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一年级(上)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四单元《认识立体图形》
难点名称 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认识立体图形是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开始,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有一定的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一年级的学生空间观念薄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主要以平面图形为主,因此,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观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通过动手操作了解四种图形的特征,并能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瞧谁来了?(出示课件:机器人)
对!机器人小叮当今天要和我们一起学习,它还给小朋友带来了礼物,想知道有什么礼物吗?赶快打开袋子看看吧!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认识什么,每个人都说说。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动手操作,感知特点
1.分一分
(1)这么多礼物,看起来乱七八糟的,我们来给它们分分类好吗?你能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
(2)分好了吗?请每个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杨老师是这样分的(课件出示分类过程),你和我分的一样吗?
2.认一认
(1)其实我们分的每类物品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想知道它叫什么吗?
在数学上,像文具盒、纸巾盒、肥皂盒这样长长方方的形状叫做长方体(课件出示长方体)。
像魔方、筛子、墨水盒这样正正方方的形状叫做正方体(课件出示正方体)。
像水杯、可乐瓶、茶叶盒、铅笔这样上下一样粗细的形状叫做圆柱(课件出示圆柱)。
像排球、足球、乒乓球这样圆圆的形状叫做球(课件出示球)。
3.摸一摸
现在我们认识了这四个图形宝宝,老师给你们每个小组都发了一个不同形状的物体,请小朋友们用小眼睛仔细观察,然后动手去摸一摸,最后再和 小伙伴互相说一说你的图形宝宝是什么样子的?
(1)长方体: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相对的面大小相等,有尖尖的角,不能滚动。
(2)正方体:正正方方的,6个平平的面大小都相等,也有尖尖的角,也不能滚动。
(3)圆柱: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上下两个平平的圆圆的的面大小相等,放倒一推就滚动。
(4)球:圆圆的,没有平平的面,可以任意滚动。
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描述的真清楚,这四种图形宝宝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我们把这类图形称为立体图形。
4.比一比
(1)长方体和正方体长得特别像,它们哪里长得像?哪里又不一样呢?同桌之间说一说。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平平的面,都有尖尖的角,但是长方体是长长的,相对的两个面相等,而正方体是正正方方的,6个平平的面都相等。
(2)咱们再来看看圆柱和球,动手滚一滚,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圆柱站着特别稳,放倒一推才能滚动,而球特别调皮,它是可以任意滚动的。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三、 巩固练习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记住这四种图形宝宝的样子了吗?我们一起来挑战变变变。
(1)这是我们刚才学习的正方体,现在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个正方体要长高了,你觉得它会变成什么形状呢?睁开眼睛,我们一起来变变变,哇,正方体长高之后就变成了?对,是长方体。
(2)如果正方体变矮呢?你猜想它变成什么形状呢?我们一起来验证,变变变,太神奇了,现在正方体变得矮矮的、像我们平时吃的千页豆腐一样,它是什么图形呢?噢,它还是长长方方的长方体。
这两个图形非常特别,因为它们上下两个面是正方形。
(3)真有趣,正方体长高或变矮就成了长方体。想象一下如果圆柱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长高变细,它还是一个圆柱吗?小朋友别眨眼,和我一起看它长高变细,这时候这个又高又细的图形是什么呢?噢,它还是上下一样粗细的圆柱。
(4)猜想如果圆柱变矮变细呢呢?它还是圆柱吗?我们一起变变变,哇,它变得像硬币一样薄,它是什么图形呢?恩,它上下一样粗细,有两个圆圆的平平的面,所以他们都是圆柱。
我们发现无论圆柱长高变细还是变矮变细,它始终上下一样粗细,都有两个圆圆的、平平的面,所以它还是圆柱。
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四种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小朋友们都学会了吗?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物体,等着你们去发现呢!今天我们就学到这里,小朋友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