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之间》教学设计
教学要点
1、品读文本,理解小说冲突的典型意义。
2、分析背景,感受家族小说的文化母题。
3、探讨方法,总结小说文本的解读思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堂学习
情景导入: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组图片,看了这组图片,大家想到了什么?
对,这是一组深宅大院的景象,高耸的院墙,威严的狮子,一看就是一个古老的家族,或许在这扇庄严的大门背后隐藏着很多精彩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家族题材的小说——祖孙之间 作者:巴金(板书)
二、研读课文,剖析文本焦点
巴金先生大家学习过他的作品吗?
学过,那大家对他应该很熟悉了,我请一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
这位同学介绍得很详细,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是节选自巴金先生长篇小说《家》,同学们读过吗?
有同学读过,那我想听听同学们读过后的印象。
也还有同学没读,在这儿,我们还是有必要先看一下《家》的故事梗概。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正是讲述了其中的哪一个情节,你看故事梗概只简单一句话,苍白不生动,小说却生动形象地写了这么多,还是小说吸引人,是吧?那么课文最吸引你的一个地方是什么呢?
祖孙二人这间的冲突。
那大家为什么会被吸引住呢,我猜,这可能是因为小说中的冲突是发生在家庭里,而且是发生在祖孙二人身上,是课文中的焦点,是不是?
那就的确很值得研究了,我们就来研究一番(板书:剖析文本焦点)。
大家看过课文,这祖孙二人的冲突到底是为了什么事情呢?
觉慧参加学生运动。
我们来看一下课文中的片段。
祖孙二人之间的直接的冲突主要从哪一段开始。
大家想过一个问题没有,既然是冲突,那两人之间一定有所表现,课文中哪些语言表现了这场冲突呢?
祖父:惊讶,不认识;不高兴;声音又干燥,又严厉;冷笑、骂;咳嗽、喘着气。
觉慧:撒谎;答应;和平分辩;不好发作,不说话、暗暗地咬嘴唇。
大家从这组词语中可以得出什么信息?
冲突在逐步地升级。
最后升级到什么地步呢?
祖父:让觉新看管觉慧;
觉慧:
赏读语段:
觉慧把他的坚定地眼光盯在祖父的身上。他把祖父的瘦长的身子注意地看了好几眼。忽然一个奇怪的思想来到他的脑子里。他觉得躺在他面前的并不是他的祖父,这只是整整一代人的代表。他知道他们,这祖孙两代,是永远不能够了解的。但是他奇怪在这个瘦长的身体里面究竟藏着什么东西,会使他们在一处谈话不像祖父和孙儿,而像两个敌人。他觉得心里很不舒服。似乎有许多东西沉重地压在他的年轻的肩上。他抖动着身子,想对一切表示反抗。
通过这一段的赏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祖孙二人之间的冲突可不是一般的冲突了,而是一种激烈的、对立的,无法调和地矛盾冲突。
三、整合资源,把握小说主题
那我有一个问题要考考大家:你看这祖孙二人之间应该是感情很的啊?你看,高老太爷也还怕觉慧出去丢命的啊,这不是关心嘛,为什么这两个人不像祖父和孙儿,而像两个敌人呢?哪位同学给我解释,想不出来,可以讨论一下。
这是一场新与旧之间的冲突。
同学回答,教师鼓励:你真不错,这已经超越课文的语言了,已经上升到小说的主题了。请坐下。
谁代表了新,谁代表了旧?
这已经超越了人的情感了,变成意识形态上的斗争了,是不是?
语段欣赏到这儿,我们已经知道了,高老爷代表了守旧的一方,那这一段中还有一句话,他这个瘦长的身体里面究竟藏着什么旧的东西呢?
大家思考一下。可能这个问题太大了。我给大家两个讨论题:
请看大屏幕:
1、如何看待高老太爷的形象?
2、高老太爷为什么反对觉慧参加学生运动?
总结出两点:1、高老太爷竭力维护家长的权威;2、竭力维护旧家族既有的秩序和稳定,其中包括礼教制度。
代表守旧的高老太爷是竭力维护家长的权威、竭力维护旧家族既有的秩序和稳定,那么代表新生力量的觉慧呢?我们在课文里能看出他的成长过程吗?
由惶恐——坚定反抗——再到离家出走(补充学案材料二)
四:拓展学习,感受文化母题
学到这儿,我们大家对课文的理解是不是很深了。请再看学案资料三。这也是一篇有关家族制度方面的文字。和巴金的小说相比,大家更喜欢读哪一篇?
喜欢小说,这很正常,抽象化的论述总是不如形象化的小说语言生动。但是我却同样喜欢读这样的文字,因为他能从一个高度引领我们去更好的解读课文。所以这样的文字大家也必要去读。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试验一下,结合黑板上总结出来的两点,你能从为篇文字中找出相关的论述吗?
大家悟性真高,其实在我们平常的文学及影视作品中,以家族生活为题材,表达这种主题的非常多,大家能列举出一些吗?
冲突一般是这类小说的焦点。同学们,今天的学习,我们紧紧抓住课文的焦点——冲突来进行探讨,我们力求抓住冲突这把钥匙,打开家的大门。时代发展到今天,巴金笔下那种封建大家族早已成为历史,但在意识形态中的新旧思想的冲突,今天还依然存在,作为今天上课的结束,我布置一个写作思考题:新与旧永远是一对运动变化的矛盾结合体,联系现实,请你思考,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新”与“旧”。(共23张PPT)
祖孙之间
巴 金
学习目标
1、了解封建大家庭这一社会组织结构的特征,以及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2、把握小说反映两种思想文化观念冲突和抨击旧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思想内容。
3、欣赏节选的重要段落,画出描写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精彩语句,分析人物性格与心理,欣赏小说的美。
中国现代文学馆原副馆长、著名学者吴福辉曾在学生群体中进行的小范围调查结果显示,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只有鲁迅的《阿Q正传》、张爱玲的《金锁记》、巴金的《家》和茅盾的《子夜》这四部作品是所有文科大学生全都看过的。而在其中,100%的受访者认为《阿Q正传》是上流小说;各有一半的读者认为《金锁记》是上流和中流小说;认为《家》和《子夜》是上流和中流小说的读者比例都是20%和80%。更有趣的是,60%的学生认为《家》是都市小说,30%%认为是市民小说,另有10%认为是通俗小说。
80%的学生认为巴金名著《家》只是中流小说
黄圣依:最喜欢巴金的《家》《春》《秋》
演员黄圣依谈起自己的读书爱好,这样对记者说:“最喜欢的嘛,应该是巴金的《家》、《春》、《秋》三部曲,虽然我是演员,但艺术都是相通的。从这部著作中我可以看到文学的很多基本元素。”这部作品也让她感悟:在明亮的灯光下,恍惚之间,偶尔会让人迷惑,哪个是影子哪个是自己本身。只有等夜深之时,所有的灯光暗淡,所有的影子消失,才能悄悄地揭开自己灵魂的一隅,不论是痛苦、悲伤还是见不得人的丑陋,让灵魂悄悄地呼吸。“所以在今天读来,依然让我感动不已,有一种心灵震颤的感觉。”
节选部分前后的 主要情节
本文节选自小说的第九章。在此之前,觉民、觉慧兄弟积极参加学校的演剧活动,热心地阅读《新青年》等杂志,从心底里对新文化产生了热切的渴望。就连他们的大哥觉新也受到了感染。但作为高家这一封建大家族的长子长孙,觉新背负着继承家族发展的重负,他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包括婚姻。
当地的督军无故殴打学生,引发了学潮。在交涉没有任何结果的情况下,学生开始罢课。觉慧是其中的积极分子。这时高老太爷把觉慧叫去训话,不许他参与外
节选部分前后的 主要情节
面的“胡闹”,并派人把觉新喊来,让他约束觉慧,不许他再出去。
被囚禁在家的觉慧万分苦闷,只有婢女鸣凤的淳朴与真情给他以安慰。但鸣凤在听到他的表白之后却在有意地躲着他,因为她心中充满恐惧,害怕被太太知道。觉慧靠读报与写日记打发着这一段寂寞的生活。
过年了,学潮渐渐地平息了。觉慧的生活也慢慢恢复了常态。
问题探讨
1、反复阅读节选的重要段落,画出描写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精彩语句。
2、根据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精彩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和心理:高老太爷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而觉慧又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人?
3、高老太爷与觉慧祖孙之间的矛盾是怎样产生的?祖孙之间的矛盾是否可以调和呢?
1、作者主要运用哪些描写方法来表现高老太爷的?
问题探讨
2、请画出表现神情的语句和有关心理描写的语段,仔细品味人物性格。
问题探讨
①外貌:
早过了六十岁的祖父躺在床前一把藤椅上,身子显得很长。长脸上带了一层暗黄色。嘴唇上有两撇花白的八字胡。头顶光秃,只有少许花白头发。两只眼睛闭着,从鼻孔里微微发出来一点声息。——年老而又虚弱
问题探讨
②神态与动作:
常常带着凛然不可侵犯的神气。——绝对遵从
祖父……身体软弱无力地躺在那里,从微微张开的嘴里断续地流出口水来,把颔下的衣服打湿了一团。——年迈衰老
祖父忽然睁开了眼睛,看了他一下,露出惊讶的眼光,好像不认识他似的,挥着手叫他出去。
祖父的声音又干燥,又严厉。
祖父的严厉的眼光射在他的脸上。
祖父冷笑了一声,威严的眼光在他的脸上扫来扫去。
问题探讨
(祖父)的年老的模糊的眼光无目的地向四处游动,后来他便把眼睛闭上了。
祖父的声音虽然严厉,但比先前温和多了。——严厉中又有关爱
③语言(P60)
问题探讨
3、提问:高老太爷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问题探讨
年迈衰老、面目可憎、严厉专横的老人——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象征
问题探讨
4、提问: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觉慧的?
问题探讨
5、提问:请画出表现神情的语句和有关心理描写的语段,仔细品味人物性格。
①惶恐——不敢——非常不安——静静地立——感觉拘束——不了解——解不透——奇怪——红着脸——迟疑——坚定的眼光——很不舒服——抖动着身子——想表示反抗
②有关心理描写的语段(P59第5段,P60第7段,P61倒数第6段)
问题探讨
6、觉慧又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人?
迷惘中带着叛逆个性的青年——反抗封建专制的进步青年
问题探讨
7、节选中作者对觉新这个人物形象着墨不多,那么觉新究竟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物呢?
问题探讨
觉新唯唯应着,做出很恭顺的样子,一面偷偷的看着觉慧,给他做眼色,叫他不要再开口。
觉新依旧唯唯地应着,一面向觉慧做了一个手势。
懦弱、忍让、委屈求全的青年
问题探讨
8、高老太爷与觉慧祖孙之间的矛盾是怎样产生的?祖孙之间的矛盾是否可以调和呢?
觉慧是大胆而幼稚的叛逆者的形象,而以高老太爷和克明为代表的那些卫道者,竭力奉持着礼教和家训,压制一切新的事物,甚至不惜以牺牲青年为代价。这就又加深了新与旧、当权势力与被压迫者的矛盾,并使年轻人遭受巨大的痛若。高老大爷和觉慧祖孙两代人的矛盾是无法调和与消除的,因为他们各自代表的是不同的社会力量。
课后作业
作为现代家族小说的代表,《家》从《红楼梦》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你能从主题、人物刻画和语言等方面做哪些比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