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5课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课时作业
一、基础素养巩固(12分)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大国博弈,正从陆地走向海洋。正如“两弹一星”赋予中国大国地位一样,
具备与海权相匹配的实力,
穿越东海南海的激流暗礁,不欺人的中国才能不被人欺。这
穷兵黩武,
自卫反击。
A.只能 才会 不仅是 更是
B.不仅 而且 不仅是 更是
C.因为 所以 不是 而是
D.只有 才能 不是 而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
质量是人类社会的不懈追求,提升全社会质量意识,培育全民质量素养,既是质量发展的
,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
。工匠精神坚守的是质量第一,追求的是
,彰显的是
。工匠精神不仅仅是技术工人的“专利”,广大企业、特别是企业负责人都要有工匠精神,都要用工匠精神这种执着的态度、认真的方法、追求卓越的理念去推动质量工作水平提升。广大企业要提高质量职业教育,着力加强从业人员素质技能和培训,培育质量职业精神,造就责任心强、有专业素养的职业队伍,通过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各类技能劳动者的职业理念不断强化、职业技术不断提升,为质量升级提供不竭动力,树立质量先进典型,( )。在全社会弘扬当代先进的质量文化,树立起鲜明的质量导向,厚植质量发展根基,传递质量发展正能量,让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当务之急 从长计议 吹毛求疵 持之以恒
B.当务之急 深谋远略 精益求精 持之以恒
C.首当其冲 深谋远略 吹毛求疵 旷日持久
D.首当其冲 从长计议 精益求精 旷日持久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广大企业要着力加强从业人员素质技能和培训,提高质量职业教育,培育质量职业精神。
B.广大企业要着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技能和培训,加强质量职业教育,培育质量职业精神。
C.广大企业要加强质量职业教育,着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技能和培训,培育质量职业精神。
D.广大企业要加强质量职业教育,着力加强从业人员素质技能和培训,培育质量职业精神。
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激励更多的企业促进国家质量水平的整体提升,和个人在质量上追求卓越
B.激励促进国家质量水平的整体提升,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在质量上追求卓越
C.促进国家质量水平的整体提升,激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在质量上追求卓越
D.激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在质量上追求卓越,促进国家质量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能力素养提升(39分)
(一)课内阅读(9分)
阅读课文内容,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这句话的意思是工匠精神是他毕生的追求。
B.“匠”在今天已经不仅仅指木匠,意义变得更加深远和广泛。
C.坚守工匠精神的匠人要耐得住寂寞,同世界脱节,用自己的技能和手艺改变世界。
D.工匠精神尽管不以成功为目的,但是却能走上成功之路。
6.根据文章内容回答,对于企业来说,为什么工匠精神“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6分)
(二)课外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材料一
冈野信雄,日本神户的小工匠,30多年来只做一件事:旧书修复。在别人看来,这件事实在枯燥无味,而冈野信雄乐此不疲,最后做出了奇迹:任何污损严重、破烂不堪的旧书,只要经过他的手即光复如新,就像施了魔法。
在日本,类似冈野信雄这样的工匠灿若繁星,竹艺、金属网编、蓝染、铁器等,许多行业都存在一批对自己的工作有着近乎神经质般追求的匠人。他们对自己的产品几近苛刻,对自己的手艺充满骄傲甚至自负,对自己的工作从无厌倦并永远追求尽善尽美。如果任凭质量不好的产品流通到市面上,这些日本工匠(多称“职人”)会将之看成是一种耻辱,与收获多少金钱无关。
德国制造最值得信赖。他们制定的标准严谨至苛刻,他们对细节的固执早已成为习惯。即使一支铅笔、一把餐勺、一提菜篮,也都彰显着细腻的心思、独到的创意和恒久的品质。很多人都梦想成就百年品牌,但百年品牌的打造需要全力以赴:对每一处细节的关注、对目标达成的坚持、对科技创新的执着以及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如同众多德国百年品牌,凭借精益品质在各自领域一骑绝尘的同时,更以创新的实践为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这就是工匠精神最完美的诠释,也是基业长青唯一的道路。
培养工匠精神,是从孩子就开始的。我曾经多次到海外游学,你从孩子们的身上,可以感受到他们快乐的心灵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的想象力没有被世俗的东西破坏和束缚。这样的孩子从小没有被沾染上功利心,无论长大成人以后从事的工作是什么,他们都会倾注精力,认真做好,而不会以功利之心去衡量这份工作是让他卑微还是能够在人前炫耀。这不正是培养工匠精神的土壤吗?
(时寒冰《中国怎样才能培养出工匠精神》)
材料二
“追求卓越”“创造新鲜事物”,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中国有一个词可以与“工匠精神”匹配,那就是“匠心”。“匠心”意思是精巧的心思,技艺上的创造性。有个成语叫“匠心独运”,就是“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唐人王士源的《孟浩然集序》说:“文不按古,匠心独妙。”这就是创新。
“匠人”有了初心,不断提升技艺,就有了“匠心”。这就是创新,就是总理说的“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能够“匠心独运”了,“匠人”就开始成长为“巨匠”。“匠人”成为“巨匠”的过程,就是几十年如一日、下苦功追求卓越的过程;“匠人”成为“巨匠”的那一刻,也就是吉姆·柯林斯说的,完成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
所以,从现实来说,工匠精神不是让大家只做一个工匠,而是在工作中提升自我,在工艺、技术、创新、生产和品质等方面完善自己,做大做强。
同样,在新时期的市场环境下,我们的企业也要提升竞争力,赶超国际差距。
(迟宇宙《什么是真正的“工匠精神”?》)
材料三
一些作品拼的不是内容质量,而是“策划”和“包装”,更有甚者,抄袭胡编、搜奇媚俗、善恶不辨,只为博眼球赚银两;一些影视剧唯票房至上,“娱乐至死”,同质化现象严重,抗日“神剧”、穿越雷剧,一个比一个“惊心”,每年都有不少粗制滥造的新剧拍完就直接“进了库房”。急功近利的浮躁之气、“将就”之风,不仅对文化产品造成了浪费和伤害,更是对整个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
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希望我们的文艺工作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领风气之先,塑“工匠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好中国精神,凝聚起中国力量,创作出更多为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
(刘泉《文艺也应弘扬“工匠精神”》)
7.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三则材料都提到“工匠精神”,并有具体事例,兼有评论。
B.材料二对“工匠精神”的正面论述,较材料一和材料三要更加深入。
C.材料三深入挖掘“工匠精神”在文化领域的深刻意义,与材料一和材料二相比较,虽然格局略显狭隘,但是更有针对性。
D.三则材料从各个方面对“工匠精神”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行业发展乃至中国社会提供了正能量。
8.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认为“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让孩子从小远离功利之心,这是对材料二中“初心”这个概念最好的诠释。
B.创新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各行各业都需要它,但创新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比如不断打破底线的穿越雷剧。
C.中国古典文学中提到的“匠心”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工匠精神”,它体现着中国“匠人”对心思精巧、技艺创新的重视。
D.“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它不是让大家只去做工匠,也不要求我们一定要像日本工匠那样一辈子只做一件事,而是在工作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9.根据材料二,你是如何看待“优秀”与“卓越”两者之间关系的?请结合材料一相关事例简要分析。(6分)
(三)语言表达(18分)
央视播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起热议。某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10~11题。
10.以下是学生收集到的两则相关材料,请从中提取两条信息。(6分)
材料一 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
材料二 在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曾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11.某校邀请大国工匠孟剑锋来校做演讲,书法社结合孟剑锋的事迹拟写了一副“宝剑锋从磨砺出,和美精自细琢来”的对联。请结合下面材料分析这副对联的妙处。(6分)
材料 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大国工匠》讲述的8个工匠,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錾刻师孟剑锋为北京APE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焊工高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蛟龙号”装配载人深潜器……
1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8个字。(6分)
工匠精神的内涵有三个关键词:一是敬业,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负责任;二是精业,
①
;三是奉献,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有牺牲的精神。敬业反映的是职业精神,精业反映的是职业水准,
②
。可以说,新时期的“工匠精神”,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的重要体现。“工匠精神”,不仅限于企业生产,
③
。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应在这三方面努力,铸就属于各自行业的工匠精神。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前两空,“具备与海权相匹配的实力”是“穿越东海南海的激流海礁”“不被人欺”的必要条件,“只有……才能”符合。“穷兵黩武”指竭尽所有的兵力,任意发动侵略战争,与后文“自卫反击”构成反义并列,“不是……而是”属于反义并列。
2.答案:B
解析:当务之急:当前急切应办的要事。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质量发展”应是“当务之急”。深谋远略: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从长计议:慎重考虑而不急于作出决定。“国家和民族发展”应是“深谋远略”。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吹毛求疵:比喻故意挑毛病找错。质量追求的应是“精益求精”。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旷日持久:耗费时日。“彰显”的是积极方面的内容,应选“持之以恒”。
3.答案:B
解析:搭配不当,“提高”对应的是“技能和培训”,“加强”对应“职业教育”。不合逻辑,应先“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技能和培训”,后“加强质量职业教育”。
4.答案:D
解析:注意“激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在质量上追求卓越”“促进国家质量水平的整体提升”的先后顺序。
5.答案:C
解析:C项,混淆是非,“同世界脱节”是人们的误解。
6.答案:工匠精神使企业更符合时代需求;工匠精神使产品更精致从而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工匠精神厚植可以使企业气质雍容,活力涌流。
7.答案:C
解析:C项,“格局略显狭隘”说法不正确,格局没有显得狭隘,这里无中生有。
8.答案:A
解析:A项,材料二中“初心”是指做工匠的初衷、最初的原因,不是指孩子的心思。
9.答案:(1)关系:两者是辩证关系。优秀是卓越的基础条件,卓越是优秀的升华。
(2)分析:优秀技能是基础,尽善尽美的品质是升华;标准苛刻关注细节是基础,精益求精、百年品牌的卓越追求是升华。
日本工匠的奇迹来自于他们优秀的工艺技能;同时他们追求尽善尽美,执着于职人荣誉,这种卓越的品质让他们跨越优秀,最终创造奇迹。
德国制造基业长青始于他们标准苛刻、关注细节的优秀品质;同时,德国人精益求精,梦想成就百年品牌,这种对卓越的追求,让他们在各领域一骑绝尘。
10.答案:(示例)①材料一:与国外相比,中国制造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优质产品)。
②材料二:“优质制造”需要大批技术人才。
11.答案:(示例)①化用古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②巧妙将工匠的名字“剑锋”和他所创作的国礼的名称“和美”嵌入(写入)对联。③蕴含着对孟剑锋大国工匠精神(吃苦耐劳、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赞美。
12.答案:①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精通 ②奉献反映的是个人品德 ③而且是各行各业都该具有的一种精神品质
解析:第一空,此处是对“精业”的解说,仿照前面“敬业”“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负责任”和后面“奉献”“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有牺牲的精神”可知,此处的句式应为“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而内容应与“精”有关;第二空,前面说“敬业反映的是职业精神,精业反映的是职业水准”,那么横线上应是说“奉献”,句式应为“奉献反映的是……”,“奉献”与人的品德、品质有关,故应为“奉献反映的是个人品德”;第三空,前面说“不仅限于企业生产”,“不仅”表递进关系,后面与之搭配的应该是“而且”“还”,再看后面“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应……”,可见此处应是说“各行各业都该具有的一种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