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一、单选题(共15题)
1.吸烟对人体有害。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
A.?氮气????????????????????????????????B.?氢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
【答案】
C
2.易使人中毒的气体是(
??)
A.?氖气????????????????????????????????B.?氮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
【答案】
C
3.全球气候变暖正成为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一氧化碳
【答案】
A
4.“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民心,下列做法或认识与之不相符的是(??
)
A.?在空旷的地方焚烧大量的废旧塑料??????????????????????B.?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C.?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D.?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答案】
A
5.不吸烟是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香烟烟气中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
)
A.?水蒸气????????????????????????????????????B.?CO????????????????????????????????????C.?CH4????????????????????????????????????D.?CO2
【答案】
B
6.实验室制取一氧化碳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用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一氧化碳并还原氧化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过程中a处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
B.?浓硫酸在制取一氧化碳的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C.?大气球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防止其污染空气
D.?该实验所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答案】
D
7.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灭火??????????????????????????????B.?生产汽水??????????????????????????????C.?气体肥料??????????????????????????????D.?供给呼吸
【答案】
D
8.将CO2通入下列液体中,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
A.?水????????????????????????????????B.?稀硫酸????????????????????????????????C.?食盐水????????????????????????????????D.?澄清石灰水
【答案】
D
9.2021年《化学教育》第3期,报道了一种“氧化铜还原实验”一体化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酒精灯加热氧化铜部位,无明显现象,证明二氧化碳不能还原氧化铜
B.?先用酒精灯加热炭粉再加热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证明炭粉还原氧化铜
C.?加热炭粉过程中发生反应
D.?气球可防止有害气体外逸,污染空气
【答案】
B
10.“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碳中和”是指到2060年,采取各种方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下列措施不利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是(
??)
A.?鼓励民众植树造林??????????????????????????????????????????????B.?加大煤和石油的使用
C.?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D.?循环利用CO2制造合成燃料、尿素等物质
【答案】
B
11.“碳达峰、碳中和”是近期频繁出现的热词。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B.?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答案】
D
12.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热词,这也体现了我国对全球环境治理的大国担当。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难溶于水????????????????????????????????????????????????????????????B.?有还原性,常用来冶炼金属
C.?有可燃性,常用作燃料???????????????????????????????????????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
D
13.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创新实验。实验时,先加热炭粉,一段时间后将酒精灯移至CuO处加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酒精灯加网罩是为了提高火焰温度??????????????????????B.?气球可以收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C.?反应过程中,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固体???????????????D.?装置中发生反应:
【答案】
D
14.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B.?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CO2和CO可以相互转化?????????????????????????????????D.?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是碳的化合物
【答案】
C
15.下列关于氧气、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性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有毒
B.?构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不同,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
C.?转化: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D.?用途:氧气可以做燃料,二氧化碳可以作气体肥料
【答案】
C
二、填空题(共5题)
16.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一氧化碳吸进肺里跟血液里的________结合,使血液里的这种物质不能很好地跟________结合,致使人体缺________。
【答案】
血红蛋白;氧;氧
17.二氧化碳不能溶于水。________(判断对错)
【答案】
错误
18.下列做法有利于降低“碳排放”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纸张双面打印??
B优先选乘公共交通
C随手关闭电源??
D不使用一次性餐具
【答案】
ABCD
19.如图为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实验结束后,若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右侧的试管内取出,会造成液体倒流的后果,其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铁架台;;试管中的气体骤然冷却导致试管内的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
20.如图所示,向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液体X(约占瓶容积的1/3),旋紧瓶盖,振荡。请从A或B中任选一个作答。
题号
液体X
现象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蒸馏水
________
________
B
澄清的石灰水
________
________
【答案】
瓶子变瘪,液体变为红色;;瓶子变瘪,液体变浑浊;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
21.利用以下装置制备CO2
,
并对其性质进行探究。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
(2)气密性检查:关闭a,打开b,缓慢抽拉空的注射器,当D中________时,表明气密性良好。
(3)制备并探究CO2的性质:
①打开a,关闭b,推动装有稀HCl的注射器活塞,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一段时间后,发现A中低蜡烛先熄灭,高蜡烛后熄灭,说明________。
②然后打开b,关闭a,点燃C中酒精喷灯,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③为证明C中CO2没有完全反应,试剂Y可能是________(写一种),对应的现象是________。
【答案】
(1)酒精灯
(2)长导管内液面上升
(3);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a(OH)2溶液;D中溶液变浑浊
22.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取一瓶CO2
,
验满后,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充分振荡后发现澄清石灰水依然澄清。兴趣小组对这个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
(1)(查阅资料)
①CO2过量时,CaCO3沉淀会转化为可溶于水的Ca(HCO3)2。
②HCl气体极易溶于水;AgCl不溶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提出猜想)Ⅰ.石灰水已完全变质?
Ⅱ.________??
Ⅲ.CO2中混有HCl
若猜想Ⅰ成立,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石灰水变质的原因:________。
(2)(实验方案)兴趣小组用原药品继续制取CO2
,
并进行探究。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
取少量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Ⅰ不成立
②
将少量CO2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________
猜想Ⅱ不成立
③
将气体通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再加稀硝酸
________
猜想Ⅲ成立
(实验结论)制取的CO2气体中混入了HCl,所以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3)(交流讨论)
①若要实验成功,需要对制取CO2的药品如何改动________。
②若要收集到纯净、干燥的CO2
,
需将混合气体依次通入饱和
NaHCO3溶液和________。
(4)(拓展思考)回忆课本中收集呼出气体的操作后,同学们用原药品继续制取CO2
,
尝试用排水法收集满,倒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你认为该实验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写一点)。
【答案】
(1)CO2过量;CO2+Ca(OH)2=CaCO3↓+H2O
(2)碳酸钠;溶液不变浑浊;产生白色沉淀
(3)使用稀盐酸;浓硫酸
(4)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且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中没有干扰实验的气体成分
23.实验室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实验,装置如下图(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并填写相应的空格。
(1)实验过程如下:
①连接好装置;
②________(请完善此操作步骤);
③装入药品并在装置中充满二氧化碳;
④打开止水夹,缓缓通入CO2
,
先点燃________(填A或B)处的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木炭粉减少,D中有气泡产生且________,说明有CO生成;
⑤点燃另一处酒精喷灯,一段时间后,硬质玻璃管内出现________现象时,说明CO具有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
⑥关闭止水夹,熄灭两处的酒精喷灯,C中的现象为________。
(2)有同学认为该装置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你认为是否需要?________(填“是”或“否”),说明理由:________。
(3)写出硬质玻璃管中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检查装置气密性;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红色;还原;D中液体进入C
(2)否;未反应的CO进入D装置不会逸散到空气中
(3);
四、综合题(共3题)
24.CO2是一种常见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用启普发生器制CO2如图所示,在多孔塑料板上放着的块状固体为________;所用HCl的量不宜太多,若液体在反应时,液面处于a处,则关闭弹簧夹时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_;
(3)实验小组欲制取CaCO3
,
步骤如下图:
Ⅰ.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Ⅱ.需要加________药品,理论上可以不断生成CaCO3
,
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1)
(2)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液会从长颈漏斗口溢出
(3);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理论上CO2和CaO会恰好反应生成碳酸钙,而NaOH
溶液可以循环使用,无需额外添加
25.温室效应加剧引起的气候异常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并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
(1)“碳达峰”与“碳中和”中的“碳”指的物质是________。
(2)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煤、________和天然气的过度使用。
(3)植树造林是完成“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其原理是利用绿色植物的________作用,以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4)生活中,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有助于完成目标。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A.不用电器时及时关闭电源
B.外出时多步行或骑自行车
C.产生纸质垃圾时焚烧处理
【答案】
(1)二氧化碳或CO2
(2)石油
(3)光合
(4)C
26.某探究小组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完成两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B处盛有木炭粉,实验开始时先由A处通N2一段时间,该探究小组进行了以下操作:①仅由A处通入O2;②仅加热B处;③由A处通入O2并加热B处。实验中进行操作③时才能观察到木炭粉燃烧,试管中溶液变浑浊,对比操作①②和③可得出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实验二:B处盛有赤铁矿,实验开始前,由A处通入CO一段时间后,再点燃酒精灯,写出实验时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燃烧需要氧气,且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
(
第
1
页
共
3
页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一、单选题(共15题)
1.吸烟对人体有害。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
A.?氮气????????????????????????????????B.?氢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
2.易使人中毒的气体是(
??)
A.?氖气????????????????????????????????B.?氮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
3.全球气候变暖正成为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一氧化碳
4.“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民心,下列做法或认识与之不相符的是(??
)
A.?在空旷的地方焚烧大量的废旧塑料??????????????????????B.?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C.?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D.?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5.不吸烟是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香烟烟气中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
)
A.?水蒸气????????????????????????????????????B.?CO????????????????????????????????????C.?CH4????????????????????????????????????D.?CO2
6.实验室制取一氧化碳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用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一氧化碳并还原氧化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过程中a处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
B.?浓硫酸在制取一氧化碳的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C.?大气球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防止其污染空气
D.?该实验所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7.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灭火??????????????????????????????B.?生产汽水??????????????????????????????C.?气体肥料??????????????????????????????D.?供给呼吸
8.将CO2通入下列液体中,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
A.?水????????????????????????????????B.?稀硫酸????????????????????????????????C.?食盐水????????????????????????????????D.?澄清石灰水
9.2021年《化学教育》第3期,报道了一种“氧化铜还原实验”一体化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酒精灯加热氧化铜部位,无明显现象,证明二氧化碳不能还原氧化铜
B.?先用酒精灯加热炭粉再加热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证明炭粉还原氧化铜
C.?加热炭粉过程中发生反应
D.?气球可防止有害气体外逸,污染空气
10.“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碳中和”是指到2060年,采取各种方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下列措施不利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是(
??)
A.?鼓励民众植树造林??????????????????????????????????????????????B.?加大煤和石油的使用
C.?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D.?循环利用CO2制造合成燃料、尿素等物质
11.“碳达峰、碳中和”是近期频繁出现的热词。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B.?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12.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热词,这也体现了我国对全球环境治理的大国担当。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难溶于水????????????????????????????????????????????????????????????B.?有还原性,常用来冶炼金属
C.?有可燃性,常用作燃料???????????????????????????????????????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3.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创新实验。实验时,先加热炭粉,一段时间后将酒精灯移至CuO处加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酒精灯加网罩是为了提高火焰温度??????????????????????B.?气球可以收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C.?反应过程中,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固体???????????????D.?装置中发生反应:
14.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B.?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CO2和CO可以相互转化?????????????????????????????????D.?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是碳的化合物
15.下列关于氧气、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性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有毒
B.?构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不同,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
C.?转化: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D.?用途:氧气可以做燃料,二氧化碳可以作气体肥料
二、填空题(共5题)
16.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一氧化碳吸进肺里跟血液里的________结合,使血液里的这种物质不能很好地跟________结合,致使人体缺________。
17.二氧化碳不能溶于水。________(判断对错)
18.下列做法有利于降低“碳排放”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纸张双面打印??
B优先选乘公共交通
C随手关闭电源??
D不使用一次性餐具
19.如图为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实验结束后,若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右侧的试管内取出,会造成液体倒流的后果,其原因是________。
20.如图所示,向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液体X(约占瓶容积的1/3),旋紧瓶盖,振荡。请从A或B中任选一个作答。
题号
液体X
现象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蒸馏水
________
________
B
澄清的石灰水
________
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
21.利用以下装置制备CO2
,
并对其性质进行探究。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
(2)气密性检查:关闭a,打开b,缓慢抽拉空的注射器,当D中________时,表明气密性良好。
(3)制备并探究CO2的性质:
①打开a,关闭b,推动装有稀HCl的注射器活塞,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一段时间后,发现A中低蜡烛先熄灭,高蜡烛后熄灭,说明________。
②然后打开b,关闭a,点燃C中酒精喷灯,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③为证明C中CO2没有完全反应,试剂Y可能是________(写一种),对应的现象是________。
22.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取一瓶CO2
,
验满后,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充分振荡后发现澄清石灰水依然澄清。兴趣小组对这个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
(1)(查阅资料)
①CO2过量时,CaCO3沉淀会转化为可溶于水的Ca(HCO3)2。
②HCl气体极易溶于水;AgCl不溶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提出猜想)Ⅰ.石灰水已完全变质?
Ⅱ.________??
Ⅲ.CO2中混有HCl
若猜想Ⅰ成立,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石灰水变质的原因:________。
(2)(实验方案)兴趣小组用原药品继续制取CO2
,
并进行探究。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
取少量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Ⅰ不成立
②
将少量CO2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________
猜想Ⅱ不成立
③
将气体通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再加稀硝酸
________
猜想Ⅲ成立
(实验结论)制取的CO2气体中混入了HCl,所以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3)(交流讨论)
①若要实验成功,需要对制取CO2的药品如何改动________。
②若要收集到纯净、干燥的CO2
,
需将混合气体依次通入饱和
NaHCO3溶液和________。
(4)(拓展思考)回忆课本中收集呼出气体的操作后,同学们用原药品继续制取CO2
,
尝试用排水法收集满,倒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你认为该实验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写一点)。
23.实验室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实验,装置如下图(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并填写相应的空格。
(1)实验过程如下:
①连接好装置;
②________(请完善此操作步骤);
③装入药品并在装置中充满二氧化碳;
④打开止水夹,缓缓通入CO2
,
先点燃________(填A或B)处的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木炭粉减少,D中有气泡产生且________,说明有CO生成;
⑤点燃另一处酒精喷灯,一段时间后,硬质玻璃管内出现________现象时,说明CO具有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
⑥关闭止水夹,熄灭两处的酒精喷灯,C中的现象为________。
(2)有同学认为该装置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你认为是否需要?________(填“是”或“否”),说明理由:________。
(3)写出硬质玻璃管中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共3题)
24.CO2是一种常见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用启普发生器制CO2如图所示,在多孔塑料板上放着的块状固体为________;所用HCl的量不宜太多,若液体在反应时,液面处于a处,则关闭弹簧夹时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_;
(3)实验小组欲制取CaCO3
,
步骤如下图:
Ⅰ.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Ⅱ.需要加________药品,理论上可以不断生成CaCO3
,
原因是:________;
25.温室效应加剧引起的气候异常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并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
(1)“碳达峰”与“碳中和”中的“碳”指的物质是________。
(2)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煤、________和天然气的过度使用。
(3)植树造林是完成“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其原理是利用绿色植物的________作用,以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4)生活中,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有助于完成目标。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A.不用电器时及时关闭电源
B.外出时多步行或骑自行车
C.产生纸质垃圾时焚烧处理
26.某探究小组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完成两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B处盛有木炭粉,实验开始时先由A处通N2一段时间,该探究小组进行了以下操作:①仅由A处通入O2;②仅加热B处;③由A处通入O2并加热B处。实验中进行操作③时才能观察到木炭粉燃烧,试管中溶液变浑浊,对比操作①②和③可得出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实验二:B处盛有赤铁矿,实验开始前,由A处通入CO一段时间后,再点燃酒精灯,写出实验时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第
1
页
共
3
页
)