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习目标
1.能说出东晋兴亡的史实,讲述南朝的统治。
2.能分析并记忆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会概括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知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具备的条件。
五胡
十六国
东晋
北朝
隋朝
南北朝时期
东晋十六国
西晋
266年
304年
317年
420年
589年
南朝
(宋→齐→梁→陈)
西晋以后的政权更替
十
六
国
东 晋
西晋灭亡: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十六国(316-439):西晋灭亡后,内迁的各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区的汉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被统称为十六国。
这段时期即是民族分裂时期,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时期。
01
东晋的兴亡
晋元帝司马睿
(276年-323年)
一、东晋的兴亡
1.东晋建立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司马睿
建康(今江苏南京)
公元317年
东晋初年政治上由王导主持 ,军事上依靠王敦
王导
东晋的门阀政治——东晋虽然是司马氏政权的延续,但本身司马氏在政治上威望不高,整个朝廷都由世族大家把持,最先的是出身琅琊王氏的王导,其后又有陈郡谢氏的谢安、谢玄、王敦等等。
“旧时王谢庭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
2、东晋的政治特点
“王与马,共天下”,皇族依赖世家大族;
王与马,共天下
司马睿登基,主要依赖了王导兄弟的大力支持。登基那天,司马睿突然拉住王导同升御床,一同接受群臣朝贺,表示愿与王氏共有天下。王导吓了一跳,连忙推辞说:“太阳岂能与万物同辉,君臣名分是有区别的”,晋元帝才没有勉强他。但司马睿对王导始终十分尊敬,称王导为“仲父”。
由于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东晋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闻鸡起舞
祖逖(266年-321年)
东晋虽然偏安于江南,但在历代帝王在位的时候都希望收复北方的国土
北伐的结果
祖逖是东晋率先北伐的将领,他曾经率军收复黄河以南地区,但由于东晋内部出现纠纷,朝廷又担心他北伐成功后威望太高,结果没有给予支持,以致功败垂成,忧愤而死,曾收复的土地又被胡人重新占领。
中流击楫
淝水之战
前秦统一北方
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
4、兴盛
东晋初期,多次进行 北伐 ,曾收
复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5、衰亡
3、收复失地
抵御了北方威胁后, 江南 地区出现“荆扬宴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420年,东晋灭亡。
02
南朝的政治
二、南朝的政治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南朝
宋 齐 梁 陈
北朝
420年
刘裕
建国于中国南方,都城都在建康,共170年。
南京又叫石头城,被称为“六朝古都”。
朝代:
都城:
三国吴 东晋 南朝(宋 齐 梁 陈)
建业(今南京) 建康 (今南京)建康
宋朝
建立者:刘裕
政权存在时间:
420年-479年
都城:建康
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时,赋轻役稀,民殷国富,社会安定。
齐朝
建立者:萧道成
政权存在时间:
479年-502年
都城:建康
梁朝
建立者:萧衍
政权存在时间:
502年-557年
都城:建康
梁朝时发生的侯景之乱,让南朝在南北实力对比中,从此处于明显弱势。
侯景是羯族人,曾是东魏将领。梁武帝为收复中原而招纳侯景,封为河南王。梁宗室子弟萧渊明被东魏俘获,梁武帝打算用侯景与东魏进行交换。这件事激怒了侯景。公元548年侯景举兵反叛。梁武帝被软禁后饿死。公元552年,侯景兵败被杀。
侯景之乱历时长达五年,在此期间,各方势力连年混战不止,致使百姓流离失所,死亡无数,千里之内罕见人烟,整个社会经济遭受到破坏性的打击。
从此,在南北双方的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侯景之乱
陈朝
建立者:陈霸先
政权存在时间:
557年-589年
都城:建康
宋
齐
梁
陈
南朝中领土最大哪个政权?
宋
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后期为什么会处于劣势?
(1)南朝时,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强大。
(2)皇帝对官员的放纵,导致政治日益败坏。
(3)发生大规模叛乱,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见。
03
江南地区的开发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女耨……无积聚而多贫。——《史记》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对比一下:《史记》与《宋书》中对江南地区的描述有什么不同?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人烟稀少,经济相对落后。
经济发达,非常富裕。
(1)北方人口南迁;
为躲避北方的战乱,大量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农业工具和技术。
(2)自然条件优越;
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温润,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3)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4)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5)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1、原因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修建水利工程;
(2)开垦大量良田;
(3)农业生产技术有了提高;
(4)实行农业多种经营。
南方牛耕
水磨模型
水 碓
施 肥 图
2、表现——农业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养蚕缫丝技术提升;
(2)冶铸技术进一步改进,发明灌钢法;
(3)制瓷业发展迅速。
江南地区的开发
2、表现——手工业
南朝·四双复系罐
南朝·青釉灯
江南地区的开发
表现——商业
比较南北地区在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经济发展的表现及原因,你从中可以得出什么认识?
朝代
秦汉
魏晋南北朝
北
方
表现
经济发达
遭受破坏、萧条
原因
国家统一、
政策保证、
科技进步。
战乱频繁
南
方
表现
生产落后
得到开发
原因
地广人稀;
技术落后。
北方人南迁;
社会安定;
自然条件优越。
1.和平、安定是江南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2.生产技术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3.人民的努力是经济发展的主观条件。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原因(条件)
(1)北方人口南迁;
(2)自然条件优越;
(3)南方安定。
2.表现
(1)农业
①农田面积增加;
②兴修水利;
③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2)手工业进步。
(3)商业发展,建康成为当时商业最活跃的大都市。
北
南
北
南
北
南
西汉
魏晋南北朝
宋代
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趋向平衡,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3、影响:
你认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哪些条件呢?
1、国家和地区的稳定
2、科学技术的进步
3、人民的团结奋进
········
4、加强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
5、制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东晋的兴亡
南朝的政治
江南地区的开发
建立
主要事件
王朝
政治表现
原因
表现
影响
① ② ③ ④
农业
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趋向平衡
北伐中原
317年
宋、齐、梁、陈
前期(宋):社会安定
后期(梁)
手工业
商业
建康
淝水之战
门阀政治:王与马共天下
课堂小结
1.“王与马,公天下”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个朝代的政治特征( )
A.西汉 ?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2.“闻鸡起舞”、“中流击楫”,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典故。这两个成语称赞了哪一人物的报国志向( )
A.曹操 ? B.王导 C.祖逖 D.王敦
3.东晋时期,江南地区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与下列哪一重大事件有关( )
A.八王之乱 ? B.祖狄北伐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课堂检测
D
C
D
4.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下列关于南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B.宋、齐、梁、陈都城都在建康
C.皇帝往往控制长江下游一带 D.宋武帝时,发生了大规模叛乱
D
5.西晋末年至南朝初期的170年间,我国北方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人口向北迁移 B.经历了无法抗拒的瘟疫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战争导致人口大量减少
6.东晋后期,我国江南地区农业生产技术迅速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
A.推广和改进耕犁??????
B.推广选种、育种??????
C.水稻采用育苗移栽 ?
D.普遍种植双季稻
7. 南朝时,以为北方的商人要去江南地区最繁华的城市去采购丝绸和瓷器,他们最应该去的城市是( )
A.广州 ? B.建康
C.扬州 D.荆州
C
D
B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