。伍原赶紧趴下。在呢!荧荧的,黄黄的,小小的一点。在呢!在呢!伍原小心翼翼地,敏捷地,他不知哪里来的这份力气,竟像只猫似的向那一小点轻盈迅速地爬去。
这如豆的一小点光。
世界再不是死的,自己再不是孤独的,部队就在前面,档案当然安然无恙交给指导员,老邹当然也会马上接回来。这一点如豆的光,明天,包含着一切的明天,这不飘忽、不闪烁、小如绿豆似的光。
有人了!找到人了!我到底找到老乡啦!“老乡!”伍原迫不及待地叫了一声。这一声叫,却不防把自己的眼泪叫得掉了下来。“老乡!老乡!”他连连地又叫了两声。一半是为了需要,一半是为了自己想叫。可是窝棚里静静的,没有任何反应。伍原赶紧爬到跟前,从高粱缝隙里看到,里面确确实实有一个人,一个老乡。他背对着棚口,席地坐着,正就着一盏油灯,低了头,紧张而有力地做着什么。
“老乡!”伍原稍稍放大了声音,那人依然低了头,急急地朝一个口袋里搓着玉米穗。看来,是一个聋子。伍原只得爬进棚去,正伸手想拉他一把,突然之间这聋子像背后长着触角,敏捷地跳起,把灯吹灭,然后转身想跑。伍原哪里肯让他跑掉,两臂一伸,把聋子的腿抱住了。那个人也不做声,就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矮棚里,和伍原扭打起来。伍原不肯还手,一边抵挡着,一边死死抱住不放。明知他是个聋子,可还是大叫着:“老乡!老乡!”
“老乡”却毫不理会,只是“唔唔”地叫着,挣出手来进行袭击。
伍原绝望了,这个人不但是聋子,还是个哑巴。伍原只得利用背上的重量,把他牢牢地揿在地上,但不知怎么才能让他明白自己是共产党,是野战军。伍原捉住哑巴的一只手,把它贴到自己帽子上,想让他明白,这不是国民党的大盖帽,这是八路军的帽子。可是哑巴并不理解,他死死捏紧拳头,硬勾着肘子,不肯就范,后来又忽然利用这个机会,迅速灵活地向伍原脸上猛击几下。
急,痛,头昏,眼前金星直冒,浑身大汗淋漓,不知如何才能摆脱这一窘境。伍原突然觉得疲惫之极,手脚发软,不住地冒汗。却不知怎么,流下了眼泪,好像刚才在路上没来得及流下的泪水,却一齐奔涌而出。伍原伏在哑巴身上,大哭了起来,为自己,为前面走不完的路,为小榕,为老邹,也为这个倒霉而顽强的哑巴。
忽然,伍原觉得有只手,轻轻地摸索着自己的头、自己的帽子、自己的脸颊。哑巴顿时“哇哇”地大叫起来,那一只手还拍着伍原的肩,一边挣扎着要起来。伍原松了手,但说不清为什么,人却仍伏在地上抽抽噎噎。
哑巴挣脱了出来,忙忙地摸了火镰打着,点上了灯,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伍原。猛然,他似乎省悟了什么,双手直向棚外挥动,又急急地拿起灯,拉着伍原爬出窝棚。他一手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然后做了个正步走的姿势,一双眼睛急切地盯着伍原。伍原点头,然后敬礼,然后回身走去。
伍原走上大路,回头望望,那一星豆子似的灯光,不飘忽,不移动,像是镶嵌在夜空当中。
夜空下的世界,依然斗转星移。
一九八四年十月二日
1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伍原是个迷路的八路军战士,为了把档案和掉队战友的消息送给部队,始终以坚定的信念毫不畏惧地前行。
B.老乡虽是个哑巴,但内心明亮,在与伍原扭打后摸到他的军帽,知道了伍原的身份,并最终给了伍原帮助。
C.老乡“像背后长着触角,敏捷地跳起,把灯吹灭,然后转身想跑”,写出了人物的机智,也制造了情节波澜。
D.哑巴老乡明白进来人可能不是敌人时,于是从伍原的头、帽子、脸颊摸起,然后点上灯,上上下下打量。
1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头写“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写出了一片荒凉孤寂的环境。
B.小说擅长心理描写,并通过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如伍原对牺牲的小榕的铭记,对负伤的老邹的思念。
C.本文与《百合花》一样善用外在细节刻画人物内在特征,如写老乡“一手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
D.小说以绿豆比喻荒野中的灯光,这灯光虽然微弱,但是它具有路标的作用,给了伍原力量、勇气和希望。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为:“这一点不飘忽不闪烁小如绿豆的光,包含着一切的明天。”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14.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作用。(6分)
(三)语言表达(18分)
15.请将下面句子排列成一段话。(只填写序号即可)(6分)
①等我紧走慢赶地快要走近他时,他又蹬蹬蹬地自个向前走了,一下又把我甩下几丈远。
②我实在没力气赶了,索性一个人在后面慢慢晃。不过这一次还好,他没让我撂得太远,但也不让我走近,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
③哎!说也怪,他背后好像长了眼睛似的,倒自动在路边站下了,
④奇怪的是,我从没见他回头看我一次,我不禁对这通讯员发生了兴趣。
⑤但脸还是朝着前面,没看我一眼。
⑥我走快,他在前面大踏步向前;我走慢,他在前面就摇摇摆摆。
16.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基本相同。(6分)
善良是一块路标,在你迷失方向之时,给你指明前进的方向;
材料:
清泉 大手 明月
徘徊无助 孤独寂寞 口干舌燥
滋润 帮助 安慰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先分组,以清泉、大手、明月为标准分类,这道题涉及的信息量小,所以在分类时非常简单,重点突出善良的特征。基本句式就是:善良是……在你……给你……。
17.下图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邮票,请指出它的主要构图要素及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6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项,“讷”应读nè;B项,“扎”应读zā;C项,“氛”应读fēn。
2.答案:C
解析:稀疏:(物体、声音等)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间隔远。稀少:事物存在或出现得少。安详:从容不迫;稳重。安适:安静而舒适。“不只是……而且是”表递进关系。“不是……而是”表并列关系。
3.答案:C
解析:C项,“春秋鼎盛”指年富力强,精力充沛。它用于人,而选项却将它误用于“时代”。
4.答案:C
解析:③处句号是多余的,应该去掉。
5.答案:C
解析:主语应该是“我”。“那块”是修饰“门板”的,应该置于其前。
6.答案:A
解析:根据事理考虑,应该是先“拨开他们”,然后再“看见了……”,故排除B、C。依据主语一致的原则可以排除D。
7.答案:C
解析:C项,“对卫生员的不满”错误。
8.答案:C
解析:C项,“没有避开对通讯员牺牲过程的描写”错误,而是作者有意避开。
9.答案:①突出“新”字,更易于体现女性之美,进而以之衬托年轻通讯员的高大形象。
②能够突出那条白百合花被子的新与珍贵,更能表现她对革命的支持与对烈士的关爱,从而凸显其心灵之美。
③能为借被子、给伤员擦拭污泥血迹等情节提供心理依据,使之更真实可信、生动感人。
④更易于表现借被之难与帮忙之羞涩,从而反衬出军民之间的感情的圣洁美好,突出小说的主旨。
10.答案:①女性观察细致,以其视角叙述故事,可更多地展现细节,增强情节的生动性,让人如临其境。
②女性感觉敏锐,可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如通讯员的牢骚、新媳妇的羞涩,更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特点。
③以女性视角描写战争,绕开激烈的战斗场面,从侧面突出战争的残酷,更能引发读者的想象。
④可引导读者从女性的角度理解战争、理解人物,从而产生独特的感受,更好地把握内容和主题。
11.答案:A
解析:A项,“始终以坚定的信念毫不畏惧地前行”不当,在行军路上落单的他,曾经有过多次恐惧和绝望,最终他战胜了恐惧。
12.答案:A
解析:A项,“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不是写环境的,而是写路标,伍原没有发现这些可作为路标的事物。
13.答案:原文多用短句,且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灯光带给伍原的激动与欣喜。
解析:原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明天”一词在句中出现了两次,表达了伍原看到灯光后的激动与欣喜的心情。从句式特点来看,原句运用了短句,这种急促的语气,强调了伍原此刻内心的激动与欣喜。
14.答案:①伍原寻找部队时灰蒙蒙的天地和无月无星的黑夜环境,既为故事开展提供了背景,又烘托出伍原迷茫无助的心情。②中间部分反复出现的一小点光烘托了伍原从迷茫到看见希望的心理变化。③结尾处不飘忽不移动的灯光和斗转星移的夜空传递出伍原坚定的信念。
15.答案:③⑤①②⑥④
16.答案:善良是一口清泉,在你口干舌燥之时,给你无限的滋润;善良是一双大手,在你徘徊无助之时,给你巨大的帮助;善良是一轮明月,在你孤独寂寞之时,给你莫大的安慰。
17.答案:主要构图要素:志愿军战士、志愿军队伍、数字“70”、时间“1950—2020”、和平鸽、橄榄枝。
寓意:铭记历史,保家卫国,维护和平。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简明、准确的能力。(1)构图要素是邮票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仔细观察画面内容,可采用由左向右、由上到下的观察顺序。该邮票的主要构图要素有:志愿军战士、志愿军队伍、数字“70”、橄榄枝、和平鸽、时间“1950—2020”。(2)分析寓意,要联系邮票的画面内容和发行背景。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是为了保家卫国、维护和平,如今我们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是为了铭记历史,传承保家卫国、维护和平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